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中国发生了什么?
原创

1862年中国发生了什么?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走向了历史舞台。

1862年。看似平凡的一年。却影响了中国将近半个世纪。这一年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运气来了。

大年初一。慈禧、慈安和同治皇帝接受了朝臣们的新春祝贺之后。两个人匆匆的赶回后宫。军机大臣们也紧随其后。慈禧暗中送了一口气。自己儿子总算做了皇帝。昭告天下年号“同治”也正式颁布了。不过她忧心得的事情还很多。和太平天国的交战处于胶着之中。

此时奕䜣报告了一个好消息。安徽的李鸿章已经训练了14营人马。有9590人。和湘军的配置差不多。此人是曾国藩的幕僚加弟子。慈禧听说之后。喜上眉梢。这真是天赐良机。正愁没有人制衡湘军。可以大力扶持。并分化曾国藩和李鸿章。慈禧交代奕䜣。李鸿章这种人要尽快的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快。正是用人之际。心中却琢磨着如何分化湘军和淮军!

慈禧太后训斥几个军机大臣。听说山东邹城有个草头皇帝宋继鹏、云南昭通也有一个草头皇帝李永和。这两个草头皇帝都已经存在三年了。需尽快扑灭。不然草头皇帝越来越多。

刚过了年。踌躇满志的李鸿章将自己训练的14营淮军集结到安庆。清自己的老师曾国藩检阅。这是淮军正式成军了。曾国藩在李鸿章的陪同下检阅了湘军。病下令。淮军13营9000人马上进驻上海。上海的商人们凑了18两白银。雇佣了英国商船将淮军9000多人全部运到了上海驻防。李鸿章到达上海之后。立马和英国、美国等外国雇佣军进行沟通。协作共同打击太平军。

在利益的驱动下。淮军和雇佣军开始合作了。李鸿章的人生也开挂了!

1862年3月。曾国藩的推荐李鸿章为巡抚。慈禧太后立马同意了。不过这是一个虚职。一年的征战下来。慈禧太后实授李鸿章为巡抚。有意提拔李鸿章。扩大淮军的规模。以制衡曾国藩的湘军。

慈禧和她提拔的李鸿章在这一年开始崭露头角。

李秀成、陈玉成的人生转折之年。

李秀成和陈玉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将领。手握重兵。但是洪秀全并不放心他们。时时刻刻盯紧这两个人物。他们的部队和幕僚中到处安插者洪秀全的亲信。随时报告他们的情况。防止第二个杨秀清出现。太平天国的朝廷之中。洪秀全提拔了众多的亲戚成为“王爷”。以巩固自己的政权。太平天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1861年。陈玉成、李秀成准备合围武昌城。陈玉成单独围困。李秀成的部队遭遇英国军舰和部队的阻拦而没有到达合围地点。只好撤退。

李秀成经营江浙多年。除了上海之外的很多地区都被他占领了。李秀成也面临陈玉成一样的尴尬局面。被洪秀全死死地盯住了。身边到处是洪秀全的安插的人员。

李秀车正在围困上海的紧要关头。每到关键时刻。列强的军舰、大炮就会亲自上阵对付太平军。单单一个淮军是守不住上海的。李鸿章的淮军主力多亏了列强的支持才生存了下来。李秀成围困上海。曾国藩弟弟曾国荃围困天京。此时洪秀全多次强令李秀成撤围。回援天京。

五月初八。李秀成撤围松江。率领13王约40万人(有疑问。号称60万)回援天京。李鸿章淮军的困局才得以解开。

9月14日-10月24日。李秀成率军在南京雨花台同湘军曾国荃展开44天的大战。最终解围天京失败。不过天京城大道危机暂时解除了。李秀成主力解围天京。江浙一带的根据地遭受围攻。洪秀全不允许李秀成援助。李秀成此时进言洪秀全。不要再守天京。而是选择其他地方。不过为时已晚了。

