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先有豪放词《渔家傲·秋思》,为何却说苏轼开创了豪放一派?
原创

范仲淹先有豪放词《渔家傲·秋思》,为何却说苏轼开创了豪放一派?

好文

热门回答:

范仲淹(989至1052)一生功业彪炳。本无意于文学。故写词少。散佚多。今仅存6首作品。但确有豪迈与婉约两种风格。《渔家傲》“塞下秋来”一词。以苍凉的塞下风光表现边防将士征战的艰辛与忧国的深心。上承唐之边塞诗。下启苏辛豪放词。虽然如此。仅凭一首词。也不足以开宗立派。

而苏轼(1O37至11O1)就不同了。他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突破词为“艳科”的格局。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独立的抒情诗体。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在理论上。他提出词“为诗之苗裔”。将词提高到与诗的同等地位 。主张词向诗靠拢。

在实践上。他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将表现女性的柔情爱情的词。扩展为表现男性的豪情性情的词。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性情和人格。也表现出对人生思考。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诸篇。

苏轼还将词的表现范围大大拓展。突破了画楼绣户。秋千亭榭的限制。把躬耕射猎。会友怀人。农村风情。大自然的奇情壮彩等汇入毫瑞。如《水调歌头中秋》《西江月照野浅浪》《定风波莫听穿林》《浣溪沙蔌蔌衣巾》诸篇。苏轼以自身创作实践证明。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

苏轼“以诗为词”。大量用典。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开南宋辛弃疾词的先河。宋胡寅《酒边集序》称苏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王灼《碧鸡漫志》则说“东坡先生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这些。都表明在两宋词风转变过程中。苏轼是关键人物。不管在理论上。创作实践上。苏轼才是豪放派的开山宗主。而范仲淹充其量只是个先行者而已。苏词开创豪放词派。辛弃疾发扬光大这一传统。直到陈维崧。柳亚子。豪放词一直传承至今。






其他观点:

谢谢小秘书邀请。

范仲淹(989—1053)。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其《岳阳楼记》更是大名鼎鼎。几乎家喻户晓。谁都能背上几句。同时他还是有名的词家。开一代词风先河。如《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连声边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是范仲淹在公元1040—1043年间在西北前线与西夏对峙期间的词作。

边塞的秋景就是不一样啊。(才入秋)大雁毫无留念向着衡阳(南方)飞去。

忽然。烽火狼烟。号角四起。峰峦叠嶂间。早已森严壁垒。长烟落日。城门紧闭。

浊酒一杯。聊解万里乡思;可是没能取得象东汉大将窦宪大破匈奴。刻石燕然山那样的功勋。又怎么好意思动归乡之念呢?

羌管悠悠。寒霜满地;不能入寐啊。满眼是将军的白发。征夫的眼泪!

本词总体格调婉转、苍凉、悲壮。既有报国雄心。也有思乡眼泪;体现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高尚情操情怀。与豪放还是有相当距离。

词自中晚唐开始兴盛以来。到北宋中期时。基本上还是以“温韦花间词派”占统治地位。大多以女性视角。诉说宫闺哀怨。题材狭窄。格调不高。柳永和范仲淹是同时期人物。对词的发展有相当贡献。首先他扩大了词的题材。不再局限于宫闺哀怨。转而描写市井生活。后期的羁旅词则充分表现了其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但总体格调仍未上升到更高层次。

其他观点:

问题”: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豪放在先。为何却说苏轼开创了豪放词?

前言

范仲淹的这首《渔家傲·秋思》的确是一首豪放之词。不过他在词这个问题上的作品并不太多。没有产生苏轼那么大的影响。因此一般认为苏轼对于豪放一派有开创之功。

其实除了范仲淹以外。在苏轼以前。也有不少豪放雄伟、以诗为词的作品。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秋思》

一、五代词人鹿虔扆《临江仙》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鹿虔扆(y ǐ)是五代人物。虽属于花间一派。但是词中多感慨之音。这首临江仙有花间词中少见的豪放之风。全篇摹写亡国后境界。有《黍离》、《麦秀》之悲。开苏轼以诗为词的先河。

二、李煜亡国之词

李煜在亡国以后。词风一变。后来的南宋词也在靖康以后发生了变化。苏轼的豪放词就和李纲、张元干、辛弃疾的豪放词不同。

李煜后期的词。题材有了变化。多了故国之悲。思想也越发的深刻。

例如《浪淘沙》放入南宋词中。也可与陈与义、张元干等人为伍: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剑已沈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另有《破阵子》。起句豪迈雄壮。可惜虎头蛇尾。越往后气息越弱。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阙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是苍黄辞庙日。教坊独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三、柳永八声甘州柳永是婉约词的一代宗师。不过也有雄浑豪放之处。例如这首《八声甘州》: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四、张昪 离亭燕/宴

张昪(992年-1077年)。字杲卿。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当时的苏轼还没有出生。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翠色冷光相射。蓼岸荻花中。隐映竹篱茅舍。天际客帆高挂。门外酒旗低迓。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危栏。红日无言西下。

杨慎临江仙下阙写到: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从中可以看出张昪这首《离亭宴》的影子。

结束语

鹿虔扆和李煜都是亡国以后的黍离之悲。柳永在羁旅行役词中写出了盛唐的气象。范仲淹是边塞词。都有以诗为词的迹象。

到了苏轼时期。原先只做诗不填词的苏轼。借鉴前人的作品。在婉约词盛行的词坛另辟蹊径。他拓展了词的意境。并以诗为词。 创作了大量的豪放之词。并且对当时的文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前面词人所没有达到的数量和高度。因此苏轼被认为是豪放词的开创任务。

@老街味道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对不起是种借口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21:15

    豪放,苏轼,范仲淹,亡国,浊酒,也有,这首,婉约,南宋,先河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21:15

    没想到大家都对范仲淹先有豪放词《渔家傲·秋思》,为何却说苏轼开创了豪放一派?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21:15

    范仲淹(989至1052)一生功业彪炳。本无意于文学。故写词少。散佚多。今仅存6首作品。但确有豪迈与婉约两种风格。《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