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汉宣帝的文治武功明显高于汉武帝,军事基本无败绩,却被史官看轻,这是什么原因?
原创

有人说汉宣帝的文治武功明显高于汉武帝,军事基本无败绩,却被史官看轻,这是什么原因?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感谢邀请!

提起西汉。我们必然会想到一个人。那就是汉武帝刘彻。那可是和秦始皇齐名的千古一帝。但是。将西汉王朝引领走向极盛的并不是他。而是他的曾孙——汉宣帝刘洵。

汉宣帝刘询。西汉第十位皇帝。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其在位期间。与民更始。励精图治。使得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史称“孝宣中兴”。

有史家称西汉国力在其治下最为强盛。西汉王朝的心腹大患匈奴是被汉武帝打败的。但真正平息匈奴祸乱的是汉宣帝。而且他还设立了西域都护府。将西域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也算是完成了他曾祖父的遗愿。

在以制定庙号、谥号严格而著称的西汉一朝。刘询也是四位拥有正式庙号的皇帝之一(刘邦为太祖高皇帝。汉文帝刘恒为太宗。汉武帝刘彻为世宗孝武皇帝。刘询为中宗孝宣皇帝)。

如此看来。汉宣帝的文治武功不输汉武帝。但其历史评价为何远不如汉武帝呢?

这是因为汉武帝比汉宣帝有着更多的开创之举。其历史影响远大于汉宣帝。

汉武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奠定了汉王朝强盛的局面。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还开辟了辽阔的疆域。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十六岁登基。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大汉版图的基本范围。开启的汉朝对匈奴战争。封狼居胥。燕然勒石。这是大汉王朝和大汉民族的立国立族之战。“强汉”之名深入人心。汉族之称号由此而始。

除此之外。首创年号。改正朔。内外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除征土地税人头税外首次将山林盐铁矿收归国有征税。大大充实了国库收入。支持了对内对外平叛御敌扩疆的各种战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是首创。影响深远人尽皆知。虽然汉武帝有穷兵黩武之嫌。宫廷巫蛊之祸的争议。污点。但这并不能影响更不能否定他的雄才大略和开创之功。

而汉宣帝在位期间。对外没有大的战争。对内轻徭薄赋。没有农民起义。也没有大的地方叛乱。在位期间没有没有什么可以大事记录的大事。所以汉宣帝的功绩和影响力。更多的在于本朝。而对于后世没有什么建设性的成就。更没有贯穿历史的深远影响力。

总的说来是在武帝的各种奠基、开创下再加上着自己的贤明成为一代中兴之主。所以历史评价要低上一些!

其他观点:

西汉的发生。发展到强盛是有个先后顺序的。没有汉高祖刘邦的创建统一汉朝。就不可能有孝惠。吕后。文帝。景帝的承平积累。就不可能有汉武帝的开疆拓土和对匈奴的复仇式战争。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耗尽了国内物力财力和人力。但对匈奴的战争。把匈奴打败了。赶跑了。削弱了。致使匈奴一蹶不振。逃往远方。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前朝次于秦始皇。后来者均难及其项背。这就有了汉宣帝与乃祖父谁能谁不能的问题。

其实。没有汉武帝的基础。汉宣帝也成不了多大的功。汉宣帝站在曾祖父的肩膀上。在内有贤能辅佐。无内乱;在外无匈奴及其他敌对势力的和平环境中图强奋发。使国力强盛。威慑四夷。匈奴衰弱而来朝贡。西域归附而置都护。这强盛的基础在于汉武帝。这强大的渊源在于汉高祖。所以。要说起来。西汉三个能人皇帝。汉武帝实在比高祖能。比宣帝能。

之所以汉宣帝不太出名。毕竟让汉武帝的光辉给照淡了。再说宣帝朝没有大的战争。也就无可歌可泣可圈可点的功勋人物来标志了。



其他观点:

诚邀。如题。听惯了秦皇汉武的比喻。初听人说汉朝还有另一个皇帝与汉武帝成就相当。估计是很难接受的。那么这位能与武帝比肩的汉宣帝究竟有何功绩呢?


所以刘病已在位时期。大汉究竟有多强盛呢?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7:58:56

    汉武帝,匈奴,西汉,强盛,皇帝,战争,西域,大汉,汉朝,庙号

  • 旧日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7:58:56

    没想到大家都对有人说汉宣帝的文治武功明显高于汉武帝,军事基本无败绩,却被史官看轻,这是什么原因?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7:58:56

    感谢邀请!提起西汉。我们必然会想到一个人。那就是汉武帝刘彻。那可是和秦始皇齐名的千古一帝。但是。将西汉王朝引领走向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