太平天国最后的战将。一个被叛徒出卖被杀。一个被洪秀全留在天京固守。注定了天平天国的命运。

“常胜军”统帅的末日之年。

这一年在上海的外国雇佣军常胜军成立。最终兵力5000人。美国人华尔入籍中国。成为常胜军的统领。获封参将之职。协同淮军、绿营兵作战。美国人法尔思德和白齐文任副统领。

常胜军遇到李秀成算是遇到了克星。三月份。天平军俘虏了副统领法尔思德。后被太平军放归。他辞职、回国了。6月份太平军在浙江慈禧击毙了统领华尔。

外蒙分裂祸根肇始的第一年。

清朝的官员大都是后知后觉。等到事情发生了。早就已经不可挽回了。

1862年3月4日。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了一个通商和约——《中俄陆路通商章程》。看似简单的一个通商章程。却为外蒙古分裂埋下了伏笔。

沙俄在中国新疆、蒙古边界的贸易免税。陆路运输运到天津的货物征税是原来的三分之一;沙俄商人贩卖中国物品免税。只征收2.5%的出口税;到达张家口的沙俄货物。征税三分之一。免其他税。可以留五分之一的货物在张家口当地销售。

尤其是外蒙古区域的贸易被沙俄垄断。中国内地商人全撤走了。经济侵略和结果是外蒙古的离心力越来越大。中国内地对这一地区的影响迅速减弱。这为外蒙独立埋下了祸根。

一年下来之后。慈禧和慈安沾沾自喜。天平天国终于被遏制了。两个草头皇帝宋继鹏、李永和也被灭了。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其他观点:

公元1862年是多事之秋。

1月

1日(十二月二日乙卯)〔十一月二十二日丙辰〕。汉口开埠。

同日。太平天国以幼赞王蒙时雍、章王林绍璋、顺王李春发三人名义。照会英国侵略者。断然拒绝1861年12月27日英国参赞巴夏礼等所提四项无理要求。即要求赔偿英人在太平军领域内被“劫截”之损失;悬挂英旗船只可以自由航行太平军领域内之河流;太平军不进及上海、吴淞周围百里地带;汉口、九江周围百里以内亦不得进入等等。

中外会防局成立 3日(十二月四日丁巳)〔十一月二十四日戊午〕。由英参赞巴夏礼与清苏松太道吴煦等议定之中外会防局在上海成立。其任务为“借师助剿”、领导华尔“洋枪队”。共同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江苏巡抚薛焕于1月26日将此事上奏清廷。2月8日。清廷批准成立。

第二次进攻上海 7日(十二月八日辛酉)〔十一月二十八日壬戌〕。李秀成乘浙江大胜之势。自杭州分五路进军上海;谆谕上海、松江军民去逆归顺。劝上海洋商各宜自爱。两不相扰。倘敢助逆为恶。与太平军抗敌。则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20日。李秀成部慕王谭绍光、纳王郜永宽率军围吴淞。占高桥。2月13日。英水师提督何伯、法水师提督卜罗德在上海布防。抗拒太平军。24日。何伯、卜罗德率英、法侵略军。华尔率洋枪队。凭借优势武器。进攻高桥太平军。25日。击败太平军。3月1日。何伯又率侵略联军偷袭闵行附近萧塘之太平军。并对村民烧杀抢掠。16日。江苏巡抚薛焕奏华尔洋枪队取名“常胜军”。由苏松太道吴煦督带。记名道杨坊会同华尔管带。3月。英军上将士迪佛立率援军自天津抵上海。4月4日。会合何伯、卜罗德及新到俄国兵进攻七宝、王家寺太平军营。5日。卜罗德又以大炮轰毁罗家港太平军营垒。8日。李鸿章淮军自安庆乘英轮抵上海。17日。士迪佛立、卜罗德率英法侵略军猛攻周浦太平军营垒。太平军死六百人。三百俘虏也被残酷处死。侵略军乘胜大肆劫掠。5月1日。英法军及“常胜军”攻陷江苏嘉定。守城太平军中一百三十名童子兵全部英勇战死。12日。又占青浦。17日。英法军、“常胜军”、淮军与太平军战于奉贤南桥镇。法水师提督卜罗德被击毙。20日。占奉贤柘林镇。21日。占奉贤。太平军处于消极防御被动挨打局面。李秀成从苏州赶到前线组织反攻。5月17日。太平军太仓一战。击毙清知府李庆琛。全歼五千人。18日。进攻嘉定、宝山、吴淞、青浦。26日。击败英法军。克嘉定。进逼上海。侵略军丧胆。不敢出击太平军。28日。太平军进攻青浦。克泗泾;29日。李秀成大败华尔。进围松江。6月9日。克复青浦。俘获“常胜军”副领队法尔思德。17日。进至法华镇、徐家汇、九里桥。直逼租界和上海县城。18日与李鸿章淮军战于徐家汇、九里桥、新桥、虹桥等处失利。19日。李秀成退军苏州。第二次进攻上海失败。

