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六大名人,韩信、商鞅、晁错、李存孝、蓝玉和袁崇焕,依他们的惨死度应如何排名?你怎么看?
原创

历史上六大名人,韩信、商鞅、晁错、李存孝、蓝玉和袁崇焕,依他们的惨死度应如何排名?你怎么看?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自古君王皆无情》

一、商鞅存孝五车争。

二、崇焕重施凌迟到!

三、韓信蓝玉功盖主。

四、晁错被诛为保城!

自古伴君如伴虎。

所有君王皆无情!

家禽有食汤锅进:

野鸟无粮任飞行!

大神笔赋

其他观点:

正所谓功高震主。主疑必死。韩信、李存孝之谓也;位高权重。君恐必死。商鞅之谓也;跋扈逆君。君怒必死。蓝玉、袁崇焕之谓也;挑难发患。君惧必死。晁错之谓也。那么这历史上六大名人。究竟谁死得最惨呢?

第五名韩信

我们都知道。刘邦之所以能取得天下。建立大汉。最大功臣是韩信。自从刘邦金台拜将。拜韩信为大将后。韩信就一心为汉王打天下。汉中献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定三秦;刘邦彭城大败。韩信于京、索间击退项羽追兵;接着韩信受刘邦重托。领军独立开辟北方战场。他木樱囚渡擒魏。背水一战拔赵。乘胜追击灭代。按兵不动胁燕。袭击已降平齐。半渡而击败齐楚联军。四面楚歌破楚。乌江围逼绝项。因此。刘邦说:“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可以说。刘邦的大汉天下多半是韩信帮其打下的。

但是韩信也犯了功名利禄熏心的毛病。夺取齐地后。趁刘邦之危逼刘邦封其为齐王;刘邦相约同击项羽。韩信不赴约逼刘邦划定齐国疆界;项羽灭刘邦建汉后。韩信被改封楚王。擅自偷偷收留朝廷追捕的原项羽部将钟离昧;韩信到长安被贬为淮阴侯。心中不满。不屑与周勃、灌婴、樊哙等同列。甚至对刘邦也给予蔑视。韩信功高震主。却处处让刘邦疑心。终于在刘邦前去平定陈郗叛乱时。以暗中勾结陈郗谋反罪。被吕后擒杀于钟室。

韩信做齐王时不听蒯通之言背叛刘邦。做楚王时有军队有地盘不谋反。却在无兵无权无地盘时与陈郗串通在长安做内应谋反。韩信是不是有点太白痴了。史书上记载韩信挑拨陈郗在外叛乱。自己在长安做内应。至于究竟有没有这回事。真的不好考究了。但韩信利欲熏心。功高不知低调。时时让刘邦疑忌。其被害也是早晚的事。其被杀说冤也冤。说不冤也不冤。

据民间传说。刘邦金台拜韩信为大将时。对韩信许下五不杀: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君不杀。见铁不杀。见绳不杀。后来韩信功高震主。刘邦欲除之。为难无法下手。吕后说:“这事就交给我吧。”刘邦走后。吕后就与萧何计谋。骗韩信入皇宫。吕后就指使宫女用麻袋装韩信。将他吊在房梁下。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以竹刺害死了韩信。至于历史上吕后怎样杀害了韩信。据说极有可能是赐毒酒一杯毒死的。如果真是这样。韩信死得还不算太惨。

第四名晁错

晁错是汉景帝刘启时的御史大夫。主张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纳粟受爵。发展农业生产。以振兴经济;在抵御匈奴侵边问题上。提出“移民实边”的战略思想。建议募民充实边塞。积极备御匈奴攻掠;在对诸侯王问题上。进言削藩。剥夺诸侯王的政治特权以巩固中央集权。因此损害了诸侯利益。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汉景帝害怕诸侯群起叛乱。就听从宦官袁盎之计。腰斩晁错于东市。以谢天下诸侯。但这并没能阻止诸侯王的继续叛乱。最终汉景帝只好派周亚夫率中央军队。经过三个多月的苦战。镇压了七国之乱。眼看着诸侯王权势越来越大。越来越独立于朝廷之外。越来越不把中央朝廷放在眼里。晁错深谋远虑。为朝廷提出削藩建议。但因汉景帝畏惧七国势力。听信宦官谗言。杀害了晁错。拳拳忠心为大汉的晁错。死得确实有点冤屈。

