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巨头学而思和新东方离场,谁在狂欢?
原创

教培巨头学而思和新东方离场,谁在狂欢?

好文

热门回答:

中小机构可能会狂欢。巨大的生源让他们可以分一杯羹。

家境贫寒读不起培训机构的会狂欢。毕竟省了钱。也不用有心理压力了。

家长有空闲。有文化。可以自己辅导的可以狂欢。比如我表姐。她和姐夫都是985硕士。但没有公婆和原生家庭的支持。日子过得去。但是并不富有。小外甥女从一年级时。也跟风去上了新东方。表姐总觉得培训机构赚钱太容易了。一节课。教孩子那么几个单词几句话。竟然180。180元啊。够10杯奶茶和一顿精美自助餐了。就那么一会会的学习功夫。学习那么一点点知识。却要白白给培训机构。表姐说起来啊。付学费像是割肉。但是不上。又没办法。毕竟同班同学都在读。又怕耽误了孩子。被裹胁着上了一年。双减出台了。学而思和新东方退出。表姐那叫一个高兴啊。狂欢购物了整整两天。“未来几年给新东方的钱。我都省出来了。当然要买买买了!”。

但是表姐冷静下来也很清楚。没有培训机构。学习是不能落下的。学了一年新东方了。大概的套路和教材脉络也很熟了。一口气下单了新东方小学阶段的全部教材。每周末划出了一个个时间段。自己上阵给孩子辅导。以前还担心自己辅导的效果比不上培训机构。现在没有了培训机构。自己辅导无论好坏。孩子都是赚了的。

表姐在事业单位(社科院)上班。钱不多不少。事情很少。有事打个招呼就可以不上班的。除此之外。社科院的特殊性。她是有寒暑假的。这样。表姐有足够时间和知识储备。给孩子备课。辅导。既省下了很多交给辅导班的钱。也不必焦虑和内卷。还丝毫不影响孩子的培优补差。最该狂欢的就是有学问。有足够时间的家长了。

其他观点:

感谢提问:

教育应该:顺势、借势、造势、乘势。而不是借此牟利。当前。资本裹挟下的教育巨头退场。看似有利于为家庭生育节省综合成本支出。然而。职业工作对个人综合学识要求越来越高、参加职业工作与养育儿女在时间管理上的“零和博弈”仍未解除、现代孩子成长&成才对多元教辅需求越来越盛......因此。充实非营利性公办教辅资源供给。让孩子们能够近距离实现多元成长自由才是教育工作未来应该有的努力方向、才是教育作为辅助人口生育基础事业应该具备的发展方向。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自然创造生命物质之时并没有锁死生命的成长轨迹。每种自然生命除了基本成长形态、体貌特质、营养补给途径。真实的生长状况任然需要生命个体诞生之后自主适应。人类。自然生命体系中的社群性、高智商哺乳动物。唯有人类具备通过大规模同类分工协作改造自然物质组合形态的本领、唯有人类通过驯化播种植物+驯服圈养动物改善了自我食物供给结构、自然生命体系之中唯有人类进化出了成体系的抽象社会文明成果......因此。为了将适应自然生存环境的综合智慧代际延续下去。人类相较于其它自然生命进化形成了更为完备的生存技能传承体系——教育。

教育。现代人类辅助子女快速成长的综合性社会行为艺术。是人类作为高等智慧创造能力的独特依据。直立行走、控制声带使用人类信息交换工具【语言】、沿袭人类社会文明生存方式【比如制作生产劳动与生活辅助工具、驯化播种植物、驯服圈养动物】.....每个人类孩子出生之后都必须从零开始模仿学习人了社会文明生存技能。那么。教育应该如何顺势、借势、造势、乘势呢?

