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皇帝为何把皇位,传给了能力平庸的道光皇帝?
原创

嘉庆皇帝为何把皇位,传给了能力平庸的道光皇帝?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嘉庆并不知道绵宁无能

其实一方面这是因为皇家父子与常人不同。寻常父子可以时常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父亲自然对儿子了如指掌。而作为皇帝。嘉庆每日国事缠身。经常是一个月都见不了绵宁几面。这又怎么能要求他对这个儿子了解地十分透彻呢?另一方面绵宁虽然没有参与国事。但是万一他是个口若悬河。说起来头头是道。类似赵括一般纸上谈兵十分厉害的角色呢?这无疑也会把嘉庆皇帝哄得团团转。让他以为这个儿子是有真才实学的。当然这只是猜测。毕竟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谁又能查证清楚呢?

绵宁地位特殊

嘉庆别无选择

多说一句。嘉庆对他的第四个儿子绵忻就喜欢的很。在他出生的那一天不仅破例准许臣子递如意要知道嘉庆皇帝向来不喜臣下有事就向皇帝递如意。借机拍马屁的行为。而此时却说道:“四阿哥系朕登极后皇后诞生之子。臣工等抒忱展庆。理所当然”。而且在嘉庆二十四年嘉庆六十大寿的时候。年仅十四岁的绵忻就被他封为“端亲王”。成为兄弟中唯一爵位堪与嫡长子绵宁并肩的皇子。正基于此。外界才普遍猜测嘉庆皇帝曾经动过易储的念头。只不过是死的突然。还没来得及更改密旨罢了。要是嘉庆能多活几年。这皇位很有可能就不是绵宁的了。中国近代历史也将由此改写。

不管原因如何。嘉庆最终还是让绵宁做了皇帝。即使后来道光勤政为国。宵衣旰食数十年如一日。但依然改变不了他能力不足的现实。在位时间长达三十年却毫无政绩。平庸得和他父亲嘉庆是如出一辙。这也许就是天意吧!

其他观点:

有些野史记载都是说因为旻宁在嘉庆十八年【1813】九月的癸酉之变中立下大功才奠定他的储君之位。

其实不然。因为早在嘉庆四年【1799】四月初十。嘉庆帝就遵循家法。亲手书写皇次子、嫡长子旻宁的名字。缄藏鐍匣。内定为皇储的。也就是说。只要旻宁在嘉庆四年之后不抽风。没有早亡。他就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任皇帝。有没有癸酉之变的功劳对他的皇储地位都没有丝毫的影响。

大清国唯一的元嫡皇帝

清宣宗成皇帝旻宁。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八月初十出生在紫禁城的撷芳殿。他的父亲是当时的平头阿哥皇十五子顒琰。虽然早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才十四岁的顒琰就被渣爹内定为皇储。但是在旻宁出生时。才23岁的顒琰不知道自己被内定啊!所以他还只是个平头阿哥。

旻宁的母亲就是顒琰的嫡福晋喜塔腊氏。和顒琰是一对恩爱夫妻。特别是在旻宁出生时。他前面的一个庶长兄早已夭折。只有三个姐姐。其中胞姐排行第二。就在旻宁一周岁之后。大姐二姐也夭折没有长大。

旻宁三周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又生下四妹妹。一直到乾隆六十年【1795】六月。父亲的侧福晋钮钴禄氏才生下三弟绵恺。而这时。旻宁都已经13岁了。已经做了事实上的独生子十三年。旻宁和他最大的弟弟都相差十三岁。谁能争得过他啊?

清国自从康熙帝玄烨开始。受汉王朝的传统影响。自然倾向立嫡立长。所以玄烨才立嫡长子胤礽为皇太子。结果大家都知道。因为好色的玄烨太能生了。儿子一坨一坨的扎堆。各个跟斗鸡眼似得盯着太子。终于把太子搞下台;到了雍正帝胤禛。他的嫡子都没有长大。自然也搞不了立嫡;乾隆帝弘历更是太子杀手。内定嫡子永琏。夭折。考虑立长吧!长子永璜早亡。考虑立贤吧!贤子永琪早亡。别说确立元嫡皇子啊!简直是瞅谁谁就死啊!