腰斩是一种酷刑。就是将犯人放在砧板上。由刽子手用大斧将犯人拦腰斩断。也有的说是将犯人放在铡刀下。拦腰切断。因为是腰斩。犯人的头脑还清醒。因此上半身的犯人还得停上一些时间。等血流尽才死。在这期间。犯人需要忍受的惨痛可想而知。因此。腰斩犯人的家属。事前都要贿赂刽子手。好让他下手时偏上身一些。上半身器官集中。偏向上身斩下。犯人就能快死。可少受些痛苦。据说清朝雍正时期的俞鸿图。因科场舞弊罪。被判腰斩之刑。事前他和家属并不知他会被判腰斩之刑。也就没有贿赂刽子手。腰斩时刽子手就侧重了他的下半身。俞鸿图被腰斩后上身好一阵扭动。惨不忍睹。最后他蘸着自己的鲜血在地上连写七个“惨”字才气绝身亡。雍正帝听说后。也觉得残忍。就废除了这一刑罚。

第三名蓝玉

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早年从军。逐渐成长为明朝开国名将。他曾数次从征蒙古残元势力。战功显赫。被提拔为大将军。洪武二十一年。率军十五万远征漠北。在捕鱼儿海(贝加尔湖)一带大破蒙元。仅元主与太子天保奴等数十骑逃走。俘获元主次子地保奴、妃嫔、公主及以下百余人。后又追获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及平章以下官属三千人、男女七万七千余人。以及宝玺、符敕、金银印信等物品。马、驼、牛、羊十五万余头。并焚毁其甲仗蓄积无数。使残元势力遭到毁灭性打击。接着。蓝玉又同沐英等人抚贵州。平云南。克大理。还统帅大军定西番罕东。降月鲁帖木儿父子。朱元璋非常欣赏蓝玉。由永昌侯。晋封凉国公。前后共加俸禄共三千五百石。称蓝玉不亚于汉朝的卫、霍。唐朝的李靖。

但是。蓝玉因多次立功。朱元璋对他优礼有加。就日渐骄恣跋横起来。多畜养庄奴义子。横行不法。据说朱元璋本来要封其为“梁国公”。因其曾与元主妃子有私。致妃子羞悔自杀。及种种不法行为。朱元璋就将“梁”字改为“凉”。并命人将这些过失刻在世袭的凭证上以示警醒。但蓝玉仍不改过。他军中校尉升降进退全凭他一人。又插手太子事务。与燕王交恶。朱元璋多次切责。仍不见效。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为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乘势逮捕蓝玉入狱。后以谋反罪将蓝玉剥皮萱草。并灭其三族。蓝玉受剥皮之罪。有朱元璋为子孙考虑有意清除骄兵悍将之因。也有蓝玉自取之过。

据说剥皮萱草是朱元璋所独创。就是将犯人整张人皮剥下、晾干。再塞进干草。以警后人。也有人说是将犯人立着埋进土中。将犯人头皮十字割开。不断灌入水银。水银下沉。犯人疼痛难忍。就不住地扭动。最终就会将一张活脱脱的人皮剥下。其惨状真是不堪目睹。蓝玉的人皮后来被他女儿蜀王妃收藏。据说至今尚存。

第二名商鞅、李存孝

商鞅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辅佐秦孝公进行变法。推行全农经济政策。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刺激农业生产。使秦国衣食有了保障;严法令。重赏罚。人人都要遵法守法。既制定了严酷的刑罚约束人们守法。又重赏立信。提高人们对政府的信心;重战尚武。推行二十级爵位制。废除贵族的特权。无论贵族还是平民。只有立有战功。才能按功受爵。享受好的待遇。使秦国从此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统一度量衡。推行县制。焚烧百家诗书。统一人们的思想。实现统一的目标。商鞅的新法推行了十多年。人民都适应了新法。秦国出现了“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的局面。

