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看了题主写的欧阳询楷书。相当不错。比二田写得更灵活。字里行间保留着隶书笔意。结构上也还有魏碑痕迹。气韵高古。风姿妩媚。照这样的书法审美取向坚持练下去。相信能获得巨大成功。
好的方面不多说。不足之处。建议改正:
1、部分字的结构较松散。须把握欧体中宫收紧的结构特征
例如。“喻”字、“阳”字、“于”字等。以欧阳询楷书“阳”字为例。这个字为了写紧凑。欧阳询一般采用左右穿插的技法。将右边的横画延伸到左偏旁的空白之处。
注意观察《唐 · 欧阳询 · 九成宫醴泉铭》中“阳”字的笔画穿插效果。见下图——
例如“是”字、“其”字、“无”字、“拂”字等。这些都是因为笔画问题。影响到结构。以“其”字为例。由于主笔横画角度不平。整格子不稳;又以“是”字为例。左下撇不到位。导致整个字下半部分左边很拥挤。不够舒展。好像被束缚了手脚。
注意看一下《九成宫》“于”字中宫收紧的效果。见下图——
注意看一下《唐 · 欧阳询 · 九成宫醴泉铭》是字的舒展效果。见下图——
建议作者在日常的临摹练习中多观察原帖。特别注意到细节之处。只有把握了细节。书法才能更加精道。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其他观点:
楼主的楷书写的相当的不错[赞][赞][赞]。有卢体的味道。应该是师从卢中南老师吧。不错不错[加油][加油][加油]。
其他观点:
你的字看起来不错。用笔干净。有想法。仔细一看。却有点“四不像”。
钟繇。汉末魏初的书法家。被尊为“楷书之祖”。对楷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字。字形扁方。波折分明。带有浓厚的隶书意味。属隶书向楷书发展的过渡性字体。
而题主贴出的作品。用笔明显具有唐代欧阳询的特点。笔法严谨。笔画精到。
(钟繇作品)
这样的字。好看是好看。但却沒有了钟繇楷书天真浪漫、率性稚拙的味道。恰如往一杯美酒中洒了把盐巴!
2、能否以后世向笔法。书写前世的字
就书体而言。篆书产生最早。其后才有隶书、楷书。按以前的理论。是不能以后世的笔法写前世的字的。但是。清代时以邓石如为代表的书法家。突破传统。将隶书甚至楷书笔法引入篆书。让篆书重新焕发新生。创造了篆书的又一个高峰。
(欧阳询《九成宫》)
但这是就书体而言的。而具体到某一字体。它有其自身特点。是不应进行较大变化的。
比如钟繇的楷书。本就天然不事雕琢。你却偏要给它一个工整的外形。这恰如让人身穿长袍。脚穿皮鞋。浑身透着一股不协调。
学习书法需要有想法。但一定要遵循基本规律。不能乱来、胡来。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钟繇作品)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6416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楷书,隶书,篆书,笔法,书法,欧阳询,九成,笔画,为例,下图
没想到大家都对习欧三年,还望各位书友指点迷津,下图为今日拙作,能否赐教,有何不足,如何改进?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看了题主写的欧阳询楷书。相当不错。比二田写得更灵活。字里行间保留着隶书笔意。结构上也还有魏碑痕迹。气韵高古。风姿妩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