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钰,朱见深,朱佑樘。这七人,是不是都算英明的君主?
原创

朱元璋,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钰,朱见深,朱佑樘。这七人,是不是都算英明的君主?

好文

热门回答:

碍于明代少数皇帝的奇葩事实在太多。比如数十年不上朝的嘉靖、万历皇帝。自封大将军的正德皇帝。不做皇帝做木匠的天启皇帝。不爱美女爱奶妈的成化皇帝等。受这些皇帝的影响。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明朝的皇帝都不行。甚至还流传出“明代无明君”这样的荒诞之语。

试问。若明代真无明君。它怎会有276年的国祚!中国二千余年的封建史。超过200年国祚的王朝。除明代外。就只有四个。即210年的西汉。289年的唐代。218年的辽代。276年的清代。而这四个王朝皆是明主辈出的朝代。我们熟知的汉武帝、汉宣帝、唐太宗、唐玄宗、辽太祖、清圣祖等明主。皆是出自于此四王朝。由此。试想。能与这四王朝相提并论。且国祚与清并列第二的明朝。它岂会无明君呢!

事实上。明朝出现的明君并不少。朱元璋、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钰、朱祐樘等六位明帝。皆为英明之君。尤其是前三代君主。可以与历代明君相提并论。甚至是有过之而不及!

PS:之所以没有朱见深。那是因他是一个十分矛盾的皇帝。你说他是明君。他确有明君之范。在位初期他平反了于谦冤狱。恢复了曾经废掉他太子之位的明代宗朱祁钰的皇帝身份。而后又重用李贤、彭时、商辂等贤臣。一时间是政治清明。明朝国力继续蒸蒸日上。但是。你说他是昏君。他也确有昏君之相。朱见深即位不久。即沉迷于美色之中。不理朝政。宠信万贵妃。重用汪直、梁芳、钱能、覃勤、韦兴等奸宦。放任他们在朝擅权。在外大敛民财。致使明朝国力衰退。

正如《明史》所言:“顾以任用汪直。西厂横恣。盗窃威柄。稔恶弄兵。夫明断如帝而为所蔽惑。久而后觉。妇寺之祸固可畏哉”。重用奸宦。放任后宫祸乱朝政。朱见深此举。实在是算不上一位明君。

朱元璋。对于朱元璋的印象。多数人都停留在他滥杀功臣这一层面。确实。对待功臣。朱元璋并没有跟宋太祖、唐高祖那样的大度。为了避免他们威胁到朱家天下的统治。朱元璋以各种理由杀死了诸多功臣。但是。除了对待功臣一项。朱元璋做得不好外(事实上历代开国皇帝。除宋太祖、唐高祖等少数皇帝对待功臣较仁慈外。其余如汉高祖等对待功臣都是较狠绝的!)。其余方面。朱元璋都能配得上明君二字!

不说其他的。就单凭朱元璋给予百姓扭送不法官吏前往上级衙门惩治的特权。朱元璋就足以担的起明君二字。历代皆视底层百姓为草芥。上层统治者根本就不在乎他们的想法。只要他们不造反。什么都无所谓!因此。历朝历代虽名义上允许百姓民告官。但却设置了种种的限制。比如越级上告。要先打板子。然后才允许。由此。即使百姓有冤。他们也不敢去告官。但是。到了明代。朱元璋却直接赋予了他们捉拿官吏的权力。这是从古至今。从未有过之事。朱元璋之所为。堪为明君典范。

除此。朱元璋拥有历代明君所具备的任何的品质。他勤于政务。他爱护百姓。他崇尚节俭。他广开言路。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勤政的皇帝之一。能与他相比的恐怕就只有雍正等少数几个皇帝了!从登基到去世。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据史书所载。从洪武十八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之内。朱元璋审批阅内外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件。处理国事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二百余件。处理国事四百余件。

同时。朱元璋身为皇帝。贵为九五之尊。天下最好的东西。他只要一句话。就能得到。锦衣玉食张口即到。可是朱元璋却并没有这么做。他深知此时天下正是百废待兴之时。百姓是缺衣少食的。并不是享受的时候。所以朱元璋从不提倡奢侈。他以身作则。崇尚节俭。吃饭从来是四菜一汤。衣服也从来都是修补过的旧衣。

此外。洪武一朝是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最好的时期之一。彼时。免费养老院(养济院)、免费医院(养济院)和免费公墓(漏泽园) 相继出现。服务于大明贫穷百姓。让他们可以“老有所养”。朱元璋还曾在南京试验过“保障房”政策。于郊外修筑公房。安排南京附近无家可归者居住。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免费福利公房。