商鞅不仅实现了秦国国富民足。还大大激发了秦军的战斗力。他还带领秦国军队收复了被魏国占领的河西之地。恢复了秦穆公时期的霸业。成了诸侯国中的强国。实现了秦献公、秦孝公两代国君的愿望。因此秦孝公将商於之地十五邑赐予商鞅。赐号“商君”。但是。商鞅变法严苛残忍。极大地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又让不少人深受新法之害。因此秦国奴隶主贵族非常痛恨商鞅。秦孝公死后。以公子赢虔为代表的奴隶主贵族。诬蔑商鞅谋反。继位的秦惠文王也很痛恨商鞅。就下令追捕商鞅。商鞅无法逃出国境。只好潜回封地商於。发兵攻打郑县。秦惠文王派兵征讨。结果商鞅在彤地失败战死。商鞅的尸体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之刑。还除灭了商鞅全家。商鞅虽死。但其法却在秦国得到了继续执行。为以后秦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李存孝是唐末著名猛将。本名安敬思。粟特族人。幼年时在兵乱中被尚为河东节度使的李克用掳为俘囚。在帐中侍奉李克用。后被收为养子。赐以姓名李存孝。排行第十三太保。李存孝成年后。善于骑射。骁勇绝伦。跟随李克用南征北战。常率骑兵为先锋。平黄巢。收路州。伐幽州。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相继担任汾州、邠州、邢州等三州刺史。后来因功高未得李克用重用。心生不满;与四太保李存信同伐赵王王镕时。两人相互不和。互生怨恨。李存信就在晋王李克用面前谗毁李存孝。李存孝心不自安。就暗中联络梁王朱温和赵王王镕。上表求得唐昭宗封赏自己为刑洺磁三州节度使。共同对付李克用。李克用知道后大怒。就讨伐李存孝。兵围邢州城。

后来邢州断粮。李存孝不得已登城请降。并说明自己本无心反叛。都是李存信谗毁所致。但李存孝背叛是实。又有与梁王朱温、赵王王镕来往的书信为证。李克用就以反叛罪判李存孝以车裂之刑。本来李克用是不想让李存孝死的。他作出判决后。想着手下将领会为李存孝讲情。谁知竟没一人出来为李存孝讲情。军令如山。李存孝也只能受刑了。为此李克用好多天心内不快。不理政事。但他最终也没处置李存信。晋军兵势从此也逐渐转弱。而朱温的势力则开始变得越来越强大。

但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却把李存孝描绘得太神勇无比了。说他十来岁就能在山上打死猛虎。是五代时期第一猛将。左手使700斤毕燕挝。右手使800斤的禹王槊。人称飞虎将军。曾领十八骑攻取长安。仗手中兵刃硬生生砸开城门。武功天下第二的“铁枪”王彦章。是后梁朱温的大将。在李存孝手下也走不了两回合;排名第三的高思继。与王彦章武功不相上下。但在李存孝患重感冒。全身虚脱的情况下。仍然不上十回合就被生擒活捉。后来李存孝被处死。铁枪王彦章在阵前连挑36员晋将。李克用痛哭道:“尚存孝儿在。何至于此!”有人给李克用出主意。假装李存孝还活着。在阵前打出了李存孝的大旗。竟一下子惊走了王彦章。吓死了王彦章的弟弟。也是猛将的王彦童。

至于李存孝背叛义父李克用之事。说李存孝根本不想背叛义父。完全是李存信出于妒忌。在他们父子间挑拨离间;李存孝根本没有和梁王朱温和赵王王镕有来往书信。书信都是李存信摹仿李存孝的口味和笔迹假造的。车裂李存孝那天。更是把李存孝天生神力夸大得没边。当行刑者驱赶着五匹战马用尽力量向五个方向拉扯时。李存孝的手腕脚腕竟然因为先天的反应。自然而然地就生出力道。将五匹马又活活地给拉了回来!连接十数次。都是如此。车裂不死。主行刑官李存信正在为难。李存孝也是不想活了。就让李存信挑断自己的手筋和脚筋。打碎自己的膝盖肘骨。使四肢不相连接。自然也就产生不了力道。这样才由五匹马肢解了李存孝的身体。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李存孝究竟有多勇猛呢?北宋史学家薛居正。也是《旧五代史》的编撰者。他在史书中这样称赞李存孝的勇猛。他说:“存孝每临大敌。被重铠橐弓坐槊。仆人以二骑从。阵中易骑。轻捷如飞。独舞铁楇。挺身陷阵。万人辟易。盖古张辽、甘宁之比也。”因为薛居正曾亲身经历过五代十国时期。他这样说。也许更接近真实的李存孝吧。

车裂之刑就是用绳索绑定犯人的四肢和脖子。犯人仰面躺着。将这五根绳索分别套在五个方向的马上。由五个人赶着五匹马。向五个方向用力拉扯。直到将犯人身体撕裂成五块为止。这种酷刑着实残忍吓人。但商鞅是在战死后被车裂的。应该没有了痛苦;李存孝活着时被车裂的。自然要比商鞅痛苦多了。

第一名袁崇焕。

袁崇焕是明末抗清名将。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以少胜多大败明军二十万。从此明军由进攻转为防御。在女真兵面前。节节败退。辽东战役、广宁战役。明军更是不堪一击。辽阳、沈阳、广宁等重镇相继失守。明朝退守辽西。完全陷入被动。局势万分危急。山海关以外仅余辽西少部份土地。当时朝中谁都不愿接这个烫手山芋。前去收拾辽东残局。这时袁崇焕却自告奋勇。对天启帝说:“只要给我足够的钱粮。就能守住辽东。”这真是雪中送碳啊。天启帝马上同意了袁崇焕的条件。加官进爵。把他派到了辽东。