《孙子兵法·势篇》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

死而更生。四时是也。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势如彍弩。节如发机。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

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湍急的流水所以能漂动大石。是因为使它产生巨大冲击力的势能;猛禽搏击雀鸟。一举可致对手于死地。是因为它掌握了最有利于爆发冲击力的时空位置。节奏迅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行军打仗、人类社会治理都讲究一个东西——势。个体强壮不如大象、凶猛不及狮子、灵巧不济猴子、警觉不敌老狼......人类全凭智力分工协作才能在“危机四伏”的“自然生态食物链”中赢得生机。同样。人类社会教育发展进步亦与顺势、借势、造势、乘势密不可分。

一、人类教育事业发展顺应了抽象字符文明形成的大势

植物只能吸纳根系触达土壤中的水分和微矿物+接受枝叶伸展空域的阳光照射。动物只能获取肢体触达范围之内的营养补给。植物生命落地生根。每棵种子都只能落到哪里就从那里生长。生长环境的好坏全凭“运气”;动物不具备制造维持生命活动养料的能力。只能通过肢体运动采集植物或者捕获其它动物维持自我生长。因此。动物生命降生之后都会跟随父母一起生活相当长的时间。通过模仿练习形成独立生存技能。

人类生于自然、长于自然。是“自然生态食物链”中的核心成员。也是智商最高的社群性、杂食性哺乳动物。人类既可以采集植物果实充饥、也能够捕获其它动物“改善伙食”。然而。在机缘巧合之下人类开始有目的的借助自然物质加工捕食工具、播种植物、圈养动物。当人类获得相对稳定的食物补给之后。人类就有了更多时间可以思考生活、探索自然物质世界。

社群性动物都必须与同伴进行信息交流。肢体、声音、气味便成为稍高等级动物生命实现群体信息交流的“三驾马车”。因此。我们能够看到动物利用尿液标记领地、用声音求偶、用肢体动作表示友好或者敌意......然而。肢体动作+声音+气味传播都存在巨大的时空局限性。不利于跨时空、远距离、非即时性信息交换。

用什么方式能够将个人生存经验长久传承下去、用什么统一人类对自然物质的认知、用什么相对统一群体信息交换标准......在漫长的生活实践过程中。人类将特定现实物质的形态+性状+功用提炼汇集成抽象的符号+读音+寓意。人类社会文明形成的程序物质实体—>物质用途—>抽象字符【包括寓意+读音】—>文明成果。

有了人类社会文明雏形。如何将它传播普及到更宽广的群体生活区域?如何借助人类已有成熟生活经验辅助更多孩子快速成才?因此。通过家长或老师通过讲解、演示将人类文明成果与自然物质比照、对应之后。促使孩子大脑中形成文明生存行为“条件反射”的复杂行为艺术开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普及开来。教育即引导孩子形成看见某物就想到这种物质的文字符号+读音+实际用途、见到某种特定符号/听某种特定发音就能联想到某物的“条件反射”。教学的程序文明成果—>抽象字符【包括寓意+读音】—>物质用途—>物质实体。所以说。人类教育事业发展顺应了抽象字符文明形成的大势。

二、学校教育借附带动力机械工业革命之势

人们常说:“孩子是天生父母养的。”人类社会早前【比如我国社会倒退100年。新中国成立之时我国尚有80%左右的人不识字】。由于社会文明积淀少、普及程度低。普通民众家的孩子极少有机会接受系统性的人类文化教育。绝大多数孩子都是谁生、谁负责养育。

18世纪附带动力机械开始进入辅助人类社会生产劳动行列。人类关于生产劳动的实践经验快速积累、附带动力机械对生产劳动者自身文化素养要求更高+要求生产劳动的专注程度更高+留给职业劳动者照料孩子的时间更少。因此。为了给社会发展持续提供高素质劳动者、缓解职业劳动者不能兼顾陪伴自己孩子学习成长的尴尬。职业化的学校教育开始在全社会普及开来。

1619年。德国魏玛公国公布的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的子女入学。1763年到1819年。德国基本完善了义务教育法规。以此为标志。家庭生育进入了父母生+家庭&学校【家长与老师】共养时代。以学校规模化、职业化的教育方式辅助更多孩子快速学习成长逐步成为社会主流。

