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鲁智深下五台山时,方丈送了他四句话,什么意思?
原创

《水浒传》中鲁智深下五台山时,方丈送了他四句话,什么意思?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人物。原名鲁达。是渭州经略府提辖。人称“鲁提辖”。因为打抱不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不得已在五台山出家。做了和尚。绰号花和尚。后来醉闹五台山。只得投奔京东大相国寺。在离开五台山的时候。方丈智真送了他四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

结果这四句偈言竟然都成为了现实。贯穿了鲁智深的一生。

首先第一句“遇林而起”。这里的“林”。我觉得一个是“豹子头”林冲。另一个“野猪林”。鲁智深是在野猪林救的林冲。也是因为救林冲。得罪了高俅。被大相国寺赶出。

其次第二句“遇山而富”。这里的“山”指的应该是二龙山。鲁智深是在二龙山落草为寇。

接着第三句是“遇水而兴”。这里的“水”指的应该就是水泊梁山。鲁智深在加入梁山后立下了不少功劳的。

最后第四句“遇江而止”。这里的“江”。很多人都说是宋江。因为宋江后来招安。所以在这里止。但是我觉得应该还有一个意思。是钱塘江。鲁智深最后是在杭州六合寺到时候。听到钱塘江大潮的潮声坐化的。

在这里。又要说到鲁智深在后来。招安后。打败辽国的时候。又上过一次五台山。离开的时候。方丈智真又送了他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后来。这四句偈言也都成了真。在征方腊时。鲁智深追杀夏侯成时迷了路。得到一个僧人指点后生擒了方腊。征方腊的时候。梁山损兵折将。一个个兄弟都丧了命。鲁智深心灰意冷。不愿意再入朝为官。和武松一起在杭州六合寺时候。鲁智深听到钱塘江的潮声。大彻大悟。坐化圆寂。留下遗言:“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我在初读《水浒传》的时候。那时候最喜欢的人是武松。还有一个原因。电视上的武松好看啊。肤浅的我。当然喜欢好看的。电视上那个鲁智深。真的说不上好看。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鲁智深的呢?可能是因为《红楼梦》里。借薛宝钗之口说的一段《寄生草》的唱词。唱的正是鲁智深: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

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

没缘法。转眼分离乍。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

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鲁智深的一生便真的是“来去无牵挂”。

再后来。人渐渐长大。细读之后。就是真的喜欢上鲁智深这个人了。

梁山上那么多人。可以说。很多都是被逼着落草为寇的。被逼着上梁山的。

可是鲁智深呢?本是提辖。却要打抱不平。本是和尚。却要见义勇为。他如果不出手。他可以继续当他的提辖。继续当他的和尚。可是。他出手了。他为了素不相识金翠莲拳打镇关西。为了未曾谋面的刘太公爆打了小霸王周通。更是为了林冲大闹野猪林。这些都和他的利益无关。只因为路见不平而已。

在我看来。《水浒传》第一好汉。非鲁智深莫属。真的也就只有他。应了那歌词中的:“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




其他观点:

《水浒传》中。鲁智深下山时师傅给他送了四句话分别是:

1、遇林而起。2、遇山而富。3、遇州而迁。4、遇江而止。

然而。这四句话就真的是鲁智深一生。那么我们就来说说这四句话的含义吧!

首先遇林而起“林”指林冲。也就说他遇到林冲。声名就会大起。

第二句遇山而富里的“山”就是指二龙山。他到了二龙山后。才能够得享富贵。

第三句遇州而迁里的“州”指的就是指的青州。鲁智深聚集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三路人马。合力攻打青州。此时杨志让孔亮向梁山求救。宋江亲率大军攻破青州。并收降了呼延灼等人。鲁智深也从此加入梁山。这也就是所谓的迁。

第四句是遇水而兴、遇江而止。这里的“江”指宋江。水指的是梁山水泊。

以上这四句可以说从鲁智深到东京后结识林冲。夺取二郎山。以及三山英雄会合梁山泊英雄攻破青州。见了宋江。同归梁山泊。“遇水而兴。遇江而止”一句说得非常明白。鲁智深将以在梁山泊归于宋江为其终。

其他观点:

鲁智深。本名鲁达。绰号花和尚。他原本是渭州经略府的一个提辖。人称“鲁提辖”。后来。听了金氏父女被恶霸镇关西欺辱后气不打一处来。于是便打死了所谓的镇关西——卖猪肉的郑屠户。杀人之后。为了躲避官府的缉捕。鲁智深便逃到了代州雁门县。好巧不巧正好遇到了金氏父女。此时金翠莲已经成为了当地富户赵员外的外室。为了报答鲁智深的恩情。金翠莲和丈夫赵员外将他送到五台山当和尚。住持智真长老为他剃度。赐其发明“智深”。