袁崇焕采取辽人守辽土之策。找准女真人的弱点。经过数年经营。打造了固若金汤的宁锦防线。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征战东北数十年。可以说从无败绩。把个女真兵也锻炼成了十七世纪最强骑兵。但是面对袁崇焕。却一败宁远。二败宁锦。三败北京广渠门。明朝天启六年二月的宁远大捷。让努尔哈赤愤恚不已。于当年八月背生疽疮而死;宁锦大捷和北京广渠门血战。也不得不使高傲的皇太极同意议和。可以说。只要有袁崇焕在。女真兵是万难攻破宁锦防线的。

但是。袁崇焕在督师蓟辽镇守辽东中。也犯了不少让皇帝愤恨。让大臣嫉忌的事。其一是他在崇祯帝面前妄言“五年复辽”。有欺君之罪。“五年复辽”让崇祯帝信以为真。因此。无论袁崇焕提什么条件。崇祯都答应他。筑城、军备、钱粮、封赏加爵、权力及朝廷各部配合等等。都用尽全力满足袁崇焕。当时大明内忧外患。财政十分吃紧。为满足袁崇焕。让崇祯帝疲困不堪。本以为袁崇焕守辽做得应该很好了。谁知皇太极突然突破蓟州防线。围困北京。来了个兵临城下。这让崇祯帝大为恼火。

其二是擅杀岛帅毛文龙。袁崇焕认为毛文龙有十二宗大罪。就以阅兵的名义斩杀了毛文龙。毛文龙虽有千般不好。但自从萨尔浒之战后。毛文龙就盘踞皮岛。以游击形式时不时活动在女真背后。有力地牵制了女真人的行动。这点袁崇焕也是清楚的。可明知大局。为何还要如此做?

其三是市粮资敌。皇太极继位后。辽东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寒。据说正是亚洲的小冰河期。后金发生了粮荒。袁崇焕开边市。虽没有直接将粮食物资卖给后金。而是卖给了蒙古人。但蒙古人已被后金人征服。转手就送给了后金人。正因为这些粮食。才让后金渡过了粮荒。

其四是擅自与后金议和。虽然袁崇焕有便宜行事权。但与敌国议和是大事。事前或事后也要向朝廷知会一声。但袁崇焕却独自给皇太极写信恰谈议和。根本没向崇祯帝汇报。

其五是傲慢与多人不和。袁崇焕无论是与上级还是与下级。都很不好相处。其中有阉党的人。也有朝廷要员。由于得罪人很多。以致他以后下狱受审。没有替他求情说话的人。却有不少落井下石的人。

正因为袁崇焕做事独断专行。目无尊长。有诸多缺陷。才让崇祯难忍。朝臣忌恨。最终以通敌罪下狱被判剐刑。剐刑。也叫凌迟。就是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明朝对谋反、大逆不道者的一种最残忍极刑。在行刑时将犯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等皮肉割尽只剩骨架和五脏后。再将奄奄一息的犯人一刀毙命。据说凌迟袁崇焕时。刽子手将袁崇焕身上的衣服扒去。用渔网裹紧全身。让每个网眼都有突出的肉。刽子手就每个网眼割一刀。共割了3543刀。其惨状可想而知。那些痛恨他的阉党们还大肆宣扬他的通敌卖国罪。以致京城人都知道袁崇焕是间谍。是他引来了鞑靼兵。因此不明真相的人们都恨他到牙根痒痒。当听说袁崇焕被剐刑。京城的人纷纷来抢食袁肉。甚至有人还花大钱买食袁肉。

三百多年来。对袁崇焕的评价褒贬不一。有说他是大忠臣。民族英雄。明之长城。袁崇焕死得太冤了;有说他是通敌卖国的卖国贼。民族败类。正是他断送了大明。袁崇焕受剐刑是罪有应得。一点都不冤。但纵观袁崇焕一心守辽东。一心为辽东。虽战略眼光不足。但战术得力。宁远、宁锦、广渠门三败一直纵横无敌的后金兵。当时也只有袁崇焕能守住辽东。有袁崇焕在。后金是很难攻入关内的。因此袁崇焕绝对不会通敌卖国。崇祯杀袁崇焕。确实有点自毁长城了。

