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时不吃主食,真的就不易得糖尿病吗?有什么依据?
原创

吃饭时不吃主食,真的就不易得糖尿病吗?有什么依据?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你好!有直接关系。但没有必然的关系。

所谓的主食是什么意思?就是主要吃那一样食物。

如果你选择的主食是精制的米饭。面条。包子。馒头。粉。等。高淀粉。高糖。高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物。

就会令得血糖上升得很高。波动很大。令得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前期大量分泌。后期不足的现象。胰腺出现紊乱。这大大增加患糖尿病的机率。

反过来。没有主食的概念。不吃纯淀粉。空热量的米饭。患糖尿病的机率大大下降。

米饭不甜。但含糖很高。血糖指数高达87。90左右。如把主食去掉。多吃菜。杂粮南瓜。山药。地瓜。等。营养就很丰富。糖份也不高。且不是空热量。还含有膳食纤维。维生素来源。

饮食结构一调整。那个对身体好呢?

其他观点:

我们平时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于米、面等主食。米、面等谷类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一般占重量的75~80%。蛋白质含量是8~10%。脂肪含量1%。还含有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谷类食物是我们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是最好的食物基础。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可以避免高能量、高脂肪和低膳食纤维膳食模式的缺陷。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是有益的。

如果吃饭时完全不吃主食。肉类、蔬菜及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是很少的。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体内蛋白质通过糖异生作用生成葡萄糖。提供热能。长期这样对机体是没有好处的。所以即使糖尿病患者也是要吃主食的。最少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不要低于150g。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是相对不足或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疾病。除糖代谢紊乱外。患者还伴有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等多种代谢紊乱。

碳水化合物对糖尿病的影响。这里涉及到一个概念:食物血糖生成指数。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经过消化分解成单糖。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影响血糖水平。由于不同的食物进入胃肠道后消化吸收速度和程度是不同的。因而葡萄糖进入血液的速度也是有快有慢。数量有多有少。因此即使含等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对人体血糖水平影响也是不同的。从而引出“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来衡量食物及膳食结构对血糖浓度影响的程度。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是指含50g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相当量的葡萄糖在一定时间(一般为2个小时)内体内血糖反应水平的百分比。通常把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数定为100。一般而言。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大于70为高GI食物;小于55为低GI食物;55~70为中GI食物。血糖生成指数适用于糖尿病患者选择碳水化合物类食物的参考依据。

不同碳水化合物对胰腺的刺激作用不同。分子量小的碳水化合物如单糖和双糖餐后血糖升高较快。对胰腺的刺激也较大;分子量大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如粗粮对胰腺刺激较小。为防治糖尿病 主食适合适量选择低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的复合碳水化合物类如(玉米、荞麦、大麦、糙米、燕麦、红薯、红豆、黑豆等豆类)。减少精细加工类如(米、面)的摄入。主食粗细搭配为好。避免血糖迅速升高。有利于血糖控制。

其他观点:

糖尿病人不吃米和面吃莱或吃别的东西血糖照样高所以糖尿病没治即便你吃药打胰导素血糖降到5丶O一6丶O并发症永远在体内随时暴发心梗脑梗烂足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05:26

    碳水化合物,血糖,食物,主食,膳食,胰腺,指数,糖尿病,葡萄糖,紊乱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05:26

    没想到大家都对吃饭时不吃主食,真的就不易得糖尿病吗?有什么依据?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05:26

    你好!有直接关系。但没有必然的关系。所谓的主食是什么意思?就是主要吃那一样食物。如果你选择的主食是精制的米饭。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