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的青丘真的存在吗?
原创

《山海经》中的青丘真的存在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近日有网友提问:看《山海经》的时候。得知上古时期有个青丘国。因为盛产九尾狐而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那么。历史上真有青丘国吗?

1、《山海经》里关于青丘国的记载

在《山海经》的《南山经》、《海外东经》、《大荒东经》里分别这样记载了青丘国:“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这里指出在青丘国有一种狐。长有九个尾巴。如果说这个记载过于简单。下面两个记载则可相互佐证。以加深对青丘国的认识: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镬( huò)。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翻译如下:再向东三百里。有座青丘山。山南产玉石。山北产青雘。山中有兽状如狐狸。长着九条尾巴。叫声如婴儿啼哭。食人。吃了它的肉。可抵御邪毒之气。

——青丘国在其(指朝阳谷)北。其狐四足九尾。

翻译如下:青丘国在朝阳谷北面。此国盛产一种狐。有四爪九尾。

2、青丘之窟的九尾狐有什么传说

青丘国位于何处?一说位于现在的菏泽。还有一说认为位于现在的泗水。是上古时期生活富饶的地方。“青丘国。其人食五谷。衣丝帛”。食五谷说明青丘国已进入农耕时代。衣丝帛说明青丘国具有先进的蚕丝纺织技术。

持菏泽说的认为。境内的青丘自古以来就以多狐而被史书所记载。同时。菏泽是涂山氏的发源地。涂山氏是目前已知上古时唯一以九尾狐为图腾的氏族……

持泗水说的认为。根据《山海经》记载青丘国具有先进的蚕丝纺织技术。而这正是生活在泗水一带的古东夷人所擅长的……其实。青丘国真正的引起现代人关注的是九尾狐。“青丘为狐兔之窟”。说明这里盛产狐。

由青丘九尾狐引的传说很多。三国时的管辂夜晚出游。黑暗中发现一只小兽。手里举着一团火。用嘴吹着不让其熄灭。准备放火烧毁民宅。管辂让门生举刀猛击。砍断了小兽的腰。仔细一看发现是只狐狸。奇怪的是。这条街上从此再没有发生过火灾。

随着志怪小说的流行。“狐仙”也被民间所熟知。《玉策记》载“狐及狸、狼皆寿八百岁。满三百岁变为人形。”寿命800年的狐。活到300岁就变成了人。

《白虎通》记载。燕昭王的墓里有千年老狐化为男子。去和僧人论道。广博的学问使僧人折服。僧人给一高僧说:“这人真厉害。年纪轻轻道法高深。”高僧认为这是老狐幻化而成的人。就令人找来燕昭王墓里的华表。照射这名男子。果然露出狐狸原形。

3、世上真有九尾狐吗

就如同现代人难以相信世上有美人鱼、鲛人一样。九尾狐也被认为是传说中的动物。那么。世上果真有九尾狐吗?据传。大禹妻子涂山氏所在的氏族。就是以九尾狐为图腾。甚至《吴越春秋》记载:大禹30岁时所娶的涂山氏。本就是九尾白狐幻化而成。

史料还记载。周文王曾获得一支九尾狐。随后东夷便来归附。这件事九尾狐走上“神坛”。九尾狐的出现被后世认为是祥瑞之兆。对此。史书有很多关于九尾狐的记载:

汉章帝元和年间。九尾狐出现于郡国;魏文帝黄初元午十一月甲午日。九尾狐出现于鄄城。又出现于谯……

北周时有郑州人捉到九尾狐。已经死了。就把骨骼献上。北周的皇帝说:“这是天降祥瑞。在显扬人世间的有德之人。只有五伦常行。天下和平。才能出现此种祥瑞。不过现在并不和平。祥瑞出现与现实不符。”因此下令把九尾狐骨骼烧掉。

通过上述记载。可知九尾狐应该是存在的。而且上古时的涂山氏部落将其作为了图腾。《山海经》里记载的很多神兽。在现实中也找到过相对应的动物。而九尾狐的化石在现代考古中迟迟没能发现。这并不能否认未来不会被发现。

4、青丘、九尾狐的结局如何

唐朝之后的史书中。已很难见到关于九尾狐的记载了。是灭绝了吗?还是后世认为这只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现实中并不存在?其实。解答这个问题并不难。

唐朝以前人们通常视九尾狐为祥瑞之兽。但唐朝初年起民间多信狐神。在家里祭祀狐狸、供奉牌位。供给狐狸同人一般的食物。当时有谚语“无狐魅!不成村。”

也是从唐朝起。九尾狐成了妖媚的代称词。并衍生出“狐狸精”的说法。《玄中记》载“狐五十岁。能变化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或为丈夫与女人交接。能知千里外事。善盅魅。使人迷惑失智。千岁即与天通。为天狐”。

《名山记》载“狐者。先古之荡妇也。其名曰紫。紫化而为妇。故其名自称阿紫”。原来阿紫的来历还有这样一说。

青丘盛产九尾狐。因此成为神秘甚至诡异之地。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青丘也已渐渐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到底是菏泽还有泗水的争议……

图据网络。文为指动济南原创。转载请注明

其他观点:

《山海经》中的青丘真的存在吗?