越是立嫡的念头强烈。老天就是打他的脸。连嫡妻都给他收了。让乾隆帝的立嫡梦彻底破产。在乾隆三十八年已经六十三岁高龄了。内定颇为本分的十五为皇储。就是旻宁的爹。看着旻宁建康的成长。乾隆觉得。自己没完成的梦想或许儿子顒琰会完成。

道光帝的兄弟们

嘉庆帝有五个儿子。他为何选择旻宁呢?先来看看嘉庆帝顒琰的五个儿子的情况。

皇长子穆郡王未名。乾隆四十四年【1779】十二月二十九出生。活了三个月。乾隆四十五年【1780】三月初六夭折。生母是和裕皇贵妃刘佳氏。嘉庆二十五年【1820】八月。初继位的旻宁追封庶长兄为多罗穆郡王。

皇三子惇恪亲王绵恺。乾隆六十年【1795】六月二十二生。终年44岁。道光十八年【1838】十二月初四薨。生母是顒琰继后孝和睿皇后钮钴禄氏。

绵恺不爱学习。性情也不为顒琰所喜。他十五岁的时候。顒琰特别调周系英去上书房专任绵恺师傅。叮嘱周系英教授绵恺不但要教授诗文。还要教他为人居心要以忠厚为本。结果收效甚微。绵恺是文不成武不就。顒琰非常不喜。绵恺都二十四岁还被父皇指责训斥。一直到嘉庆二十四年【1819】正月。嘉庆帝为了庆贺自己的生日。大封宗室。绵恺才得以封惇郡王。而他的弟弟比他小十岁的绵忻同时被封却是瑞亲王。可知道老三真的不得父亲喜爱。

嘉庆帝驾崩后两天。新君旻宁还没举行继位大典。就先发恩旨晋封三弟为亲王。还在为已经26岁的老弟张罗师傅读书。可见绵恺从资质到性格都不行。之后在道光年间遭到三次罚俸。两次降级的处分。直到道光十八年【1838】十二月初四去世前。才被恢复亲王爵位体面的走。

皇四子瑞怀亲王绵忻。生于嘉庆十年【1805】二月初九。只活了二十四岁。道光八年【1828】八月十九薨。他是绵恺的母弟。是孝和睿皇后钮钴禄氏当上皇后之后生的。

绵忻聪明伶俐。非常会读书。之前顒琰为他找了一个师傅不行。顒琰很生气把他革职。换了一位师傅后。绵忻进展神速。很被皇父夸奖。在嘉庆二十四年【1819】正月。才十四岁的绵忻被封瑞亲王。就和他的学业进步大有关系。不过这个受皇父皇兄喜爱的皇子命运不济。就活了二十四岁。

皇五子惠端亲王绵愉。生于嘉庆十九年【1814】二月二十七。终年五十一岁。同治三年【1864】十二月十二薨。生母恭顺皇贵妃钮钴禄氏。

嘉庆帝驾崩时。绵愉才七岁。比他大31岁的二哥旻宁在父亲死后二日就恩封幼弟为惠郡王。并在道光十九年【1839】晋封亲王。

嘉庆帝确立旻宁的原因

嘉庆帝继位后一直做侍皇帝。没有自主权。一直到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驾崩。过了百日大祭。四月初十。嘉庆帝就密建家法。亲手书写十八岁的儿子旻宁的名字。缄藏鐍匣。

嘉庆帝为何选择旻宁呢?其实就算嘉庆帝没有公布内定皇储。大家也清楚以后继承皇位的也是非旻宁莫属。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一。当然因为乾隆的立嫡执念。嘉庆帝自然明白渣爹的心思。他的唯一元嫡皇子旻宁建康平安的长大。这已经超越了他的渣爹。而旻宁又是嘉庆唯一的元嫡。是其他儿子无法比拟的。这也是旻宁能够继位的最重要的原因。