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快速步入工业信息化。我国综合学校教育事业也同步迈上了好几级新台阶。截止到2020年。我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每10万人中有15467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至9.91年。

三、学校教育应该为扶正人口生育能力造势

不出产粮食、不建造楼房、不生产日用商品、不改进人类社会生产劳动结构......学校教育不增加任何人类社会物质消费财富。那么。为什么人类社会越发展。学校教育反而越完善、越系统呢?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的确。教育是现代人类辅助子女快速成长的综合性社会行为艺术。它是现代人类职业分工协作体制中最为特殊的职业。它不生产粮食、不加工人类日用消费品。但是。通过教育能够让每个孩子都站在前人成功生活经验基础上继续成长。能够从根源上避免每个孩子都从零开始摸索该如何生活。因此。新中国70多年发展历程中。充分借助教育。把被敌对势力视作“包袱”的人口变成了人力资源优势。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教育是人类辅助子女快速成长的综合性社会行为艺术。也是现代人类孩子出生之后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基本途径。当然。现代学校教育还有另一重重要社会责任——为城镇职业劳动者家庭缓解生育“后顾之忧”。

生孩子最需要花时间陪伴他们学习成长。花时间陪伴孩子学习成长会影响个人职业生活、职业生产劳动不欢迎因生育耽误工作的人。但没有生育职业劳动者又没有出处、人类社会文明积淀越来越多。单独依靠个人难以辅助孩子综合成长好......因此。为了平衡职业工作与家庭人口生育。现代人类社会市场经济越发达学校教育体系越完善。

1950年。总人口约5.5亿。新生儿童1419万人。人口出生率约36.00‰;三年自然灾害最困难的1961年。总人口约6.5亿。新生儿童949万人。出生率18.13‰;2020年。全国总人口约14亿。新生儿童1200万人。出生率约8.57‰。时下。我国人口生育以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峻的时刻。网络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现有小学25.1万所。与2001年相比减少的小学数量高达到24万所。所以。学校教育应该为扶正人口生育能力造势。否则人口生育能力持续下滑学校数量继续缩减将不可避免。

四、未来教育革新应乘科技变革之势

教育工作的核心价值是“承贤启智”。也就是借助人类社会业已成熟的文明成果辅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因此。教育工作所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天生具有信息滞后性。即必定会用昨天的正确知识、教今天的孩子、适应明天的人类社会生活。

无线通讯、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机械......人类社会每天都在被更新、每天都有新知识被创造出来。因此。未来教育的基础是保障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发育、增强孩子综合社会适应能力。所以。未来教育革新应乘科技变革之势。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主体。是人创造了人类社会消费财富价值体系。人类社会消费财富应该属于创造它们的人民。教育是辅助人类发展进步的非独立性基础事业。它在人类社会发展旅程中的核心价值是传播文明、为国家发展建设储备人才、为家庭人口生育纾困。所以。现代教育工作更应该:顺势、借势、造势、乘势。

其他观点:

非学科类体音美的课外兴趣班会更加火热。一些青少年户外强身健体的培训机构也在寒假前摩拳擦掌。

这样也好。少数在语数英学科有天赋的孩子会自觉地继续钻研。其实将来长大真想搞学问的话。还就要有强大的自学能力和自己钻研的精神。之前教培机构红火时。孩子们靠大量刷题提高分数。这种现象刚好可以改变。

让孩子们离开电脑和手机。不要陷入题海战术。学一样自己感兴趣的文体项目。甚至不报班就天天坚持跑步、做操也挺好。让现在的课外兴趣成为一生的爱好和特长。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38:24

    人类,人类社会,孩子,物质,自然,学校,生命,动物,新东方,职业

  • 夜深时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38:24

    没想到大家都对教培巨头学而思和新东方离场,谁在狂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38:24

    中小机构可能会狂欢。巨大的生源让他们可以分一杯羹。家境贫寒读不起培训机构的会狂欢。毕竟省了钱。也不用有心理压力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