热门回答:
很高兴回答你的提问。
我是银行股的忠实爱好者、亲身投资者、长期获利者。长期持有银行股使我有一种稳赚不赔、快乐炒股、身心愉悦的感觉。
我在上证账户持有工商银行股已经有5个年头了。经过不断的大波段高抛低吸。年收益率始终在20%以上。2020年两次大波段操作大获全胜。具体的买卖方法是:在工商银行股价跌到5元以下全仓吃进。涨到5.50元以上全身而退。两次成功操作加上中签一手新股获利丰厚。是一般小散所难以想象、无法理喻的。
我在深圳账户持有平安银行也已经有3年多的历史了。年收益率还要高出工商银行一大截。平安银行是银行股中的牛股。股价一直在走上升通道。
那为什么要在沪深账户各持有一只银行股呢?主要是为了获得打新股的市值。这样中签概率要大一点。实践证明也是正确的。
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是国家的基石。是万业之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命脉。
目前A股市场共有38家银行股。挑选的余地大。可根据个人的爱好和风险承受能力投资。
买卖银行股也有诀窍。鄙人可以无私地奉献给大家:
1、逢大跌敢于全仓买入、大秀拳脚。不能蜻蜓点水、浮在表面;
2、逢大涨勇于清仓卖出、落袋为安。不能好高骛远、浮想联翩;
3、每个交易日都不要忘记打新。以获取带有运气成分的收益。
其他观点:
我目前持有招商银行4040股。从06年介入至今持续近15年的时间。期间有过几次买入卖出。但一直留有底仓。我属于不离不弃。比较长情的那种。这只股票不是我盈利最多的。没有什么特别的体验。非要说一个话。那就是招行如今盘子太大了。市值1.4万亿。看好招行的人太多了。就连张坤的基金也发了通告。三季度是持续买入。我宁愿它像以前一样新锐、小众。藏在深闺。
上大学的时候。学校要求所有同学把学费存入某国有大行的一个指定账户里。那时一到开学。校门口营业部的那个小门脸队伍都能排到100米开外。至少持续三天时间。玻璃墙内永远是那两位四十来岁的中年小姐姐。不增不减。她俩很忙。点钱很累。所以很少开口说话。手指敲敲台面意思是把钱放进柜台那个凹洞里。手挥一挥意思是存好了你可以拿单走人了。倘若你想问点什么。那就真是不识趣了。反正我这么说大家都懂得。就这样四年时间存了八回。够够的。临近毕业。招商银行在校园空地上摆了个摊。当场免费给同学办储蓄卡。人很多也排队。摆摊的小姐姐埋着头输资料。拉卡。手脚麻利。卡激活后坐在她旁边的另一个小姐姐一定站起来。双手持卡递给同学们。
我是一个保守的人。买股票一直都买与自己相关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这也导致我的选股范围很小。买入招行的具体日期、买入量都无从回忆了。只有16.80元的价格十几年从不需要想起。也不曾忘记。按照这个价格倒查过去买入时间大约是在06年底07年初的某个时点。从股票软件月线来看。07年1月至今复权涨幅525%。06年12月至今复权涨幅是676%。我的收益估计介入二者之间。如果以最近十年计。也就是在2011年的10月底买入。持有至今复权后收益也有540%。可以说我的介入时点并不理想。比照我在09年开春相对低点买入的首套自住房。单看价格也是600%的涨幅。不过买房杠杆率高。持股招行的收益就不及房产了。以上这些收益数据仅限于我自身范围内的比较。不适用他人。也没有普遍性。房价在地区之间差异巨大。
07年初牛市渐入佳境。下半年达到顶峰。之后一年牛熊转换。招行股价也在翻山后稳步下行。最后进入漫长的横盘震荡。招行股价平淡无奇之时。正是我一孕傻三年的人生更迭期。忙的脚不沾地。脑子也不大够用。收入全部供养房子、车子、孩子去了。存不下来。没有余粮持续投入。我也极少打开股票账户。
此后。大概在股价22元左右。我赎回了全部本金。把成本降到0元附近。再后来做过一两次差价。最高的时候持股数超过11000。目前持股4040。成本为负。
大致拉一下四大行之二的最近十年复权涨幅。隐去名字。比较起来招行还算是能打的小钢炮。
银行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银行办理私人业务也是观察银行的窗口。2013年左右。各大银行均可开通网上银行。但需要去柜台办理安全密钥。也叫U顿。不知道多少人还有印象。大部分银行的U顿是收费的。大概一百多一个的样子。招商银行U盾是免费的。你仔细回顾一下这些年。在咱中国免费就意味草根、意味着市场占有率。意味着扩张。淘宝网正是用免费挤垮易趣网的。招行还有一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免费。刷卡满六次免次年信用卡年费。大家现在用信用卡基本都不用交年费了。但十多年前四大行的信用卡年费从一百多到三百多不等。还是身份的象征。
