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是恶霸又是英雄:窦宪歼灭北匈奴帝国!中国10大历史名将系列之二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最近都在说英雄。萨沙就写一写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英雄。系列文章从古至今。排名不分先后。全部都是军事将领。
【萨沙讲史堂第六百零三期】是恶霸又是英雄:窦宪歼灭北匈奴帝国!中国10大历史名将系列之二
中国历史英雄的第二讲:窦宪。
历史上。中国的强敌有很多。匈奴却是第一个。从战国开始直到秦汉。匈奴和中原王朝对峙了400年时间。无数中原军民。惨死在匈奴人的屠刀下。好在。文明终将战胜野蛮。匈奴最终被我大汉彻底消灭。最终打垮匈奴帝国的大汉英雄。竟然是个无恶不作的大恶霸!恶人窦宪的爱国主义道路。听萨沙说一说吧。
这个强悍的游牧民族没有文字。却有着可怕的战绩。对匈奴历史没兴趣的人。可以忽略下面的段落!战国末期。匈奴就形成了强大的实力。成为赵国、燕国、秦国君主们的噩梦。机动力惊人、骑射天下无双的匈奴铁骑。无数次南下烧杀淫掠。如若无人之境。汉人一旦遭遇匈奴人。等待他们的只有2个命运。第一。当场被杀。这还算是仁慈的;第二。被掠走成为奴隶。永世不得超生。匈奴人看来。奴隶和牲口一样。今天我们发现很多匈奴贵族的墓葬中。都有被杀死殉葬的奴隶尸骨。少则几十人多则甚至上千。
战国末年。赵国军神李牧也对匈奴人很头疼。
李牧认为:一般来说。再强悍的步兵。也是对付不了匈奴骑兵集团的。
于是。李牧只得采用了战略欺骗手段。花费了10多年时间。李牧才将匈奴人。引入战国腹地的包围圈。随后。李牧打了一场经典歼灭战。歼灭匈奴大军10万人。被赵国重创后。匈奴人十多年不敢南下。
趁着战国末期的大混乱。匈奴逐步恢复了元气。继续南下发动攻击。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深信“亡秦者胡也”不是妄语。派出大将蒙恬收拾匈奴。蒙恬出动30万大军北上。迎头痛击匈奴。打败头曼单于(匈奴历史上的秦始皇)。
匈奴不敌强悍的秦军。北溃700多里。蒙恬由此修建了万里长城。形成了以后2000年的防御态势(对于北方游牧民族)。自然。蒙恬对于匈奴只是击破。而不是李牧那样的歼灭。
客观来说。蒙恬对于匈奴的打击是有限的。不能伤筋动骨。
残暴的秦朝很快陷入大乱。匈奴再次雄起南下。
此时的匈奴。则是历史上的顶峰时期。它们已经有了唯一的领袖。也就是冒顿单于。杀了爸爸的冒顿单于。具有很强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在冒顿单于时代。匈奴的地盘巨大:南起阴山、北抵贝加尔湖、东达辽河、西逾葱岭。这个帝国的面积。比刘邦新建的汉朝还要大。
于是。就出现了白登之围。刘邦被匈奴骑兵团团包围七天七夜。最后。依靠陈平忽悠单于的嫉妒妻子“汉朝皇帝准备送给单于很多美女。到时候你就糟糕了”。这才侥幸解围。
大汉的步兵。难以对抗匈奴骑兵。无奈之下。大汉被迫养精蓄锐。等待时机。
这个时代。匈奴人是极为嚣张的。刘邦死后。单于竟然写信给吕后“你老公死了。你1个人太寂寞了。要不然就嫁给我吧。把我们的2个国家合并起来”!对于普通汉朝妇女来说。这种措辞也是奇耻大辱。何谈权力无边的吕后。可惜。此时我们还真的打不过匈奴。
吕后被迫忍住狂怒。回信说:我年老气衰。头发牙齿都已脱落。走路也不稳。不值得让单于为我屈尊玷污自己。同时。吕后告诉子孙:匈奴是大汉的死敌。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将这个野蛮民族彻底消灭。
随着实力的增强。终于到了收拾匈奴的时候。第1个敢于深入匈奴腹地。同强大敌人决战的大汉君主。就是汉武帝。汉武帝依靠的是:强悍无比的大汉铁骑。
