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要将不足一岁的胤礽立为太子?
原创

康熙为什么要将不足一岁的胤礽立为太子?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因为胤礽是康熙帝玄烨的元后赫舍里氏所生。是康熙帝一生中仅存的嫡子。而且康熙册立太子也是形势所逼。

虽然中原历来施行嫡长子继承制。满洲也差不多。但是清朝的祖宗规制之中。却并没有过早预立太子的惯例。从努尔哈赤时期开始便是如此。所以当年皇太极登基与福临登基。才会有不少波折龃龉。即便是康熙帝玄烨本身。也并没有做过太子。

胤礽的生母赫舍里氏。是玄烨的结发妻子。两人感情甚笃。赫舍里氏为康熙帝生育两子。但是长子早夭。只剩下胤礽。而胤礽在坤宁宫出生之时。赫舍里氏便难产而亡。仅21岁。康熙帝与赫舍里氏感情非同一般。爱屋及乌。自然对赫舍里氏与自己生的这个唯一的孩子极其宠爱。胤礽出生后次年。就获得太皇太后与皇太后同意。颁诏册立胤礽为太子。

满洲入关之后。处处效法中原旧制。在康熙帝册封胤礽为太子的诏谕之中写道:“帝王绍基垂统。长治久安。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之祥。慰臣民之望。嫡子胤礽。日表英才。天资粹美。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

这段诏谕对于为何册立胤礽为储君的原因。说的很明白。无非就是两点:

第一。帝王登基之后为保证宗庙社稷。早立太子也是惯例。能够安定人心;

第二。皇太子胤礽乃是嫡子。天资聪颖。一看就是个人才。

当然。这两个原因里。对于太子的天资的夸赞自然只是客套话而已。当时的胤礽才两岁。牙都没长好。又如何能看得出天资到底如何。不过。胤礽是康熙膝下仅存的嫡子的确是事实。满洲入主中原。以嫡长为尊。传位于嫡长子也是一种惯例。

而最重要的是。预立太子安定国本。是古代的成例。康熙之前。清朝都没有提前预立储君。以至于努尔哈赤驾崩时。四大贝勒争夺汗王之位。皇太极驾崩时。豪格、多尔衮等人也跃跃欲试想要更进一步。好在最终并未引起多大纷乱。虽然早立太子也未必能够彻底安定。但是总比不立太子要好很多。康熙出于这个理由立胤礽为储君也并不奇怪。

康熙12年。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称帝起兵。虽然吴三桂此人毁誉参半。但是其终究是一代枭雄。军事才能非常杰出。顶峰时期。吴三桂的叛军占据了清朝的半壁江山。声势浩大。危机直逼京城。当时的清朝与吴三桂之间的实力对比其实并没有那么悬殊。所以这个时候的康熙帝玄烨也非常焦躁。他并不能保证不会出现任何差池。

危机四伏之下。玄烨与自己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商定。决定公开册立尚且年幼的嫡子胤礽为皇太子。这么一来。也算是为自己为清王朝留了一条后路。若是将来京城告急。需要退守关外。或者玄烨本身出现了什么意外。那么皇太子还能稳住国本。减少满洲亲贵之间为争皇位而产生冲突的可能性。

顺治帝驾崩之前。留下四位顾命大臣。其中的苏克萨哈早死。遏必隆年迈昏聩。而当时的鳌拜权势日盛在朝野之中目中无人。逐渐形成尾大不掉的形势。为了进行权衡。孝庄太后做主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立为皇后。之后。索尼的第三子索额图。也成为了帮助康熙帝除掉鳌拜的关键人物。也在此之后。赫舍里氏一族走向极盛。

而在处理三藩问题的时候。索额图的态度属于左右摇摆的状态。甚至偏向于反对。当时的赫舍里皇后已亡故。为了进一步拉拢赫舍里氏一族。康熙帝选择了将胤礽册立为储君。当然。时移世易。在一切安定之后。索额图等也并没有善终。而胤礽最终也厄运难逃。这位历史上最后一位公开册立的太子。最后以被废幽禁的结局告终。

其他观点:

康熙立年幼的胤礽为太子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第一。康熙虽然与赫舍里的婚姻属于政治联姻。但康熙与赫舍里的感情非常好。可惜赫舍里早早病死。康熙非常悲痛。也算是爱屋及乌吧。

