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在外国人眼中。中文到底有多难?
汉语有多难?即使对中国人来说。有些超难课目也够喝一壶的。
记不记得初中第一次接触古文。那种爽到舌头转筋的朗读体验: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屈原《离骚》)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邶风》)
求。无乃而是过与。(《论语》)
屈原的《离骚》够骚。字都认不全。看不懂倒也罢了。第三句是什么鬼。明明都认识。可就是整不明白啥意思。
连中国人都觉得难。更不要说歪果仁了。估计出题的老师不忍心出跟文言文有关的题。不然简直是要让考生们原地爆炸!
现代白话就容易了吗?来几句语意辨析吧:冬天能穿多少就穿多少
夏天能穿多少就穿多少
当然这都是客观题。如果加上说话者的身份。汉语就像地狱里最妖邪的女巫。你永远搞不清它的魔棒指向的真正方向。
比如女生说。王小马你完了。今天的事情没完!
很可能她捶你两下就重归于好了。
又比如女生平(愤)静(怒)地说:我没事。我走了。
你要真当没事。不解释不追问不关心。那恭喜你。你完了。
再比如女生诚(嫌)恳(弃)地说。你很好啊。你是个好人。
再次恭喜你。你又完了。
汉语。意味无穷。这些话。广大的男同胞都没弄明白。歪果仁那就更懵了。
外国人学中文。你想不到他们有多可爱
由于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外国人在公共场合讲中文已经是一种必备技能。
特别是外国政要。在有中国领导人出席的场合。都得讲几句以示对中国的尊重。
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中国在西安演讲。为了说好一句“让地球再次伟大”。一遍又一遍地校正发音。好像嘴里咬了一块海绵。怎么说就是咬不到正点上。
视频曝光后令国人忍俊不禁。看来外国人讲中文难度倒不在于音节。而是汉语普通话令人懵圈的四个声调。
让马克龙这种零基础的人学说。还真是难为他们了。
其实大多数外国人说中文。都过不了声调这一关。说出来总感觉腔调怪怪的。如果你了解一下外国人学中文的方法。估计也能操一口标准的外国腔。
拉丁文和英文都是表音文字。就算不认识也能读出来。所以外国人学汉语。下意识地先解决怎么读的问题。
那怎么解决呢?用英语给注音呗……
洋泾浜英语
熟不熟悉。相不相识。当年咱学英语不也是这个路数?
How much 好妈吃Thank you 散克油
Stand up please 死蛋的阿扑、扑里死
标音标的快口吃了都……别急。歪国仁学中文。跟咱们学英语是一个路数。
手 show鼻子 beads你好吗 knee how ma我很好 wow hen how
不客气 book itchy
认真读几遍。是不是感觉你也会外国腔的普通话了?恭喜你掌握一门新技能。
当然标音只是第一步。怎么写更考验综合能力。方块字对外国人来说简直是巫师般的文字。什么横竖撇捺点钩折。太难掌握了有木有!
为了练会写法。外国人想出拆分法练习写作。
比如把“美”字拆成两个¥。
还有的想出了绘画联想法。
比如“哈”字。画成一个小房子……
“哭”字。画成戴着眼镜流泪的狗头……
不得不说。我既佩服外国同志的钻研劲头。更佩服他们触类旁通的文艺功底。
汉语考试试卷。你能做对几道题
老外学中文。肯定要选好教材。
但是许多外国中文教材。思路之清奇。却出乎中国人的意料。
比如美国有本《中国黑话大全》的教材。专门教美国人学习段子。
《智取威虎山》剧照
其中的情景对话例句令中国人大呼过瘾:我是一个著名的非著名相声演员。一块钱六个手榴弹。我先扔你一百块钱的。我对你的敬仰犹如江水绵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以前俺们的英语课本如果也这么欢乐。我肯定英语能考99分。
日本的中文教材则充满着日本式的冷杠精风格:
场景一:儿子问妈妈:“爸爸从前害羞吗?”妈妈回答:“要是他不害羞。你现在至少大三岁。”
场景二:乘客称赞出租车司机:“你戴墨镜真帅呀。”司机回答:“车费可没法给你便宜。”
教材上一股浓郁的杀死对话的力量。
日本忍者
说过教材。再说说汉语考级的事。当年英语四六级考试折磨过我们多少次。现在汉语等级考试。帮我们把仇都给报了。
号称汉语雅思的HSK。能过六级的屈指可数。据说难度超高。堪比中国人考英语专八的难度。
闲话不多说。感受一下令外国人抓狂的考试题吧。
第一题:
“小明。窗台上落了鸟屎。去擦一下好么?”
