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靠身份证辨别身份,那古代人靠什么辨别呢?
原创

现代人靠身份证辨别身份,那古代人靠什么辨别呢?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古代没有身份证。大多时期都是以印章作为证明。上到皇帝专用的玉玺。将军大臣有朝廷发放的官印。平民有普通印章。最早追溯到战国时期出现照身帖。是商鞅在秦国变法时推行的。把人的头像和籍贯刻在竹板上。是最早的身份证明。到了隋唐开始出现了详细的身份证明“符牌”和“传信”。上面会刻有姓名、官职等信息。

“符牌”在秦汉时期就已出现。当时代表的是兵权和皇权。到了唐朝以后。“符牌”成为了官员的身份身份象征。当时“符牌”的外形酷似鱼的外形。因此也称“鱼符”。五品以上的官员还配有“鱼袋”。到了宋朝后。官员一般直接用“鱼袋”代表品级身份。

在明清后。“符牌”衍生成了“牙牌”和“腰牌”。明朝 的“牙牌”上标有朝臣的姓名和职位。还有适用范围和禁止事项。清朝的“腰牌”上标有姓名、年龄、相貌、编号、职位和发牌时间。类似于当代的身份证了。但是“符牌”不是通用的。只限定于有“特殊身份”的人使用。所以不能说是身份证。

其他观点:

其实在古代。身份证明的物品虽然有。但并不叫做“身份证”。同时。也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因为古代。普通的民众谈不上“身份”。真正需要证明自己的人。是那些有一定的身份地位的人。毕竟“身份”证嘛。没有身份谈什么身份证。

唐代时期。身份证很简单。一般就是此人的姓名和官职。最多再有一个工作单位。至于其他的就没有了。说白了。这种身份就是一个官员的证明。如果写了名字的。卸任之后就需要交出来。如果没有写名字。那就留给下一任继续使用。但是这种办法毕竟太过简单。很容易出现假冒伪劣。所以也由此诞生了一些防止这种情况出现的办法。

唐朝时期有一种“鱼袋”。因为唐代的身份证是做成鱼的形状。称为“鱼符”。所以用来装鱼符的袋子就叫做“鱼袋”。根据不同等级的官员。分配不同等级的鱼袋。是什么身份就配什么样的袋子。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区分了。除此之外。还会在鱼符的制作材料上下功夫。比如。三品大员和亲王用的就是金。五品以上官员是银。六品以下则是铜制。鱼袋也会根据鱼符的等级进行制作。三品以上饰金。四品饰银。物品饰铜。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只是一时的辨别方式。比如在唐中宗时期。就曾经改为与衣服颜色相呼应的规矩。紫衣饰金。红衣饰银。而且。这些待遇还能伴随终身。不是说老了退休了就不能用。相反。毕竟是用来证明身份的。因此即便是退休之后也同样可以使用。

不仅仅是“鱼符”这种证明等级身份的身份证。还有证明职业的。临时的身份证等。因为等级身份证最为流行。并且也不只是“鱼符”一种。还有诸如“兔符”“龟符”“牙牌”等形式。

而且。鱼符还不只是有一个。鱼符分为左右两块。左符放在内廷。也就相当于是当时的派出所。右符由持有者携带。左右符的数量还不一定是对等的。要根据使用的人数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再来看看其他的各种“符”。太子有一种身份证。但不是“符”。而是“玉契”。如果皇帝因事离开帝都。太子监国。这个时候使用的又不一样了。是“龙符”。如果留守的不是太子而是大臣或者亲王。那就是“麟符”。还有一种“虎符”。我们知道是用来调兵使用的。只不过在唐朝时期。为了避讳李氏先祖李虎。所以改掉了虎。而是用“龟符\"。即便是在武则天时期。国号改为周。虎符也仍旧没有用。依旧沿用龟符。

龟符里面还有一种非常厉害的“金龟符″。这也是后世“金龟婿\"的来历。拥有金龟符的。怎么着也是一个三品大员。那么拥有金龟符的人。自然就是很有身份地位。很让父母满意的女婿了。

明清时期使用较多的是牙牌和腰牌。作用和内容都与唐代差不多。有象牙、兽骨、金属、木质等材质。也是根据身份的不同而釆用不同的材质。

其他观点:

你想去某地。必先事先准备好“路引”。由当地政府开出。写明你的身份。目的地。做什么的。为何而来。古代没你想像中的那么好。查得也很严的。现代只不过是古代的延续罢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36:09

    身份,身份证,牙牌,的人,时期,金龟,的是,官员,古代,等级

  • 郎不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36:09

    没想到大家都对现代人靠身份证辨别身份,那古代人靠什么辨别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36:09

    古代没有身份证。大多时期都是以印章作为证明。上到皇帝专用的玉玺。将军大臣有朝廷发放的官印。平民有普通印章。最早追溯到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