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橘」同音同义,为什么笔画简明的「桔」还没有完全取代「橘」?
原创

「桔」「橘」同音同义,为什么笔画简明的「桔」还没有完全取代「橘」?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桔”恐怕一时半会地取代不了“橘”。原因如下。

“桔”和“橘”原本是两个不相干的字。

【桔】原来的读音是jié。声旁为“吉”。形旁为“木”。《说文》上有“桔梗。草名”的解释。

桔梗属桔梗科。多年生草本。中医以根入药。

还有一词为“桔槔”。井上汲水用的一种工具。在井旁树上或架子上安装一个杠杆。一端系水桶。一端坠大石块。一起一落。汲水可以省力气。我们国春秋时期已经应用。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庄子》。

【橘】音jú。声旁为“矞”。形旁为“木”。

橘。“名词。橘子树。常绿乔木。树枝细。通常有刺。叶子长卵圆形。果实球形稍扁。果皮红黄色。果肉多汁。味酸甜。果皮、种子、叶子等都可以入药。”

这个解释见于《现代汉语词典》。

与“橘”相关的词语有橘柑、橘红、橘黄、橘络、橘子等。

从上述情况来看。“桔”和“橘”原本是没有什么关系的。让“桔”和“橘”同音同义的。是定稿于1975年的“第二次汉字简化”。

《二简草案》是在1977年12月正式通过的。当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各大报刊都刊登了“二简”方案。

1978年3月2日。教育局宣布开始在教科书上试用二简字。

但是二简字的试用引发了各界人士不同程度的批评。他们认为二减字纯属生造。字体缺胳膊少腿。难看又难辨。

最后二简汉字宣告失败。被叫停。

虽然是这样。但是部分二简字在民间流传了将近10年。留下了挺大的影响。

“橘”就是在二简字中很荣幸地被简化成了“桔jú”的。

从此“桔”成了多音字。

如今“桔”和“橘”也都已经成为了被承认的规范字。但“桔”毕竟属于后来居上吧。《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桔”说:“桔”俗做“橘”。可见“桔”与“橘”还不是真正地被平等看待。

只是因为“桔”的写法比原来的“橘”简单。人们图方便时。往往就将“橘”写成这个“桔”。

但“桔”毕竟有点儿“名不正。言不顺”。要想真正替代原来的“橘”。恐怕还得有一个过程。

其他观点:

橘就是桔。是完全一样的水果。

什么南方叫桔子。北方叫橘子;什么这是同科植物等等。其实都不准确。准确说法就是同一种东西。只不过是人为习惯的写法。

但是。这个现象不是通假字。而是异体字。造成这个异体的原因就是“简体字”!当然。这两个字不是简体与繁体的区别。是属于“简化字”的范畴。

当年为了扫盲。对汉字进行了简化。但是不规范的简体字出现了一大批。如:艹+才代表菜、氵+九代表酒等等。有些遗留到了现在。

因此。“桔”就是“橘”字的简化字。是“木”+“吉”代表“橘”的结果。

其他观点:

“桔”字和“橘”字。不同音也不同义。所以。“桔”不应该也不能取代“橘”字。

“桔”读音是jié。可以组成的词语有“桔梗、桔槔”。

桔梗(jiégěng)。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是中药。性平。味苦辛。有宣肺、祛痰、排脓之功效。

桔槔(jiégāo)。是一种古老的提水工具。最早记载桔槔的是《庄子》。

“橘”是一个常用字。读音是jú。

橘子树是一种常绿乔木。其果实即橘子。

《简化字总表》中。“桔”不是“橘”的简化字。

因为“桔”字好写。所以有人自行把它当成了“橘”的简体字。1977年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也把“桔”当成了“橘”的简化字。

《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简化字称为“二简字”。1986年10月10日。国务院发布通知。明确废止了“二简字”。

所以。“桔”不再是“橘”的简化字了!

现在。仍然有人把“桔”当作“橘”的简化字来写;有的字典也把“桔”当成“橘”的俗字。

但是。把“桔”当作“橘”来写。属于自造简体字。是不规范的。

跟“桔”与“橘”相似的还有“咀”和“嘴”。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13:13

    简化字,汉字,桔梗,成了,简体字,橘子,是一种,形旁,读音,声旁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13:13

    没想到大家都对「桔」「橘」同音同义,为什么笔画简明的「桔」还没有完全取代「橘」?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13:13

    “桔”恐怕一时半会地取代不了“橘”。原因如下。“桔”和“橘”原本是两个不相干的字。【桔】原来的读音是jié。声旁为“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