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潘粤明的陈玉楼为何频频失误?原因就在于这些细节。
文/叶秋臣
电视剧《怒晴湘西》的最新三集一出。四个关键词就立刻登上了微博热搜榜。除了本集一直在放糖的红姑娘和鹧鸪哨喜提“只有喝多才能说出来的话”这个热搜之外。还有令人悲伤的“昆仑下线”。
陈玉楼是卸岭一派的总把头。昆仑是和他有着过命交情的兄弟。在一探瓶山寻宝之路上。陈玉楼就险些被毒虫咬到而化作一滩血水。是昆仑及时相助。他才得以脱身险境。念及多年兄弟之情。在昆仑有难时陈玉楼也伸出援手。冒着生命危险将兄弟从鬼门关口拉了回来。事后陈玉楼还为他亲自包扎伤口。虽然昆仑口不能言。但他通过行动表达出了那份信任和坚持。
这样好的昆仑。死了。
一、陈玉楼的失误。让他痛失兄弟
因为对瓶山的复杂情况不够了解。所以第一次瓶山探险宣告失败。虽然过程惊险万分。但幸在遇险人数不多。死伤也是少数。而且罗帅第一次并未亲身下去。只是在崖边听人描述。感受不够真切。所以他不懂瓶山真正的凶险。
但陈玉楼应该懂。
第一次的失利就应该让他有所警觉。那不是一处寻常之地。自己父亲的劝告也并不是全无道理。
但是。陈玉楼有致命的弱点。他太好胜。爱面子。也不服输。
所以。在最近更新的剧情中。陈玉楼带领罗帅一行人二探瓶山。却几乎全军覆没。这种失败并不是没有缘由的。其实从一些细节中。就能知道陈玉楼为何会败。《怒晴湘西》并没有给观众塑造一个完美无缺的男主形象。并不是他总能救人于危难而且运气超好面面俱到。而是选择通过这个角色去塑造一个立体且真实的人。常人皆会犯错。陈玉楼也并不例外。但重点在于如何学习在教训里成长。不要持续被一块石头绊倒。
这一点。放在陈玉楼这个角色的身上。尤为适合。
1.因为父亲。所以好胜
剧中开篇便说了两父子之间的关系不好。卸岭老把头虽然心疼儿子。但却觉得陈玉楼为了不相干的人去凶险之地的举动太过幼稚。所以两父子意见相左。不欢而散。但为父者还是不放心。于是将亲信拐子放在儿子身边照应。
老把头批评陈玉楼“一点儿长进都没有”。那么陈玉楼就偏不信这个邪。硬是要让老头子看到自己的“长进”才行。
那么。他到底有多在意父亲的看法?
二探瓶山失利后。兄弟死伤大半。陈玉楼对着拐子时。说的竟是“这下可随你心了”。
当初冒险进瓶山。也是想通过此行向父亲证明自己“有长进”。然而。不但证明不成。反而损失许多的卸岭弟兄。他心里极度哀伤。虽然得了拐子在关键时刻相救的情分。却也依旧不忘了酸上这样一句。
这一句自然不是冲着拐子去的。而是冲着自己父亲去的。
他太想证明自己。反而掉进了因好胜而埋下的深渊。
2.因身居高位。所以爱面子
作为卸岭一派的老大。他很怕在兄弟面前失去名望。丢了面子。当时罗帅众星拱月一般哄着他去探了宝。为他营造了一种哪怕是一刻说了不敢或者再想想之类的话。就显得他这个卸岭老大不够分量一样。
所以。鹧鸪哨一行三人救下他的事回来以后与罗帅和卸岭兄弟们一字不提。只说是“伤不到我。小伎俩”。与他们再相遇之时。也暗示鹧鸪哨“借一步说话”。以免在红姑娘面前驳了自己的面子。
若只是嘴上逞能。没有实际伤害也便罢了。可惜。为了爱护自己的面子。他在两次关键的时刻。都选错了方向。
第一。在一探瓶山失利之后。木牌上已经刻上许多死去兄弟的名字。虽然他心里悲恸。但并没有因此而却步。旁白的那些话说得中肯。他虽见识过人。但心性高傲。看不清胜与败。此番虽然受惊。但却担心无功而返。
无功而返。会丢了面子。
本应想着如何“止损”。但他却还是想着如何笼络鹧鸪哨的搬山一派继续“冒进”。
第二。鹧鸪哨提出要去寻找对付瓶山毒虫蜈蚣的方法。陈玉楼派出红姑娘随行。
一来是监视他一言一行。二来也是怕鹧鸪哨跑了。少了一个得力的伙伴。
那么。既然你已经选择让鹧鸪哨去找方法。为何他们还未归来。你就要随同罗帅强行再入瓶山?
还是为了面子。
准备进去之前。拐子已经提示说鹧鸪哨和红姑娘他们还未归来。要不要等一等再行动。但罗帅一激。再加上“卸岭不如搬山”之类的话惹起了心中好胜之火。便也不顾其他。竟然真的领着所有人冲动入山。
这次陈玉楼给自己的借口是什么?
