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鸟把蛋下到别的鸟窝以后就真的不管自己的鸟蛋了吗?
原创

杜鹃鸟把蛋下到别的鸟窝以后就真的不管自己的鸟蛋了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鸠占鹊巢”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成语。但是。你可能不会想到。在自然界中“鸠占鹊巢”的戏码经常的上演。尤其是在鸟类之中。不过。通常在鸟类中发生的“鸠占鹊巢”行为。并不是一种鸟抢夺了另一种鸟的巢。而是一种鸟会将卵直接产在另一种鸟的巢中。让别的鸟孵化、喂养自己的后代。而自己成了“甩手掌柜”。它们“只管生不管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杜鹃科和莺科下的几种鸟类了。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说一下它们是如何让别人帮忙孵化和照顾“孩子”的?

现实版的“鸠占鹊巢”

“鸠占鹊巢”中的鸠和鹊分别指不同的鸟类。其中鹊就是我们常见的喜鹊。喜鹊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鸟类。它们经常在大树上发出“喳喳”的叫声。从体型上看。喜鹊的体长在45公分左右。在我们常见的鸟类中已经算的上是一种大型的鸟类了。而且它们属于杂食性鸟类。性情较为凶猛。因此在原生环境中几乎没有天敌。

但是。有两种鸟类盯上它们。它们就是“鸠”了。我们常说的鸠实际上是指两种不同的鸟。一种是红脚隼。一种是杜鹃科下的大杜鹃。俗称布谷鸟。

红脚隼是隼形目下的一种小型猛禽。虽然它们的体长平均仅有28公分左右。但是它可是凶猛的食肉动物。无论是昆虫、其他小型的鸟类都是它的猎物。从分布上看。红脚隼在我国主要分布很广。南北方都有分布。

每年的4-5月份是红脚隼繁殖的季节。但是它很少像其他鸟类那样自己营巢。而是去抢夺喜鹊的巢。虽然喜鹊也不是好惹的。但是在个体战斗力上。喜鹊是处于下风的。再加上红脚隼也喜欢在比较高大的乔木上栖息。所以喜鹊成为了它抢夺的主要对象。在抢夺鸟巢时。通常是雌雄红脚隼一起出动。成功后。轮流孵化自己的卵。而且共同抚养后代直到后代有飞行能力。

第二种是大杜鹃。整个杜鹃科有超过80%的鸟类是“强盗”。除了生活在热带地区的杜鹃外。其他地区的杜鹃都没有自己营巢的习惯。它们喜欢随遇而安的生活。在整个的杜鹃科下。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布谷鸟了(大杜鹃)。

大杜鹃的食性和繁殖习性与红脚隼非常相似。它们主要的食物以昆虫为主。而且繁殖期在也在每年的4月末到5月中旬之间。由于大杜鹃是一种夏候鸟。而它们夏天的主要繁殖地就在我国。因此。我们能够听到大杜鹃叫声大都集中在夏季。也就是麦收的前后。

大杜鹃在繁殖期会频繁的发出“布谷~布谷”的叫声。这个声音其实是雄性发出的。而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异性前来交配。当繁殖期一过。布谷鸟即使还在我们的田野里活动也极少会发出叫声了。

当交配完成后。雄性大杜鹃大概率会直接飞走。留下雌性独自面对接下来的生活。对于雌性大杜鹃来说。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找一个可以产卵的巢了。但是。大杜鹃又懒得去建巢。所以。它们把目光放在已经有巢的其他鸟类身上。不过。大杜鹃体长平均仅有30公分左右。而且它并没有像红脚隼那样尖利的喙和爪子。去抢夺同体型鸟类的巢没有任何的优势。

因此。为了保险起见。大杜鹃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不抢夺其他鸟的巢。而是让其他的鸟帮助自己孵化卵。于是。一场阴谋悄悄的开始了。它首先开始了自己的观察。由于自然界中的大多数鸟类都是雌雄共同营巢、孵化照顾后代的。所以。大杜鹃几乎没有任何的机会将自己的卵产在别的鸟的巢中。因此。大杜鹃把目光锁定在了孤雌营巢孵化后代的鸟类身上。比如喜鹊、伯劳、雅雀等体型与自己接近。符合自己对巢要求的鸟类。

选好了巢。接下来就是实际操作了。大杜鹃会在选定的巢穴附近的高处仔细的观察着对方的一举一动。由于它选择的这些鸟类是雌性一方孵化后代的。而孵化需要时长(一般都在20天左右)。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雌鸟需要外出觅食补充体力。此时。看到雌鸟飞远后。大杜鹃动了。它会迅速的飞到巢穴边缘上站着。看巢内的情况。

