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以前的县属区为派出机构。是人口、区域大县的管理手段。不是一级政府。主要是便于县委、政府工作的开展。一般辖五~十个公社(乡镇)。区长、区委书记为正科级!
其他观点:
各省市情况不尽相同。我简单说一下我们这里的情况:
解放初期的区。就是县下面的一级政府。应该是到大跃进(1958年前后)时期改成了人民公社。简称公社。到了80年代前期(应该是改革开放初期)。公社改称乡(镇)并在乡、县之间设立区级政府。它是县下派的一级政府。就和当时的地区行署的职能基本一样。直至1992年撤区设镇。
由于区公所所设立地的位置都是辖区内比较大的集镇。所以后来所在地大都称镇而不是乡(界首市的光武曾光武区、光武镇、光武乡一区二乡、镇同时并存。撤区后合称光武镇)。
当时的人民公社辖区比较大。后大都分解为两三个乡。在设区时。区实际操纵管辖的也就是原来人民公社的范围。也就是说平添一级政府。干部泛滥。相应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基于减轻农民负担迫在眉睫。中央后来决定了合村并镇的举措。并立即开始在各地施行推广。直至今天。我们这里的万人小乡、千人小村基本绝迹。
其他观点:
区是县政府派属机构。她不是一级政府。在一个区域对若干公社工作进监督指导。有的县小或人口稀少的县就不设区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标题:以前县以下的基层叫区,区下面叫公社,为什么有的县下没有设区?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6027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6027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政府,人民公社,公社,武乡,光武,比较大,界首市,大跃进,初期,都是
没想到大家都对以前县以下的基层叫区,区下面叫公社,为什么有的县下没有设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以前的县属区为派出机构。是人口、区域大县的管理手段。不是一级政府。主要是便于县委、政府工作的开展。一般辖五~十个公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