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文人眼中多风情。不同季节的雨在诗人的眼中也有不同的感情基调。这几乎成了约定俗称。除了特例之外。雨一般具有如下的象征意义和感情基调。
一、春雨
春雨的象征意义是生机。它是万物的生命源泉。
春雨的形式是“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是缠绵的。温柔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古诗中。春风与绿色划等号。一提春雨便是春意盎然。万物复苏。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如果把春雨比作一种食物。那么诗人看它就像奶油。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雨的感情基调基本上明朗欢快的。但是如果是清明时节。那么春雨就染了伤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同时。春雨已来。要么开花。要么落花。一旦是落花。便有了春愁。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二、夏雨
夏雨的象征意义是“滤”。夏雨一过。碧空如洗。
夏季多尘土。夏雨一来。则空气清新。天空澄澈。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夏季的雨也像夏季的太阳一样热烈。暴躁。它来的快。去的也快。
猛风飘电黑云生。霎霎高林簇雨声。
夜久雨休风又定。断云流月却斜明。
若是三伏天。再来一场大雨。更加喜人。
当时消酷毒。随处有清凉。
夏雨的感情基调就是热烈。同时也有愉快。毕竟它的净化作用也能扫除尘霾。
它就像一个急躁的毛头小子。带着一腔赤诚。匆匆来。匆匆去。
山椒云气佳。林表雨声急。
有时它也会像春雨一般娇羞。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三、秋雨
秋雨的象征意义就是衰落。败亡。
万物到了秋天。生命就快走了一个轮回。接连衰败。秋雨绵绵 。寒意渐浓。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对于秋雨。它的感情基调就是凄凉、悲伤、落寞、孤寂、忧愁。
秋雨。秋雨。无昼无夜。滴滴霏霏。
暗灯凉簟怨分离。妖姬。不胜悲。
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
几回邀约雁来时。违期。雁归。人不归。
四、冬雪
雨到冬季。落地为雪。它的象征意义是高洁。
冬季的肃杀远深于秋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可也正是艰苦的环境才衬托出坚强、高洁的品质。也能战胜人间丑恶。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雪的感情基调包含高冷。但它又可以平易近人。不争不抢。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四季的雨就像人的一生。生老病死。一个轮回。
其他观点:
\"春雨贵如油\"。春天的雨带给人们的是喜悦。是希望。
杜甫是个心怀天下的诗人。春天细雨飘洒。杜甫想到的是及时雨会给农民带来好收成。所以他说: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还有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表达的也是对春天、春雨的喜爱: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天的雨最美的应该是志南和尚的这一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微雨里含着杏花的甜香。让人沉醉其中。张志和不也说:
夏天的雨没有春雨的娇羞。也没有秋雨的凄凉。夏天的雨是热烈的、洒脱的、随性的。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词中出现更多的是秋天的雨。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雨打落树叶。打残花朵。总给人凄凉萧瑟之感。引发诗人的愁思。所以诗词中的秋雨大多是寄托诗人愁思的。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 (王沂孙《醉蓬莱·归故山》 )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丫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49462.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春雨,秋雨,基调,的是,杏花,感情,一声,水光,诗人,就像
没想到大家都对不同季节的雨在古诗词中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和不同的感情基调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文人眼中多风情。不同季节的雨在诗人的眼中也有不同的感情基调。这几乎成了约定俗称。除了特例之外。雨一般具有如下的象征意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