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韩国电影。
今年是韩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不过就国际影坛地位来说。和邻国日本乃至中国相比。韩国电影的起点都算是低的。他们曾经是好莱坞类型片最忠实的学徒。因此长期无法获得足够的认可。
但在最近两年。韩国电影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去年李沧东的《燃烧》刷新了戛纳场刊历史最高评分。今年奉俊昊的金棕榈奖就创造了历史。
这当然是这位自称“电影宅男。电影极客。电影怪咖”的导演个人的成功。但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韩国电影的胜利。
连韩国总统文在寅都亲自发文祝贺奉俊昊。文在寅说“这是无上的荣耀。我和珍惜我国电影的国民们一同分享获奖的喜悦。”
可是奉俊昊并没有贪功。他想起了2006年自己去看金绮泳导演的作品回顾展。那时候他就发现有很多法国观众是金绮泳的影迷。所以奉俊昊会说。虽然他是第一个获得金棕榈的韩国人。但并不是唯一一个有资格获奖的。
文在寅总统的文章里有一句话说得很对。“珍惜我国电影的国民”。
2018年韩国电影市场观影总人次达到2.16亿。这已经是韩国连续第6年观影人次超过2亿。考虑到韩国5100万的总人口。这个观影人次足以显示出韩国人对电影的热爱。
尤其是本土电影。观影人次排名前十的韩国电影观影人次均超过340万人次。观影人次第一的《与神同行:因与缘》更是在整个东亚地区引发观影热潮。
但韩国电影也曾经面临过极其危险的境地。1998年韩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宣布开放外国电影配额。开放配额意味着好莱坞电影将以倾销的姿态进入韩国。冲垮韩国本土电影。后来拿到戛纳影后的全度妍不无悲情地说。“以后我们还能看什么。听什么。感受什么?什么都换不了韩国文化。”
电影人决定行动起来。他们走上街头。在首尔光华门前。7位导演剃了光头。怀抱自己的遗像。以示抗议。这场行动被称为“光头运动”。这七位导演后来都成了韩国电影的中流砥柱。其中就有为韩国拿到威尼斯金狮奖的金基德和《燃烧》的导演李沧东。
7位导演光头抗议的画面。成为韩国电影崛起的标志。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象征了世界各国抵抗好莱坞。捍卫民族电影的决心。
这种反抗很快转变成了行动。1年之后姜帝圭导演的《生死谍变》上映。这部电影成功挑起了韩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创造了620万人次的观影纪录。它打败的正好是1年前上映的好莱坞巨制《泰坦尼克号》。这艘横扫全球的电影巨轮在韩国撞上了又一座冰山。
虽然严格来说《生死谍变》完全照搬了好莱坞的叙事模式和动作创意。但姜帝圭在创作过程中。就带着浓烈的复仇恨意。毕竟光头运动中他也是7位导演之一。他曾直白地说过。“韩国电影就要死了”。
《生死谍变》
这种恨意并不独属于姜帝圭。恨是植根于整个大韩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它来自于民族灾难。亡国之恨。阶级之恨。分裂之恨。种种负面情绪在韩国社会不断累积。
后来这种恨意也成了贯穿奉俊昊所有电影的某种精神内核。
光头运动爆发的那一年。奉俊昊开始拍摄自己的导演处女作《绑架门口狗》。奉俊昊是学社会学出身的。但他后来进入韩国电影研究院深造。拍出了20世纪90年代韩国最出色的短片《支离破碎》。
《绑架门口狗》
2000年前后韩国经济飞速发展。但《绑架门口狗》成功捕捉到了韩国人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之间存在的巨大断层。直接展现出病态社会对人性的压抑。
