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这个问题邀请阿呆。算是邀请对了。阿呆是汉中人。身处入川的几条道的交汇处。从秦岭到巴山。阿呆走过很多地方。也走过所谓的“蜀道”。那么下面咱们看看。
一、古人入川的路。有哪些?
古代的入川。指的是翻越秦岭、巴山。进入四川。分为北道和南道。交汇在汉中。
北道。指从关中地区到汉中。有五条道:从东往西。依次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祁山道。以褒斜道最近。子午道最险。祁山道最远。
南道。指从汉中翻越巴山。进入川中的道。有荔枝道、米仓道、金牛道。
二、各条道路都在历史上很有名。“明修栈道。暗渡成仓”褒斜、成仓这两条道饮韩信和刘邦出了名。祁山道因为诸葛亮北伐出了名。子午道因为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出了名。傥骆道应为唐僖宗逃难出了名。荔枝道当然是杨贵妃的“一骑红尘妃子笑”出的名。金牛道更早。因为秦国的“石牛粪金”蜀王排的五丁开道而成。
三、到底古人入四川有多难。咱们做个假设。假设杜甫一家人。要从长安到成都。该怎么走。会有多难。
首先。杜甫要规划道路。唐朝时候。褒斜道已经损毁了。皇帝都是走的傥骆道。那么。整个道路选择是傥骆道+金牛道。
傥骆道。由长安向西南。经户县至周至。转西南30里从西骆谷入秦岭。越骆谷关。循黑河支流陈家河上游翻越老君岭。沿八斗河、大蟒河河谷上行。溯黑河西源越秦岭至都督门。进入汉江支流湑水上源。再向西南翻越兴隆山至酉水上游的洋县华阳镇。由华阳镇向东南沿酉水经茅坪过八里关。又越贯岭梁经白草驿。出傥谷口;再到汉中。路线全长约765里。其中谷道约500里。山道265公里。
杜甫一家人。按照每天行走10个小时。每小时3公里算。每天是30公里。从长安走到汉中。需要十天。这还是说天气好。没下雨。没涨洪水。没结冰。栈道没损毁。全家老小身体都健康。没有感冒发烧。粮食也很充足。其实。这一段路。在秦岭里翻山、过峡谷、过河流。现在人的徒步探险也没敢走全程。
到了汉中。歇息两天。准备干粮。又出发。
金牛道。由汉中西行过褒水。经勉县入山区至金堆铺交宁强界。经大安、烈金坝折南。过五丁关至宁强县城。再转西南。经牢固关、黄坝驿、七盘关、剑门关、蒹葭关等到成都约600公里。这一段前面的300公里不好走。沿着嘉陵江栈道走。杜甫一家要走大约20天。同样是天气良好。身体健康。
看清楚了吧。在天气好。身体好。粮食足够的情况下。要走整整一个月。全是翻山越岭。过河跨涧。
有人说。坐马车啊。骑马啊。阿呆可以明确告诉你。能骑马坐车的。全程不超过200公里。其他全是栈道或爬山、过河。
李白的《蜀道难》里面说的很形象:“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鸟飞不过。猿猴攀不过。何况是人。
不知道阿呆说的明白不。最好自己走一趟。感受是最深的。
不过。这一段蜀道确实非常漂亮的。古镇、古关、古道。山峻、水险。风光壮丽。
其他观点:
古人说:“蜀道难”。那么古人入四川究竟有多难?你怎么看?
