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论资排辈有多严重?
原创

中国的论资排辈有多严重?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巨大的沉重包袱!

论资排辈。属于“包袱”。不属于“财富”。

它源于何时?何处?何根何据?细想。可能源于“尊老”。“唯上”。等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老的大的小的。上级中级下级。你的我的他的。径谓分明。不可逾越。否则犯上作乱。罪不能赦。

你很聪明能干。你的硕果累累。你还精力充沛?对不?当然对。那么我呢?你的上级呢?你当人家是吃干饭的吗?人家早懂你这一套了!人家不上位。你想越位?慢慢来。悠着点。否则没你好果子吃……

一般是这样。行行都这样。人人都一样。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古皆然。大家铭记……

所以。论资排辈。是一个阻碍历史前进的沉重包袱。只有卸下它。社会才能轻装前进……

可是。历史包袱岂上这一个啊!

其他观点:

说起论资排辈。在职场上表现得更甚。尤其是在一个比较大的团队中。论资排辈是晋升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存在即合理。古代几千年传下来的文化。更具有其合理性。

我们初入职场时。都希望能够按照能力升职加薪。其实。如果真的是依靠能力。最吃亏的还是年轻人。因为。能力这东西。并没有评定标准。工作能力?表达能力?服务领导能力?溜须拍马能力?有没有能力。往往就凭领导一句话。

一个团队在初创阶段。可能会不拘一格降人才。谁能立即出成绩谁上。但等发展壮大之后。进入守成期。这时候已基本不需要什么特殊的能力。各种工作只需要按部就班即可。比如体制内。任何人其实都变成了一颗螺丝钉。缺谁都照样转。这时候。就不得不论资排辈了。原因有三点:

论资排辈。才能够让所有人看到希望。才能够稳定人心。如果一个老老实实干了五年的员工。被另外一个干了两年的新人超过。以能力为借口被提拔上去之后。老员工绝对不服。这样老员工就会人心不稳。造成人员流失。

如果论资排辈了。这样的晋升就有了一个客观的标准。上级领导只需要考察。这个员工是不是犯错。如果没有错误。就正常晋升。不需要巴结领导。这样领导就失去了提拔自己人的能力。就不能够随意以能力为借口滥用权力。不能对提拔有干预性影响。造成结党营私。

很多人会问。这样会不会大家都坐下来混日子呢?恰恰相反。大家能够看到确定的未来。都会安定下来。好好地做好本职工作。不需要考虑任何的非工作之外的事情。能够在团队内不断地积累资历。这样升上来。也能够直接有效地针对团队进行管理。毕竟见得多了。彼此熟悉。

不少人会说。这样会压抑年轻人的快速成长。其实不然。这样的年轻人。更能够有积极性去拓展新的领域。承担更大的困难。安心接受历练。

当然。凡是有利有弊。不过整体而言。在团队的成熟时期。论资排辈还是利大于弊的。只有高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或是创业公司。才会只看能力。不过这样的公司大多不稳定。

其他观点:

隋朝大业年间。隋炀帝北巡。被突厥可汗率领铁骑。包围在雁门关。杨广贵为一国之君。差点就成了突厥的战俘。

远嫁突厥的义成公主。在外交上积极斡旋。云定兴用李世民的旗鼓疑兵之计。让突厥可汗以为隋军主力来了。义成公主和云定兴内外合力。才救出隋炀帝。

隋末唐初。中华大地到处都是割据势力。刘武周、梁师都、李渊、王世充、窦建德等割据势力。都向突厥可汗称臣纳贡。

唐高祖武德七年。突厥颉利大可汗率部向唐朝发起猛攻。李渊迫于突厥兵锋的压力。居然下诏迁都襄州。在李世民的强烈反对下。李渊才放弃迁都的想法。

武德九年。李世民刚刚登基称帝。还没来得及改年号。颉利大可汗就率领突厥铁骑。打到长安城外。李世民被迫接受城下之盟。在渭水便桥之上。与颉利大可汗签订《渭水之盟》。

突厥差点活捉隋炀帝。突厥让隋末唐初的那么多帝王称臣。突厥让统一的唐朝差点迁都。突厥让李世民接受城下之盟。它的强大由此可见一斑。

前面写了这么多。就是为了烘云托月。用突厥的强大。衬托本文主人公的才华。下面该本文的主人公出场了。本文的主人公就是李靖。

贞观三年十一月。李靖作为主帅。率领十万大军。向突厥发起全面反击。李靖把大部队扔在后面。用闪电战法。率领三千奇兵。奇袭突厥颉利大可汗的王帐。取得了定襄大捷。李靖率部顶风冒雪。接连取得大捷。并且在贞观四年二月。活捉颉利大可汗。