那时候奉俊昊有一个朴素的愿望。“用现实生活作为元素。拍摄一部比类型电影还有趣。更加娱乐化的电影。”
《绑架门口狗》做到了。
只不过在韩国。拍社会现实并不是一直被允许的。
1973年。为了维护独裁统治。朴正熙修改宪法。连任总统。建立了所谓的维新政府。维新政府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加强意识形态的宣传。
加强意识形态宣传落到电影中就是严厉的审查制度。
文化部门很快行动起来。每年他们都会发布《电影政策措施》。措施的第一条永远都是每部影片都应该宣传维新思想。维新思想都是好词。比如鼓励民族认同、国家统一、爱国主义和进步思想。
但好词不一定有好用。那时候只要是用现实主义手法表现社会的电影基本都过不了审。那个时期被称为韩国电影的黑暗年代。
所以奉俊昊小时候其实看不到什么像样的韩国电影。他12岁爱上电影的时候。都是熬夜看 AFKN(为驻韩美军播放的电视频道)上放的午夜场美国电影。比如科波拉。比如斯皮尔伯格。
巧合的是后来昆汀曾评价奉俊昊是“70年代的斯皮尔伯格”。可见那些电影对他的影响之深。
甚至在奉俊昊的青少年时期。韩国电影银幕上占据主流的一度是情色电影。因为1983年韩国政府废除了对公开表现性内容影片的审查。食色性也这些人本需求。一下子激发起了韩国观众对国产片中情色内容的好奇心。
直到1993年。时任总统金泳三在总统年度报告中提到。好莱坞大片《侏罗纪公园》的收益相当于卖出150万台现代索纳塔汽车所获得的利润。韩国由此引入了文化产业的概念。
那一年奉俊昊刚好大学毕业。他和朋友一起创立自己的电影社团黄门。可以说他的个人奋斗一下子撞上了韩国电影的历史进程。
1997年金大中政府正式提出“文化立国”的策略。随后电影审查制度就被彻底废除。取而代之的是电影分级制度。同时电影产业成为了政府重点扶持对象。允许风投进入并享受减税政策。
这一系列举措让韩国电影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通道。
第二年奉俊昊就在自己结婚时所住的公寓里。拍出了《绑架门口狗》。虽然《绑架门口狗》做到了奉俊昊想要的效果。但在韩国国内的反响并不好。
好在由于有宏观政策的扶植。奉俊昊在拍摄自己的第二部电影时。依然能够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于是就有了那部2003年韩国电影票房冠军。无数人心目中的韩影历史最佳-《杀人回忆》。
《杀人回忆》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场景是灯火管制。
那是奉俊昊对于八十年代的印象。那时候为了防止敌人在夜晚偷袭。城市、工矿区、交通线的灯光全部要熄灭。“就像是人造的黑暗一样”。
如果说过往的韩国电影经历了漫长的人造黑暗时期。那2003-04年就是点亮这场黑暗的火把。
《杀人回忆》
那一年。奉俊昊拍出了《杀人回忆》。朴赞郁的《老男孩》在戛纳拿到评审团大奖。金基德凭借《空房间》获得威尼斯最佳导演。韩国电影在国际影坛赢得集体声望。这一批导演也被誉为韩国电影新浪潮。
李沧东曾经给戛纳电影节官网写过一篇文章。名字叫《韩国电影:阿里郎的传人》。他讲到这些韩国导演的一个共同特点。
“他们一直致力于通过影片来表达民声和韩国民众的情感与希望。”
奉俊昊是学社会学出身的。虽然他老是强调自己上学的时候没有怎么好好学习。时间都用来看电影了。但在奉俊昊的电影里。你能很明显地感受到他对韩国社会整体以及底层的关注。和带有精英视角的关怀。
底层这个概念最早来自于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安东尼奥·葛兰西。他在著作《狱中札记》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底层是产生恨感情绪的首要人物。他们远离权力。经济困难。生活压抑。需要借助某种方式将恨释放出来。