由于鲁智深“形容丑恶。貌相凶顽”。看起来实在是不像一个出家人。寺院里的许多人请住持。不过智真长老却认为鲁智深是一个纯粹简单的人。说他:“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鲁智深身为一个出家人。从来不打坐参禅。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经常和寺院里的僧人发生剧烈冲突。有一次喝醉酒了。大闹五台山。打伤了僧人、打坏了两尊泥塑金刚。这下连一向袒护他的智真长老都不能留他了。只好修书一封。让鲁智深去东京大相国寺投奔自己的师弟智清长老。并且送了他四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

妙的是。师父送他的这四句偈言竟然都成为了现实。贯穿了鲁智深的一生。那么我们就来讲讲这四句偈言。讲讲鲁智深离开五台山之后发生的故事。

首先第一句“遇林而起”。这个“林”有两种解释方法。其一指的是“豹子头”林冲。其二指的是“野猪林”。话说鲁智深来到东京后偶然结识了十八万禁军教头的林冲。两人一见如故。结拜为兄弟。之后。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想要霸占林冲的夫人。林冲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高俅还指使押解林冲的差人董超、薛霸在路上的时候解决掉林冲。当到了野猪林之后。这两个差人便想动手杀了林冲。多亏鲁智深及时出现。救了林冲。并且护送他到沧州城。

鲁智深救了林冲。得罪了高俅。高俅让大相国寺把鲁智深赶了出来。并且让人抓捕鲁智深。鲁智深一气之下逃出东京。自此之后流落江湖。人称“花和尚”。由于鲁智深遇到了林冲。在野猪林救了他一命后。才得罪了高俅。走上了一条新路。这就是“遇林而起”。

第二句是“遇山而富”。这里的山指的是二龙山。话说鲁智深在浪迹江湖时路过孟州十字坡。来到了张青、孙二娘夫妇的人肉包子铺。张青看到鲁智深不是一般人。于是两人便结拜兄弟。并且告诉他可以到二龙山上安身。于是鲁智深便赶到了二龙山。想要入伙但却被二龙山的寨主杜龙给拒绝了。碰巧又遇到了丢失了生辰纲、同样无路可走的青面兽杨志。两人惺惺相惜。合手夺下了二龙山。之后鲁智深和杨志就在二龙山落草。成为了山寨之主。后来来投奔二龙山的人越来越多。包括武松、曹正、施恩、张青、孙二娘等人。打这起。鲁智深结束了浪迹江湖的生活。开始了占山为王的快活日子。也就是“遇山而富”。

第三句是“遇水而兴”。这里的“水”指的就是水泊梁山。鲁智深当上二龙山的寨主之后。集合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三山人马一起攻打青州。后来宋江下山帮助三山攻破了青州。于是三山就加入了水泊梁山。梁山大聚义时一共有108条好汉。他们替天行道。声名赫赫。而鲁智深则排名第13位。星号天孤星。是步军十头领之首。和武松一起把守山前南路第二关。鲁智深是一个简单莽撞的人。他本来就不适合当领导。而适合打打杀杀。加入梁山之后他如鱼得水。为梁山立下了许多功劳。因此说他是“遇水而兴”。

第四句是“遇江而止”。这里的江也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宋江”。宋江是梁山好汉的带头大哥。大聚义之后。宋江想要接受朝廷的招安。鲁智深跳出来反对说:“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自此之后。鲁智深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不过。最终梁山还是接受了招安。鲁智深先后参与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征辽胜利之后。鲁智深又上了一次五台山。拜见了自己的师傅智真长老。

临别之前。师傅又送了鲁智深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这四句偈言日后也都成了真。在征方腊时。鲁智深追杀夏侯成时迷了路。得到一个僧人指点后生擒了方腊。征方腊梁山损兵折将。看着一个个兄弟都丧了命。鲁智深心灰意冷。不愿意再入朝为官。于是便和自己的好兄弟——断了臂的武松一起到杭州六合寺出了家。最终钱塘江大潮。鲁智深听着潮声。大彻大悟。坐化圆寂。留下遗言:“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鲁智深“听潮而圆。见信而寂”。“遇江而止”的江指的就是“钱塘江”。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59:55

    鲁智深,梁山,林冲,青州,钱塘江,二龙山,而起,水浒传,这四,而止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59:55

    没想到大家都对《水浒传》中鲁智深下五台山时,方丈送了他四句话,什么意思?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59:55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人物。原名鲁达。是渭州经略府提辖。人称“鲁提辖”。因为打抱不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不得已在五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