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近代最有名的盗墓贼非孙殿英莫属。他带人盗掘了满清清东陵多座皇陵。然而。跟五代十国时代的温韬相比。孙殿英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温韬驻守关中地区七年。竟然把唐朝18座皇陵全部盗掘。只有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只破坏了地上部分。免遭于难。
温韬为什么敢盗掘唐朝皇陵?
说温韬。必须先说说唐末的天下局势。和五代十国的前两个朝代后梁、后唐。因为这跟温韬的盗墓有直接的关系。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更加难以抑制。黄巢起义兴起以后。这些藩镇借着镇压黄巢起义的机会。扩大实力。占据地盘。在剿灭黄巢后。一个个完全形成了地方军阀。唐朝中央朝廷的权威本来已名存实亡。经过黄巢这么一闹腾。算是寿终正寝了。
这时候。唐朝分裂成了十几个独立的小王国。其中实力最大的是梁王朱温和晋王李克用。后来朱温先杀了唐昭宗。又杀了末代皇帝唐哀帝。灭亡唐朝自立为皇帝。建立了后梁。而他最大的对手李克用不久去世。儿子李存勖继承晋王之位。李克用之死跟朱温有很大关系。所以李存勖为报父仇。攻打后梁。最后成功。李存勖也自立为帝。建立后唐。
而我们的主人翁温韬呢?
唐朝灭亡以后。李茂贞因为实力不够大。不得不假装归附后梁的朱温。然而。李茂贞私底下又偷偷的联合李克用。想讨伐朱温。结果因为他跟李克用各怀鬼胎。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个时候。温韬再一次背叛李茂贞。投降了朱温。然后朱温先后封温韬为耀州、崇州、裕州等地节度使。这几个地方。大体都在关中地区。而唐朝的皇陵也在这里。这就给了温韬盗掘唐朝皇陵的机会。
我们都知道。唐朝五代的节度使和藩镇。其实都是独立的小王国。温韬既然被朱温封为耀州等地节度使。那么他就是这几个地方的土皇帝。谁也管不了他。所以他才敢盗掘唐朝皇陵。
再一个。温韬这个人。最善于装孙子。谁实力大。他就喊谁爹。你看他。一会背叛李茂贞。一会儿背叛朱温的。说明他脸皮够厚。够不要脸。所以。在别人那里。盗掘人家祖坟这种天打雷劈的事。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温韬那里。就五个字。这都不叫事!
温韬盗掘唐朝皇陵过程!
唐朝在关中地区。总共有十八座皇陵。分布在西起乾县、东到蒲城的崇山峻岭上。号称关中十八陵。分布范围遍布陕西省富平县、蒲城县、三原县、泾阳县、礼泉县、乾县六县。如果算上武则天。唐朝有十九位皇帝安葬在这里。
温韬做了耀州节度使。就开始疯狂盗掘唐朝皇陵。
《新五代史·温韬传》:“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纸墨、笔迹如新。韬悉取之。遂传民间。惟乾陵。风雨不可发。”
这段话主要讲了三件事。
第一。唐朝关中十八陵。全部被温韬盗掘了。里面的金银珠宝书籍名人字画全都被温韬给弄走了。
第二。唐朝十八陵最坚固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里面的很多稀世珍宝。都被他弄走了。包括唐太宗喜欢的钟繇和王羲之的真迹。
唐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陕西礼泉县东北22公里的九峻山上。唐昭陵占地30万亩。比当时的长安城几乎大一倍。被誉为“天下第一陵”。唐昭陵的设计者。是狄仁杰的伯乐。古代著名大画家阎立本阎立德兄弟。
为什么唐昭陵那么坚固呢?因为昭陵的地宫门是用重达五吨的大石头制造的。也就是至少一万斤重。这么重的大石门。至少需要十几个举重冠军。或几十个普通人才能启开吧。
第三。温韬盗掘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时。天有异象。风雨大作。把他给吓着了。他不敢干了。所以乾陵地宫才保存了下来。
宋人程大昌《考古编》曰:“史载温韬概发唐陵。独乾陵不可近。近之辄有风雨。”