在2008年之前基金买卖只能通过银行柜台填单办理。后来发展到可以通过互联网。先在基金官网上开户。绑定好一张或多张银行卡直接买卖。基金公司针对不同银行卡。给出的申购费率差别很大。我用下来感觉兴业银行签约的基金公司最多。费率也最低。大概是0.6%的样子。其他银行那时普遍要1.2%。为此我专门办理了兴业银行卡。第二波基金浪潮在2015年牛市后达到巅峰。互联网金融已然兴起。支付宝代销了几乎市场上所有的主流基金。费率更是打到骨折。银行渠道一下子失去了优势。我的兴业卡从此日渐沉寂。为什么兴业银行在基金代销取得明显优势的情况下。最终却归于平淡。不过兴业银行还是在我心中留下了美好印象的。去年也是在16.8左右的价格买入了一些兴业银行股。后来就传出大白谢治宇重仓兴业的消息。但对这家银行我有自己比较固执的认识。在持股大约八九个月后就清仓了。
我办理过很多全国性银行的储蓄卡。对各家银行的对私业务有一些粗浅的认知。比如兑换外币来说还是要到中国银行。它的外币种类最全。其他银行只有主流币种。2018年我还办理过华夏银行卡。那时网传华夏卡跨境取款第一次手续费全免。非常适合境外旅游携带。后来本人亲证为假。可能只是限时促销而已。谈不上建立优势。后来也没再用这张卡了。
如今很多地方性商业银行风生水起。后浪翻滚。后生可畏。比如宁波银行。南京银行业务规模、盈利能力大幅增长。颇有当年招行的势头。但不懂我也不敢冒险去买。
现在的招行已经是一家体量巨大的股份制银行了。为什么在1.5%的代理费率上。基金销量依旧全国第一。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0.1%、0.15%的费率不香吗?
最新的沪深300指数中。招行权重3.32%。上证50权重8.69%。都是仅次于贵州茅台的存在(下图来自中证指数官网)体量巨大意味着增速必定放缓。未来走入四大的估值行列也是可能的。我还是喜欢曾经那个披荆斩棘。锐意进取。敢于挑战的招行。
打新是银行股附带的红利。有人以2021年上半年的新股发行数据测算出。打新股的年平均收益率是13%。再加上稳定的股息收益率4%。一年无风险收益17%。足以打败八成市场参与者。相当可观。这当然和新股发行节奏有关。也涉及到个人运气成分。预计有很多人是被平均了。包括我自己在内。由今年6、7两个月发行的新股还有人专门测算出沪市16万。深市10万是最经济实惠的打新底仓。
以四大行位代表的银行股稳定可靠。分红也比较固定。在资产配置上来说属于压箱底品种。永远不会令人失望。当然也没有更多期待。是稳健型风险厌恶型投资者的首选品类。
其他观点:
重仓银行股很多年了。
要说体验。第一是基本没有亏过。第二每年能够分红改善生活。第三。净资产年年上涨。第四是新股配售。每年都能够中几签。
1、基本没有亏过
大家知道。银行股基本上持续在低位徘徊。基本上大涨的时候很少。基本上银行股在过去的股价表现是比较稳定的。
当时买入银行股的时候。也不是高点。因此。持有很多年了。也没有亏过。而且通过分红。持股成本越来越低。而银行股净资产越来越高。这样未来可能亏损的可能性是越来越小了。
2、每年分红能够改善生活
银行股每年基本上都分红。分红率能够达到5%左右的样子。也就是说。大概买入100万银行股。每年分红大概能够达到5万元的样子。这样每年都能够获得一些分红收益。这些收益也能够比较好的改善生活了。
3、净资产年年上涨
银行股每年分红大概病例在30%的样子。而其余部分基本上都进入了净资产。这样银行股净资产基本上每年都在上涨。
现在不少银行的股价还低于净资产不少。但是随着价值发现。未来银行股可能股价也会向着1倍市净率回归。
因此。长期持有银行股。净资产年年上涨。理论上来说。净资产上涨也能够拉动股价的上涨。
4、新股配售。年年中签
因为长期持有银行股。这样就能够参与新股配售。每年都能够中个几签。基本上每年都能够赚到两三万元的样子。这个也算是长期持有银行股带来的好处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4836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银行,招行,新股,净资产,股价,基金,收益,复权,招商银行,账户
没想到大家都对长期持有银行股是种什么样的体验?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很高兴回答你的提问。我是银行股的忠实爱好者、亲身投资者、长期获利者。长期持有银行股使我有一种稳赚不赔、快乐炒股、身心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