韩信毒死。晁错腰斩。蓝玉剥皮。商鞅和李存孝车裂。袁崇焕凌迟。每个刑罚都很残酷。都是我们今天难以承受的。要说给这些惨死度排个名。本人认为凌迟第一。其次是车裂。再次是剥皮。第四是腰斩。最末为鸩毒。不知师友们有何高见呢?望在评论区给予多多留言。[祈祷][祈祷][祈祷]

其他观点:

历史上六大名人死的都很惨。惨烈程度不好排;如果非要排。似乎腰斩是相对较轻的刑法。雍正帝还认为太残酷给废除了。车裂、凌迟等刑法就更残酷了。简直没有人性可言。也就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才能研制出这种酷刑。韩信有被竹枪扎死或者大钟震死两种说法。这些对历史有贡献的六大名人,由于一些原因导致被杀。

袁崇焕遭到凌迟。即所说千刀万剐。崇祯帝的明廷认为袁崇焕通敌卖国。袁崇焕被冤杀临刑途中。有不明真相的百姓还往袁崇焕身上仍东西。打袁崇焕。袁崇焕被杀。等于明朝自毁长城。

韩信、商鞅、李存孝、蓝玉这四个人都涉及篡逆谋反罪。

商鞅、李存孝遭到车裂酷刑。即五马分尸。蓝玉遭到剥皮做成草人。

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国强兵。但是商鞅变法损害旧贵族一些利益。在变法过程中得罪一些人。商鞅本人对魏国一些做法不稳妥。秦孝公死后。商鞅遭到报复。商鞅本想逃到魏国。魏国不让他入关。商鞅只好逃回封地。组织反抗又失败被抓。遭到车裂酷刑。

李存孝本姓安。是李克用义子,骁勇善战。武艺高强。是当时排名第一的武将。“王不过项。将不过李。”后来和李克用发生一些误解和矛盾。被李克用釆用车裂酷刑处死。李克用后来对处死李存孝有些后悔。

蓝玉是明朝初期名将。是常遇春妻弟。又是蜀王朱椿岳父。蓝玉和傅友德可以说是明初常胜将军。蓝玉北伐蒙古草原。摧毁了北元残余势力官职体系。蓝玉和太子朱标是一伙人。早就提出要防止燕王朱棣。蓝玉军功日隆。有些骄傲自大。做了一些不妥事情。再加上有些言语不讲分寸。朱标死后。锦衣卫说蓝玉谋反。蓝玉被抓第二天就被处死。遭到剥皮填充成草人。据说。张献忠大西军攻占成都蜀王府还看见了用蓝玉人皮填充的草人。蓝玉案牵涉一万五千人。现在看蓝玉是被冤杀的。是朱元璋想打击军人集团。据说。有一次。朱元璋招集蓝玉和一些将领交待任务。交待完任务后朱元璋说你们先下去我再和蓝玉说说。这帮将领都不下去。蓝玉一摆手。这帮将领就下去了。由此。朱元璋对蓝玉动了杀心。

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被称为“兵仙”。刘邦率兵去平定陈豨反叛。在长安城。有人向吕后控告韩信要谋反。吕后和萧何商量。把韩信骗进宫中。据说。由于韩信功劳大。有免死牌。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见。吕后就让宫女把韩信关在一个离地面的木屋里。用布罩上。用竹枪扎死。还有的说敲宫中大钟震死。

晃错。是汉景帝时期御使大夫。他为西汉朝廷长治久安。提出“削藩”建议。吴王刘濞等七国造反时。提出清君侧。杀晃错主张。再加上晃错这时有两件事没做妥。一是主张汉景帝率兵去平叛。他在长安坚守。这让汉景帝多心了。二是晃错说袁盎跟反叛的七国有勾结。而袁盎和窦婴认为晃错削藩惹事了。主张杀晃错。好让七国叛乱停止。在这种情况下。汉景帝让人把晃错骗出。釆用腰斩刑法处死。

晃错死后。七国之乱并没有停止。是周亚夫率军打败了七国之乱。后来。汉景帝觉得晃错杀错了。但悔之晚矣。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29:38

    袁崇焕,韩信,蓝玉,刘邦,商鞅,车裂,崇祯,犯人,辽东,秦国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29:38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史上六大名人,韩信、商鞅、晁错、李存孝、蓝玉和袁崇焕,依他们的惨死度应如何排名?你怎么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8:29:38

    《自古君王皆无情》一、商鞅存孝五车争。二、崇焕重施凌迟到!三、韓信蓝玉功盖主。四、晁错被诛为保城!自古伴君如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