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赏析唐诗《望岳》?
原创

如何赏析唐诗《望岳》?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望岳作于开元二十四年。诗人时年25岁。正青春年华。诗的主旨自然是借高山写襟怀。

诗以“望岳”为题。通篇充满想象。以问句发端。突兀峥嵘。领起全篇。“如何”二字。统领下五句。五句只是申说“如何”二字。齐鲁青未了。齐鲁千里尽为青青山色笼罩。首句横空出世。二句势接千里以呼应之。借远景就近景。稳稳接住。故明人诗云。齐鲁至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京”。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皆是此种手段。可见杜甫青年时即善师前贤!

中二联从主客观两方面表现泰山雄奇壮观。颔联写山之南北竟划分出幽明昏晓不同区域。可见其在天地间的关键地位。一个割字。尽显山之险峻巉削。颈联极写泰山撼人心魄的力量。望之使人胸怀浩荡。若有云霞喷涌而出。顿觉眼界开阔。归鸟。以细物烘托空廓寥远的大景。也有点睛传神之妙。此四句都是诗人远望东岳。揣摩想象之语。已渐将笔触转换。由物及人矣!

前六句写尽东岳高峻辽远之势。尾联更进一层。发为高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用孟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故典。犹如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出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既是对自然造化奇功泰山的礼赞。也是对人生充满自信的歌唱!

这是杜甫诗歌创作的起点。从杜甫早年诗歌的浪漫色彩。我们也可窥见盛唐诗歌的时代精神风貌!

又。萧涤非先生说。杜甫晚年有《又上后园山脚》诗云:“昔我游山东。忆戏东洛阳。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据此。则老杜当年实际已“凌绝顶”。立于日观峰巅。翘首遙望。但并未留下诗篇。真是千古憾事!惜哉!

附《望岳》原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眥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其他观点:

望岳

唐 ·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向倾慕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这种风格在这首五律中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全诗按照由远及近、由实入虚的顺序。不仅用自己如椽之笔尽绘了泰山奇绝雄伟的自然景观。也借此诗抒发了自己要征服一切困境。登临人生巅峰的豪情壮志。因为此诗豪迈的气势。卓绝的创作风格。被后人誉为唐五律中的“绝唱”。并被刻石为碑。立于泰山之麓。必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其他观点:

谢谢小秘书邀请。

杜甫《望岳》是首仄韵五言古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曾。通层。眦。zi去声。眼角。

本诗大意。个人理解:

泰山何壮丽?齐鲁一明灯。

秀丽神韵天造化。南北晨昏两分明。

层云在胸中激荡。归鸟扑漱裂眼眶。

一朝登绝顶。群山若粉尘。

这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代表作。反映了青年杜甫报负天下。一片壮志雄心。本诗立意高远。充满浪漫主义激情。具体描写由远及近。先一设问。泰山雄伟如何?整个齐鲁都能看到她巍峨的身影。再赞叹天地造化。泰山南北两面若晨若昏的景致;层云激荡。归鸟扑面而来。最后两句充满哲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54:55

    泰山,齐鲁,杜甫,造化,层云,凌绝顶,这是,望岳,阴阳,东岳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54:55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赏析唐诗《望岳》?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0:54:55

    望岳作于开元二十四年。诗人时年25岁。正青春年华。诗的主旨自然是借高山写襟怀。诗以“望岳”为题。通篇充满想象。以问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