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究竟是17岁还是43岁?司马迁真的错了吗?
原创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究竟是17岁还是43岁?司马迁真的错了吗?

好文

热门回答:

据《史记》。晋文公流浪的时候是42岁(周岁)。司马迁这种说法还比较合理。

古籍记载的矛盾

1)《史记》的记载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自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固已成人矣。献公即位。重耳年二十一。

据《史记》记载。晋献公即位时。重耳21岁。晋献公于公元前676年即位。也即前697年出生。

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袪。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国也。是时重耳年四十三。

2)《左传》的记载

这个逃亡的时间和《左传》基本对得上。

僖公四年。十二月戊申。缢于新城。姬遂谮二公子曰:「皆知之。」重耳奔蒲。夷吾奔屈。僖公五年。公使寺人披伐蒲。重耳曰:「君父之命不校。」乃徇曰:「校者吾仇也。」逾垣而走。披斩其祛。遂出奔翟。

3)《国语》的记载

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卿材三人从之。可谓贤矣。而君蔑之。是不明贤也。

这段话来自于《晋语·曹共公不礼重耳而观其骿肋 》。釐负羁劝谏曹伯善待重耳。这和《左传》、《史记》都有出入。其实是叔瞻对郑文公讲了这段话。《左传》里并没有提过“晋公子年十七而亡”。只有“生十七年。有士五人”的记载。

其实。重耳17岁时结交5个朋友很正常。这并不意味着交了朋友就得跑路。

到底哪种说法正确?

显然。《史记》大部分是参考了《左传》的记载。唯一多了一条记录“献公即位。重耳年二十一”。如此。《左传》就可暂时排除在外。只需判断《史记》和《国语》哪种说法更合理即可。

让我们把目光回到公元前666年。《左传》上这么记载:

庄公二十八年。晋侯说之。夏。使大子居曲沃。重耳居蒲城。夷吾居屈。群公子皆鄙。唯二姬之子在绛。

如果。按《国语》所言。公元前655年。重耳十七而亡。那么前666年时。重耳17-11=6岁。夷吾<6岁。请问。晋献公再怎么狠心。能派遣两个幼儿园的孩子去镇守重地?别忘了。虽然晋献公晚年昏聩了些。好歹也让晋国挤身于4强之列。无论如何也不至于这么傻吧?

所以。《国语》的这种说法站不住脚。

结语:

虽然无法确认太史公关于“献公即位。重耳年二十一”的说法是否完全正确。但其实还是合理的。前697年出生。前655年流亡(42岁)。前636年即位(61岁)。前628年去世(69岁)。

至于秦穆公夫人的年龄。我曾在一篇文章深入分析过。有兴趣可以看看http://toutiao.com/item/6720965146430145028/

参考资料《史记》、《左传》、《国语》

图片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通知作者删除。

其他观点:

重耳17岁逃亡还是43岁逃亡?

这个问题是因为《左传》、《国语》、《史记》记载不一致引起的。先看看这三本史书怎么说的:

《左传-昭公13年》记载:“我先君文公生十七年有士五人……”

《国语·晋语四》:“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卿材三人从之。可谓贤矣”。

《史记.晋世家》: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自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固已成人矣。献公即位。重耳年二十一。献公十三年。以骊姬故。重耳备蒲城守秦。献公二十一年。献公杀太子申生。骊姬谗之。恐。不辞献公而守蒲城。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袪。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国也。是时重耳年四十三。从此五士。其馀不名者数十人。至狄。

《左传》和《国语》认为。重耳逃亡时年龄为17岁;《史记》认为是43岁。到底哪个对?这个问题牵涉到复杂的时间推算。笔者不是专业历史研究者。不能精准推算。只能按常理推算。先看看几个和重耳有关的人:

1、 重耳在狄国娶了个老婆叫叔隗。生了两个孩子伯儵、叔刘。重耳在狄国待了12年以后又逃亡去其它国家。临行时对狄女叔隗说:等我25年。25年后我不回来。你可以再嫁!狄女说:25年以后。我坟上的柏树都已经长得很高了。不过。我等你!根据这个推算。重耳去狄国43岁。12年离开时55岁。等25年就是等到重耳80岁回来……古人寿命都很短的。重耳说自己能活到80岁。估计重耳自己都不信……假如重耳17岁逃亡。在狄呆了12年。29岁离开狄。等25年就是54岁。这个倒比较合理。

2、 重耳的姐姐:根据《史记》记载。重耳的老爸是晋献公。先娶于贾。无子;丞于齐姜。生秦穆夫人及太子申生。这秦穆夫人就是重耳的姐姐。晋献公22年。假道代虢。顺道着把虞国灭了。俘虏了一个重要人才百里奚。这一年。晋献公把重耳姐姐嫁给秦穆公。百里奚作为奴隶陪嫁!也就是在这一年。重耳逃亡。如果这一年重耳43岁。那么他姐姐至少45岁甚至快50岁了。秦穆公会娶一个快50岁的老女人吗?如果这一年重耳17岁。那么他姐姐应该20岁左右。秦穆公娶一个20岁左右的妙龄女子比较合理。

另外。秦穆夫人和太子申生是晋献公“蒸”于齐姜而生的。所谓“蒸”。就是乱伦。就是说晋献公和他父亲晋武公的小老婆乱伦生的。那么。晋献公什么时候敢乱伦?应该是晋武公挂了以后。否则。如果晋武公在世时就乱伦。一旦被发现。晋献公的太子之位必定不保。晋献公继位以后“蒸”了齐姜。那么秦穆夫人应该是晋献公2年出生。到晋献公22年出嫁时正好20岁左右。这很合理。

3、 重耳的儿子:重耳出逃时。史书未记载其有儿女。按理43了。儿女都应该成人了。反而出逃以后。陆续娶老婆。陆续生了孩子。并且在狄国生的伯儵最大。其后才有公子雍、步刘、晋襄公欢、公子黑臀等。从孩子角度推算。重耳17岁出逃时。要么未婚要么已婚无子。所以才一路逃亡一路生育……

最后。说明一下:国语、左传成书时间早于《史记》。应该更可信一点。

从以上粗浅分析。重耳真的可能17岁时逃亡的。太史公真的可能错了……

其他观点:

谢邀。司马迁关于晋文公年龄记载是错误的。

原因很简单。第一。《国语・晋语四》记载晋文公逃亡时是17岁。《史记・晋世家》说是43岁。针对不同记载。学界的一般原则是较早的记载相对可靠。《国语》有晋史之称。在晋国历史记载上可靠性是高于《史记》的。

第二。晋文公出奔那年。其姐姐秦穆姬出嫁。晋文公43岁显然很荒唐。晋文公在外流亡19年。其中在狄12年。归国36岁。去世44岁。如果晋文公43岁出逃。则寿龄70岁。即便晋文公能活到这个年岁。其姐姐近50岁出嫁还是嫁给国君。则是不可能之事了。

清人阎若璩认为司马迁之说不如《国语》等书可信。确是先见之论。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17:52

    史记,左传,国语,蒲城,公子,姐姐,岁出,二十一,晋国,公使

  • 曾温暖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17:52

    没想到大家都对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究竟是17岁还是43岁?司马迁真的错了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17:52

    据《史记》。晋文公流浪的时候是42岁(周岁)。司马迁这种说法还比较合理。古籍记载的矛盾1)《史记》的记载晋文公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