第二。赫舍里是皇后。作为皇后的儿子胤礽是康熙的嫡长子。在古代“立嫡立长”的继承顺序来说。胤礽是名正言顺的第一继承人。胤礽上面还有一个大哥。但他是庶子。在法理上嫡子血统最高贵。

第三。胤礽的母亲赫舍里出身贵族。其祖父索尼和伯父索额图在顺治康熙两朝的势力极其庞大。无论是为了拉拢赫舍里家族还是稳定朝局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胤礽其实远没有电视上演的那么不堪。只不过康熙活的时间太长了。胤礽虽贵为太子。上有康熙大帝压制。下有数个虎视眈眈弟弟惦记。要谁也会崩溃吧。在太子位上做出一些荒诞的事业就难免了。可惜还是斗不过老辣的康熙。最终被废两次。彻底无缘皇位。所以说立为太子并不代表什么。只有真正坐上皇位了才算数。

其他观点:

康熙将不足一岁的胤礽立为太子。就是典型的“爱屋及乌”。将他对皇后赫舍里氏的感情。转移到其儿子胤礽的身上。在皇家最大的恩典也就是继承权了。也就是说康熙希望将自己最尊贵的东西。交给他两人共同的儿子。

赫舍里氏是顺治皇帝遗命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索尼的孙女。在康熙四年(1665年)。刚满十一周岁的康熙大婚。迎娶了比他大3个月的赫舍里氏。当天册封为皇后。新郎和新娘其实都还是小孩子。也算的上是青梅竹马。少年天子康熙和情窦初开的赫舍里氏相处的非常融洽。两人也非常恩爱。

在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与赫舍里氏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嫡长子承祜出生。可惜的是。在康熙十一年(1672年)。皇子承祜夭折。当时康熙在赤城汤泉陪其祖母孝庄太后。得知消息。他非常伤心。而赫舍里氏经历失子之痛。身体变得体弱多病。不久就病倒了。而康熙在外。并不在她身边。康熙在得知皇后生病的消息后。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赶回了宫中。在康熙的亲自关心和照顾下。赫舍里氏的身体也很快恢复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康熙对皇后的深厚感情。

康熙十二年底。吴三桂谋反。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耿精忠在福州响应吴三桂。也公开谋反。就是在这个时候。五月初三。赫舍里氏和康熙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但由于是难产。赫舍里氏的生产过程非常痛苦。甚至几度昏迷。虽然经过太医的全力抢救。但赫舍里氏皇后还是在当天下午去世。康熙皇帝刚经历嫡子降生的喜事。可紧接着又失去了恩爱的妻子。这种突变。让年轻的康熙也悲痛欲绝。

康熙皇帝不顾前方军情紧急。战局瞬息万变的情况。宣布辍朝五日。为皇后举办隆重的葬礼。康熙和所有嫔妃、宫人全部都身穿缟素。王公大臣及其福晋。齐聚宫门外。每天两次为皇后举哀。全国的官员在二十七天、民间七天内不得办婚嫁喜事。在赫舍里氏的梓宫停灵的二十五天里。康熙有二十天亲自到皇后梓宫前举哀、祭奠。

在第二十七天。康熙亲自将赫舍里氏的梓宫。送到巩华城殡宫暂安。他一直逗留到晚上才在众人的劝说下回宫。但是。第二天。康熙皇帝又跑到皇后那里去陪皇后。也许是他担心爱妻孤单。也许是他难以适应没有赫舍里氏的生活。据《康熙起居注》记载。康熙皇帝在赫舍里氏皇后去世后的三年时间里。共去赫舍里氏皇后暂厝地巩华城八十多次。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康熙对赫舍里氏之间深厚的夫妻感情。

胤礽的出生之时。也是赫舍里氏的去世之时。康熙将对爱妻的感情全部转移到刚刚到来的嫡长子胤礽身上。说是嫡长子。实际上胤礽是康熙的第七个儿子。对于胤礽。康熙可以说是倾尽了心血。几乎是到了溺爱的程度了。他将还在襁褓之中的胤礽立为太子。这种情况是非常少见的。有人说这是康熙的祖母孝庄太后的意见。也有人说是康熙请求祖母决定的。不管怎么说。可以看出康熙始终难以忘记与赫舍里氏的感情。才会爱屋及乌。将胤礽选为自己的接班人。