自然。此时的匈奴人也不弱。大单于能够一次性出动14万骑兵南下!经过卫青、霍去病3次远征。以骑破骑。终于给予匈奴帝国毁灭性的打击。卫青7次出击。霍去病6次出击。一共歼灭匈奴骑兵17万。匈奴部队投降20万。7年间。匈奴部队被歼灭超过三分之二。平民死亡和牲畜的损失更是无法估计。
匈奴残部被迫北逃西窜。内部也开始发生大分裂。帝国开始彻底走向衰败。
只是。强悍的民族没那么容易垮掉!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趁着西汉灭亡的混乱时期。匈奴再次雄起。它们不再向汉称臣。又开始新一波的南侵。面对重整旗鼓的匈奴帝国。东汉只能继续和它决战。历经多个皇帝的军事外交手段。付出了无数血腥的代价。终于大大的削弱了匈奴。
到了汉和帝时代。被我中原王朝消耗了300年的匈奴。终于到了灭亡的边缘。
匈奴很强大。毕竟是野蛮游牧民族。如何能和我大汉争锋。
相比大汉帝国。游牧民族建立的野蛮王国有很多劣势。
其一。是人口劣势。汉族农耕。十亩地就可以养活一家人。土地还可以反复的耕种。那么。汉朝人口很多。桓帝时期就有6000万人。而匈奴是游牧。完全依靠放牧为生。牛羊生长都需要比较漫长的周期。1个牧民又放不了多少牲畜。那么匈奴的人口就不可能很多。匈奴鼎盛时期。包括归属他的各部落在内。总人口也不过二三百万人。匈奴和大汉人口差距最小的时期。也是1:20!
其二。是组织劣势。
绝大部分游牧民族。并非毁于外敌。更多是毁于内讧。游牧民族的特点决定了。部落多以数百人甚至几十人为单位。部落再大的话。单靠放牧的牛羊就很难供养现有人口。
那么。匈奴帝国也都是由小部落联盟成大部落。大部落再联盟成匈奴大军。这种联盟最大的特点是:各部落的领袖完全享受军权。可以彻底掌控自己的部下。那么。在匈奴大单于强悍的时候。自然可以控制这些实力派部落领袖。一旦大单于实力虚弱。这些部落领袖就往往不服从命令。甚至可能夺权。匈奴历史上的内讧多如牛毛。兄弟部落互相残杀。实属寻常事。内讧导致内耗和分裂。也导致出现了南匈奴和北匈奴。
农耕民族的抗灾能力。总体是比较强的。即便遭遇了天灾。也不可能是全国范围的、更不可能是持续多年。皇帝可以调集其他地区粮食。进行救灾。反正。全国都是种粮区。粮食总是有的。匈奴人。则不同!直到今天。蒙古、中亚等地纯畜牧业。经济风险仍然非常大。
在古代。游牧民族的经济极为脆弱。一旦遭遇旱灾、雪灾、蝗灾、鼠灾、疫灾。大批牲口就会死亡。花费多年养殖的牛羊。可能在几天内死的精光。对于经济单一薄弱的游牧民族来说。牲口就是全部。牲口死了。人也活不下去。而游牧民族都是分裂的部落。互相之间救灾基本不存在。
即便有人愿意去救。哪里部落有真正的救灾能力呢?只能爱莫能助了!遭遇饥荒以后。游牧民族立即面临着人口的巨减。这也是。游牧民族经常南下抢劫的原因。粮食尚且不能保证。其他也就不用说了。就武器装备来说。它们和中原王朝有着很大的差距。
其四。蒙古高原可不容易站住脚这里就是弱肉强食。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地方。能够在蒙古高原生存下来的部落。就没有1个是弱者。因为弱者。早就被杀光了!可惜。任何1个民族。不可能保持永远的强盛。一旦你衰弱了。归属你、臣服你的部落或者民族。就可能窝里反。对你毫不留情的打击。
果然。在汉和帝之前的汉章帝时代。匈奴已经日薄西山。此时的匈奴早已分为北匈奴和南匈奴。南匈奴归属大汉羽翼下。多在漠南的长城附近游牧。受汉朝控制和指挥。北匈奴则独立称王。仍然占据漠北。和汉朝为敌。
此时的北匈奴遭受了天灾、内乱和外敌打击。穷途末路。在南匈奴、鲜卑、丁零乌桓、西域各国等实力的四面打击下。北匈奴已经支持不住。。被匈奴役的鲜卑人乘机强大起来。也多次重创北匈奴。公元87年。鲜卑人主动出击。将北匈奴击败。甚至斩杀了优留单于。将他的皮剥下作为战利品!在汉朝的支持下。南匈奴几次击败北匈奴单于。
见北匈奴濒于灭亡。内部也纷纷出现背叛。北匈奴各部落共20多万人口。骑兵近万人。先后投靠大汉。到了汉和帝时期。北匈奴属地又出现大面积的蝗灾。各部落内外交困。人心惶惶。濒于瓦解。这种情况下。南匈奴单于主动提议联合大汉王朝。北上一举歼灭北匈奴。于是。我们的主角窦宪就有了发挥自己的能力的舞台。
窦宪出生在东汉六大家族的窦家!
