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吉普车成为美国陆军二战标志,它的诞生很复杂吗?
原创

有人说吉普车成为美国陆军二战标志,它的诞生很复杂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JEEP为例是盟军战场的标志。这一评价的出处在哪呢?



Jeep汽车可以说对二战的发展节奏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推重作用。所以这台车也获得了极高的评价;美军中有两位传奇人物高度评价了Jeep。分别如下。

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Jeep。飞机与登陆艇是赢得战争胜利的三大武器。

四星上将乔治·巴顿:和Jeep在一起。我赢得了北非、攻破了西西里、解放了巴黎。结束了第三帝国。它是我见到过最坚韧最顽强的机械。它与坦克军舰不同。它是有生命的。在和平年代还会生存下去。如果有可能。我愿它永生。


全球第一台SUV是由JEEP打造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原创发布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其他观点: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德国将欧洲搅和得昏天黑地、战火纷飞。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罗斯福和马歇尔等人。十分关注欧洲战局的变化。未雨绸缪的开始扩军。以及加强军事工业生产。将大量的武器装备运往英国。终于遏制了德国攻占英伦三岛的企图。

美国人刚刚喘了口气。日本就偷袭了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菲律宾、马来西亚、缅甸等地纷纷告急。要增援、要武器。所有的事务全部压给了陆军参谋部。各种麻烦一大堆。各部门相互扯皮、职责不清的问题暴露了出来。马歇尔决定进行改组。

机构改革。提高效率。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战争上。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进入战争状态。美军需要在全球各个战场上作战。军队的调配、后勤保障等是个复杂的系统工作。各部门都有各部门的需要和工作重心。职责交叉、负担过重。换句话说。现在的陆军参谋部已不适应战争的需要。必须改革。

首先。将航空兵独立出来。建立陆航司令部。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过去航空兵作为战术的一部分。分散在各个部队。管理上十分混乱。设立单独的参谋部和司令。将航空兵提升为战略位置。统一协调和组织。使其在战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其次。整合所有陆军部队。组成地面部队司令部。负责国内所有地面部队的管理和训练任务。尤其是包括了兵员的征集工作。根据战争需要设置合适的兵种。并按照战略要求向海外派兵。也就是说。原先的陆军司令部已不存在。

更为创新的是。建立统一的后勤支援部队司令部。它负责全陆军的物资调配和转运工作。尤其是武器装备的生产计划和质量监督。并组织与采用陆路、海运、空运等方式。将所需物资运往前线。同时。过去的工兵和通信兵也归这个部门领导。

三个部门的司令直接向马歇尔负责。没有业务交叉。提高了办事效率。他将制定作战计划和战役级的指挥权。全部收归于总参谋部作战处。也就是将原先作战计划处的级别和职能提升了。直接为参谋长决策提供依据。是总参谋部的参谋部。

马歇尔通过整组。将各种权利统一到他一个人身上。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各司令部职责清晰、各司其职。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快速运转起来。整个陆军总参谋部紧张而有序地展开工作。提高了美国海外部队在全球联合作战的能力。

然而。让改革后的机构。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人。马歇尔早有准备。

把合适的人用在适合的位置。是考验一个领导者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马歇尔多年的参谋功底。让他养成了凡事都记下来的习惯。尤其的是那些“可造之材”。更是他重点记录的范围。当然。这些都得益于马歇尔丰富的人生经历。

特别是他担任本宁堡步校副校长期间。结识一大批有为的年轻军官。像布莱德雷、史迪威、李奇微等等。马歇尔把他们的名字和优点。都记在一个小黑皮本里。以供“将来参考”。在这个本子里大概记录了160多人。大多数都成了二战的将军。

不过。在挑选作战处处长的问题上。马歇尔倒是颇费了一番心思。因为这个位置的领导人十分关键。既要有和自己一致的战略方向。又能提出合理建议和计划。这都需要一位具有扎实的参谋功底。以及纯粹的职业军人来担当。

马歇尔翻看着“黑皮本”。艾森豪威尔的名字映入了眼帘。这是他在一次实战演习中认识的。当时的艾森豪威尔上校。担任第3集团军参谋长。运用巧妙战术化解了对手进攻。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他还是各单位“争抢”的参谋长。

令人吃惊的是。俩人有着和几乎一样的军人履历。西点军校毕业。在参谋学院深造过。成绩优异。当了16的少校。但立志从戎、痴心不改。是个纯粹的军人。珍珠港事件的第二天。艾森豪威尔就被调往陆军总参谋部。任作战处处长。

但是。俩人一见面却“吵”了起来。艾森豪威尔其实也和马歇尔一样。干够了参谋工作。就想退休前指挥部队上战场。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无论他据理力争。马歇尔就是不为所动。说到底。即来了就不可能放手。艾森豪威尔只好服从命令。

事实证明。艾森豪威尔留下来对的。同时。马歇尔还建议一些上了年纪的军官退休。把更具才能、年富力强的优秀军官提拔到重要岗位上。他们思维敏捷、工作热情高。特别是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很强。举一反三。制定战略计划务实而高效。

马歇尔的办事风格也在影响着部下。

为应付战争需要。美国陆军人数由当初的13万人。在3年内要达到400万人。这个扩军计划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培养大量的军官队伍。还要配套大量的武器装备。如何组建一支适应现代条件下的庞大陆军。对马歇尔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

一是。军队体制改革。组建多个野战军司令部和战术军司令部。并将一战时期盛行的4个团为一个师的“四四制”。改为灵活、机动的3个团为一个师的“三三制”。并根据军兵种需要。对兵员进行有选择性的征集。

二是。加大军官的培训力度。总参谋部一方面。将几万名后备军官招募成现役。充实到各个步兵师训练新兵;另一方面。军校加快学员的培养进度。4年改为2.5年。3年改为18个月等等。同时。各军校开办速成班。将优秀士兵培养成基层军官。

更为重要的是。根据德军作战的特点。马歇尔还组建了新型部队。如空降部队、装甲师等。在军校中。以培养技术性军官作为改革重点。建立装甲兵学校、高炮学校等等。这些工作都对马歇尔的统筹和组织能力。是一场巨大的考验。

马歇尔雷厉风行。表现出军人干脆利索的工作风格。例如。秘书向他汇报。有一推销商。设计一款坚固、通过性很好的小汽车。希望部队能够采购。马歇尔并没有看产品说明就同意了。3分钟决定了家喻户晓的吉普车。成为美军的标志。

这种办事风格的背后。更多的是对下属的信任。他不会怀疑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对犯错的人。都会给一次机会。老惹事的巴顿就是最好的例子。也正是这份信任。马歇尔身边的工作人员、以及提拔上来的高级将领。对他是近乎绝对的忠诚。

在马歇尔等人的努力下。美国这个强大的战争机器开始转动起来。各部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将美军的整体实力在很短的时间内。打造成可以应付多个战场的新生力量。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和战后的大国地位。奠定了基础。

潘兴“慧眼识珠”。为美国选了一个伟大的参谋长。而马歇尔更是未雨绸缪。提拔了一大批优秀的军官。与其说是“乱世出英雄”。不如说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和留言。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马歇尔》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14:37

    马歇尔,艾森豪威尔,司令部,的是,军官,部队,作战,总参谋部,战争,珍珠港

  • 心太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14:37

    没想到大家都对有人说吉普车成为美国陆军二战标志,它的诞生很复杂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14:37

    JEEP为例是盟军战场的标志。这一评价的出处在哪呢?Jeep汽车可以说对二战的发展节奏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推重作用。所以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