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第一。桂陵之战。孙膑围魏救赵擒获庞涓。
赵国和魏国素来就有些矛盾。所以赵国在收拾了魏国的小弟卫国以后。竟遭到了魏国的灭国之战。魏国大军在庞涓的带领下。已经杀到了邯郸城下。顷刻之间就能够打下邯郸城。赵军在死死抵抗的同时。连忙请求齐国支援。
齐国是东方大国。此刻孙膑正在齐国出任军师。孙膑认为这是一次报仇的好机会。所以策划了著名的围魏救赵战役:
他吩咐手下两个平平无奇的将领攻打平陵地区。平陵本身是无关紧要的地方。但是平陵的战火必然会引诱魏国大军前来援助。其中最靠近平陵的大军此刻正驻扎在横、卷这两个地方。庞涓调动这两个地方的军力前往支援平陵。一会儿功夫就把齐军击溃了。
在庞涓沾沾自喜的时候。孙膑已经让大将军田忌连夜带兵直奔大梁而去。庞涓这才发现。原来孙膑的目的是魏国国都大梁。而不是平陵。可是横、卷地区的军队被派走以后。大梁这边可就没有防守的军队了。果然是太狠了。
所以庞涓亲自带队。立刻返回大梁。庞涓急忙回大梁。压根就没想到半路上会出现意外。其实孙膑真正的目的不是大梁。而是庞涓。孙膑在庞涓回大梁的必经之地桂陵这里。设下了埋伏。结果庞涓中计被俘虏。
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史记》
第二。马陵之战。孙膑故技重施。围魏救韩擒杀庞涓。
魏惠王在攻破邯郸以后。占领了赵国大片土地。所以实力不减反增。这是很多人都没有预料到的。甚至在这个时候魏惠王公然称王。这让旁边的韩国十分不爽。魏国跟韩国也是接壤的。所以魏韩战争爆发了。强大的魏国在五次大胜以后。直接打到了韩国国都。韩国早就向齐国求援。而齐国在韩国第五次失败后。才主动出兵。
又是齐国在捣乱。魏惠王对齐国非常不爽。决定这一次必须要打服了齐国才行。所以调转人马。直奔齐军而来。指挥齐军的依旧还是田忌和孙膑。他们自然已经设下了圈套等待魏军的到来:
齐军深入魏国之地以后。发现庞涓所带领的魏军已经赶来。所以他们赶紧撤退。在孙膑的策划下。他们在撤退的时候。不断减少军营灶具。给庞涓造成一种。齐军丢盔弃甲的假象。
一连三天追击。庞涓不断发现齐军减灶的现象。而且累计起来。减去的灶足有半数之多。所以庞涓武断地认为。齐军此刻已经处于溃不成军的状态。于是庞涓便丢下了步兵。只带着一帮骑兵追赶齐军而去。
在魏军追击到马陵的时候。其实孙膑的埋伏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孙膑集中了一万名善于射箭的弓弩手。埋伏在马陵道路两旁。庞涓人马赶来后。万箭齐发。庞涓当场死亡。
孙子曰:“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於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愬於齐矣。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重利而得尊名也。”宣王曰:“善。”乃阴告韩之使者而遣之。韩因恃齐。五战不胜。而东委国於齐。齐因起兵。使田忌、田婴将。孙子为师。救韩、赵以击魏。大败之马陵。杀其将庞涓。虏魏太子申。---《史记》
总结:孙膑在击杀了庞涓以后。似乎也觉得战争不过是你争我夺的事情。完全没有任何正义可言。
围魏救赵的本来目的是为了救赵国。可是却造成了邯郸被攻破的惨剧。围魏救韩的目的本身也是为了救韩国。可是齐王迟迟没有出手。直到韩国支撑不住了。齐国才出手。其实也是为了消耗魏国和韩国。
孙膑算是真正看透了诸侯争霸的道理。所以他知道。不管为谁争霸天下。都是不义之举。老百姓是没有好日子过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孙膑已经深刻体会到了。所以在马陵之战以后。孙膑选择归隐山林。再也不问战国争霸的事情。
其他观点:
孙膑与庞涓本是同门师兄弟。由于庞涓妒贤忌能。把孙膑给搞残废了。但孙膑身残志坚。逃到齐国后。后来以军师的身份。为齐军出谋划策。终于在公元前342年的马陵一役中。报仇雪耻。杀庞涓于马陵坡。那么。孙膑是如何诱庞涓上钩。又如何射杀之呢?
第一。孙膑与庞涓的二度交锋
其实。在马陵之战前。孙膑就曾打败过庞涓一次。那是公元前353年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那一战。庞涓被生擒。不过。后来齐、魏谈和。庞涓便被释放了。因此。孙膑与庞涓的较量。还没有结束。
桂陵之战后十年。由于魏、韩开战。韩国向齐国求援。公元前342年。齐国远征军大举出动。进攻魏国。兵锋直指大梁城。魏惠王任命太子魏申为统帅。指挥对齐战争。庞涓率部从韩国回师。撤回魏国本土以迎战齐师。
魏国是战国时代的第一个霸国。尽管曾败给齐国。但骨子里仍然轻视齐国军队。孙膑认为。应该利用魏国轻视齐师的心理。利以诱之。把魏师一步步引诱到陷阱之中。问题是。魏国军队素质高。将领指挥水平也不低。要怎么诱敌深入呢?