这种释放带来了韩国电影的另一个关键特征-极端性。在接受多伦多电影节采访的时候。奉俊昊曾解释过这种现象。
他说韩国社会就处在不断的动荡之中。一件件大事不断发生。“我们生活在如此戏剧性的环境里。社会是混乱的。历史又是如此的躁动。我们在无意识中就会受到现实的影响。”
他以辣酱和酒作比。他说韩国人哪怕在吃墨西哥菜的时候。也会加辣酱。“因为我们受得了这种热辣”。韩国人还喝太多的酒。“每天都有硬核酒局”。社会中的一切都是极端的。于是电影也是极端的。
但在另一方面。韩国的文化又是极其开放的。他们对西方文化的接受度在东亚各国中是最高的。民众中信仰基督教的比例甚至高达30%。这让奉俊昊在赴美拍摄《雪国列车》和《玉子》时。也不会产生文化转换上的不适。反而会有一种微妙的文化融合感。
就在这种极端的社会环境加上自由开放的文化氛围中。韩国导演们不断汲取新的创作灵感。创作出让世界影坛震惊的韩国电影。
《寄生虫》
拍摄完《寄生虫》之后。奉俊昊曾接受韩国媒体采访。他觉得《寄生虫》是一部充满了韩国特色细节。非常韩国式的电影。“但同时也有全世界所处同一境地的当今时代非常普遍的问题”。这大概就是韩国电影人已经彻底摸到了世界脉搏的现实吧。
这个时候不免会想到我们自己。虽然相比于韩国。我们早在1993年就已经拿过了金棕榈。但就看这几年的电影发展和文化大环境。我们似乎离下一个金棕榈已经渐行渐远了。
短时间内韩国电影依然没有办法以正常的渠道进入中国。但韩国电影对于我们的影响又无处不在。只是如果一切都停留在买版权翻拍。剧本原样复制。最后除了诞生一句“今晚全场消费由赵公子买单”这样的网络流行语。就什么也留不下了。
不夸张地说。奉俊昊的《杀人回忆》是一代中国新导演的电影启蒙。很多人憋着一口气想在处女作就拍出自己的《杀人回忆》。但往往天差地远。
对照一下韩国。他们有涌动的社会现实。自由的创作环境。政府全力的政策支持。完善的人才梯队建设。对各种类型片都足够包容的观众。一个个条件都摆在那里。这些条件里我们有什么。缺什么。不言自明。
所以现在你觉得我们离产生自己的奉俊昊。到底还有多远?
其他观点:
首先。对一个纯影迷而不是专业人士。这个问题其实很tricky。因为除了我国的电影。其他国家的电影。是根据我能接触到的资源来评价的。比如因为语言、引进、版权等问题。之前很少有机会看非英语系列的电影。现在国际交流和信息更通畅。我们能看到《何以为家》《一次别离》这样的电影。但很难纵向去评价这些国家的电影发展。
Anyway。既然我看过的电影的国家就不多。索性就一一评价一下吧。(纯属个人观点)
1. 韩国:起点不低。稳步进步中
其实我觉得韩国的电影一直都很不错。像十几年前的《杀人回忆》(2003年)这种水平的电影。一直就没断过。到近年来的《辩护人》《恐怖直播》《燃烧》等。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
2. 日本:有衰落的迹象
从豆瓣上的高分日本电影可以看出。日本电影是被宫崎骏爷爷撑起了一片天。随着他的退休。日本近年来的电影。充斥着漫画改编、漫画真人化的通俗化电影。现在还有是枝裕和撑着。但其他就没太多惊喜。我个人特别喜欢的《情书》已经20几年过去了。而离电影大师黑泽明他们。已经半个世纪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日本老龄化的影响。在电影工业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3. 印度:百花齐放。进步巨大
印度有个宝莱坞。本来的影响力就不低。只是以前给我们中国观众的印象。就是歌舞片。一言不合就跳舞。一度觉得好笑。
但从我们这两年可以看到的印度电影来看。印度电影已经达到一个我们尊敬的水平。比如阿米尔汗的电影。而他们并不只有一个阿米尔汗。还有更多的影星和导演在脱颖而出。呈现百花齐放之势。
美国电影(英语电影)。正如美国的地位一样。无疑还是世界上第一大。然而。看看他辉煌的过去。再看看现在。我多希望“America great again”!