温韬在关中地区做了七年的节度使。前前后后。把唐朝的十八座皇陵挖了个遍。消息传出去以后。天下震惊。甚至吓得当时和后来的一些帝王。都不敢厚葬自己。就是怕刚死了。棺材还没暖热。别人一听有宝贝。就把自己给挖了。
可是有的人就是不吸取教训。比如后唐闵帝李从厚。下葬刚刚四年。自己的陵墓就被盗掘了。
以至于后周太祖郭威曾经感叹说。“李家十八帝陵园。广费钱物人力。并遭开发”。要求自己死后要薄葬。
温韬从唐朝皇陵里搞到的宝贝。有一部分传到了他的外甥郑玄素手里。比如数千卷古代典籍和钟繇王羲之的法帖。
初。玄素好收书。而所收锺、王法帖。墨迹如新。人莫知所从得。有与厚者问之。乃知玄素为温韬甥。韬常发昭陵。尽得之。韬死。书归玄素焉。温韬的下场。自己被杀。合家遭灭门。
温韬在关中呆了七年。坏事做尽。后来晋王进攻耀州地区。温韬很害怕。就要求后梁把他调走。然后他就被后梁调到河南继续做忠武节度使。
晋王李克用死后。他的儿子李存勖继承王位。发誓要替父报仇。然后灭掉了后梁政权。建立了后唐政权。是为后唐庄宗。这时候温韬不请自来。投降了李存勖。同时。温韬还通过后唐皇宫里的伶人。结交了李存勖的皇后。当然很可能给了皇后很多唐陵里的宝贝。让皇后活动李存勖。吹吹枕边风。
结果还真有用。李存勖被皇后一忽悠。竟然忘了温韬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还赐温韬姓名曰李绍冲。当然。温韬做过的恶事。李存勖手下的大臣们并没忘记。宰相郭崇韬就跟李存勖说:“此劫陵贼尔。罪不可赦!”李存勖却说。我说过宽恕他了。不能言而无信啊。于是又让温韬回到河南继续当节度使了。
谁知道。过了一年。李嗣源又想起了温韬。把温韬给抓起来流放到德州。接着就赐死了温韬。这个大盗墓贼。一生反复无常。作恶多端。掘人祖坟。终于遭到了报应。
至于他的儿子们。后来也被一个叫张从宾的人都给杀了。可谓满门皆灭。报应不爽。
其他观点:
说到盗挖帝陵的盗墓贼。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孙殿英。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动用军队挖开慈禧的陵墓。将里面的财宝洗劫一空。还把风光一世的慈禧尸骸弃之如敝履。随意糟蹋。孙殿英的不齿行为。一时间引来民众的口诛笔伐。差点让唾沫星子淹死。
但是。孙殿英和历史上另一位盗墓贼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这位臭名昭著的人。就是五代时期的温韬。堪称历史上最危险、最胆大包天的盗墓贼。因为他盗掘陵墓规格之高、数目之众、手段之恶劣、态度之嚣张可谓空前绝后。
众所周知。唐朝末年。李唐帝王在关中地区的崇山峻岭上。修建了18座无与伦比的帝陵。号称“关中十八陵”。这些陵墓。无一不凝聚着大唐百姓的血汗和智慧。但让人不由得扼腕叹息的是。除了乾陵外。其余的17座陵墓都被温韬所毁。
(动画中的温韬)
那么。温韬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最后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温韬此人一生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为匪为盗。祸害千年;二是朝秦暮楚。反复无常。
温韬出生于京北华原。传说。在他出生时。一颗“匪星”正好陨落在昭陵所在的嵯峨山上。百姓猜测。这是上天刻意给唐皇陵带来了灾难。
温韬10岁时。就喜欢舞枪弄棒。经常和身边一些小混混打打杀杀。没过几年。温韬居然拉上十几个地痞流氓。上嵯峨山当了土匪。百姓还曾取笑他。十几岁的小毛贼。能掀出什么滔天巨浪不成?没曾想。这个温韬可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主。领着这伙人杀人放火。祸害乡邻。成了华原一带有名的土匪。
狡诈奸猾的温韬。一边苦心经营着自己嵯峨山的根据地。一边窥视着战乱纷繁的天下形势。伺机寻找靠山。壮大实力。
开始时。温韬盯上了李茂贞。他为了取悦李茂贞。隐瞒了自己的真实姓氏。更名为李彦韬。后来朱温的实力渐盛。压过了李茂贞。于是温韬转投朱温帐下。可没过几年。首鼠两端的温韬。又叛变了朱温。重回李茂贞的怀抱。