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窦融。作为割据河西五郡的大军阀。窦融主动交出兵权和地盘归汉。于是。他被刘秀封为侯爵。后来又做了三公之一的大司空!
当时窦家极为显赫。史书记载:窦家有一公、两侯、三公主、四二千石。相与并时。自祖及孙。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数。于亲戚、功臣中莫与为比。
由于祖宗的威风。窦宪的祖父窦穆和父亲窦勋都成为驸马爷。
可惜。窦家从来不是读书人家。子孙都是粗暴好斗的武夫。
窦家人都是那种敢说敢做、不计后果的武将。
窦宪祖父和父亲都公然得罪过汉明帝。先后被处死。
家族又大又富裕。窦宪过的却并不开心。
他是孤儿。没有父母的管教让他肆意妄为。无所顾忌。
家族的血统。让他从小就好勇斗狠。很快成为1个不良少年。
少年时期的窦宪。是街上的恶霸。打架滋事无所不为。
城中老百姓。无人不知道他的恶名。都敬而远之、忍气吞声。
到了成年以后。窦宪更是越来越坏。凶悍无比。
正常来说。在街头鬼混的窦宪只有2个下场:一是打死别人被斩首;二是被别人活活打死。
有意思的是。窦宪的命运却突然改变了。他走了狗屎运。
窦宪有2个妹妹。都是聪明伶俐的角色美女。她们先后被皇帝看中。大妹妹成为皇后。二妹妹成为了贵人。汉章帝对姐妹两人极为宠爱。甚至将他们已被杀的父亲窦勋。追封为安成思侯。
仗着自己两个妹妹的威风。窦宪担任了虎贲中郎将(今天的中央警卫团)的职务。
在任职期间。喜欢交朋友的窦宪。同无数武将来往。向他们学习了很多军事知识。这段经历。对窦宪以后帮助很大。
只是。窦宪的恶性不改。仗着是皇帝的小舅子。他非常跋扈。强取豪夺。贪污受贿。欺压良善。什么坏事都做过。
有一次。窦宪竟然强行低价购买了。沁水公主的一块土地。
公主是汉章帝的妹妹。窦宪都敢太岁头上动土。可见他嚣张到什么地步。
汉章帝也是个有作为的皇帝。可惜短命。33岁就死了。
汉章帝死时。儿子汉和帝只有10岁。
于是。窦宪的妹妹窦太后开始主政。
窦太后是个聪明绝顶的女人。六岁就能看书写字。颇有政治能力。深受汉章帝器重。
只是。1个年轻女人突然掌握大权。终究心虚的。
这种情况下。窦太后无法信任任何外人。只能依靠自己的兄弟。
于是。窦太后将哥哥窦宪提拔为中常侍。开始掌握实权。
没实权的时候就那么嚣张。现在的窦宪更是不得了!
窦宪是个凶恶蛮横。睚眦必报的人。
父亲窦勋是被官员韩纡审判后。才被处死的。
从小对韩纡恨之入骨。窦宪掌权后立即报复。
但韩纡已经死了。窦宪就杀了韩纡的长子。还将他的脑袋挂在父亲窦勋的墓地上。
同时。他开始四处结党。试图掌握国家的大权。
此时的窦太后。也看出哥哥窦宪的嚣张。对他开始不满。
随后。窦太后召见了能力颇佳的都乡侯刘畅。试图分走一些窦宪的权力。
窦宪得知以后勃然大怒。竟然派刺客将刘畅暗杀。
刘畅是嫡传的皇族。被人杀了自然是天大的事情。
窦太后查明真相以后非常震惊。深感哥哥无法无天。下令将他软禁。
况且。此时朝廷官员普遍反对窦太后专权。也需要窦宪帮忙稳住阵脚。
窦宪这个人怀虽坏。也是个聪明伶俐、非常有能力的人。
从小长在武将家庭。窦宪对于兵法颇为了解。
后来的中郎将时期。窦宪又向众多武将学习了很多实际作战的知识。
作为1个武将。窦宪还是能够胜任的。
此时。南匈奴提议联合出兵。窦宪立即请求戴罪立功。远征北匈奴。
见窦宪主动请战。窦太后顺水推舟。任命他为车骑将军。窦宪的任务是:率领大汉铁骑。由羌胡兵配合北上。彻底歼灭北匈奴。
一些官僚如耿秉之流。支持出兵。
此时北匈奴已经没有太多实力。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墙倒众人推。谁都想在北匈奴灭亡之前。占一些便宜。大汉自然也不该落后。
北匈奴占据漠北的地盘。还有七八十万人的规模。
遗憾的是。汉朝是无法控制漠北的。长城内的粮食。根本就不可能运输到漠北。那么。漠北必然会被别的民族占领。匈奴的地盘我们拿不走。
匈奴还有几十万残余人口!