如果巢内是鸟蛋。它会用爪子和喙将蛋推出巢外。或者干脆吃掉。如果巢内有刚孵化的幼鸟。它也会直接把幼鸟扔出巢外。之后。自己光明正大的坐在其他鸟的巢上。把自己的卵产下。然后快速的飞走。

等到巢真正的主人回来后。面对巢内已被“狸猫换太子”的卵。主人竟然毫无察觉的坐了上去。开始了正常的孵化。而卵真正的“母亲”早已经飞走并且在田野中愉快的吃着昆虫了。但是。你以为这样就完了?错。一场阴谋正在酝酿。

由于大杜鹃选择的这些鸟类的卵孵化期大都在半个月以上。而大杜鹃的卵则仅需要10天左右就能孵化。所以。即使大杜鹃没来得及破坏鸟巢主人的卵。它们的后代也比主人的后代要先出生。此时。还没睁开眼的大杜鹃幼鸟就开始了自己的杀戮。它们会把未孵化的卵直接推出巢。让这些“义母”的后代白忙一场。

当大杜鹃的卵成功孵化后。毫不知情的巢的原主人会像照顾自己的雏鸟一样照顾大杜鹃的幼鸟。正常的给它们提供最柔软且富含蛋白质的昆虫幼虫。渐渐的。大杜鹃雏鸟越长越大。如果开始大杜鹃选择的是棕扇尾莺这种成鸟体长仅有10公分的鸟类。那么随着大杜鹃的雏鸟越长越大。它们的体型甚至可以超过自己的“义母”。尽管“义母”一脸懵。它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什么?

总结

在自然界中确实存在许多“不负责任”的鸟类。它们会利用其它的鸟类孵化自己的卵。它们被称为“孵卵寄生性”鸟类。这种鸟类除了自己交配和产卵外。自己后代之后的一切行为似乎都与它们无关。它们产下卵之后就飞走了。让其他的鸟帮助这个“杀子仇人”照顾自己的后代。而杜鹃科下的许多鸟类就是靠这种方式来繁育后代的。

其他观点:


但是对于其它鸟类来说。杜鹃鸟绝对属于那种“人人喊打”的角色。就是因为它们的卑鄙的养育后代的行为。当然这是我们带着情感去看的。对于杜娟来说在自然界中这是非常好的生存手段。



文/杜若。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欢迎关注我们:科学黑洞!

其他观点:

是的。把蛋下到别人窝里里后。它就完成使命了。这是自然赋予它的法则。

小时候家在农村。延绵的河套里。长满了柳条子(学名杞柳)和其他不知名的灌木。这里面便是鸟儿的天堂。在这里。杜鹃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鸟。

为了繁殖。它会把蛋生到别的鸟窝里。它的蛋孵化比正常的鸟快。它一出生。就会把“养父母”生的蛋用头和身体推出窝外。这样才能保证“养父母”寻来的食物能够它吃。它成长得特别迅速。几天后。那个小小的窝里已不能容下它的全部身躯。看着和它相比小了好多圈的“养父母”喂它食物得样子。觉得小鸟真的挺可怜

我和儿时同伴们。多次见到育有杜鹃的鸟的窝。甚至我养过一只。捕获杜鹃幼鸟。简单得一塌糊涂。因为毛该没长全。也不会飞的它。就站在窝边等这“养父母”。我一伸手就把它抓到了。被抓到的它。不是反抗。而是依旧张嘴要食物。

它异常能吃。而且什么都是。蔬菜。虫子。米饭。肉通通不在话下。

这只鸟我养了几个月。养到长成的鹰的魁梧样子。8月末。我就到外地上学了。快放寒假的时候。家人告诉鸟死了。那天它硬是吃了一碗米饭。很可能是消化系统出了问题。

以后就再也没有去柳条通里抓鸟了。也没再见过杜鹃。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21:07

    杜鹃,鸟类,自己的,后代,喜鹊,鸠占鹊巢,体长,养父母,义母,都是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21:07

    没想到大家都对杜鹃鸟把蛋下到别的鸟窝以后就真的不管自己的鸟蛋了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9:21:07

    “鸠占鹊巢”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成语。但是。你可能不会想到。在自然界中“鸠占鹊巢”的戏码经常的上演。尤其是在鸟类之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