朱棣。对于朱棣。现如今有很多的非议。有人说他是彻彻底底的一位暴君。且毫无功绩。其所谓的五征蒙古等。都是自吹自擂的功绩。暂不去评说此等评论到底有多少真实性。对于朱棣的功绩。前人是认可的。就连清代也未否认过朱棣对于中国的功绩。

作为被誉为“远迈汉唐”的永乐盛世(与后来的明仁宗、明宣宗开创的仁宣之治合称永宣盛世。为中国历史五大盛世之一)的开创者。朱棣明君之名实至名归。在位期间。朱棣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倡文教。采取了诸多发展民生经济的措施。继而使得天下大治。国家富强。

当然。朱棣虽是被前人所认可的明君。但他同样也存在着缺点。就是跟他父亲朱元璋一样残暴。自朱棣从侄子朱允炆的手中夺得皇位后。为了清除反对自己统治的臣子。他举起屠刀。行大肆杀戮之事。如左佥都御史景清行刺未遂。朱棣下令夷其九族。尽掘其先人冢墓。又籍其乡。转相攀染。致使村里为墟;方孝孺不愿替朱棣写继位诏书。并大骂朱棣。朱棣大怒。灭其十族。被杀者八百七十三人。外亲坐死者复千余人。

朱高炽。对于朱高炽的“明”。连清代都未否认。《明史》曰:“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大意就是朱高炽在位虽不足一年。但是却颇有明君之范。如若让他多活几年。在他的治理下。仁宗时期的明朝绝对可以与汉朝的文景之治相媲美。

朱高炽一继位。鉴于朱棣在位耗费巨大的种种计划所引起的黎民百姓的财政困境。他就先后连下几道诏书。先是取消下西洋、征用木材和金银、采购珠宝等政策。而后又免除受自然灾害的人的田赋。并供给他们免费粮食和其他救济物品。及免除他们所欠的赋税。然后。随着百姓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明朝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继而进入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期。

朱高炽在位虽不足一年。却为后继之君留下了一个盛世的基石。宣宗时期所依赖的杨荣、杨士奇、杨溥等贤臣。就皆出自于仁宗一朝。可以说。若无朱高炽。则明朝断无“仁宣之治”这等盛世。

朱瞻基。清初史学家谷应泰曾说:“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明宣帝朱瞻基与西周康王、西汉景帝一样。皆为当朝之明君典范。他与其父朱高炽一起治理出了的“仁宣之治”。是中国二千余年封建史中少有的盛世。史称“仁宣之治。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

同历代明君一样。朱瞻基深知“民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在他统治的期间内。他很是体恤民情。实施与民休息的国策。“坐皇宫九重。 思田里三农”。是继续推行洪武朝以来的招人垦荒的政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同时。为让百姓可以安心的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他还多次蠲免税额、积欠柴炭草。减免了不少灾区的赋税。

在朱瞻基的治理下。明初是政治清明。法纪严明。经济发展。仓廪充实。百姓安居。社会稳定。蔚然有治平之象。形成了国泰民安的升平景象。

朱祁钰。清诗人袁枚曾言:“宣宗以社稷人民付正统。正统不能守;付景泰。景泰能守之。吾又读《宋史》而叹明之不亡。非谦贤。实景泰之贤也”。朱祁钰之明是毋庸置疑的。若他不明。断然救不了岌岌可危的大明。

明正统年间。因朱祁镇错误的决断。致使明军惨遭土木堡之败。二十余万精锐明君枉死在瓦剌的手上。而因明廷精锐尽失。瓦剌趁机直驱北京。兵临大明中枢。就在这危急关头。朱祁钰临危受命。登基为皇。登基后。为解北京之围。朱祁钰重用于谦等人。亲临北京城上。鼓励明军英勇抗敌。在他的努力下。大明转危为安。

而后。为挽回明朝的颓势。朱祁钰励精图治。广开言路。招贤纳士。重用于谦、杨宁、石璞等贤臣。对明初逐渐糜烂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整顿和改革。在他的治理下。明朝政治由乱而治。渐开中兴。再次走向中兴之势。

朱祐樘。明内阁首辅朱国桢曾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明史》有言:“明有天下。传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当年明月言:“朱祐樘是一个好皇帝。也是一个好人”。

朱祐樘是明代中叶公认的明君。他在位期间针对时弊。澄吏治、抑勋贵、慎刑法、固边防、尚俭约、求直言、用贤能。针对明朝中叶以来的弊政。进行了必要的改革。实施了一些发展经济、挽救危机的治国措施。如减免赋税、禁止宗室、勋戚奏请田土及受人投献、禁止势力人家侵夺民利、诏减皇宫的开支与供奉等等。在这些措施的“辅助”下。明朝内部的社会矛盾得以缓和。继而出现了自明中期以来少有的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史称\"弘治中兴\"。

