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关雎》中,最后一句“钟鼓乐之”的“乐”到底怎样读?
原创

《诗经·关雎》中,最后一句“钟鼓乐之”的“乐”到底怎样读?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先说结论:《关雎》“钟鼓乐之”的“乐”应当读作lè;这个“乐”是个使动用法。“钟鼓乐之”即“以钟鼓之声使她快乐、开心”之义。可意译为“奏起钟鼓。求她一笑”。

“乐”的繁体字写作“樂”。“樂(乐)”的本义是一种类似于琴的弦乐器。这个意义的“樂(乐)”读作yuè。

一、“乐”的字形演变

“樂(乐)”的本义是怎么确定的呢?这要从它的字形演变讲起:

(一)甲骨文

京津3728

(二)西周中期金文

乐作旅鼎

(三)春秋晚期金文

乐子簠

(四)小篆

《说文·木部》

(五)秦隶

睡虎地简《日乙》92

(六)汉隶

韩勑碑

由这些图片可知。楷书“樂(乐)”的架构形成于西周中期金文。此时的“樂(乐)”比之前多了一个“白”:

“樂(乐)”的下班半部分是“木”。指的是琴瑟之类的乐器下面的木头:

那么。“樂(乐)”字的这个“白”以及“白”两边的“幺”指的又是什么呢?

首先说这两个“幺”:

“幺”其实就是“絲(丝)”字的一半。两个“幺”构成了一个“絲(丝)”:

传统的琴弦是由蚕丝缠绕、糅合而成的。把弦按在木头上。就组成了琴瑟之类的乐器:

我们的祖先为了将这种乐器以文字记录下来。采用“会意”的造字方法。以两个“幺”与一个“木”造出了“樂(乐)”字:

那么。西周中期及之后。“樂(乐)”字中间的“白”又是什么呢?

一般以为。这个“白”是一种用来调弦的工具。

二、“乐”的三个读音

从上述分析可知。“樂”本义是一种弦乐器。读作yuè。引申为“音乐”之义。

美妙的音乐能使人欢乐。人在开心的时候也会情不自禁地奏起乐来。所以“乐”字又有了“快乐”的意思。

为了与“音乐”之义作区别。“快乐”之义的“乐”被读成了lè。后来又有了“使……快乐”的用法。

除了yuè、lè两个读音之外。“乐”还可读成yào。是喜欢、喜爱的意思。即“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之“乐”。

因此。对应三种意思。“乐”字有三个读音:yuè。lè。yào。

三、《关雎》“钟鼓乐之”之“乐”的读音

《关雎》这个“乐”读作什么呢?这个时候。我们要采用“以义定音”的方法。根据文义来确定这个“乐”的读音。

先附上《关雎》的原文:

(一)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二)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三)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以“窈窕淑女。ABC之”这个句式为切分标准。我们可以把《关雎》分为以上三块。

这样划分的目的。是为了确定“乐”的词性。

与“乐”一同处在C这个位置上的“求”、“友”——这个“友”是“结交”之义。即《论语》“无友不如己者”之“友”——都是动词。因此。此处的“乐”也应当是动词。

既然这个“乐”是动词。那就不可能读作yuè。至此。三个读音已经排除掉一个了。

再看yào这个读音。当“乐”读作yào时。是“喜欢”、“喜爱”之义。

“喜欢”、“喜爱”之义在语境中讲不通。假使将此“乐”读成了yào。“钟鼓乐之”是什么意思呢?该怎么翻译呢?译作“以钟鼓喜爱她”吗。还是“奏起钟鼓。好好爱她”呢?

显然。此“乐”只能读成lè。是“使……快乐”之义。

有的《诗经》注本里面。会把这个“乐”读成yào。这往往是为了押韵。因为“左右芼之”的“芼”读作mào。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应该将此“乐”读成yào呢?

其实在《关雎》产生的上古之时。作“快乐”解的“乐”与“芼”是可以押韵的(不详述。参见王力先生的《诗经韵读》)。后来由于语音的演化。此“乐”与“芼”不再押韵。

读《诗》的人为了声韵上的和谐。将此“乐”改读为yào。未尝不可。但须知这只是一种技术上的处理。“lè”才是“钟鼓乐之”之“乐”的妥当读音。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37:09

    之义,钟鼓,读音,窈窕淑女,是一种,读作,读成,快乐,关雎,本义

  • 迎客心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37:09

    没想到大家都对《诗经·关雎》中,最后一句“钟鼓乐之”的“乐”到底怎样读?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37:09

    先说结论:《关雎》“钟鼓乐之”的“乐”应当读作lè;这个“乐”是个使动用法。“钟鼓乐之”即“以钟鼓之声使她快乐、开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