依目前的勘测包括卫星观测水平来看。“青丘”应该只存在神话中。而在现实中不存在。

“青丘”那里的“九尾狐”是否存在吗?

依目前的勘测和考古水平来看。“九尾狐”也是存在于神话中。而在现实中不存在。

《山海经》中说到“青丘”。有三个篇章——《南山经》、《海外东经》和《大荒东经》。

关于“青丘”所在。以上前两篇所讲有些“矛盾”。

《南山经》说。“青丘”距离“东海”之滨三百五十多里。也就是《南山经》所讲紧邻东海的“箕尾山”向西三百五十里。

《海外东经》说。“青丘”那里的“青丘国”。是“海外自东南陬至东北者”的“海外国度”中的一个。在“朝阳谷”的北面。黑齿国之南。

《大荒东经》没说“青丘国”的具体方位。

如何看待这个“矛盾”呢?

这是因为。《山海经》非出于一时。也非出自一人之手。

多数学者赞成。《山海经》中的《山经》部分。应为西周初年周王室掌管舆图的官员所作的地理“考察”。而《海经》和《荒经》中的很多内容。则应为吸收了大量楚地文化之后。由战国中期齐地邹衍及弟子加工整理添加到《山海经》中去的。

这也就造成了《山海经》中难免有“矛盾”。而且不仅仅是“青丘”地望这一处。

西周。已形成“四海”观念。当时的“四海”。“北海”指渤海;东海指黄海;南海指东海;西海指青海湖。同时。“四海”亦泛指“中国”之外蛮夷地区。

咱们按第一个来说。那么。《南山经》所说的“青丘”。就在今黄海向西三百五十里处。无非在今辽宁、山东、江苏几个省域内。

现在。辽宁、山东、江苏这几个省。距黄海三百五十里左右的一带。人烟稠密。绝无蛮荒之地。历史上亦未发现任何“青丘”遗迹。

《南山经》的这个说法。只能看做是西周初年的人们。对“东海”沿岸一带还很陌生时的一种想象。

或曰。如《海外东经》所说。“青丘”或“青丘国”。是海外的陆地或者岛屿。

很遗憾的是。黄海之外并无这样的陆地和岛屿。这是现在的航海、卫星观测等等现代科技手段完全证实了的。

即便传说中。也没有远古关于这一带陆地、岛屿沉入海底的丝毫记忆。

的确难有支持“青丘”曾经真实存在或存在过的证据。

《南山经》、《海外东经》和《大荒东经》。在说到“青丘”时。都讲到了那里有“九尾狐”。

“九尾狐”。很可能是上古先民很早就有的神话传说。

汉代王子渊《四子讲德论》说:“昔文王应九尾狐而东夷归周。”《注》云:“《春秋》《元命苞》曰:天命文王以九尾狐。”

《竹书纪年》《吴越春秋》《魏略》《白虎通义》等。皆讲到“九尾狐”。而且全都认为是“瑞兽”。

宋代以后。“九尾狐”开始被作为“妖魅多诈”的象征。如田况的《儒林公议》。《封神演义》里。则直接说纣妃妲己为“九尾狐”所变。

在《南山经》里。说的是有一种“怪兽”。样子像狐狸。有九条尾巴。叫起来像婴儿的哭声。吃人。可是。人如果吃了它。就能够不染妖孽之气。

这与《山海经》中讲到的许多“怪兽”是一样的。主要特点就是“怪”。

《海外东经》和《大荒东经》都说的很简单。只讲“青丘”“有狐九尾”。

在生物界中。狐狸属哺乳动物。现在的动物学。应该可以很清楚地讲述狐狸这一“哺乳纲食肉目狐属”动物由来和发展的“来龙去脉”了。对于曾有过的、现有的种类。亦有很全面的研究。

可能很扫兴。从科学的角度说。“九尾狐”是没有真实存在过的。

狐狸的特征是机灵、胆小、狡猾。因此。一方面。狐狸在人类远古时期曾被作为“图腾”;另一方面。关于“狐妖狐仙”的传说又非常之多。《聊斋志异》就是很好的证明。

徐旭生先生在《读山海经札记》中说:“《山海经》中之《山经》为我国最古地理书之一……其《海内》《海外》《大荒》各经。亦保存古代传说甚多。”

徐先生这样说。大概是因为。《尚书.禹贡》中。明显有吸收《山经》内容的痕迹。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山经》是西周王廷官员搜集整理的地理舆图档案。

但是。《禹贡》并没有全部吸收《山经》中的神话内容。而且。其讲述了一种借周族祖先神大禹治水。划定宇内“九州”的理念。这就是——“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

