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诚然。流量是基础。没有流量那资本就不会进入。资本不进入。节目就很难生存。所以流量和资本会成就综艺节目。但。是不是所有综艺都会沦为流量与资本?这个太过于绝对了。而且我相信这不会是一个正确的走向。最后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只追求流量、被资本盲目操纵的综艺节目。势必成为空洞的躯壳。最后被流量反噬——我们没有谁会愿意看到这种失去本心、毫无意义的节目。参考流量小鲜肉的走向就可以预知。无论当年资本多么追捧流量小鲜肉。如今也是归于沉寂。我们不愿意看到没有演技的流量小生糟蹋经典作品、污染眼球呀!所以我敢说。所有沦为流量与资本的综艺都必将走向消亡。
我们不必这么悲观。所幸。市面上还有一些比较好的综艺节目的。比如《奇葩说》、《非正式会谈》等等。
我们观众是有正确价值观的人。资本市场再怎么骚操作。也改变不了我们对积极、正能量、真正有趣好玩、真正美好的东西的喜爱!
其他观点:
我喜欢看素人综艺。中国诗词这些。以前一战到底。奇葩说。非正式会谈。其实真的高手在民间。
其他观点:
高流量的综艺节目背后:缺乏内容的质感、过度商业化运作
日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暑期网络视听节目播出工作的通知》。要求“对于偶像养成类节目、社会广泛参与选拔的歌唱才艺竞秀类节目。要组织专家从主题立意、价值导向、思想内涵、环节设置等方面进行严格评估。确保节目导向正确、内容健康向上方可播出。坚决遏止节目过度娱乐化和宣扬拜金享乐、急功近利等错误倾向”。
几大选秀节目闻声止步:据媒体报导。综艺《明日之子》第二季已经停播。《中国新说唱》也被传出了延期。而此次广电新规想要整顿选秀节目。多半就是因为《偶像练习生》以及《创造101》。
2018开年。爱奇艺以一档《偶像练习生》炸开了新年网综市场。首播1小时播放量就突破1亿。播出2期后。网播量累计近4亿。迅速。“偶像练习生投票、张艺兴balance、李荣浩表情、范丞丞、周洁琼、蔡徐坤台风、陈立农笑容、朱正廷”等近20个节目相关词登上热搜榜。微博主话题阅读量达到28亿。
而另一档非常类似的节目—《创造101》在播出后一度成为统治社交媒体热门话题的现象级综艺。3unshine、王菊、杨超越……这些选手的名字逐渐冲出饭圈。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报端。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
过度的商业化运作
然而在这一系列能带来流量红利的综艺节目后面却是暴露出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商业体系。
据上海天娱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鹏曾透露。2005年湖南卫视大约能从每场《超级女声》的短信收入中分得100万元左右。当时有媒体照此推算。2005年《超级女声》决赛期间的每场比赛短信收入至少在200万元以上。7场比赛能获得1400万元以上。如果加上预赛期间的短信收入。超女应该能获得约3000万元左右的短信收入。而这个数字几乎可以与其广告费一较高低。但巨额的利润很快滋生暗黑操作。在之后的选秀节目中“刷票”行为不断出现。几乎每个选手的后援会都掌握了一套“刷票”机制。
随着网综的兴起。爱奇艺、腾讯、乐视等平台以及一些上市公司成为了幕后推手。加大投入打造爆款IP。以吸引更多的广告资源。获取更多的收入。于是“现象级”爆款成为行业追求目标。
据数娱梦工厂了解到。作为爱奇艺出品、鱼子酱联合制作的国内首档偶像男团养成真人秀节目《偶像练习生》的投资成本近3亿。已经超过了去年夏天某超人气网综的2亿投资。
《奔跑吧。兄弟》联合出品方大业传媒旗下的控股子公司大业创智的2016年年报显示。《奔跑吧。兄弟》2016年就为大业创智带来超亿元收入。
另一方面粉丝经济成为流量收割的重点项目。正如《偶像练习生》中的范丞丞。范丞丞发出一张微博。一共两张照片。其中一张开通付费功能。就是需要每位粉丝付费60块钱。就可以看到她的清楚照片。然而一觉醒来。有8万多人付款。约480万元人民币。正式由于粉丝经济的强大存在。所以成为无数品牌和资本竞相追逐的重点。
也正是因为各种资本力量的存在。后期利益分配就会严重影响节目的进行。在距离《创造101》的11位选手组成女团“火箭少女”仅半个月时。多位团员的后援会发布通知称。原定于7月11日的成团发布会无法如期举行。原因是这11位女团选手分属10家经纪公司。这些经纪公司之间的利益分配出现了问题。
为流量红利走向侵权
过度浮躁的商业利益导致国产综艺的低质。噱头。甚至为了利益去侵权。
韩国音乐电视台Mnet最近发出了一则公告。称爱奇艺视频的节目《偶像练习生》是对其重点IP《produce101》的侵权。而以往。中国综艺节目抄袭韩国综艺节目的事件屡见不鲜。也多次被韩国有关部门控诉。
据媒体统计。除了《中国好声音》是从荷兰买回来之外。多数综艺都是从韩国买回来的。比如从韩国MBC电视台引进的《爸爸去哪儿》、《真正男子汉》、《我是歌手》、《了不起的挑战》、《蒙面歌王》。《奔跑吧兄弟》买的是韩国SBS电视台的《running man》。《花样姐姐》买的是韩国tvN电视台的同名综艺。网络综艺《拜托了冰箱》买的是韩国JTBC电视台的同名综艺。《亲爱的客栈》借鉴(Chao Xi)的是《孝利家民宿》。《偶像来了》以及第二季《我们来了》跟韩综《英雄豪杰》也非常像……
GPLP君认为。我国综艺原创能力缺乏。这是现实。借鉴国外好的节目也无可厚非。但不能全盘照搬。据MBC电视台表示。中国很多综艺节目不仅是创意、内容和原版一样。就连镜头切换角度、字幕位置、嘉宾服装都跟原版一致。
此次广电总局对选秀类节目以及之前对综艺节目的要求。值得我们好好反思:我们的综艺节目。究竟往哪发展呢?
就像SMG东方卫视中心党委书记李逸提出的:“原创综艺要以回归节目本身为本质。以人民为中心。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当下老百姓的痛点。”基于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完全有基础创造出有自己特色的高品质的综艺节目。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6192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节目,流量,综艺节目,韩国,综艺,万元,偶像,资本,的是,中国
没想到大家都对是不是所有综艺最后都会沦为流量与资本?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诚然。流量是基础。没有流量那资本就不会进入。资本不进入。节目就很难生存。所以流量和资本会成就综艺节目。但。是不是所有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