为了诱使庞涓上钩。孙膑设计了军事史上最著名的计谋。便是减灶诱敌之计。
第二。减灶以迷惑对手。诱敌深入
孙膑的计划是这样的:当时齐国出动十几万大军。安营扎寨后。孙膑下令搭起十万座炉灶。这是做给魏国人看的。暗示齐国兵团实力雄厚。第二天。他下令把炉灶数量减少一半。只搭了五万座。大家都很纳闷。不知道孙膑用意何在。第三天。他又下令炉灶数量再减少。只搭了三万座。
这样做目的何在呢?正是要迷惑庞涓。原来庞涓与孙膑师出同门。经常以观察敌方炉灶数量的增减。来判断敌军的人数增减。庞涓一路尾随齐军。观察其动向。当然发现一条重要线索:齐军营地里的炉灶数量一天天地减少。
这意味着什么呢?齐军的数量在不断减少。庞涓判断。齐军中逃兵很多。仅仅三天时间。从炉灶的数量看。士兵应该逃了一半人了。庞涓对这一判断得意洋洋。但他做梦都没想到。这只是孙膑故意做给他看的。
自从桂陵之战被孙膑生擒后。庞涓引以为耻。一心想报复。在他看来。齐军不战自乱。真是天赐良机。于是他穷追猛打。以免让孙膑给逃了。庞涓他亲自率轻装骑兵、车兵。把步兵抛在身后。只带上少量的粮食。马不停蹄。追击孙膑。
从一开始。庞涓就被孙膑牵着鼻子走。而浑然不自知。这一场战争。是智者之间的角斗。师兄弟之间的内战。孙膑就象高明的棋手一样。从开局伊始。就牢牢地控制主动权。故意露出大大的破绽。诱敌深入。守株待兔。坐等庞涓送上门来。
第三。庞涓死于马陵坡
庞涓轻兵疾进。孙膑已为他挖好墓穴。孙膑选择了一个地点作为预设战场。这个地方称为马陵(山东范县西南)。
据《史记》所写。“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这是一个非常适于伏击的地形。地形狭窄。多山谷阻隘。这种口袋地形。一旦钻进去。就很难出来。孙膑以逸待劳。盘计庞涓的行军速度。推测他将在黄昏时抵达马陵。
在马陵道路中央。有一棵大树。孙膑唤人把树皮给刮了。刻了几个大字:“庞涓死此树下”。他命令一万名弓弩手埋伏在马陵道的两侧。强调道:“只要看到有火把。就万箭齐发。”士兵们各自领命。埋伏到路旁去了。
果不其然。庞涓带着轻骑、轻车部队一路追击。到了马陵时天色已暗下来。这棵路中央的树很显眼。上面还写有字。庞涓吩咐取火观看。当火把点燃时。庞涓看清树上的字。分明是:“庞涓死此树下。”埋伏在暗处的齐国弓弩手见魏师燃起火把。想起孙膑的吩咐。便万箭齐发。魏国士兵纷纷中箭倒地。乱成一片。
此时庞涓情知中计。师兄弟斗了这么多年。终究还是孙膑棋高一着。庞涓自知智穷兵败。无可挽回了。他拔出利剑。骂了一句:“遂成竖子之名。”遂自刭身亡。
竖子。就是“小子”的意思。在临死前。庞涓说“竟然让这小子成名了”。很明显他还是不愿承认自己的军事才华不及孙膑。不是孙膑高明。而是自己粗枝大叶。实际上。马陵之战。孙膑始终占据先手。料敌制胜。从谋局都收官。环环相扣。每个步骤都相当清晰。充满智慧。故而庞涓之败。理故宜然。
断了腿的孙膑。最终报复成功。干掉曾陷害过他的庞涓。这则复仇传奇。传颂千古。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
其他观点:
让我们先审题。十二个字的问题。包含了巨量信息。为您一一解读。一、孙膑是谁?二、孙膑的仇敌是谁?又是如何结仇的?跟他的残废有关系吗?三、孙膑是如何报仇的?
一、孙膑是谁?
孙膑。本名孙伯灵。生卒不详。战国前期齐国军事家。武圣孙武的后人。著有《孙膑兵法》。该书在隋以后一直亡佚。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该书的竹简。《孙膑兵法》遂重见天日。
曾与庞涓一同求学于鬼谷子门下。学成后。受庞涓邀请到魏国。后被害。在齐国使者帮助下到了齐国。辅佐齐将田忌。接连打败魏国。后随田忌到楚。晚年回到齐国。
二。孙伯灵是怎么变成孙膑的?
庞涓从鬼谷子处毕业后。在魏国找到了工作。想着自己的孙同学还没就业。就介绍孙伯灵到魏国来就业。孙同学到魏国后不久。庞涓发现他竟然比自己还受欢迎。一个人还没变得凶残。那是因为他还没尝过嫉妒的滋味。庞涓罗织罪名。把根基未稳的孙伯灵投进监狱。挑短了他的脚筋。这种刑罚叫做膑刑。孙伯灵同学就变成了孙膑同学了。
齐国使者出使魏国。多方寻访。找到孙膑。把孙膑藏在自己车中带回齐国。孙膑成为齐将田忌的重要谋士。孙膑不仅指导田忌赢了赛马。还指导田忌打赢了两场重要的战役。顺便也给自己报了仇。
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庞涓死于此树下)
四、几点感受。1、嫉妒是人性中最有毒的东西之一。不仅会害了别人。也会吞噬自己。
2、从事政治。一定懂得谁是我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国际政治中也是如此。不可恃强凌弱。自取灭亡。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 刚开始创业你们会选什么行业?
- 5-6万开店创业,做什么生意好?
- 文学上有种体裁叫古风,它和赋、诗词有何不同?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67133.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魏国,孙膑,齐国,之战,韩国,大梁,炉灶,邯郸,埋伏,目的
没想到大家都对残废孙膑是如何手刃仇敌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第一。桂陵之战。孙膑围魏救赵擒获庞涓。赵国和魏国素来就有些矛盾。所以赵国在收拾了魏国的小弟卫国以后。竟遭到了魏国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