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武则天成为女皇之后。继承人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武则天一直想把皇位传给自己武氏家族成员。
当时已经六十八岁的狄仁杰再次担任朝中宰相之职。面对武则天选择武氏家族成员作为太子一事。与皇帝武则天陈述儿子和侄子谁亲谁远的利害关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成功劝说武则天拥立自己儿子李显为太子。使得大唐江山社稷得以持续发展。
武则天在669年重新拥立李显为太子的时候。已经75岁了。晚年的武则天宠信张昌宗。张易之两兄弟。荒废朝政。沉迷淫乐。二张两兄弟拥有很高的权利。他们经常欺上瞒下。打压群臣。并从中建立自己的党羽。
朝中宰相张谏之等老臣看到武则天宠信二张兄弟。无心管理朝政。唯恐大唐江山社稷落入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两的手上。决定用武力逼迫武则天提前禅让皇位于太子李显。
公园705年。以张谏之。崔玄暐。袁怒己。敬晖。桓彦范为首的五位大臣与皇子李旦。太平公主。太子李显联合起来发动军事政变。冲进皇宫斩杀二张兄弟。软禁武则天。逼迫其下台。
自此。太子李显第二次登上大唐皇帝宝座。此时朝廷内部三方势力。以张柬之为首老臣一方。以武三思为首的武氏家族一方。再就是皇帝李显一方。
神龙政变发生后。曾有人劝告张柬之斩草除根。借机除掉武氏家族。而张柬之最终没有采纳。才有后来的杀身之祸。
李显登基以后。为了培植自己的政治利益集团。纵容皇后韦氏家族。使得韦氏家族大权在握。
武氏家族为代表的武三思为了利益所致。勾结韦皇后。两人狼狈为奸。并向皇帝李显上书。陈述神龙政变的五位大臣功高盖主。应当削去他们的权利。昏庸的李显听其谗言。采用明升暗降的方法册封五位大臣王爵。而剥夺他们手中的权利。
唐中宗打击五大功臣的时候。先封他们为郡王。削夺他们的宰相权力:崔玄暐。博陵郡王;张柬之。封为汉阳郡王;敬晖。平阳郡王;桓彦范。扶阳郡王;袁恕己。南阳郡王。所以。神龙政变又称五王政变。
面对有职无权的五位大臣。武三思和韦氏皇后并没有罢手。而是采取步步追杀的残忍手段进行残酷迫害。
最终。张柬之。崔玄暐死在被流放的路途中。而桓彦范则被武三思的手下折磨致死。袁怒己服毒而死。敬晖遭凌迟处死。
自此。还政于李唐的五位功勋重臣皆为尘土。最终被皇帝李显所抛弃。
其他观点:
因为这五个人只是大唐的忠臣。而非唐中宗李显的忠臣。甚至还能决定李显的皇位是否安稳。自然要被李显出卖。
当时李显是被动参与的神龙革命逼迫武则天退位。他如果不说不动。有较大概率继承武则天的皇位。当然。是武周的皇帝而非李唐的皇帝。要知道。当时李显已经被改名为武显。即使当上了皇帝。以后祭祀的祖先也是老武家而非老李家。对于能在武则天手下留下一条命。且还有机会继承皇位的李显来说。这个结果是可以接受的。
不过。对于张柬之等五位复唐功臣来说。这个结果不可接受。他们每个人都是大唐培养出来的臣子。复兴大唐是他们的最高理想。不要说政治家都是投机分子。这几个就是少见的理想主义者。如果他们想借推翻武则天掌控朝政的话。李显根本没有把他们几个架空、贬官、虐杀的机会。
而李显登上皇位后。就要面临这样的三个问题:
1、如何评价武则天?
2、如何处置武三思等武周余孽?
3、如何从复唐五王手中获得权力?