如大汉不能将其收归己用。一旦被鲜卑、乌桓、丁零之流吞并。后者瞬间就会强大。构成新的威胁。
况且。匈奴为祸汉人200年。期间几次低谷、几次复兴。
不将北匈奴彻底消灭。假以时日。很可能死灰复燃。匈奴不同于其他民族。这是一个有着强悍历史的可怕民族。它绝非鲜卑、乌桓、丁零之流。可以相提并论。
这样可怕的敌人。一定要斩尽杀绝。不留后患。
大汉必须出兵灭北匈奴。
他们的理由:深入漠北作战。能否胜利没有把握。还要花费巨大物力;鲜卑实力已经超过北匈奴。成为汉朝主要敌人。留着北匈奴可以牵制鲜卑。以夷制夷;北匈奴这几年没有南下进攻。汉军出师无名。
对于这些观点。窦太后一一驳斥。
虽是女流。窦太后却无妇人之见。
窦太后认为。北匈奴的灭亡已经是注定。连单于都被斩杀。不可能对鲜卑起到什么牵制作用。如果大汉坐视不理。只会让鲜卑彻底并吞北匈奴的地盘和部族。那么短期之内。鲜卑就会形成巨大的实力。对汉朝构成威胁。
鲜卑虽强大。却是一盘散沙。各部落互相攻击。百年内内不会威胁到大汉!
而北匈奴早已人心涣散。忠于单于的部落数量有限。汉军具有速战速决的条件。不需要花费太多物力。
至于北匈奴这几年没有犯边。只是它实力虚弱、自顾不暇。一旦北匈奴实力略有恢复。它仍然会南下烧杀抢掠。对于这样野蛮的敌人。没有什么仁义道德可以讲。
于是。窦太后力排众议。决定出征。
自然。窦太后也想借助对外战争。平息内部反对窦家干政的抗议浪潮。稳住自己的统治。
窦宪是个很会打仗的人。
他自知不是真正的武将。只是做战略上的规划。其他主要交给大将耿秉负责。任命他为副统帅。
耿秉是东汉名将。和北匈奴作战长达10多年。对匈奴的一切都了如指掌。
在耿秉的建议下。窦宪没有采用汉武帝时期的战术。就是动辄出动几万人。在大漠四处搜索匈奴人决战。
窦宪采用了情报第一。作战以奇袭为主的战略。
窦宪和耿秉都认为。北匈奴采用松散的部落联盟制度。一旦开战不利。各部落不是一同逃窜。就是分散躲避。因粮食补给原因。汉军不可能长期停留在草原。只能速战速决。
四处围歼却找不到北匈奴的主力。汉军就必须撤退。劳而无功。
等到汉军撤退。北匈奴立即又会聚合起来。
采用这种打发。汉军不可能彻底击溃匈奴。
所以。攻击匈奴应该以打蛇打头的方法。先消灭单于本人。让他们群龙无首。然后再采用恩威并施的方法。让各怀鬼胎的北匈奴各部落瓦解。彻底消灭这个敌人。
窦宪和耿秉率领近万大汉铁骑。配合南匈奴、羌胡等4万骑兵分三路。突袭稽落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匈奴人以骁勇善战著称。但此时的大汉铁骑。已经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早在西汉卫青、霍去病时代。大汉铁骑已经能够压垮匈奴人。
他们学习了敌人的长处。以敌人的方式训练甚至生活。这些大汉铁骑具有优秀的骑术、不亚于敌人的骑射、超人的吃苦能力以及优秀的战马。
自然。他们还有匈奴人不具备的:严格的军纪和精良的强弓硬弩、长枪短刀、铠甲。
一对一的话。大汉铁骑已经可以彻底压垮匈奴骑兵。
即便如此。匈奴人也是强悍的战士。并不容易对付。
谁知道。此次却大不相同。
两军一交手。很快就是一边倒。
士气低落、人心思变的北匈奴各部落措手不及。在汉军重击下。迅速崩溃。
单于的嫡系部落伤亡殆尽。单于自己也中箭。率一部拼死逃走。
穷寇莫追?
