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上河工”,每个生产队里要去多少人,妇女要去吗?
原创

六七十年代“上河工”,每个生产队里要去多少人,妇女要去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作为六七十年代上河工。可以说是当时国家的重体力大工程。也是当时的国家重要工程。是对老的河流加宽加深。在没有任何工具代替下。完全是依靠当时农民的体力去完成的。每个生产队去多少人。妇女去不去是根据河工的任务大小确定的。

我地六七十年代上河工。如果是离家很远。有几个县组成的大工程开挖新河流。一般是分的距离少。当时我们生产队总人口也就是有一百三十口人。一般都是青壮年去。也就是二十几个人。如果是在我们自己县内的上河工。分的距离长。那是一个生产队所有的男女壮劳动力全部出动。因为那时候的上河工上面为了进度快一点。就会选择插红黑旗的方法。作为挖河工选进的生产队就在挖河工的工地上插上红旗。作为落后的生产队就会在挖河工的工地上插上黑旗。

可以说在那些年人们把政治看的比啥都重要。那个生产队也不愿意叫插上黑旗。所以各生产队害怕挖河工落后插上黑旗。恨不得把上年纪大的人也抽上去挖河工。那时我才十三四岁就跟着大人男女一块上河工。并且是吃住在挖的河工的工地上。

天不亮就起来吃蒸的红薯和咸茶。咸茶是开水里面切几棵葱。多少放点油和盐。天不是很亮就干起来了。晚上一直干到滿天的星星时才收工。这就是我地六七十年代上河工的实际情况。

其他观点:

那时各级有关领导也是量力而行的。都有周密计划。根据各地劳动力情况确准工程量。一般年份各村外地出工占全体壮劳力的半数以下。但是除了外地工程外家里还搞县社工程!有时男女老少齐上工地!

国家省级工程不是年年有。县社村工程可是每年冬春两季干。各县有各县的“红旗渠”工裎!

另外我们地区各县用黄河水!引黄工程可是个大负担!沉沙池每年一清。不清就来不了水!所出工任务多也重!

其他观点:

问:六七十年代\"上河工″。每个生产队里要去多少人。妇女要去吗?

六七十年代的河工。有大河工和小河工。大河工是省里的工程。小河工是县里的工程。大河工是春天的工程。工程大。一次的河工的时间长。起码要两三个月。小河工是秋后的工程。工程小。时间最多一个多月。大河工每个生产队去两三个人。小河工每个生产队最少去二十多人。

大河工是出去几百里地或上千里。小河工就在本县或邻县。出去几十里地。

大河工是在工地旁搭席棚地铺。小河工是在村里老乡家号房。也有搭地铺的。

大河工是连队化。每个公社是一个海河连。一个连分几个排。连长指导员是国家干部。排长就从河工中挑选有力气有领导能力的社员。大河工早晨还要跑操。有起床号和熄灯号等。全是连队化领导。大河工吃的是国家调拨的河粮。

小河工是以大队或生产队为单位。副队长带工。小河工吃的是自己生产队的储备粮。

大河工是要妇女的。都是当炊事员。工地上不要妇女。小河工不要妇女。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00:02

    河工,生产队,工程,工地,是在,插上,妇女,的是,都是,国家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00:02

    没想到大家都对六七十年代“上河工”,每个生产队里要去多少人,妇女要去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00:02

    作为六七十年代上河工。可以说是当时国家的重体力大工程。也是当时的国家重要工程。是对老的河流加宽加深。在没有任何工具代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