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记载的猿翼山,据说不可以上。请问如何正确解读?
原创

《山海经》记载的猿翼山,据说不可以上。请问如何正确解读?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山海经:南山经》……猿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试问。既然不可以上。那么。山上的奇珍。作者如何如数家珍?!

《山海经》成书先秦时代。其时汉字字义字根。足以表达当代意涵!

汉字承袭甲骨文。金文。蝌蚪文。小篆之精髓。发扬光大了华夏文明。

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来字形字义。在传承中被转基因。变异文字。产生变异效应!!!

变异效应。导致许多文字。字形本义消失。以致后人。以当前字义。曲解前代字义。讹变前人字根字义。产生歧义。再经腐儒附以神话。致使本字本义。面目全非!!!

仅以此经为例。但有古今差异!!

猿翼之山……不可以上……?

且待老夫以甲骨文解读於此:

不:甲骨文是个像形字。其字形像花萼!!!本经取义……花萼!

《说文:不部》:不。鸟飞上不下来!

现在引申意为没有。

果然传承中。字根字义转基因!

请问:不:三个字义。如何取舍?

答案当然是甲骨文本义!!!

中华文化。传承之中。再看金文是如何变异甲骨文的!

古人观察植物生长。发现皆朝天空方向生长。何曾见过倒着生长的?

根据这样自然现象。甲骨文造字形为茎干朝上生长的形状!

后来。古人竞发现些许植物。逆天而行。倒着生长!所以。将原来的字形头上。添上一横代表天。清楚表明其具逆天生长的含意!

后来。金文添上两横!!!

添二横代表天。重点表明所有植物。都应该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即顺天应人!!!

华夏文字。有孙72般变化!

纵然72般变化道行。我们就应该顺天应人!

顺天应人。通晓变通。方能正确领会《山海经》无限风光在险峰!!

可:击石咏唱是古老的演奏方式。

可的字形。犹如用拐杖击打石头石磬。发出有节奏的声音。自然形成音乐!

古代奉行: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帝王们祭祀祖先神灵。山川河神。封禅。等重大仪式。都要率领臣工子民。击石唱歌。向苍天表示称颂祈祷!

据说乐官击石咏歌。歌即哥也!所谓《九韶》即夏朝祭祀的歌舞咏唱。……哥:即连连打击石器咏唱!故。哥由上下两个可组成。

可:在《山海经》的年代。是指事字!使用:可:一个字。即表示帝王祭祀仪式的庄重场景!!!

以:本字写作:吕。甲骨文中的字形。像耕地使用的工具。

以使用工具。向人们指明。该山上有平整的农田。并且规划完好!

上:读音为(赏)。是指事字!!!

仍然是个特定的指事字!

甲骨文以上下两横组成。写作二。读《山海经》时。千万别把它当成数目字解读!

现在意义上的:二。在甲骨文年代。上面短横。表示界限之上。下面长横。表示位置的基准。

古代。推行井田制。即九宫格式的农田规划!

古代。一方井田称:一里。计八块为私田。中心一块为公田。为块计100亩。一井为九百亩。

设若:九宫格井田。长宽各一华里半。折775米计。约合901亩。

多出的一亩。为田间阡陌!

九宫格规划的井田。上下界限分明。所以用指事字:二。记载。

所谓:二。即现在的:上!

按照甲骨文字根本义。正确解读各个指事字!

不可以上。是4个指事字!

按各个指事字……字根本义。穿越到甲骨文时代。真象即大白於天下!

现代人以现代语义解读《山海经》。无异於……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正确解读《山海经》。无限风光在险峰!

猿翼之山。拥有平整的农田。农田规划以九宫格式的井田!

帝王带领臣工子民。在山上举行盛大庄严的祭祀仪式。击石咏歌!

祭祀仪式上。帝王向上天贡奉上新鲜的花萼!

贡奉花萼。而不是猪牛羊三牲。这是南方君王的祭品。

海中有供奉的祭品为大蟹。这只能说华夏大地。地人物博。各地风俗。各不相同!

中原帝王。封禅泰山!

南方君王。祭祀猿翼山!!!

《山海经》是华夏第一史书!

猿翼山这场祭礼大典。早已载入史册!

二O二O。正月十二日


其他观点:

不过我相信《山海经》中所有的记载都是真实的。岁月过于幽远。这些真实被蒙上了厚重的面纱。我们无法窥探它最初的模样罢了。《山海经》南山经中有一段记载: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山海经.南山经》

关于猨翼山。在《山海经》中有明确的记载。山上盛产白玉。但是山中又有怪兽。水里也住着怪鱼。猨翼山最著名的就是蝮虫和蛇。我想。经书中提醒众人猨翼山“不可以上”并不是因为真的不能上去。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山上危险。而这危险之源。就是蛇。

猨翼山有山有水。盛产白玉。是一个典型的适合生存的地方。除了怪兽怪鱼之外。共存蛇类也并不足为奇。况且在其他山脉。蛇也不是罕见之物。为什么唯独这里的蛇却让当时的地质勘探专家止步不上呢?也许我们来认识一下蝮虫。或者是怪蛇这种生物后。就会得到一些答案。

晋郭璞给《山海经》作注:“ 蝮虫。色如绶文。鼻上有针。大者百馀斤。一名反鼻。“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猨翼山上。不论是蝮虫还是怪蛇。似乎都是凶猛狠毒的生物。怎么看都不是普通人类的久留之地。也难怪经书警示后人最好不要攀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他观点:

山海经里的猿翼山说不能上。为什么?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05:41

    山海经,指事,甲骨文,字义,字根,字形,山上,祭祀,花萼,井田

  • 少年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05:41

    没想到大家都对《山海经》记载的猿翼山,据说不可以上。请问如何正确解读?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05:41

    《山海经:南山经》……猿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试问。既然不可以上。那么。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