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褚遂良阴符经?望各路大神支招?
原创

如何写好褚遂良阴符经?望各路大神支招?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褚遂良《阴符经》。古秀飘逸、宽绰而有简远之气。含有隶意。



其用笔速度较快。中侧锋并用劲挺虚灵而骨力内含。线条以提为主。干净果断。轻松自如。得心应手。



虽笔画纤细。但也时出厚重之笔。增加对比关系。结字紧结。似欹反正。主笔夸张。线条虽然独立。却有暗连关系。偶有牵丝相连。深得“二王\"行书之意。节奏感强。自然而有天趣。



清代有书法理论家云:\"褚书提笔空。运笔灵。瘦硬清挺。自是绝品。″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上图书法作品为褚遂良所书。)

其他观点:

――可通过下述几个方面的理解、把握。写好褚遂良的《阴符经》:

一、清健腴润的线质。二、一波三折的曲致。三、因势而生的笔形。四、舒展灵动的体势。五、流畅爽利的书写。

一、清健腴润的线质

褚遂良《阴符经》等楷书的笔画主要以瘦劲著称。“疏瘦劲炼”( 董逌《广川书跋》)。其瘦劲之美与汉隶《礼器碑》息息相通, 与其宗法魏晋也有关系。

瘦而不枯。有清润之气。褚书偏瘦 , 但“虽瘦实腴”( 赵孟坚 )。清妙之境需要既瘦且腴的笔画。褚书线质恰恰瘦而润。瘦而腴。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清瘦之笔骨力突出。自然见真。从审美意味、情趣的表现来看,瘦笔往往更能“通神”、“见真”, 具有自然清妙的特色。不作过多笔墨附饰渲染, 但求凝练单纯的骨力, 正是瘦笔的突出特点。

瘦健的线质与提、轻、裹等用笔相关。提、轻、裹得其筋骨, 按、重、铺得其厚处。一分用笔以裹毫为主。而不是尚肥的铺毫。褚书用“一分笔”裹毫书写。得清妙之境。

二、一波三折的曲致

褚遂良《阴符经》笔画突出了一波三折的曲致。偃仰起伏。有曲有弧。

曲则灵动。曲而多姿。“直者不动而曲者动”( 刘熙载《艺概·书概》 ) 。端直的笔画适于表现静谧、庄严、闲适的境界 , 环曲的线条更突出畅达、飘逸的气韵。楷书直笔多, 以端严为尚, 行草曲笔多, 长于飞动。而褚遂良的楷书。恰恰尚曲。书法意境往往有“质”、“妍” 之分。从笔画特性看 , 直与质、朴、简、平实有密切关系, 曲则与妍、丽、美饰等相对应。

其曲直是适度的。横竖有弧度。撇画等曲中含直。撇、捺等曲笔则含有直意,有劲挺开张之势。

三、因势而生的笔形

《阴符经》一波三折的曲笔是因势而生的。其楷书有行书笔意。注重笔势的生发。上一笔收笔“送势”。向下一笔引带。下一笔的起笔“借势”、“顺势”。笔与笔承上启下。由于笔势不同。在基本笔画形状的基础上。具体的笔画形状、结构体势、书写方向有丰富变化。起笔有逆有顺。时方时圆。或藏或露。横的起笔。有右下角度入笔。有的承接上一笔势而左下角度入笔。竖画常常随势摆荡。弯曲转动。收笔引带送势。不做顿逆回锋。打破了楷书的固定形状规范。

因此。临摹《阴符经》时要把握好笔势。以势为主。不能片面追求笔画、结构的完全形似。否则会导致描画做作。僵滞呆板。失去生动之气。

四、舒展灵动的体势

《阴符经》的结体呈现出丰富变化、婀娜多姿的势态。人们常说“颜筋”、“柳骨”、“褚态”。颜书笔画浑厚而有弹性, 体势环抱扩展。体现含忍韧健的筋力。柳书笔画挺拔顿挫, 结体牢固。具有峻利果敢的骨力和坚实的骨架。褚书舒展流畅、一波三折的线条, 灵动丰富的结体。更显飘逸多姿的势态。

长横舒展。撇捺开张。纵笔、斜钩垂曳。斜中取正。极具仰俯、向背、转侧之妙。以背势为主。左右对应的竖向笔画中间内凹。两边外展。外展的四角更便于营造丰富的体势。因字为形。在横势为主的基调上。方圆、长扁多变。各尽姿态。自然大方。

体势的丰富多变。让人联想起富于变化的草势草意。扬无咎:“草书之法。千变万化。妙理无穷。今于褚中令楷书见之。或评之云:笔力雄赡。气势古淡。皆言中其一。”草书的笔势竟能于楷书中体现。褚遂良独具优势。

五、流畅爽利的书写

《阴符经》写意十足。具有流畅的书写性。运笔轻灵迅畅。摆荡舞动。即使一些逆顿之笔也不滞重。“褚书提笔‘空’。运笔‘灵’。瘦硬清挺。自是绝品。” (梁巘《评书帖》)婀娜多姿的势态也正是在随势而行的爽快书写中舞动而生。

书写轻灵迅畅。但不轻飘流滑。而恰恰有劲利之锋。 “如画沙印泥”。劲利而明快。遒丽又端劲。干脆利落。自然天成。正是褚遂良用笔的最大特色。

提笔、轻笔为主。妙在提而紧。轻而实。 “粗不为重 , 细不为轻”( 王僧虔《笔意赞》 ), 是理想的笔致。这恰需要提按、轻重的相辅相成。“用笔重处正须飞提 , 用笔轻处正须实按 , 始能免堕、飘二病”( 刘熙载《艺概·书概》 ) 。褚书灵动而沉着的美中充分体现了古人的这些审美要求。



其他观点: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首先。本人也不是大神。和题主一样。是一个书法爱好者。看了题主的问题。正好。今年初临了一段时间的《阴符经》。初次接触。没有太深的理解。但就个人的感受而言。褚遂良这本法帖给我这样的感觉:

1. 用笔上保留了六朝时期的基本特征:飘逸、自如。给人一种闲适的隐士之风。

2. 无论用笔还是结字。比较注重虚实相间。既有六朝文化的绚丽。也保持了秦汉的古朴。

3. 取法挥洒奔放。意尽方收。以方正的强雄追求整体的飘逸。这点是我在临习中感受比较深的。

附两幅自己的作业。与题主交流。个人看法。有不妥之处。敬请方家雅正。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15:04

    笔画,楷书,笔势,骨力,一波,飘逸,势态,起笔,灵动,而生

  • 曾温暖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15:04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写好褚遂良阴符经?望各路大神支招?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15:04

    褚遂良《阴符经》。古秀飘逸、宽绰而有简远之气。含有隶意。其用笔速度较快。中侧锋并用劲挺虚灵而骨力内含。线条以提为主。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