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带“宣”字的皇帝有哪些,“宣”字有哪些含义?
原创

中国历史上带“宣”字的皇帝有哪些,“宣”字有哪些含义?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秦始皇曾一度废除谥号。汉朝又将其恢复。顺便连庙号也继续使用。如汉高帝刘邦。谥号高。庙号太祖。就称他为汉高祖。值得一提的是。“高”这个谥号在谥号的选取典籍《谥法表》上没有。是汉朝人自创的。

《谥法表》上的谥号号分三类。分别是表褒扬的美谥、表怜惜的平谥以及表批判的恶谥。“宣”是美谥。跟文、武并列。

据《谥法表》记载。“宣”的评判标准为:

圣善周闻曰宣;施而不成曰宣;善问周达曰宣;施而不秘曰宣;诚意见外曰宣;重光丽日曰宣;义问周达曰宣;能布令德曰宣;浚达有德曰宣;力施四方曰宣;哲惠昭布曰宣;善闻式布曰宣。

只要符合上述条件之一。就有可能获得“宣”这个谥号。获得“宣”这个谥号的皇帝有:

西汉中兴之主。一场“孝宣之治”将国势推向顶峰。设立西域都护府第一次将今天新疆的广大土地纳入版图。

2、晋宣帝司马懿。

司马炎称帝后。对自己的祖宗进行了追封。其中他的爷爷司马懿作为王朝的奠基人。获得了宣皇帝的名号。虽是追封。但以司马懿的权势。皇帝说话都没他管用。

3、南北朝时期西梁宣帝萧詧(chá)。

梁武帝萧衍之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 。南北朝时期西梁建立者。

侯景之乱后。南朝梁大乱。萧詧争权失败。转而向西魏称藩。之后西魏攻下江陵。立萧詧为梁主。西梁建立。但却只有江陵一州之地。而且奉西魏正朔。

陈顼(xū)。陈霸先之侄。陈文帝的弟弟。废掉侄子陈废帝自立。

陈顼在位期间。南朝境内较为平稳。社会还算安定。陈军出兵北伐。从北齐手中夺取淮南。但却没有乘胜追击。使得北周趁机灭掉北齐。随即南下攻占淮南。陈朝形势变得危急。但真正让陈朝毁灭的还是陈顼选的继承人——太子陈叔宝。

5、南北朝时期北魏宣武帝元恪。

北魏孝文帝元宏次子。在其统治初期。北魏对南朝发动一系列战争。疆土大展。国势盛极一时。但在后期。外戚高肇专权。朝政一片黑暗。北魏逐渐衰弱。

北齐的开国皇帝。少年隐忍。在大哥高澄被刺杀后迅速掌控局面。完成取代东魏的过程。他在位前期英明神武、励精图治、重用贤才、编纂齐律、整顿吏治。多次击败柔然、突厥、契丹等。并南征攻占淮南。被称为英雄天子。

但后期却是一个神经病。纵欲酗酒、残暴滥杀、大兴土木。最终因饮酒过度而患上厌食症饿死。

11、南北朝时期北周宣帝宇文赟(yūn)。

隋唐时期。皇权加强。尤其在唐玄宗时期。谥号画风突变。一下子从几个字变成十几个字。后来不断变长。到了清朝。皇帝谥号已经变成几十个字了。谥号里有宣的皇帝怕是有点多。

这时候。再用谥号称呼皇帝也不现实。于是就变成了庙号称呼。如刚才的唐玄宗。庙号玄宗。庙号的数目不多。不够皇帝们用。于是谥号里的字也进了庙号。也算是另类的谥号了。

庙号里有“宣”字的皇帝有:

一代忍王。人称小太宗。即位后勤于政事。对外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对内压制宦官、藩镇等。创造了一段安定繁荣的时期。即“大中之治”。

2、金宣宗完颜珣。

被权臣拥立。在位期间正值金朝被蒙古暴打。他无奈只能进行和谈。和议城后。他南迁汴京。蒙古以此为由再次发动战争。很快。中都失守。不久辽东也丢了。金宣宗在位期间金国正是日薄西山之时。他的一生都是在内外交困中度过的。

明朝盛世“仁宣之治”的主要开创者。创造出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

4、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帝)。

道光帝任内的清朝日益衰弱。他也做了一些努力。但仍旧停留在封建社会的水平。看不到当时西方的先进。没有一点学习西方、振兴国势的措施。只是自己厉行节约有什么用?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从此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综上所述。只要客观评价。宣帝或宣宗则大多数是中兴之主或者守成之君。当然。那些不客观的。往脸上贴金也没用。该废还是废。

其他观点:

宣是谥号的一种。先讲讲什么是谥号。

谥号一般为分三种:

最高的谥号有褒扬含义。如:文。武。成。桓。昭。穆。景。明。宣等。

中等的谥号表示不褒不贬。如怀。哀。思。闽等。

最差的谥号带走否定的含义。如厉。灵。炀等。

本题说到得宣是属于褒扬的谥号。其评价标准为:

圣善周闻曰宣;施而不成曰宣;善问周达曰宣;施而不秘曰宣;诚意见外曰宣;重光丽日曰宣;义问周达曰宣;能布令德曰宣;浚达有德曰宣;力施四方曰宣;哲惠昭布曰宣;善闻式布曰宣。

可见宣这个谥号评价还是很高的。只要满足以上条件之一。就很有可能被评为宣这个谥号。我国历史上谥号为宣的皇帝有很多。简单介绍几个:


其他谥号未宣的还有晋宣帝司马懿。后赵宣帝石邪。 后凉宣帝 。北燕宣帝冯安 。夏宣帝刘务桓 。代宣帝拓跋推寅 。南齐宣帝萧承之 。西梁宣帝萧詧等等。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有的谥号死后才被追谥的。如司马懿。司马懿死前并没有当皇帝。有的皇帝谥号是宣并不代表他名副其实。因为继位君主出于尊重先人的目的。作出了不客观的评价。

其他观点:

小王朝的就不说了。说几个比较大的王朝的宣帝(宗):汉宣帝刘询、晋宣帝司马懿、齐宣帝萧承之、陈宣帝陈顼、唐宣宗李忱、明宣宗朱瞻基、清宣宗旻宁。

在谥法里。对“宣”是这么定义的:

圣善周闻曰宣;施而不成曰宣;善问周达曰宣;施而不秘曰宣;诚意见外曰宣;重光丽日曰宣;义问周达曰宣;能布令德曰宣;浚达有德曰宣;力施四方曰宣;哲惠昭布曰宣;善闻式布曰宣。

话比较晦涩。但是可以看出来能被谥“宣”的都是比较好的词。而单独作为词讲的话。宣有明亮的、宽厚的、璧玉等意思。以褒义为主。

再看历朝历代的宣帝(宗)。大多数都是中兴之主。或者是比较有为的皇帝。最起码像道光那样也是个守成之主。因此。“宣”这个谥号。大抵还是可以成为美谥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39:55

    谥号,庙号,皇帝,司马懿,时期,北魏,都是,淮南,宣宗,西魏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39:55

    没想到大家都对中国历史上带“宣”字的皇帝有哪些,“宣”字有哪些含义?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39:55

    秦始皇曾一度废除谥号。汉朝又将其恢复。顺便连庙号也继续使用。如汉高帝刘邦。谥号高。庙号太祖。就称他为汉高祖。值得一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