第一个问题非常微妙。如果不认定武则天称帝建周是篡逆行为。就会使神龙革命失去正义性。当时掌握兵权的复唐五王不能接受。所以必须让武则天“主动退位”。以太后身份重新回归大唐体系。这一点五王是认可的。也有了李显继位诏书中提到了大唐中兴之类的文字。到此。双方达成了政治共识。
李显不能全盘否定武则天。否则自己这个武则天的亲儿子也会受到牵连。至少皇位可能会不稳。李唐宗室成员虽然被武则天杀了不少。但总还能剩下一些。找一个李渊、李世民的后人。与武则天没有血缘关系的。和李显当皇帝同样名正言顺。所以。对武则天就只能到此为止。稀里糊涂的就当大唐灭亡一次的事情没有发生。
这是李显最担心的一点。这相当于是他有把柄落在复唐五王手中。今天不对武则天进行清算。明天要是突然发难怎么办?只有除掉这复唐五王。自己的皇位才能稳如泰山。这才是李显要除去复唐五王的根本原因。
第二个问题让李显找到了机会。
复唐五王为了给李唐皇室留脸面。只是提出要把武三思等一大批武周余孽降爵、撵出长安。并未赶尽杀绝。李显这时就玩儿了一个心眼儿。试探着只是把武三思等人降爵。但并未贬离长安。而复唐五王对此并未坚持。寄希望于李显突然醒悟消灭武周余孽以建立皇帝权威。
于是。李显恍然大悟。自己怕复唐五王再来一次神龙革命废了自己。复唐五王却是在敬畏自己的皇帝权威。原来只是一些书呆子啊。在湖北被老娘软禁了十四年、饱经磨难的李显敏锐的意识到了这一点。既然他们能退第一步。那么就要试探着看看他们能不能再退一步。于是。李显放出了武三思这条恶狗。让武三思去对付复唐五王。
武三思和复唐五王有深仇大恨。在李显默许下。对五王明升暗降一并予以架空。而五王这时的书呆子气持续不断汹涌澎湃。竟然闭目等死。被武三思轻易贬官、流放、虐杀。
复唐五王一死。李显最大的顾虑被打消。自然不能让武三思这条恶狗继续存在。于是。也许是偶然。也许是精心策划。武三思全家竟然毫无防备的被太子李重俊三百骑兵堵住门口杀光了全家。
到此。神龙革命之后两年半不到三年的时间内。李显把复唐派和武家余孽全部消灭干净。彻底坐稳了皇位。从这一点上来看。李显非但不是懦弱无能。反而是阴险狠辣翻脸无情。深得武则天血脉真传。
(唐中宗李显定陵)
总之。当上皇帝的人大多是没有人性的。龙性残暴、护食。而且能在这个过程中迸发超出想象的智慧以及残忍。复唐五王就是这么被李显出卖、抛弃的。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其他观点:
两个原因:
一是唐中宗的依赖型人格。形成了他对韦氏的依赖心理;
二是唐中宗的政治坎坷。形成了他对权臣的政治防范心理。
这两个心理因素。直接导致了唐中宗在复位后。抛弃了五位功臣。
一。继承了他老爸唐高宗的依赖型人格。对皇后韦氏。言听计从。
1。这里边有一个家族遗传的问题。
唐高宗就是一个依赖型人格的“典范”。
武则天让他杀谁。他就杀谁;让他提拔谁。他就提拔谁。
这样做。使得人事大权。慢慢掌握在了武则天的手中。朝中的大臣。逐渐向武则天靠拢。唐高宗逐渐就靠边站了。使得武则天逐渐坐大。最终坐移唐鼎。
2。唐中宗的依赖型人格的形成。与他长期的恐惧心理有关。
唐中宗被废掉以后。被监视居住。
每次朝中有使者前来。他就战战兢兢。总以为自己要被赐死了。
每到这个时候。韦氏就安慰他。给他打气:夫君。不要悲观。坚强活下去。总有一天我们会重见天日的!
这样几次三番下来。唐中宗慢慢从心理上。对韦氏产生了依赖心理。离不了她了。
所以有一天。唐中宗拉着韦氏对手说:亲爱的。没有你的陪伴和鼓励。我早就活不下去了。我现在就答应你。如果我们有重见天日的那一天。我一定事事让着你。处处听你的!好弥补你这些年来跟随我所受的苦。
所以。当唐中宗复位以后。对韦氏言听计从。
而韦氏不是一个什么好鸟。她竟然想当“武则天第二”。所以想将五大臣踢开。好架空唐中宗。
因此。最后。唐中宗最终中了武三思的诡计。借自己的手。除掉了自己复位的五大功臣。
二。唐中宗早年被宰相裴炎与武则天联手废掉。形成了唐中宗对权臣的防范心理。
唐高宗驾崩。唐中宗已经即位了。
他想封自己老岳父一个官。但被宰相裴炎给拒绝了。
一怒之下。唐中宗赌气地说:我身为一国之君。就是将皇位让给我的老岳父。又该如何?何况是封他一个小官呢?
嘿!
武则天正想找机会揽权呢。唐中宗说出了这样的“大逆不道”的言论。于是。武则天联手宰相裴炎。第二天便废掉了唐中宗。
此。唐中宗对当朝的权臣耿耿于怀。不再信任。
所以。在这个心理的影响下。即便对自己的有功于自己的五大臣。他也不会轻易地委以重任。
这样。当韦氏与武三思联手。排挤和迫害五大臣的时候。唐中宗竟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最终造成了五大臣的悲惨结局。
六福雅士评曰:呜呼。唐中宗但政治智慧几乎为零。
当他把五大臣放逐之后。韦氏与武三思的势力便极速膨胀了。朝中再也没有人可以压制他们了。
这样。才有韦氏与武三思的政治上相互勾结。在生活上相互勾搭。无所忌惮。为所欲为。最终。由韦氏派自己的亲身女儿安乐公主。送一张毒饼。竟然将唐中宗给毒死了!
皇权死于党魁。而生于党争。这是封建集权政治的一个皇权运作规律。无一例外。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5249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武则天,大唐,唐中,皇位,自己的,神龙,韦氏,皇帝,郡王,五大
没想到大家都对逼武则天退位,还政于李唐的五位功臣为何会被唐中宗舍弃?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武则天成为女皇之后。继承人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武则天一直想把皇位传给自己武氏家族成员。当时已经六十八岁的狄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