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孔融出生在世家。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可以说是根正苗红。从小就受儒家思想熏染。四岁让梨、十三岁知孝等重重光环。加上高大上的门楣。一出世就坐在云端的孔融有些膨胀。也养成了桀骜不驯的性格。从正能量说。叫刚直不阿。不畏权贵;世俗点看。就是没有城府。不懂圆滑。他是汉室江山的坚定拥趸者。孔融在曹操手下为官。不是为了辅助曹操建功立业。而是为了巩固汉献帝的地位。复兴汉室江山。但是在为官期间。孔融看出了当时政治腐败。《后汉书•孔融传》记载:“融知绍、操终图汉室。不欲与同。”也就是说孔融知道曹操一伙野心勃勃。不是为了汉室江山着想。而是在私下巩固自己的势力。等待机会图谋汉室江山。他压根没想和曹操这种汉贼共事。他内心非常抵触当权的曹操。而且还将这种情绪带到了言行中。
曹操征讨袁绍。攻占邺城后。“好人妻”的曹操把袁绍家女人抢到自己府中。没想到百密一疏。最漂亮的女人——袁绍的儿媳妇甄宓让儿曹丕抢了。曹操只能顺水推舟。让曹丕娶甄氏。孔融知道曹氏父子的丑事后就写信给曹操:“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想了半天没明白孔融在说什么。后来见到孔融。就问:“历史上真有这事?”孔融随口说:“我就是瞎编的。”孔融编故事就是为了恶心曹氏父子。
曹操讨伐乌桓时。孔融又讥笑他说:“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人(古代少数民族)不进贡木苦矢。丁零人(古代少数民族)偷盗苏武的牛羊。这些陈年旧账你可以一起算了。”当时孔融大儒形象高大。有一定的影响力。曹操对他忍让三分。可是孔融或许是看不惯曹操颐指气使的作派。或许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些过分言行迫使曹操改变谋取皇位的想法。他时不时对曹操推行的政策设置障碍。
当时征战不断。又遇到自然灾害。不少地方发生了饥荒。曹操写了一个奏折请求全国禁止饮酒。其实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孔融却立马写了一篇《难曹公表制酒禁书》:
“尧不千钟。无以建太平;孔非百觚。无以堪上圣;樊哙解厄鸿门。非彘卮酒。无以奋其怒……”
他充分利用了自己博学的优势。举了一大堆古人饮酒成功的例子。很多事例很牵强。甚至其中还有“景帝非醉幸唐姬。无以开中兴”这样酒后乱性的荒唐故事。有故意捣乱的嫌疑。
曹操看后很无奈。亲自做了“训答”。可孔融不依不饶。再次作书申辩:
“虽然。徐偃王行仁义而亡。今令不绝仁义;燕哙以让失社稷。今令不禁谦退;鲁因儒而损。今令不弃文学;夏商亦以妇人失天下。今令不断婚姻。而将酒急者。疑但惜谷耳。非以为戒也。”
“夏商天子因为女人丧失了天下。也没有不让男女结婚。现在粮食不够。不至于让大家都不喝二两吧。”孔融就是在胡搅蛮缠。按现在的话说。故意挖墙角。让领导下不了台。
不留半点面子。曹操肚量再大。也被孔融气炸了吧。于是开始寻找孔融的把柄。孔融就是一个文人。没有什么城府。更没有什么戒心。有一天喝大了。就瞎咧咧:“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用白话说就是:“亲爹有什么值得我们去孝敬的。生孩子不过是解决生理需求罢了;老妈母亲更别说了。就是装娃的肉瓶子。娃出来就没关系了。这种言论不但与他推崇的儒家学说完全背离。而且颠覆了他过去大孝的形象。
其他观点:
人之初。性本善。三国中的孔融和三字经中的孔融是一个人。
其他观点:
北海孔融就是让梨的孔融。孔子的二十世孙。他曾担任北海国的国相。因此也称孔北海。孔融擅长文学。是建安七子之一。又喜欢招揽宾客。颇有名望。罗贯中有诗写到。孔融居北海。豪气贯长虹。坐上客长满。樽中酒不空。因为与曹操不睦。后被曹操找借口所杀。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6421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汉室,北海,江山,自己的,孔子,袁绍,二十,没有什么,城府,仁义
没想到大家都对三国中的北海孔融和让梨的孔融是一个人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孔融出生在世家。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可以说是根正苗红。从小就受儒家思想熏染。四岁让梨、十三岁知孝等重重光环。加上高大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