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临终留下《绝命诗》,诗意含糊歧义颇多,大家怎么看?
原创

和珅临终留下《绝命诗》,诗意含糊歧义颇多,大家怎么看?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和珅(1750年—1799年)。钮祜禄氏。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奉天府开原县人。

和珅精明强干。聪明灵活。以为他正红旗的身份。又与乾隆结为儿女亲家而成为皇亲国戚。所以。他深得乾隆的庞爱而手握生杀-/'大权。先后担任、兼任几个重要机构的领导。因为权力的过度集中和私欲的不断膨胀。和坤结党营私。大肆敛财。乾坤后期。朝庭官员多巴结和珅。国库钱财不及和府。

古语云:物极必反。和坤的所作所为实则是在给自己挖掘坟墓。乾隆驾崩后。刚继位的嘉庆皇帝为了恐固自己的皇权。直接把和珅打入大牢。严办其死党。抄查其钱财。身陷天牢的和珅。知道自己罪孽深重。生还无望。作了《上元夜狱中对月两首》。

夜色明如许。嗟令困不伸。

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

室暗难挨晓。墙高不见春。

一星辰环月。缧绁泣孤臣。

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

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

其二:

今夕是何夕。元宵又一春。

可怜此月夜。分外照愁人。

思与更俱永。恩随节共断。

圣明幽隐烛。缧绁有孤臣。

嘉庆四年(1799年)新年侰始。嘉庆皇帝下旨凌迟处死和珅。最后在固伦和孝公主的求情下被赐自缢。和珅见到皇差送来的白绫后。作了这首《绝命诗》: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

他时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

世对和珅这首绝命诗有不同的理解。其实。这只是一个被迫自尽的人。在临死前无奈的哀鸣。即有对新皇的诅咒。也有对世事变迁和自己遭遇的悲叹。

一。和珅梦断后的悲叹:

五十年里。我和珅梦寐以求的荣华富贵终于实现了。可谁能料到。今天却以这样的结局谢绝深恋的红尘。沧海桑田。人世间本来就充满了无尽的变数。朝代更迭起伏不定。再金贵的生命也会像香烟一样地烟消云散。那是非和功过。只能任由后人去评去判。

二。和珅转世再生之说:

我和珅做梦似地活了50年。今天皇上你赐我自溢。但是我会转世回来的。那时。我将把皇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掌心。随意地把玩。玩够了就随手丢去。

民间传说慈禧太后就是和珅转世。最终玩够了皇权。果然也就断送了大清政权。

古语云:鹿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亡。其言也善。曾经风光无限。呼风唤雨的和珅。面对丈二白绫。惟剩哀怨悔恨了。作为奴才的和珅。恨新主人的无情。“他日水泛含龙日”。他诅咒新主人像他一样地被人替代;作为一人之下权臣。“认取香烟是后身”他悔自己不该像当初那样地贪得无厌。即使有再多的钱财都是眼云烟。

其他观点:

关于和珅的绝命诗。有两个不同的版本。

纪连海先生在百家讲坛的《正说和珅》中的版本。流传较广。早一点。在清朝梁章钜《浪迹丛谈》中。是另外一个版本。

一、他日水泛含龙日

纪连海先生在《百家讲坛》提到。和珅绝命诗是这个版本: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

纪先生。是这样解释的:

我和珅活了50年。跟做梦似的。这回我可要死了。真要死了。诸位。不要为我的死难过。我还会转世回来的。但是我将来再出生一定能够做到以下这一点。所有的皇帝是我手中的玩物。诸位可认清楚了。将来谁是我的后代。看和珅。都临死了。还在惦记着报仇。

大意是。皇帝算什么。我和珅十八年后还是一条好汉。你们等着瞧吧。

有人联想到后来的慈禧太后时代。皇权被女人掌握。几个皇帝都没有实际权力。

和珅1799年赐死。慈禧1835年生人。1852年入宫。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两宫发动辛酉之变。诛顾命八大臣。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

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但是两年后。同治帝就崩逝了。光绪皇帝一世都生活在慈禧的阴影中。甚至慈禧太后去世前。还让光绪皇帝“陪葬 ”了。

有人联系和珅的绝命诗。说慈禧就是和珅的转世之身。您信吗?