窦宪和耿秉判断形势。认为北匈奴单于连穷寇都算不上。立即追赶。
大汉铁骑一直追击到蒙古国境内乌布苏诺尔湖。沿途不断击溃敌人。
至此。北匈奴溃不成军。四散奔逃。已经不算是军队。
窦宪汉军大获全胜。
此战堪称汉和匈奴战争中。最辉煌的胜利之一。
更重要的是。北匈奴果然出现内部大分裂。先后有81个部落20多万部族投靠汉朝。
这20多万人。占北匈奴当时人口近三分之一。
以往汉朝对匈奴的胜仗。不过俘虏几万人而已。此次堪称绝无仅有的大胜利。
窦宪和耿秉随即登燕然山。立石碑。记载此次征战的丰功伟绩。振大汉之天威。
这就是威震世界的燕然勒功!
石碑写到: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
翻译:威武王师。征伐四方;剿减凶残。统一海外;万里迢迢。天涯海角;封祭神山。建造丰碑;广扬帝事。振奋万代。
打垮北匈奴主力以后。单于仍然有几万残部和四五十万人口。苟延残喘。
匈奴历史上。也曾多次遭遇惨败。只要退回漠北休养生息。也许未来仍然可以重振雄风。
除恶务尽。斩草除根。
此时的。窦宪仍然采用计谋加武力的方法。
他一方面招降北匈奴其他部族和单于本人。一方面率领大军返回今天的内蒙古。继续准备下一轮进攻。这样。没多久又招降了1万多人。
见窦宪大军已经撤退。北匈奴单于不愿意由此臣服。派出使者进行拖延。同时继续收拢部下准备顽抗。
窦宪知道单于的心思。于2年后的公元91年再次出兵攻击。
这次突袭到阿尔泰山。再次抓住了北匈奴单于主力。
单于根本不是对手。主力被大汉铁骑彻底击溃。单于率领几十名骑兵狼狈溃逃。窦宪斩杀北匈奴骑兵8000多人。活捉了单于的母亲。
单于弟弟见大势已去。率领残部全部投降。
单于本人逃到西域腹地。从此不知去向。
残留在漠北深处的三四十万零散北匈奴部落。后来分别被丁零、鲜卑和西域各国吃掉。
由此。北匈奴帝国灭亡。
北匈奴残部拼死逃到西域。苟延残喘。逃到西域以后。北匈奴实际上已经对中原够不成威胁。
后西汉灭亡。北匈奴乘着东汉放弃西域。又回光返照了一段时间。只是。北匈奴没有什么实力。掀不起大浪。
几十年内。西域匈奴人不是被汉军歼灭。就是被鲜卑人打垮。被迫放弃西域继续西进。
有意思的是。窦宪也没想到。他的2次战役掀起了世界历史的蝴蝶效应。
随后长达300年的时间内。由西逃的匈奴人推动。导致世界很多民族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匈奴骑兵对付不了大汉。对付当时中亚、亚洲、欧洲的其他游牧民族和小国还是绰绰有余的。在匈奴人的威胁下。众多其他民族放弃自己领土西迁。导致世界进程出现重大变化。
最终。公元400年。匈奴大帝阿提拉杀到了罗马帝国眼皮下。有着上帝之鞭恐怖外号的阿提拉。差点消灭了罗马帝国。
乘着东汉末年大乱。南匈奴曾经叛乱过。很快被曹操镇压打垮。
随后。曹操将10万南匈奴分为5个部分。分散在全国各地居住。
南匈奴逐步被汉族同化。不复存在了。
有意思的是。东晋十六国的第1个王朝。就是南匈奴贵族刘渊建立的。其实。包括刘渊本人在内。不过是有匈奴血统的汉人而已。早已汉化的干干净净。
即便刘渊建立的王朝也是叫做汉。自称继承汉朝正统。
刘渊的王朝灭亡后。南匈奴人遭到羯族等民族的种族屠杀。
大量匈奴人被杀。余部逃走。分散在全国居住。再也不敢自称匈奴人。
由此。匈奴人彻底从中国历史上消失。
我们的第一个强敌。就这样被消灭了。
至于窦宪本人怎么样了呢?
