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由于分帐模式对于国产片、进口片来说规则不一样。我这里单说下国产片的分帐模式。
要说收益进了谁的口袋。先说下收益从哪儿统计。没有统一的渠道记帐。分帐就没有公信可言!
【收益统计渠道】
全国任何一家标准电影院都必须安装一个叫“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软件。每一部在影院上映的影片的实时票房数据都会即时汇总到该系统。并且此系统是受“专资办(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办公室)”管理的。所以这个票房是有据可查。有机构进行监督的。票房就有了公平、公正、且透明的管理制度。
【收益分成】
简单一句话:收益(总票房)最后会分解为不可分帐票房(8.3%)、发行代理费(0%~3%)、电影院(50%)、院线(7%)、制片方(28%)、发行方(15%)
一、不可分帐票房
电影专项基金:总票房的5%上缴给“专资办”做为电影专项基金。
特别营业税:总票房的3.3%做为特别营业税。上缴国税局。
这两项称为“不可分帐票房”是不记入净票房的。净票房=总票房-总票房*0.83。
二、发行代理费
如果净票房≤7亿。是没有此项费用的。当净票房≥7亿。收取3%;≥8亿。收取2%;≥9亿元。收取1%。
三、可分帐票房
去掉专资办费用、特别营业税、发行代理费后。剩下的部分称为可分帐票房。由四部分组成。电影院分成50%。院线分成7%。制片方与发行方协商确定。一般制片方分成28~38%。发行方分成5~15%
举个栗子:假定某电影总票房为10亿元。那么净票房就是9.17亿元。“发行代理费”为0.0917亿元。剩下的票房即Σ3=9.17-0.0917=9.0783≈9.1亿元。电影院可分享9.1×50%=4.55亿元。院线可分享9.1×7%=0.637亿元。制片方与发行方可分享9.1×43%=3.913亿元。
其他观点:
演员费用。剧组一系列工作人员。再加影视场地。电影宣传商
其他观点:
简单说投资方砸钱。制片方生产。发行方沟通院线确定档期场次。最后院线播放。
一部电影的票房分成为;电影发展基金百分之五。营业税百分之三点三。电影院线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分给制造商和发行商。
总票房减去基金和营业税就是占其91.7%的净票房。净票房中一般影院和院线抽成57%。发行方收取净票房10%。剩余的33%才是制片方的。要想不赔本必须大于等于33%.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4892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票房,亿元,营业税,代理费,电影,制片方,收益,电影院,百分,费用
没想到大家都对电影市场每年几百亿票房的收益,最后都进了谁的口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由于分帐模式对于国产片、进口片来说规则不一样。我这里单说下国产片的分帐模式。要说收益进了谁的口袋。先说下收益从哪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