温韬这回该老实了吧。就该一直跟着李茂贞混了吧?不。他接着又投靠了后梁。也就在这个时候。温韬终于时来运转。官职越做越大。先后担任了耀州、崇州、裕州等地的节度使。统辖关中地区7年。而“关中十八陵”。恰好就在他的这一亩三分地之内。
(朱温剧照)
于是。温韬便开始了疯狂的盗墓行为。
这7年里。温韬动用军队。在光天化日之下浩浩荡荡地挖掘唐皇陵。挖完了其中的17座陵墓。史籍记载“在镇七年。唐帝之陵墓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
温韬盗掘陵墓有两个特点。
一是明目张胆。毫不避讳。
贪婪如孙殿英之流。尚且在盗掘陵墓时。遮遮掩掩。以军事演习为由发布公告。驱赶周围的百姓和守陵人。但温韬根本不管不顾。简单粗暴地带领军队。携带盗挖工具。对着唐皇陵就是一顿猛掘。完全无视律法制度和道德底线。
温韬还胆大包天地将盗取的文物。分类造册。高调地将表册公之于众。显示自己的盗墓“才能”。其脸皮之厚。可谓旷古烁今。
二是贪婪无知。毁坏文物。
温韬胸无点墨。只认识陵墓中的金银财宝、玉器古董。但对珍贵的字画却一窍不通。而唐帝王陵中。恰好埋葬着很多唐朝皇帝生前珍藏的名贵字画。
众所周知。李世民生前特别喜欢名家字画。尤其是对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真迹。更是崇尚有加。爱不释手。
传说李世民为了找到这幅“中国行书第一帖”。费尽了周折。终于打听到了这幅字帖在一个名叫辨才的僧人手里。李世民迫不及待地谴人索取。但辩才百般推脱。矢口否认拥有此贴。
后来。李世民再次派出御史萧翼前去索要。并吩咐只可智取。不可强求。萧翼采取了“引蛇出洞”之法。携带几幅王羲之的真迹书法。和萧翼评析。结果萧翼认为这几幅作品谈不上珍品。遂取出《兰亭集序》鉴赏。萧翼马上从怀中取出李世民的诏书。萧翼无奈。只好忍痛割爱。
(动漫中的李嗣源)
李世民驾崩前。曾留下遗嘱。务必将《兰亭集序》随葬。于是李治将它装在铁匣中。枕在了李世民的脑袋下边。
当温韬打开昭陵后。发现“钟、王笔迹。纸墨如新”。但愚蠢的温韬只是撕下了字画的装裱丝绸。却将这些旷世之作随意丢弃。
专家推断。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极有可能就此遗失。不知去向。
那么。以温韬的贪婪。为何只挖了17座皇陵呢?
其实。温韬是渴望将唐皇陵悉数盗完的。只不过他3次带人上乾陵时。都适逢狂风大作。大雨倾盆。雷电交加。迷信的温韬。只好灰溜溜地退了回来。因此。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才幸免于难。
即便温韬生逢五代乱世。可以为所欲为。但并不等于他就可以逍遥法外。他的反复无常的性格和公然盗挖皇陵的行径。引起了后唐皇帝李嗣源的反感。最终李嗣源把他斩杀。又将他满门抄斩。
(参考资料:《新唐书》)
其他观点:
温韬靠着唐陵的宝贝在官场屹立不倒。然而这样的人一旦遇到明君能臣。便不会有好结果。当初温韬投降了后唐。郭崇韬就曾对李存勖说这样的人不能用。但因为温韬靠上了皇后刘玉娘。李存勖并没有听郭崇韬的。到了后来。李嗣源登基。将温韬和段凝下狱。后来又将两人释放。勒令回家种田。到了第二年。段凝被流放辽州。温韬被流放德州。然后都被赐死。
928年。温韬被李嗣源赐死。而唐十八陵早已被毁的面目全非。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刚创业,投资新项目有什么选择?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5862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皇陵,关中,唐朝,陵墓,后梁,后唐,王羲之,节度使,昭陵,的人
没想到大家都对一代盗墓王温韬,盗掘18座唐代陵墓,下场如何?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近代最有名的盗墓贼非孙殿英莫属。他带人盗掘了满清清东陵多座皇陵。然而。跟五代十国时代的温韬相比。孙殿英简直是小巫见大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