三、他时睢口安澜日

其实和珅的绝命诗还有一个版本。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士郭则澐(1882~1946年)。在其《十朝诗乘》也记录了和珅的故事:

赐尽后。于衣带间得绝句云:

“五十年前幻梦真。今朝撒手撇红尘。他时睢口安澜日。记取香烟是后身。”

刑部奏闻。上批曰:“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

这首诗的第三句是:他时睢口安澜日。这是什么意思呢?

睢口在今天江苏的宿迁市。《方舆纪要》卷22邳州宿迁县:

(睢水)“自睢宁县流入境。俗谓之小河。至此合于黄河。谓之睢口。亦谓之睢清口。今亦曰小河口渡”。

和珅死后。有一年黄河在睢口泛滥。三年以后才修复河道。解决洪水之患(安澜)。而安澜之年发生了什么呢?慈禧太后出生了。

四、和珅与河神

其实。郭则澐记载的故事。来自于梁章钜(1775-1849)在《浪迹丛谈》:

 小住袁浦日。有一河员来谒。意气轩昂。语言无忌。自言系由衡工投效。得官甚速。并述彼时有一对句云:“捷径不在终南。河水洋洋大有佳处;补缺何须吏部。睢工衮衮竞开便门。”且言亲在睢口工次。目击合龙时。实有神助显应。众目共睹。但不知此神何名耳。

余记得嘉庆初在京。日阅邸抄。是时和珅初伏法。赐尽后。衣带间复得一诗云:“

五十年前幻梦真。今朝撒手撇红尘。他时睢口安澜日。记取香烟是后身。”

事后刑部奏闻。奉御批云:“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然则睢工之神。其即和珅乎?

和珅音与河神同。或其名已为之兆矣。

梁章钜福州人。二十岁中举。号称楹联学开山之祖。

五、记取香烟是后身

香烟是后身。又是什么意思呢? 俗话说祸不单行。慈禧掌权以后。又发生了鸦片毒害民众之事。由此引发鸦片战争。大清国加速了它的百万。

但是。这句诗。是说和珅将自己化身为“香烟”吗?”

香烟。不是今天抽的烟。而是焚香所产生的烟。引申为后代子嗣。和珅有两个儿子。次子早夭。长子是驸马丰绅殷德。36岁郁郁而终没有子嗣。

结束语

1799年和珅被赐死时。梁章钜25岁。正在京师。他书中记载的版本应该是正确的。

关于这首诗。用现在的话说细思恐极。谶语迷信的色彩这么浓。倒令我怀疑和珅是不是真得写了这首诗。

或是他人无聊。作了这首诗安在了和珅的头上吧。

@老街味道

其他观点: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十八日。嘉庆皇帝做出对和珅进行凌迟处死的决定。而且立即执行。但经过固伦和孝公主求情。和珅最终被赐自尽。

和珅死的时候。五十岁。留下绝命诗一首: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

他时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

这首诗的前两句没什么可解释的。无非就是说富贵荣华如过眼云烟。而后两句就有不同解释了。

一种解读:新皇帝把我这个重臣给杀掉了。从此以后。大清帝国就会像寺庙里的香烟一样。很快就烧光消散了;

第二种解读:和珅希望自己来世的时候。可以做一个平凡的人。不想步入政治了。安安稳稳的度过一生;

第三种解读:这个比较荒诞了。“水泛含龙”指的是发大水。在和珅被赐死的头一年。河南的黄河决堤。而下一次发大水和珅会转世投胎了。巧的是。36年后的道光十二年。也就是1835年。河南的黄河再度决堤。同年慈禧太后出世。而这个女人做了什么。大家心知肚明。

第三种解读虽然比较扯。但也不是空穴来风。民间就有传说和珅就是乾隆年轻时喜欢的一个女人的转世。所以乾隆才格外宠信和珅。而和珅也确实颇有女相。

当然。其实在乾隆晚期。大清帝国已经露出衰败之相。在西方列强进入工业革命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落后于世界了。无论是和珅还是慈禧。他们被时代抛弃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且听风雨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30:31

    嘉庆,后身,香烟,乾隆,安澜,皇帝,他时,黄河,我和,皇权

  • 寄心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30:31

    没想到大家都对和珅临终留下《绝命诗》,诗意含糊歧义颇多,大家怎么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30:31

    和珅(1750年—1799年)。钮祜禄氏。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奉天府开原县人。和珅精明强干。聪明灵活。以为他正红旗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