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有哪些本质上的区别?在现代企业管理上如何运用?
原创

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有哪些本质上的区别?在现代企业管理上如何运用?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儒家。有为。忠恕

道家。无为。自然

显然。如果一定要和现代管理联系起来。也不是不可以。

儒家说克己复礼。那么所谓的礼就是规则。是制度。虽然不可能像法家一样制度化管理。但至少一些规则可以通用。

一。积极。思考。勤奋。认真。这都是儒家所提倡的品德。完全可以利用在工作上。拓展上。形成一种激励的体系。

二。规则。秩序。程序。职责。儒家思想里明确承认阶级的不同。并且为不同阶级捍卫不同的权利。应用到管理领域。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你可以不尊重我的人。但请你尊重我的职业。我是经理。你有提意见的权利。但是更有服从我的义务。

三。礼仪。王化。道德。宣扬。显然这可以过渡到公司对外企业形象方面。延伸到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现在我们可以说成是远景或愿意。但究其含义。仍然是礼的扩大化。仍然是从《诗经》里就倡导的王化之源。

四。廉洁。奉法。守法。克制。君子固穷。君子修身。君子立德。都是可以引伸为职业道德。哪怕只工作一天。哪怕明天就离职。但限于道德。我们都应当有始有终。尽职尽责。而且到了另一个企业。不言前一个公司的过失。

道家。讲无为。讲自然之道。显然。这存在一个极为妥贴的现代管理之道。就是对具体部分事务的不干涉。不支配。不控制。任由其发挥主观能动性。每个人的长处各有不同。而做为主管。强行干御或管理。就是“为”。而“为”正是和“无为”的最大敌人。

上善若水。无为而治。都是这个道理。

道家是反对圣人的。这一点也非常有道理。在一个企业里。如果有一个光芒万丈的人物。会让所有人产生依赖感。比如孔明。事必躬身。其实这正是管理失败的表现。一个业务明星的最大不足是让太多人失去比拼的动力和好胜的野望。尤其是“圣人”。当这个公司有一个完美的“人物”时。只有两种下场。一是毁灭。二是这个圣人死亡。

不完美是一个公司发展的最大动力。所谓发展。无非是不停地补充。不停地弥补缺陷。因为这是危机意识的体现。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危机感。那么离死不远。所以。大凡企业。都是摒弃企业的

小到家庭。中到企业。大到国家。都不需要圣人!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其他观点:

儒家是入世学说。而道家开始时也是入世学说。后来转变成了出世学说!

再企业的管理中。应该运用道。儒两家的精华。比如教化企业员工可以用儒家的思想去解释。去推行。而企业管理者应该遵循。道家的无为精华。所谓的治大国如煎小鲜的理论。不要政令频繁。朝令夕改!

道。儒都有其精华。亦有其过时的理论。一定要做好取舍。才能无限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智慧。千万不要窥一斑之病而废全豹之能!

其他观点:

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本质区别在于:

儒家提倡“有为”。有为就是有所作为。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是要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当年也有很多人劝告孔子说:孔先生。算了吧。你那一套是行不通的。但孔子回答了两个字:呵呵。孔子其实想说——你不试一试。怎么知道行不行。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道家提倡“无为”。无为就是别折腾。保持安静。让事物回归本位。大家都遵照自然之道。一切自然变好。当然道家的无为不是啥都不干。啥都不管。道家的无为。是要通过无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

现代企业管理的运用:

结合儒家文化——用制度管理企业;

结合道家文化——用文化管理企业。

二者不可偏废。千万不要相信企业小的时候用制度管理。企业大了要用文化管理这种鬼话。

企业再小。没有文化就没有希望。没有希望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无法发展壮大。

企业再大。没有制度的约束就会乱套。取消迟到早退的制度试试......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30:50

    道家,儒家,企业,圣人,都是,制度,之道,文化,学说,孔子

  • 难入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30:50

    没想到大家都对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有哪些本质上的区别?在现代企业管理上如何运用?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30:50

    儒家。有为。忠恕道家。无为。自然显然。如果一定要和现代管理联系起来。也不是不可以。儒家说克己复礼。那么所谓的礼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