叫做“胆大能行天下。小心寸步难行”。自己一探瓶山时怎么从山底下飘上来的还不知道。就忘了那些血淋淋的教训。只被激了激就说出“既然找到了这个门。想必就是天意”之类不负责任的话。
就是这些话。让兄弟们再次走入了无底深渊。
3.因为想证明自己。所以不服输
陈玉楼开场就是开仓放粮。想兼济苍生。父亲不认可自己的理想。身边虽有兄弟追随。大多也不懂他内心所思所虑。从小吃穿不愁。也养成了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再加上自己天赋有异常人。被形容为“世界上再无第二人”的程度。
在这种环境背景下。他最想做的。就是真正通过自己去完成一番事业。通过努力去走向胜利之路。
从小吃穿不愁是靠父亲。拥有天赋却无施展之地。虽然贵为卸岭魁首但也没有太多实际作为。
他本就是个不服输的人。所以才更不想输给过去的自己。
他怕别人看不起。但最看不起过去自己的。就是陈玉楼本人。
但二探瓶山之后。会是一个陈玉楼转变的分水岭。是这种血淋淋的教训告诉他。必须从中醒悟。看清现实。昆仑的死。兄弟们的接连离去。更让他肝肠寸断。痛不欲生。
没有抛不下的骄傲和面子。只有忘不掉的悔不当初。
二、寻宝似赌博。奈何赌徒却不懂
陈玉楼好胜。罗帅贪财。两人的相遇才促成了这次的寻宝之行。
罗帅属于天生的赌徒。早些年小道里跑生意钻的也都是空子。本质上来说与那些无良销售是一样的。前期话说的满满。但付了钱东西卖出手后。售后服务连想都别想。
这一次。罗帅也希望借着寻宝来发一笔横财。才能去享受更奢华的生活。去娶上更多的姨太太。去找比花灵年纪还小的姑娘做妾室。
罗帅是典型的结果论者。对于他而言多难的事情都遇到过。多玄乎的事情也都不怕。因为他只想要结果。过程不在乎。即便听着属下说有多少蜈蚣和毒虫。他只当是没听过。因为他太过于专注在宝物上。忽略了需要付出的代价。在被射穿一只眼睛后。他还在骂骂咧咧地埋怨救的人来得晚。可见一斑。
自私自利。只顾自己。这样的人。本不适合做合作伙伴的。所以。陈玉楼的思想多数是他动摇的。言语里也多数都在哄着骗着。因为他知道对于天赋来说陈玉楼独一无二。在没有真的将金银财宝握在手里的时候。他不能让对方厌弃自己。因此他的话中大多都在弱化瓶山的危险。而只是将结果的美好早早摊开给陈玉楼看。让对方降低危险的意识。
一探时陈玉楼已经死去一些兄弟。罗帅的兵也折了不少。对于他们两人而言。前期已经投进去太多的本钱。后期就显得更难割舍和放弃。
这与赌场上的赌徒。又有何异?
寻宝之行就好像一场握着筹码的赌博。看着手上的筹码越来越少。便总想着以小博大。但天下哪有赌场不赚钱的道理?
最终。恐怕连自己都会搭进去。
寻宝似赌博。奈何赌徒却不懂。
三、若想探宝成功。陈玉楼和鹧鸪哨联合才是关键
虽然陈玉楼在探宝过程中犯了许多错。但我们可以理解他为何会犯错。瓶山这次的探险对于他而言是第一次肩挑大担。自然不如鹧鸪哨多年来领导团队的娴熟。陈玉楼虽有天赋。但奈何身上的功夫不行。只依靠他和罗帅。定然无法完成瓶山探宝之行。
所以。陈玉楼的想法很正确。他们必须联合鹧鸪哨才能达到目的。
对陈玉楼而言。瓶山会成为他一辈子难以忘怀的地方。也会是心里永远的一个坎。
但是。跨过这个坎之后。他便会蜕变成一个成熟的“陈玉楼”。这是一个必需的成长过程。
正如曾经的鹧鸪哨一样。他已然成长为一个成熟的“鹧鸪哨”。但也同样付出了我们看不到的代价。可以说。鹧鸪哨也应该曾经走过陈玉楼的错路。兜兜转转间才得以走回了正途。面对第一次的任务。面对自己第一次需要承担的责任。一定也有冲动和不理智的情况。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只有他付出之后的成绩。例如他凭借自己的口技能力。成功获得驱赶蜈蚣毒虫的怒晴鸡。功夫过硬。相关储备知识也颇为了得。遇事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并不急躁。
但我们看不到的。是他如何能够做到这般淡定之后的代价和牺牲。
记得当时陈玉楼提出与鹧鸪哨联合时。两人可谓一拍即可。鹧鸪哨说他欣赏陈玉楼作为一派之首的重情重义。愿意共谋大计。他们在天性上本就是合拍的。
天赋加能力。才能走向终点。
若是两人联合。必能取长补短。互为助益。只是这彼此的心结如何打开。彼此之间的利益冲突如何化解。就是未来剧情中讨论的重点了。
怒晴湘西。下周一再约。
文/叶秋臣
———————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叶秋臣)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欢迎转发评论—
其他观点:
我觉得这些并不全是陈玉楼的错!
如果认真看完全部21集剧情。你就会发现陈玉楼虽然作为卸岭老大对下属平日里一向是爱护有加。没有一点老大的架子。要说频频失误害死兄弟?那更是无稽之谈!
第二、卸岭作为四大盗墓门派之一本来靠的就是人多势众!更有卸岭力士的说法可以印证。既然是盗墓。死伤就在所难免。这里就连身怀绝技实力超群的搬山魁首鹧鸪哨都差点栽了跟头。更不要说卸岭一众了。也正是由于人多。而其中真正有本事的可就凤毛麟角了。要说全都毫发无损那也是不现实的事情。
其他观点:
年轻气盛太冲动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5345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鹧鸪,自己的,兄弟,拐子,的人,好胜,两人,毒虫,寻宝,父亲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评价电视剧《怒晴湘西》中潘粤明饰演的陈玉楼虽为卸岭老大,却频频失误害死兄弟?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潘粤明的陈玉楼为何频频失误?原因就在于这些细节。文/叶秋臣电视剧《怒晴湘西》的最新三集一出。四个关键词就立刻登上了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