对胤礽的培养。康熙也是费了不少心思。他亲自担任胤礽的启蒙老师。并聘请了大儒张英、李光地、汤斌等人做他的老师。在康熙的精心培养下。胤礽也表现的非常不错。八岁的时候就通晓满汉两种文字。熟练的背诵四书五经。还对满人的刀马也非常娴熟。

为了培养胤礽处理政事的能力。康熙经常对他进行训练、教导。在康熙亲征噶尔丹的时候。他让胤礽留守京城。并交代大臣“凡事俱著太子听理。若重大紧要事著大臣会同议定。启奏太子。”康熙三十六年(1700年)。康熙再次亲征噶尔丹的时候。依旧让胤礽留京处理朝政。不但如此。康熙还在不同的场合锻炼胤礽。比如。重大的节日、庆典等。在百官拜见皇帝后。还要再拜见太子。康熙的目的也是为了胤礽的权威和维护太子的地位。

康熙为了维护胤礽的太子地位。他非常护短。无论多高职位的人。只要敢冒犯太子。他都给予严厉的惩治。比如有一次明珠构陷太子的老师汤斌。康熙立即下令罢免了明珠大学士的位子。康熙对胤礽非常宽容。就连胤礽的一些坏习惯。他也能够容忍。认为他缺少母爱。难免会沾染些不良习惯。甚至有时胤礽顶撞他。他也不生气。而且胤礽吃穿用度的标准。都和康熙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看出康熙对胤礽的疼爱程度是远远超过其他皇子的。

但是。爱之深责之切。康熙对胤礽是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的。可是。胤礽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的表现却越来越不尽人意。特别是胤礽在留守京城期间。形成了自己以索额图为首的“太子党”。令康熙感到非常的不痛快。甚至感到了威胁。也许是胤礽当太子的时间太长。早已等不及了。所以他经常表现的让康熙非常失望。

而引发康熙废太子的导火索。是康熙七岁的皇十八子胤祄患了急性病。康熙非常难过。而胤礽却面无表情。康熙认为胤礽为人冷酷无情。他又想起他自己有一次生病了。胤礽也是毫无担心的表情。为此。康熙对胤礽非常失望。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在木兰围场的行宫以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尊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他认为皇太子的行为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宣布废除胤礽的太子之位。史书记载。康熙下这个决定。是经历了痛苦的思想挣扎的。此后。他竟然七天七夜没有睡觉。由于过于伤心。康熙得了中风。右手不能写字。只能用左手批阅奏章。

康熙在废除胤礽的太子之位后。让其他皇子看到了希望。诸皇子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储战。明争暗斗愈演愈烈。康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复立了胤礽为皇太子。

但是。自从初次被废黜后。胤礽一反常态。他的行为出现疯癫的现象。康熙怀疑他是被鬼附身。为此。康熙帝也痛惜不已。无日不流涕。寝食不宁。但是不久。康熙发现太子党有逼他退位的计划。这是康熙绝对不能容忍的。他对太子党进行了严厉的惩处。处死了一大批依附太子的大臣。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三十日。康熙巡视塞外回京当天。即向诸皇子宣布:“皇太子胤礽自从复立以来。以前的狂妄还未消除。以至于大失人心。祖宗的基业断不可托付给他。朕已经奏报给了皇太后。现在要将胤礽拘执看守。”

其实。康熙帝晚年曾说:“胤礽乃皇后所生。朕煦妪爱惜。亲加训谕”。说自己其实很舍不得废太子胤礽的。胤礽从未满一周岁。便被立为皇太子。他也是清朝唯一的被公开立为太子的。他经历两次废立。在历史上也是只有他一人。这中间的原因。有康熙对他过份溺爱。造成他为人骄横。目中无人。恣意妄为。最终令康熙过于失望有关。也有康熙随着年纪大了性情多变。对赫舍里氏的感情也逐渐淡化有关。但主要还是胤礽当太子时间过久。急于上位。触犯了康熙的底线。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53:49

    康熙,里氏,太子,皇后,皇太子,长子,满洲,康熙帝,大臣,皇子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53:49

    没想到大家都对康熙为什么要将不足一岁的胤礽立为太子?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53:49

    因为胤礽是康熙帝玄烨的元后赫舍里氏所生。是康熙帝一生中仅存的嫡子。而且康熙册立太子也是形势所逼。虽然中原历来施行嫡长子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