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宁可荤口念佛,不可素口骂人”,是何意?有啥道理?
原创

俗语“宁可荤口念佛,不可素口骂人”,是何意?有啥道理?

好文

热门回答:

俗语\"宁可荤口念佛。不可素口骂人\"。有何意思?答案:法无定法。没有规律。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修行者:宁愿吃肉来念佛。也不吃素来骂人。

而另一边被骂的这个人的角度。每一位众生都不想生来被别人骂。这是人之常情。

这一句话。一个就是骂人。一个就是被骂。两个角度对立。对刚入门学佛法的人来说。这句话最管用了。对学佛法有高深的造化者。这句话根本就不存在。

初学佛者之心病:

一个修行者刚入佛门。对佛法一知半解。也不知道用什么法门来为众生治心病。如果随意恶口骂人。遇到了恶陡对自己的报仇。初学者命就完蛋了。更别说修行下去了!

所以:初学者造化不高。情愿吃肉来念佛。也不吃素来骂人。

高境界佛学者:

高境界的学佛法者:对佛法了如指掌。对众生的心病也了如指掌。骂人恶骂的手段是一种修行。能骂醒众生的心病。是功德无量修行。

被骂者一般都不懂得感恩之心。很难接受佛法的理论。所以常有对说法骂自己的行为者。实现报仇之心。等杀死骂自己的人。被骂者往往也能醒悟。

对佛法了如指掌的高修行者。为了普度众生。要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经常也会用自己的死(涅槃)来感化众生。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总结:

恶骂众生的语言。不一定心就是恶。对众生发出甜言蜜语的话。心不一定就是善良。

南无阿弥陀佛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看似深奥。其实蕴藏着深刻的哲理。下面说说我的看法:

第一。宁可荤口念佛。不可素口骂人出处与典故。经查相关资料。本句出自于清代钱大昕所著《恒言录》第六卷《大昕案》“宁可荤口念佛。不可素口骂人”。句中的荤口指的是吃荤的人。为佛教徒所禁忌。素口指的是吃斋的佛教信徒。这句话的本意是说。宁可要吃肉的人念佛。也不要吃素的人骂人。指破口骂人要不得。比念佛的吃荤还可恶。明朝袁于令《西楼记》有段记载:“师父。后园瓮内的狗肉。烧得稀烂在那里。拈香的又在后堂。我们偷工夫去吃了就来。[师父道]:有理有理。正是:宁可荤口念佛。不可素口骂人”。

第二。此句道破了人生哲理。过去农村老人都会教育自己的子女。一定不要随便骂人。否则宁愿去吃荤念佛。也不能表里不一。对人不尊。现实生活当中不乏这样的人。表面上吃斋念佛。一副虔诚。实质上举止乖张。动不动就爆粗口。根本没有一点儒雅的样子。这样的人是最令人讨厌的。也是最不受欢迎的人。

第三。要学会尊重他人。表里如一。不要表面上一套。背地里一套。认为自己非常聪明。别人都是傻子。生活中没有任何约束。总是我行我素。这样的人其实活着没有尊严。也毫无价值。也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我有个亲戚。从来不吃肉。也会经常接济穷人。但喜欢张口骂人。而且口无遮拦。什么脏就骂什么。像这样的人不吃肉、爱施舍又有什么用呢?

其他观点:

做一个文明人。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45:39

    的人,佛法,众生,自己的,这句话,心病,了如指掌,之心,表面上,造化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45:39

    没想到大家都对俗语“宁可荤口念佛,不可素口骂人”,是何意?有啥道理?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45:39

    俗语\"宁可荤口念佛。不可素口骂人\"。有何意思?答案:法无定法。没有规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修行者:宁愿吃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