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所处的时代,腾国的领导滕文公,称公,而齐国的领导齐宣王,称王,什么原因?
原创

孟子所处的时代,腾国的领导滕文公,称公,而齐国的领导齐宣王,称王,什么原因?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实力决定地位。

齐国作为东方强国。最初被封为侯爵。但逐渐晋升为公。并为方伯能够召集诸侯。处理周边动乱。并抵御外敌入侵。

齐国有盐铁之利。在齐宣王时因齐威王时击败霸主魏国奠定的基础。齐国国力更为雄厚。又趁燕国内乱而得利。并吞并胶东诸侯国。

所以。同为公。但滕国只能作为附庸。在齐国的庇护下生存。这就是实力的差距。

其他观点:

我是#本昌谈历史#。愿意回答你的提问。

称王称公的原由

周朝施行分封制。周王朝是最商统治集团。最高统治者为周天子。称王。如周王丶武王等。“王”以下所封的诸侯分为五等。即公丶侯丶伯丶子丶男。各诸侯要严格按照不同爵位称呼。比如姫旦分封到鲁国。是公爵。即称\"周公旦”。姜子牙分封齐地是候爵。称\"齐侯姜尚\"。封爵位“伯”的称\"某伯”。以下不一一例举。你翻阅《左传》《春秋》等典籍就知道。上面都是按这五等爵严格称呼的。

按周朝制度。滕国和齐国都是候爵。应该称\"滕文候”和\"齐宣侯”。称\"滕文公”和\"齐宣王”都不符合周制。


这。便是滕国称\"公”。齐国称\"王”的原因。

其他观点:

周朝建立后。分封有功臣工。按封地大小封国。爵分五等为公。候。伯。子。男。但东周时期。诸侯国相互伐战。先有春秋五霸。后有战国七雄。随着封国的减少和领地的不断集中。公无法显示“公”的威严。于是大国诸侯相互称王。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05:50

    齐国,诸侯,周朝,都是,为公,爵位,魏国,东周,胶东,春秋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05:50

    没想到大家都对孟子所处的时代,腾国的领导滕文公,称公,而齐国的领导齐宣王,称王,什么原因?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05:50

    实力决定地位。齐国作为东方强国。最初被封为侯爵。但逐渐晋升为公。并为方伯能够召集诸侯。处理周边动乱。并抵御外敌入侵。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