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谢谢邀请。我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毕业已经20多年了。当年我们系的三班学的是雷达专业。而我学的是通信专业。对雷达只是一知半解。况且这么多年过去了。技术日新月异。只能查查资料。班门弄斧来试着回答。
刘永坦院士也曾经就读于清华无线电系。1991年当选为院士。是201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他的主要成就为“中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奠基人。对海远程探测技术跨越发展的引领者。坚持自主研发新体制雷达。打破外国技术垄断。为中国海域监控面积的全覆盖提供技术手段。”
这里说的“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具体指的是“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传统的微波雷达受地球曲率的影响。对海平面和低空目标的探测能力不能超过视距。也就是40公里左右。所以雷达总是尽量放到高处。比如山上和舰艇的桅杆上。或者放到飞机上升到高空。也就是预警机。受物理条件的限制。而地波雷达。使用2-30MHz波段垂直极化天线辐射电磁波。利用高频电磁波在导电海洋表面传播时衰减较小的特点。使电磁波沿着地球曲面绕射传播。从而超越视距探测和跟踪在海平面和视线以下的目标。探测距离达到200-400公里。相比预警机。地波雷达安装在地面或舰艇上面。成本低。安全系数高。且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测。
地波雷达也有其局限性。主要来自于地面其它高频无线信号的干扰以及海杂波、大气噪声的干扰。而刘永坦院士带领团队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解决了在强干扰下做信号处理并检测目标的难题。
提到地波雷达与预警机的对比。正好引出了另一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2012年获奖的王小谟院士。王院士是我国著名雷达专家。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
在我国预警机研制的起始阶段。中外合作研制期间。王小谟受命担任预警机工程中方总设计师。提出采用基于二维有源相控阵体制的大圆盘、背负式、三面有源相控阵新型预警机方案。这是世界首创。并且做出了样机。在随后我国预警机事业的发展中。王小谟院士也一直起着学术带头和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先后培养出18位中国预警机系统或雷达系统总设计师。
可见。王小谟院士发展了空中预警机雷达。刘永坦院士发展了低空对海地波雷达。两个人的共同努力。为国家的安全编织了从天到海的雷达警戒网。他们的卓越贡献。都是值得全国人民敬仰和感激的。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
王小谟的专业领域:
刘永坦的专业: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科技奖中的最高级奖项。自2000年正式设立至2019年。共31名科学研究者获得。
其他观点:
王小谟院士是主要功绩为空警2000系列预警机。对中国的预警机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刘永坦研制的是新体制对海雷达。这种雷达目前只有中俄两国拥有。就是地波雷达。因为地球曲率。雷达波一般有盲区。所以有低空突防这个战术。而地波雷达是沿地面和海面传播。就是有岛屿也可以绕过去。另一个研究方向是逆合成孔径雷达。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 英雄不问出路,各位第一次创业是做什么?有一样选择摆摊的么?
- 刚开始创业你们会选什么行业?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56202.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预警机,地波,院士,的是,中国,视距,低空,电磁波,刘永,相控阵
没想到大家都对王小谟和刘永坦都是获得中国最高科技奖的雷达专家,他们的专业领域有何区别?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谢谢邀请。我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毕业已经20多年了。当年我们系的三班学的是雷达专业。而我学的是通信专业。对雷达只是一知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