李鸿章(1823-1901)。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1853年随侍郎吕贤基回籍办团练抵抗太平军。1858年入曾国藩幕襄办营务。1861年编练淮军。次年调至上海。伙同英、美侵略者与太平军作战。升任江苏巡抚。后来成为洋务派首领。掌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为中国近代史上媚外卖国的典型人物。

公元1862年 2月

(壬戌 清穆宗毅皇帝载淳同治元年 太平天国十二年 2月)

太平军远征西北 12日(正月十四日丁酉)〔正月三日戊戌〕。扶王陈得才、遵王赖文光、启王梁成富、祜王蓝成春奉陈玉成命自庐州远征西北至河南新蔡。4月9日。围攻南阳。17日入陕西。攻商南。5月17日。进逼西安。闻庐州围急。旋自西安东向。克华州。攻华阴。30日出潼关。谋东归河南。打通豫、陕。联合捻军。回救陈玉成。陈玉成遇难后。便在河南唐县、南阳及湖北枣阳、随州(今随县)一带活动。西北远征军归李秀成节制后。奉命上去招足人马。限二十四个月回救天京。陈得才等遂于1862年11月30日进攻湖北郧阳府(今郧县)。沿汉水而上。1863年10月2日占陕西汉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在陕南颇有发展。1864年2月10日分三路东援天京。未至。天京陷。其中一部成为继续斗争主力。

陈得才(?-1864)。广西浔州(治今桂平)人。英王陈玉成之叔。1860年5月。封公天福。9月。为公天安。1861年冬封扶王。次年初。远征西北。“广招兵马”。旋回救陈玉成未果。又到西北扩军。图回援天京。1864年率大军入河南、湖北。时天京陷落。仍东进安徽。11月。在黑石渡同僧格林沁部决战失败。宁死不屈。服毒自尽。

公元1862年 4月

(壬戌 清穆宗毅皇帝载淳同治元年 太平天国十二年 4月)

陕西回民起义 17日(三月十九日辛丑)〔三月六日壬寅〕。陕西回民任武(?-约1863)起义于渭南。任武曾参加1857-1858年云南回民起义。1862年陕西团练大臣张芾强迫回民抽拔壮勇。又在华州(今华县)虐杀回民。任武遂率领回民杀张芾。攻克华州等地。围攻西安。占领渭河流域。屡次打败清帅胜保和多隆阿。由于汉、同互杀。西安、大荔一带二三十县汉、回死亡数十万人。反清力量削弱。后清帅多隆阿攻破渭南、大荔一带回民村庄。借口“护汉”。屠杀史家河回民。六十里内尽成白地。任武率余部退往陕甘交界处董志原活动。

公元1862年 5月

(壬戌 清穆宗毅皇帝载淳同治元年 太平天国十二年 5月)

