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看的是什么?有道理吗?
原创

农村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看的是什么?有道理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农村我们经常能够听到这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小孩子在三岁到7岁之间的教育是非常的重要。同时这句话也提醒了我们教育孩子一定在小的时候就教育好。否则悔之晚矣。

看到一个小孩子手里拿着东西。你逗一逗他。假装问他索取。有的小孩子就很大方的给你。有了小孩子就显得小气。通过这就可以看出两个孩子的品性。他一定也会伴随孩子成长一生。

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小时偷针。长大偷牛。小孩子偷拿了人家的一根绣花针。当家长的不以为然。慢慢的慢慢的小孩子就养成了偷盗的习惯。当有一天他偷了人家的牛被抓的时候。他一定会后悔小时候偷针。他也一定会怨恨父母小时候没有把他教育好。可见小孩子从小培养一个好品德有多么的重要。

所以说三岁看大。7岁看老。看的是一个人的品德和品性。想要知道一个人是什么样。只要看一看他小时候是什么样。就会一目了然。培养好孩子的品德和品性。将使他们受用一生。



其他观点:

在过去。老人们常常见到人家的小孩。一问几岁了。主人说三岁了。老人笑嘻嘻的哄上一阵子。问上几句话。试探孩子反映答复后。感到孩子的智力好。体质好。相貌好。就连连夸赞。说肯定大了是有出息。有前途的。是个了不起的材料。要好好抓养。你以后靠孩孑有享福的命。这样的话和人见的太多太多了。我的分析是看的体质。相貌。然后是大脑发育的试探与观察。大脑建全的孩子。能表示式语言的对应。若是智力差的孩子。反应与表示上有所迟误的。是观察婴儿体质的一个普遍说法而已。

七岁看老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正常的儿童在七岁时身体发育和大脑发育基本成熟建全了。起码的常见生活习性都有所认识了。也更知道人谁是最亲近的人。谁是可怕的人。能知道情感的人和事了。所以老人们专门试探孩孑的心思反映和结果来判断孩子老来的性格。如七岁时有疼爱父母的言句。和把他喜爱的食物能给爸爸享用。有疼有舍的爱心。说明孩孑的爱心到大是忘不的。也会成熟到孝心的孩孑.有孝心的人才是人人所爱的人。也就说老来靠的住的孩子。所以说七岁时看的是全面因素。也是看有没有心德的主题。古人的这些论断也是几千年辈传观察经验。传至现在。也是一种普遍人的共同经验和认识。



其他观点:

有道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22:47

    的人,小孩子,孩子,七岁,三岁,这句话,品性,的是,品德,体质

  • 入了迷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22:47

    没想到大家都对农村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看的是什么?有道理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22:47

    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农村我们经常能够听到这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小孩子在三岁到7岁之间的教育是非常的重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