可笑的是。功高震主的窦宪。却没有好下场。
大师金庸的《鹿鼎记》中曾经借韦小宝的嘴巴。说出做臣子的第一秘诀。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居功自傲。鳌拜自认为赤胆忠心为主子。就是这样挂掉了。
窦宪也是一样。
他一度把持朝政。甚至自称万岁。他的部下更是无恶不作。贪污索贿、徇私枉法、甚至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女。
这边。汉和帝岁数渐长。对于窦宪越来越厌恶。更记恨窦太后掌握实权。
几年以后。汉和帝积蓄了一定实力。突然发动宫廷政变。
他将窦太后软禁。随后将窦宪抓捕监禁。
考虑到窦宪功劳很大。汉和帝没有敢于处决。只是暗中赐死。还保留了他的封地和爵位。
于是。窦宪就这样死掉了。
中国人都喜欢高大全的英雄。
其实这世界上。压根就没有高大全的英雄。
窦宪不是个好人。却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之一!
【萨沙讲史堂第五百九十七期】一战歼灭10万匈奴铁骑的李牧:中国10大历史名将系列之一(历史系列第254讲)
其他观点:
中国古代王朝征战边疆获胜后。形成了立碑的传统。是为纪功碑。而《燕然山铭》被认为是边塞纪功碑的源头。
2015年7月。《上海书评》刊发了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朱玉麒教授的访谈《朱玉麒谈清代边塞纪功碑与国家认》。其中说道:关于边塞纪功碑。我们现在可以找到的最早的源头。是燕然刻石。现在蒙古高原上的杭爱山。史书上称燕然山。东汉时期发生在汉与匈奴之间的无数次战争中。永元元年(公元89年)在这个地方有过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使匈奴离开了漠北高原。往西远遁。作为汉军统帅的车骑将军窦宪为了纪念这一场重要的战争。把记载胜利的文字刻在了杭爱山的摩崖上。史称《封燕然山铭》。
原先一直没有找到实物。不少人就认为这是战争宣传造就的神话而已。那现在找到了实物。就完全证实了《燕然山铭》的存在。
朱玉麒教授在访谈中还进一步解读道:汉唐时代。纪功碑的出现证明了中原王朝的实力在西域的巨大影响。清代对西域的经营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的。也有更为丰富的纪功碑被建立起来。
所以说。它对研究古代中国的边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内蒙古大学的公告称“详细的经过、内容以及资料整理和解读正在进行中”。需要等最新消息才能做更多的判断。
其他观点:
这是非常重要的发现。虽然从文献学上讲。这一篇目早已收录于范晔的《后汉书》、昭明太子的《文选》等著作。据了解发现的《封燕然山铭》也与文献并无太大出入。换言之。这次发现不似简帛、金文那般。为文献史学研究提供了新材料。但是还是可以在其他方面提供诸多的学术意义。包括:对东汉隶书的文字学、书法学研究;由燕然山为基点进行历史地理研究;对后世《燕然山铭》拓片的辨伪;对“燕然勒石”这一中国历史文化象征进行研究。
记功刻石是中国从先秦即有的传统。现存最早的记功刻石是现藏于北京故宫的石鼓。他们的年代可以上溯至东周。可能是出于秦国国君。《封燕然山铭》是有史记载最早的边疆记功刻石。其意义亦不容小觑。时过境迁。这些记功刻石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昔日的彪炳功绩。如今对于提振民族自信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它们也是中国文化正朔传承的特殊见证。有点代表国脉的意思。我们看其他文字形式。甲骨文年代早。但甲骨数量多。不易选出代表;金文年代也不晚。但一方面数量较多。一方面多记战事、封赏等题材。也比较具体;简帛年代虽晚。但信息量大。有时可以使整篇、整本失佚古书都重见于世。素来为史家追捧。不过其中代表国家意志的简帛也并不常见。而记功刻石则不同。它们数量少。又多出自君王之意。好比现在领导人或特使为某重大活动慨然题字、作文。其意义自然不凡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4917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匈奴,单于,大汉,鲜卑,西域,太后,汉朝,游牧民族,汉军,铁骑
没想到大家都对考古家发现摩崖勒石所刻的内容正是班固的《燕然山铭》,这个发现有何意义?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是恶霸又是英雄:窦宪歼灭北匈奴帝国!中国10大历史名将系列之二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最近都在说英雄。萨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