朱祐樘虽不是明朝最有作为的皇帝。但却是最为完美的皇帝。他人品极佳。宽厚仁慈。不管对谁。都是宽厚对待。甚至是对待仇人。尽管传说其生母纪氏是被万贵妃害死的。但是。当他即位后一位官员上疏要求惩办已死的万贵妃及其族人的时候。孝宗却认为这样的做法是违背先帝的意愿。不愿接受。执掌大明时。虽无大作为。但是很稳定。不胡来。勤政。节俭。礼遇大臣。体恤百姓。做了很多为国为民的善政。这样的皇帝虽不能名声远扬。却能够让自己治下的百姓真正享受安定的生活。

其他观点:

大明一朝没有宋代经济繁荣。没有清代制度完善。没有唐代兼容并包和灿烂的文化。没有元代那样囊括欧亚的版图。没有汉代那样显赫的武功。没有秦代那样统一六国的伟业。但是明朝有“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的豪气。也有不和亲。不纳贡的霸气。

大明一朝有文治武功卓绝。开疆拓土的。励精图治的明君;也有荒淫无道。放任自流的昏君。一同造就了大明三百年的王朝统治。

接下里我们评价一下问题中几位皇帝吧。这里只做简单的介绍:

一 朱元璋:这里他的英雄事迹就不说了。以平民之身立国。历史上被称为得过最正。朱元璋在建国后。没有像其它统治者那样贪图享乐。而是以身作则。他生活俭朴。工作勤奋。因为他知道穷苦百姓的生活处境。这是历届皇帝所不能做到的作为皇帝。他勤奋。作为统治者。他节俭。作为官吏的上级。他严格要求。虽然对于贪官的刑罚很残酷。落了个暴君的罪名。作为统治者。他减免赋税。发展农业。作为丈夫。他忠贞不渝。对于马皇后始终相敬如宾。如普通百姓之家一样。

二 朱棣:这里不说他跟朱允炆的那些如何清君侧。如何取得皇位的那些事。这里只说他作为统治者的历史功绩。朱棣应该算是嬴政一样的人物。一辈子都在为大明朝开疆拓土。

开拓运河 永乐九年。命工部尚书宋礼等修会通河。永乐十三年(1415年)五月。平江伯陈瑄等开凿淮安附近之清江浦。使久废的运河重新畅通。此后明代运河最高漕运量高达400万石。运河也成为了沟通南北的大动脉。极大地带动了沿边经济的发展。

贵州设省 朱棣的另一项重大贡献。乃是贵州设省

析分麓川 永乐帝对于云南同样重视。延续了洪武朝大力经营云南的国策。

扫清倭氛 在东面。朱棣则解决了从忽必烈时代开始。延续百年的倭寇之祸

开辟丝路 2018年春晚。在世界人民面前公开展示的国宝《丝路山水地图》。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开设奴儿干都司 永乐九年(1411)。明成祖正式开设奴儿干都司。为明政府管辖黑龙江口、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以东宁卫指挥康旺为都指挥同知。千户王肇舟等为都指挥佥事

经略西藏 明代以茶马古道控制西藏。而其重要节点。也在于永乐时代

经略泰国 泰国北部的泰兰纳王国。元代称为八百媳妇国。与泰国南部一直风俗迥异

三 朱高炽 朱瞻基:这对父子开创了明朝历史上有名的“仁宣之治”。但是朱高炽的在位时间只有几个月。但是在太子时期负责监国。把国事处理的紧紧有条也能看出是一位明君。

朱瞻基在内政上有两个大动作。当年朱棣建立了内阁。以让一些有才学的臣子辅佐行政。但并未给这些人多大的实权。而内阁到了朱瞻基手里。却发展成为了皇帝与六部之间的桥梁。正式承担起了拟定或代理行政事务的责任。

在对外事务上。朱瞻基也有两个重要举动:北击蒙古。撤兵安南。宣德三年(1428)秋。朱瞻基曾御驾亲征。以巡边御寇。这次亲征。朱瞻基亲手射中三人。率领大军大败来犯敌寇。并斩杀了敌军首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05:09

    明朝,皇帝,朱元璋,明君,百姓,大明,明代,王朝,都是,功臣

  • 风流种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05:09

    没想到大家都对朱元璋,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钰,朱见深,朱佑樘。这七人,是不是都算英明的君主?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05:09

    碍于明代少数皇帝的奇葩事实在太多。比如数十年不上朝的嘉靖、万历皇帝。自封大将军的正德皇帝。不做皇帝做木匠的天启皇帝。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