《禹贡》成书。应在春秋之前。当然。后人有所增添。

《山海经》最终成书。应在战国中期。最明显的。除去加入了楚地文化内容外。就是体现了一种“大九州”观念——中国。被称为赤县神州。以外有如神州者还有“九州”。

司马迁在《史记》里说。这个观念因邹衍而兴。

于是。经邹衍及弟子加工整理添加而成书的《山海经》中。就有了“青丘国”这样的“海外远方异国”。

邹衍生活的战国中期。人们的眼界大大开阔。与海外的交往肯定也大大增加。这是他形成“大九州”观念的根本原因。

有人说。邹衍是从海上来的朝鲜人。这个说法大约没有证据。

不过有意思的是。古朝鲜的确有“九尾狐”的传说。那里很早就受中国文化影响。此类传说由中国传入比较可靠。

《山海经》影响很大。

《吕氏春秋.求人篇》曰:“禹东至榑木之地……乌谷青丘之乡。黑齿之國。”

《史记.司马相如传》引《子虚赋》云:“秋田乎青丘。仿惶乎海外。”《正义》引《服虔》:“青丘国在海东三百里。”署名东方朔的《十洲记》说。海上有十洲。皆为神仙所居。在南海中者名长洲。别名青丘。

以上这些。无疑都与《山海经》的影响有关。

直到唐代。这种影响依然“强劲”。

魏征奉敕所作的《九成宫醴泉铭》中。赞美唐太宗的丰功伟绩。说李世民“始以武功一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东越青丘。南逾丹徼皆献琛奉贄来王”云云。

吕振羽先生在《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第四章亦说: “《山海经》……是关于中国民族的古代即原始时代的传说。”

这个说法很对。

现在能看到的《山海经》。最早的是北宋刻本。以清代刻本最多。

其他观点:

《归藏启筮》记载。蚩尤跟黄帝大战。蚩尤战败逃逸。黄帝命应龙追杀。追到青丘这个地方的时候。应龙将蚩尤杀死。这是战神蚩尤身死之地。

《山海经》记载。黄帝命令竖亥去丈量国土。竖亥左手拿着尺子。右手指着青丘的北方。自西向东行走。以步丈量国土。实质上。竖亥是在进行一个画圆的动作。大概类似于圆规。老是被人指着。能好吗?

《子虚赋》记载。当皇上的。秋天应该去青丘这个地方打猎。你想啊。能让人去打猎的地方。肯定是人烟缥缈。鸟不拉屎啊。所以这应该是个贫瘠之地。

《开元占经》记载。青丘国乃是南方的一个国家。国中尽是蛮夷。唐朝嘛。看不起外国是情有可原的。可南方彼时已是富庶之地了。青丘能在富庶之地被称为蛮夷。看来是真的穷。

根据历史记载。从三皇五帝一直到唐宋元明。都有青丘之国的记载。并且。在很多史籍上。还有驻军青丘的记录。在古代很多人甚至认为。青丘之国就在朝鲜境内:青丘国在海东三百里。唐讨高丽。置青丘道行军。

山海经曰:青丘之国。有狐。九尾。很随意的。古人就把青丘和九尾联系在一起了。似乎有种钦定的感觉。于是。在很多后世小说中。只要有九尾狐出现。必定伴随着青丘之国。

讲道理。九尾狐本该是瑞兽的。怎么到神话小说里。就成了祸国殃民的狐狸精呢?

同样是山海经。就明确记载了:德至鸟兽。则九尾狐见。已是是什么呢?如果某人的德行好到了极点。那么九尾狐就会出现。试想一下。九尾若是个晦气的家伙。怎么会去有德行的人身边呢?

比如说周文王。他在回到岐山之后。开始准备讨伐殷商。彼时。文王的力量并不足以对抗殷商。但是好在文王的德行高尚。此时。九尾狐来到了周文王身边。东边的诸侯小国一看。马上就归顺了周文王。并助他伐商。

在很多史籍里。就记录了此事:天命文王以九尾狐。传说中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古人都会对自己的统治寻找合理的借口。商汤如此。文王亦如此。对照写过来的话。应该是天命九尾。降而生周。

看来。青丘国在历史上的地位还是比较重要的。这么重要的地方。怎么会子虚乌有呢?

文丨山鬼祗树

还有一个疑问就是。明明在史书上记载九尾狐是去找周文王的。怎么到后世演义里。九尾投入了殷商的怀抱?难道说九尾是叛徒。以色诱纣王。从而达到降而生周的目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05:38

    山海经,东经,海外,狐狸,泗水,的是,之地,东海,南山,阳谷

  • 滴蜡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05:38

    没想到大家都对《山海经》中的青丘真的存在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05:38

    近日有网友提问:看《山海经》的时候。得知上古时期有个青丘国。因为盛产九尾狐而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那么。历史上真有青丘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