宁波失陷 10日(四月十二日甲子)(三月二十九日乙好〕。英法军与清军占宁波。先4月。英国总兵丢乐德克蛮横要求太平军拆除宁波城上炮位。否则将予以摧毁并占领宁波。太平军守将黄呈忠、范汝增复照严拒。5月初。侵略者又无理要求太平军退出宁波。遭到断然拒绝。英法军舰六艘伙同清军发动进攻。太平军伤毙法舰队司令耿尼;范汝增率卫队迎头痛击爬上城墙之侵略军。太平军大量杀伤敌军后。主动撤离宁波。英、法侵略者以宁波为基地组织中外反革命联军。英国驻宁波水师总兵官丢乐德克募集军士一千人。成立中英混合军。分为“常安军”和“定胜军”。宁波税务司法人日意格(1835-1886)募集兵士四百人。成立中法混合军。又称“常捷军”。他们伙同“常胜军”向太平军进犯。先后陷余姚、慈溪、奉化。

天京第三次被围 30日(五月三日甲申)〔四月十八日乙酉〕。天京被湘军包围。先是安庆失守后。曾国藩实行“欲拔本根。先剪枝叶”战略。在半年多时间内。逐一攻占天京、安庆、庐州间太平天国财赋重地。1861年10月23日。攻陷天京、庐州间主要联系据点无为州。26日。占据太平天国军粮集中地运漕镇。11月1日。攻陷军事重镇东关。1862年3月12日。陷西梁山。4月18日。曾国荃攻占巢县、含山;和州、裕溪口等地。相继失陷;5月13日。庐州失陷。18日。曾国荃、彭玉麟攻占太平府金柱关。20日。芜湖陷。28日。曾国荃占秣陵关。29日。陷大胜关、三汊河30日。曾国荃扎营雨花台。彭玉麟率湘军水师进泊护城河口。天京第三次被围。

公元1862年 6月

(壬戌 清穆宗毅皇帝载淳同治元年 太平天国十二年 6月)

陈玉成就义 4日(五月八日己丑)〔四月二十三日庚寅〕。英王陈玉成在河南延津就义。先是5月。庐州失陷。陈玉成率残兵往寿州(今安徽寿县)。15日被苗沛霖诱执。献送清帅胜保。胜保遣人劝降。被英王斥退。胜保亲自出场。令英王跪。英王挺立不拜。怒斥胜保。胜保仍劝降。陈玉成日:“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6月4日。在被执送北京途中。于河南延津英勇就义。死年二十六。

苗沛霖(?-1863)。字雨三。安徽凤台人。1856年在家乡办团练。与捻军作战。割据凤台周围数十州县。次年。投靠胜保。受清朝官职。1860年混入捻军。次年太平天国封他为奏王。1862年。胜保重来淮北攻捻。他暗投胜保。再度降清。诱执陈玉成献胜保。胜保死后又叛清。1863年。在安徽蒙城被僧格林沁部击败后。为英王旧部所杀。

7日(五月十一日壬辰)。台湾嘉义、台南发生6.5级地震。

公元1862年 8月

(壬戌 清穆宗毅皇帝载淳同治元年 太平天国十二年 8月)

设同文馆 24日(七月二十九日庚戌)〔七月十三日辛开〕。奕䜣等具奏于北京设立同文馆。附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该馆为培养翻译人员的“洋务学堂”。先后开设英文、法文、俄文、德文、日文、天文、算学等班。初仅挑选十三四岁以下之八旗子弟入学。后兼收年岁较长之满汉科举出身人员。教师多为外国人。由总税务司英人赫德推荐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总管教务近三十年。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丁韪良(1827-1916)。美国传教士。1850年来中国宁波传教。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任美公使列维廉的翻译。1865年为同文馆教习。1869-1894年任同文馆总教习。1898-1900年。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著有《花甲忆记》、《中国之觉醒》等书。

公元1862年 9月

(壬戌 清穆宗毅皇帝载淳同治元年 太平天国十二年 9月)