隋炀帝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靖万里远征却速战速决。只花了三个月时间。就灭了一个东亚霸主级别的国家。还活捉敌国的可汗。卫青和霍去病虽然厉害。但是没有灭亡匈奴。也没有活捉单于。以此言之。卫青和霍去病。比李靖还是略逊一筹。

李靖南平萧朝。北灭突厥、西定吐谷浑。可谓是功盖寰宇。李靖还有《李卫公问对》传世。是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李卫公问对》是武经七要之一。是宋朝武举考试大纲之一。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军事理论比李靖强的人。实战军功比不过李靖。实战军功可以望李靖项背者。军事理论不如李靖。以此言之。说李靖是千年一遇的人才。应该没问题吧?

《新唐书》记载。李靖的才华。在隋朝的时候。得到了吏部尚书牛弘的赏识。牛弘赞李靖曰:“王佐才也!”

李靖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宰相杨素和韩擒虎。也十分赏识李靖。赏识归赏识。在论资排辈现象严重的隋朝。李靖要想施展才华。还得慢慢熬资历。牛弘和杨素。虽然知道李靖的才华。但还是让他从基层干起。

古籍《隋唐嘉话》记载了一个典故。李靖才华横溢。却被论资排辈打压。李靖非常愤懑。就有了“卫公始困于贫贱。因过华山庙。诉于神。且请告以位宦所至。辞色抗厉。观者异之”的典故。

隋炀帝大业末年。李靖已经40多岁了。40多岁的李靖。还在按部就班熬资历。李靖是贵族子弟。正常的情况。40左右的贵族子弟。应该在州郡一级的地方熬资历。

大业十三年。虚岁47岁的李靖。还在马邑丞任上熬资历。就在这个时候。李靖敏锐地觉察出李渊的反心。马邑是太原留守李渊的防区。如果李靖不爱隋朝。完全可以投奔李渊。赚一份从龙起兵的功劳。

李世民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靖有一颗爱国之心。他深爱大隋朝。李靖为了挽救大隋朝。把自己乔装成囚犯。让人押解离开了马邑。李靖离开李渊的防区之后。直奔关中。向朝廷报告李渊谋反之事。

这件事情。出自《资治通鉴》和《新旧两唐书》的记载。原文是:“大业末。为马邑丞。高祖击突厥。靖察有非常志。自囚上急变。传送江都。至长安。”

李靖到了长安。报告了李渊的反意。但是为时已晚。李渊已经起兵了。李靖作为马邑丞。熟悉李渊部属的情况。再加上李靖有才华。按道理。朝廷应该重用李靖。让他去跟李渊作战啊。

李渊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隋朝的关中守将屈突通、卫文昇、骨仪、阴世师等人。没有重用李靖。他们宁愿吃败仗。也不愿意起用“王佐之才”的李靖。李靖在长安困坐孤城。一直到隋朝灭亡。也没有得到报国的机会。

李渊打进长安。要杀掉李靖。李世民慧眼识才。保下了李靖。再后来。李靖“静巴汉。擒萧铣。荡平扬、越”。成了武德元勋。贞观年间。李靖扫清沙漠。擒颉利。平突厥。李靖远征吐谷浑。吓死国王慕容伏允。李靖凭借这些功劳。成了凌烟阁功臣。

写到这里。我就想啊:“若是牛弘和杨素。不拘一格降人才。大胆起用李靖。中国的历史。恐怕就要改写了。”

李靖的遭遇不是孤例。正史上还有许多这样的人物。比如《新唐书》就记载。隋朝吏部侍郎高孝基。就盛赞房玄龄曰:“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但恨不见其耸壑昂霄云。”

房玄龄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高孝基夸完房玄龄。就任命他为县尉。隋唐时期。县尉是九品官。九品之外。就没有品级。谓之曰流外。房玄龄本事再高。也得从最小的县尉干起。隋朝论资排辈现象之严重。由此可见一斑。

《新唐书》还记载。吏部侍郎高孝基曾经对杜如晦说:“君当为栋梁用。愿保令德。”

高大人夸完杜如晦。就让他去担任县尉。房玄龄和杜如晦。不愿意熬资历。转身就去投奔李世民。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房谋杜断的典故。足以证明房玄龄和杜如晦的能力。也足以证明论资排辈的危害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30:39

    突厥,论资排辈,隋朝,可汗,李渊,能力,资历,县尉,长安,贞观

  • 旧日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30:39

    没想到大家都对中国的论资排辈有多严重?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30:39

    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巨大的沉重包袱!论资排辈。属于“包袱”。不属于“财富”。它源于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