可以说。在美国电影最辉煌的那些年代。我们都是爱着“美国梦”的。那个时候的美国电影。价值多元。包容自信。题材丰富。近年来的电影。要么特别商业化。要么特别政治正确。说实话。这两届的奥斯卡。我都有些失望。
优秀作品当然还是不少的。但比起那个因为杰作太多。连《肖申克的救赎》都获不了奖的年代。差远了。
还好。我们还有诺兰。(我是诺兰粉。不接受反驳。)
5. 其他(语种)国家:崭露头角。齐头并进
我们能看到的小语种电影。往往应该是能代表该国较优秀水平的。否则。广电局也不至于引进。而民间字幕组也不会费那个劲。比如西班牙的《看不见的客人》《海市蜃楼》。黎巴嫩的《何以为家》。泰国的《天才枪手》《爱在暹罗》。欧罗斯的《太空营救》。法国的《触不可及》。都可以看出。世界电影的水平其实都不低。都有非常优秀的作品和人才。
这也说明。国际化的趋势。会促进人才的流动。技术的分享。所以每个国家的电影发展。都不是孤立于世界的。
6. 中国:差距虽大。进步明显
最后说说我们自己。
其实中国的(华语)电影。在过去也不乏有非常好的作品。《霸王别姬》《大红灯笼高高挂》。但电影工业的不发达。艺术与群众脱离。商业市场的不成熟。以及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叫好的电影没机会叫座。而且好作品往往也是凤毛麟角。
这些年。可以肯定的是。大陆的电影工业是发展神速。也逐渐有一些叫好叫座的电影出现。比如《我不是药神》《让子弹飞》《疯狂的石头》等。但整体来说。人才和创意。选题和深度上。都还差强人意。有很长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这依赖于更开放的言论环境。更科学的电影分级和评价体系(广电局。说的就是你)。当然还有各类人才的培养。技术的学习。以及大众鉴赏水平的提升。
别需要一提的是。香港电影的落寞。也是很让人忧伤的一件事情。《无间道》之后。好的港片屈指可数。这跟大环境。香港艺人到大陆发展等都有关系。不过近年来。港片在尝试重拾辉煌。去年的《双龙》就不错。台湾方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文艺片方面一直占有一席之地。稳定而低调的发展着。不时有爆品出现。
总之。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媒体。承担着传承文化。传递思想的作用。也有巨大的商业利益。世界各国都不敢小觑。而随着现代社会发达的网络。更加开放的人才交流。电影的发展也不会局限于国家范围内。而是整个世界范围的整体提升。
其他观点:
我个人认为印度电影近年来的进步确实很大啊!
美国有个好莱坞。印度也有个宝莱坞。虽然有点山寨的感觉。但是印度这几年的电影进步的确很大。印度电影的进步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出来的
一、票房。
票房的多少才能最本质的反映电影的进步程度。除了票房一切都是浮云。。。据统计。印度电影在2017年海外市场的票房总收入已经达到3.67以美元。比2016年的票房增加了1.25亿美元。增长了近乎3倍。预计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4.12亿美元。
二、题材的多样化。
印度电影的题材类型多样化。也敢于直面印度社会的阴暗层面、宗教信仰等问题。像《摔跤吧 爸爸》《三傻大闹宝莱坞》《起跑线》的作品都直击了印度社会很现实的问题。而这种题材的电影在我们国内可能连审都审不过。
三、善于借鉴学习。
好莱坞在如今的电影市场算是霸主级别的了。电影工业的发展也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印度就善于学习借鉴好莱坞的电影模式。比如《复联》系列、《碟中谍》系列、《变形金刚》系列、《指环王》系列。只要第一部票房得到认可。后面一定会继续拍续集。只要主题得到肯定。续集和系列电影将会不停的被拍出来。印度的《巴赫巴利王》就是学习好莱坞的套路。也取得了很不错的回报。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刚创业,投资新项目有什么选择?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56883.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电影,韩国,韩国电影,印度,好莱坞,自己的,导演,社会,文化,的是
没想到大家都对电影迷们,你们觉得哪些国家的电影比起以前来确实进步很大?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韩国电影。今年是韩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不过就国际影坛地位来说。和邻国日本乃至中国相比。韩国电影的起点都算是低的。他们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