击毙华尔 22日(八月二十九日己卯)〔八月十一日庚辰〕。太平军在浙江慈溪击伤华尔。旋毙。10月7日。李鸿章任美国人白齐文为“常胜军”领队。

白齐文(1836-1865)。1860年6月与华尔组织洋枪队镇压太平军。任副领队。1863年1月。因索饷未遂。殴打前苏松太粮道杨坊。夺走洋银四万余元。被江苏巡抚李鸿章撤职。8月。投入太平军。10月。复叛投“常胜军”统带戈登。旋赴日本治病。1865年2月;秘密至福建漳州。拟投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未果。5月。被清军捕获。6月。在解往上海途中于浙江兰溪翻船溺死。

公元1862年 10月

(壬戌 清穆宗毅皇帝载淳同治元年 太平天国十二年 10月)

天京解围战 13日(闰八月二十日庚子)〔九月二日辛好〕。李秀成下令围攻雨花台曾国荃军营。先是天京第三次被围后。洪秀全多次严诏李秀成追救京城。8月6日。李秀成在苏州召开军事会议。部署救援天京。太平军二十万。号称六十万。回救天京。从10月13日到11月26日。大战四十五天。东至方山。西至板桥镇。昼夜不停地猛攻湘军。打得曾国荃惊呼“濒于危者累矣”!曾国藩也束手无策。惊呼“心已用烂。胆已惊破”。但是太平军终因缺冬衣。少军食。将士饥寒。各将领又不同心协力。不得不于11月26日主动撤围。曾国荃得以侥幸守住营垒。

公元1862年 12月

(壬戌 清穆宗毅皇帝载淳同治元年 太平天国十二年 12月)

李秀成西征 1日(十月十日己丑)〔十月二十日庚寅〕。以天京解围战未克。洪秀全严责李秀成。予以革爵处分。并令其“进兵北行”。李秀成命章王林绍璋等由天京下关渡江西征。1863年2月27日。李秀成率军渡江西征。由含山、和州、巢县进军。拟攻皖、鄂。以解天京之围。5月。围攻六安州不克。折回寿州。西征失败。曾国藩定计急争天京。以攻其必救。6月13日。清军陷雨花台。天京危急。李秀成奉诏回京。20日。李秀成军自江浦桥林、小店经九洑洲南渡。撤退途中由于严重缺粮。敌军袭击。最后又在敌炮火下渡江。前后失去战士十多万人。自此。长江北岸尽为敌有。

公元1862年 是岁

(壬戌 清穆宗毅皇帝载淳同治元年 太平天国十二年 是岁)

《中俄陆路通商章程》订立 主要内容有:俄商在中国边界百里之内贸易概不纳税;“小本营生”之俄商。可在蒙古各地任便贸易。概免纳税;俄商经陆路运俄国货物至天津。其应纳进口正税“按照各国税则三分减一”;运往天津、通州(今北京通县)之俄国商货。经张家口时。可酌留十分之二在当地销售。免纳子税。进口正税同样三分减一;俄商从张家口贩运土货回国。只纳子税百分之二点五。免纳出口正税。该章程开陆路通商减税恶例。

其他观点:

发生了很多。但也没什么特别的。战乱、饥荒、离乱……正如同其他任何不幸的时代一样。

但要说有什么样的事件。是那个黑暗时代的一束微弱光。照亮未来的道路?我认为是当年1862年8月创办京师同文馆。

这所学校虽然规模不大。但它却与当时中国的其他学校不一样了。它翻译西方技术资料。培养通晓各国语言的翻译人才。教授近代科学知识。而这些东西。恰恰是当年的中国人最需要的。

新的知识与思想。在当时看来影响不大。但只要生根发芽。最后必将创造出一个新世界。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54:25

    太平军,太平天国,天京,上海,同治,皇帝,湘军,英法,沙俄,宁波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54:25

    没想到大家都对1862年中国发生了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1:54:26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走向了历史舞台。1862年。看似平凡的一年。却影响了中国将近半个世纪。这一年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