应“文史小屋”的邀请
答:蜀→古代指现在的四川。蜀为盆地。其中包括汉中平原、成都平原。这里物产丰富。属于天府之国。四川盆地的形成。属于亿万年前地球的地壳变化而形成的一个桑海仓田。
学习过中国地理的人都知道。四川盆地所处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即处于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高低悬殊。西高东低的特点特别明显。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500~2000米之间。全省可分为四川盆地、川西高山高原区、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米仓山大巴山区五大部分。西接 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北近秦岭。与黄土高原相望。东接湘鄂西山地。南连云贵高原。盆地北缘米仓山。南缘大娄山。东缘巫山。西缘邛崃山。西北边缘龙门山。东北边缘大巴山。西南边缘大凉山。东南边缘相望于武陵山。
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就是形容当时进入四川一带的路。非常地难以攀爬。走这样的路比登天还难。
秦蜀古道实际上是当时两个繁荣昌盛的政治文化中心。为了物质财富流动的商业古道。
秦蜀古道指当时长安(现在西安)至成都的古道。道长1000千米左右。从当时的繁荣昌盛的政治文化中心西安出发。分别从长安的子午古道、周至骆峪口的傥骆古道、眉县的褒斜道、宝鸡的陈仓古道。到达汉中平原。再由汉中到达成都(也可以从由宝鸡的陈仓古道经过广元直达成都)。 从西安出发南走。途中首先得过八百里秦岭。接着还要过汉中的大巴山。再躺川流不息、波涛汹涌的嘉陵江才能够达到天府之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成都。
一句话。古代的人要想进入蜀做生意。基本上都是富人用钱买穷人的命而成的。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娱乐。 知足常乐2018.12.6日于上海
其他观点: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何止使人凋朱颜”!
他要是知道三十年后。刘邦就没放弃被流放西南的历练。并成功咸鱼翻身的故事。不知道会作何想。
蜀道之难。世人共鉴。
蜀道。当然就是进出蜀地的道路。古代的蜀道不分高速高铁。只有水路旱路。就水路而言。三峡是一条必经之路。但逆流而行。需要大量纤夫。性价比还不如旱路。
陈仓道:也叫故道、嘉陵道、散关道。北起陕宝鸡。南到勉县。因张良的暗度陈仓而知名。
褒斜道:北起宝鸡的斜谷口到汉中的褒谷口。是开发最早的主干道。
傥骆道:北口是陕西周至县的骆谷。南口是汉中洋县的傥谷。距离最近。行路最为艰险。
子午道:陕西长安县子午谷到汉中西乡县。张良火烧的栈道即是此处。这条道路比较长。
连接汉中与四川的蜀道(南段)有三条。
荔枝道:又称洋巴道。连通的是宣汉、达州。与北段的子午道对接。
米仓道:穿越米仓山。与北段的褒斜道、子午道对接。
除了以上八条经由汉中与陕西相通的蜀道。与其他方地区相通的蜀道还有:
与甘肃直接相通的蜀道——阴平道:这也是邓艾伐蜀时走的小道。直接穿越岷山。打了蜀国一个措手不及。
与南方的黔滇地区相通的四条道路:
五尺道。也叫作滇僰古道、僰道。是四川与云南之间最早的官道。始建于秦朝。它的名字正是来源于它的宽度。没错。正好五尺。
南夷道。直通夜郎国。始建于汉武帝时期。夜郎国即是灭绝于此道。
石门道。隋唐时期修建的四川通往昆明、大理的道路。系由五尺道基础上修建而成。
说起蜀道的艰难。小时候学过的课文《夜走灵官峡》中。大家还记得那个叫成渝和宝成的两个小孩名字吗。宝成铁路北起陕西宝鸡。南至四川成都。是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在五十年代修建之际。一度占用了全国铁路一半以上的劳动力。且动用了80%的机械筑路设备。多少筑路人员付出了汗水乃至生命的代价。才结束了“蜀道难”的几千年历史。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6351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汉中,秦岭,蜀道,子午,古道,宝鸡,成都,盆地,长安,金牛
没想到大家都对古人说:“蜀道难”,那么古人入四川究竟有多难?你怎么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这个问题邀请阿呆。算是邀请对了。阿呆是汉中人。身处入川的几条道的交汇处。从秦岭到巴山。阿呆走过很多地方。也走过所谓的“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