“我擦!!我不擦!”
请问:小明擦不擦窗台?
第二题:
“小明。早上的自习你去么?”
“我去!你真有闲情逸致!”
请问:小明去不去?
第三题:
“小明。我新认了一个干妹妹。要不要看看”
“你妹的。不见”
请问:小明见不见?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汉语比赛上有道神奇的听力题:大舅去二舅家找三舅说四舅被五舅骗去六舅家偷七舅放在八舅柜子里的1000元。
问:是谁偷走了1000元钱?
5秒钟你答得出算我输。
顾客:豆腐几块?卖家:两块。顾客:两块一块?卖家:一块。顾客:一块两块?卖家:两块一块!
请回答一块豆腐到底多少钱?
当然。这么操蛋的脑筋急转弯并不会真的出现在HSK考试中。但遇到HSK真题。估计很多正宗中国人也不一定做对。
比如下面这道题:请选出有语病的一项:A.即使明天有大风。比赛也会照常进行的。B.昨天下雨很大。赶走了连续几天来的高温。C.与其说这是一个奇迹。不如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D.虽然我看过这部影片。但是有时间的话。我还想再看一遍。
你选哪个?
这难度相当于中国初中水平。相信很多人早把语法还给了老师。答案是B。至于为什么是。您要是不会。赶紧给初中语文老师打个电话吧。求学不丢人。
其实上面几个例子都不是瞎举的。HSK考试并不是简单地只考汉语读写。而是综合考察对汉语逻辑、语态、语法、情境的掌握水平。需要付出刻苦努力才能具备一定水平。可不是画几个小画、用英语标几个读音这种抖机灵就能学得好的。
也正是因为复杂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因为要素多。带来了超强的稳定性和包容性。让汉语成为全世界最为强大的记录文明的工具。
前段时间。中国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了世界仅存的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这份一千年前的古人真迹。我们依然没有任何阅读障碍。
汉语、汉字的强大传承力量。由此可见一斑。
其实不要说千年真迹可以读。哪怕是2000年前的《诗经》、《史记》、《汉书》时。我们依然可以畅通无阻地阅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人都看不懂莎士比亚时期的古英语了(距今才400多年)。
华夏文明传承数千年。根脉始终厚实。这功劳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汉语。而追其源究其根。更要以我们华夏民族高超的语言智慧为荣。
人类几大古文明起源之初。文字基本上都是象形化。诸如楔形文字、埃及象形文字、玛雅文字、腓尼基文字等等。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文字在由象形向表音或表意转化过程中跨度过大。大多都沦为读不懂译不出的死文字。造成了本文明的断绝。
唯独汉字。成功跨过从象形到表意这道最难的坎。成为世界仅存的活化石文字。
强乎哉?真强也。我们要强化文化自信。原因就藏身在这些最基本的文化问题中。只有坚定自信。前行不疑。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永远挺立于世界文明之巅。
其他观点:
首先。你中文到八级时。就会知道有个叫文言文的怪物。然后。当你真的到中国时。你会发现满大街都在说方言。你根本就听不懂。然后你到了类似是香港之类的地方。你就要重新学一遍中文(繁体字)就在这时再来一个用方言吟诗。再配上繁体字幕。。。
所以说。让老外学中文比登天还难。
其他观点:
我可以说说法国人怎么看中文。法国人如果遇见弄不懂的事就会说\" 这是中文!!!\"意思是没有人能明白。
现在的法国人认为中文并不难。我在法国的大学教过中文。我们每年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会和学生说中文比法语容易。而且比法语容易很多。因为中文的动词不会因为人称和时态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光这一条就让法国大学生激动了。
至于中国文字。不是语言专业的法国学生认识600字就可以了。他们认为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听和说是最重要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听说。
非语言专业的大学生每周有两到三小时的汉语课。经过十二到十五小时的学习。就应该能够用十五到二十句话自我介绍。或者了解别人。三十小时后就考去别人家做客。说说吃喝。和客套话。
现在国内专门针对外国人学汉语的APP有很多。设计得科学有趣。还免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象玩手机游戏一样。即使下课铃声响起也不会马上收摊就走。
法国人对外语教学比较重视。大学里可以选择的外语有很多。欧洲的英语。德语。西语。葡萄牙语。俄语等。最近几年中文日文和阿拉伯语也在很多大学的可选课程里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62793.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汉语,中文,英语,外国人,中国,法国,文字,小明,不懂,外国
没想到大家都对在外国人眼里,中文到底有多难?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在外国人眼中。中文到底有多难?汉语有多难?即使对中国人来说。有些超难课目也够喝一壶的。记不记得初中第一次接触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