其二。旻宁自身的原因。如果说出生的先天优势没法选择。那后天自身的修为也可以弥补一切。旻宁不但占了先天优势。他的后天修为也没少给他加分。他聪明好学。习文修武。还注意德性的养成。表现一贯良好。不论是文是武。还是人品操守方面。都一再受到乾隆和嘉庆的嘉奖。

乾隆五十六年【1791】。十岁的旻宁跟随祖父乾隆秋狝木兰。行围于威逊格尔。旻宁奉皇祖之命射鹿。三发三中。乾隆大喜。赐旻宁黄马褂以及双眼花翎。还亲自写诗一首庆贺:

《威逊格尔行围志事诗》

尧年避暑奉慈宁。桦室安居聪敬听。

老我策骔尚武服。幼孙中鹿赐花翎。

是宜志事成七律。所喜争先早二龄。

家法永遵绵奕叶。承天恩贶慎仪刑。

乾隆帝在十二岁的时候曾经跟随他的祖父康熙帝木兰秋狝。初围获熊。如今旻宁随驾。初围获鹿。还比乾隆早了两年。所以诗文中才有争先早二龄的语句。这是对旻宁的高度赞扬。更为他日后被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些资历都是他的幼弟们无法跟他比的。也反衬出旻宁的嗣位条件是绝对的得天独厚。

猴格说:癸酉之变只是锦上添花

所以呢。在癸酉之变中立下功劳的事对旻宁来说。只是锦上添花。可不是他得立皇储的原因。老三绵恺在这次事件中也有功劳。但是呢。偏心的嘉庆帝只是对绵恺称赞几句。远远没有像对旻宁那样。不但称赞旻宁“有胆有识。忠孝兼备”、“身先捍卫。获保安全”。而且封旻宁为智亲王。增加俸银一万二千两。赐其御枪名曰“威烈”。

老三绵恺?啥都某。没封爵没赏银子。摊手。

嘉庆帝还处处为儿子铺路立威。以皇太子相待。“寿皇展拜。则命随行;裕陵敷士。则命恭代。隐然以神器攸归”。

嘉庆十三年【1808】正月。旻宁的嫡福晋钮钴禄氏薨。不但用亲王嫡福晋丧仪。嘉庆帝还特命将所有金棺座罩俱用金黄色。“等威区别。垂为令典。”

这一切都表明。旻宁就是皇太子。朝廷内外都是心知肚明的。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注1:诗文中的“骔”字。原文是左马右总。电脑打不出来。

请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觉得猴格写的还行的就赏个关注!点个赞吧!觉得猴格写的有误的也请不吝赐教!理性交流!谢谢!咱们史料说话。谢绝以讹传讹。微信公众号 猴格大人说历史 更改为 蛮大人说历史。敬请关注。

其他观点:

嘉庆皇帝死前是否把皇位传给道光存有争议

大臣们最关心的就是皇位的继承人问题。皇帝死了。口难开。大家都忙着去找遗诏。按照清朝的惯例。遗诏是有两份的。并且要分开放置。一份放在京城乾清宫的正大光明的匾额下。另一份是皇帝随身携带。但是令大臣惊愕的是。正大光明的匾额下空空如也。后来有大臣说。在嘉庆身边的太监身上搜出了遗诏。遗诏里说的是让道光皇帝继位。

关于诏书内容《清实录》里有记载:

“仁宗疾大渐。召御前大臣赛冲阿、索特纳木多布斋、军机大臣托津、戴均元、卢荫溥、文孚、总管内务府大臣禧恩、和世泰、公启鐍匣。宣示御书嘉庆四年四月初十日卯初立皇太子旻宁朱谕一纸。”

道光为何能继位呢

1、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的一道懿旨是关键:

嘉庆皇帝驾崩后。孝和睿皇后关于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下了道懿旨:

“……皇次子智亲王。仁孝聪睿。英武端醇……但恐仓猝之中。大行皇帝未及明谕。而皇次子秉性谦冲。素所深知。为此特降懿旨。传谕留京王大臣。驰寄皇次子。即正尊位。以慰大行皇帝在天之灵。”

道光(旻宁)是嫡出。嘉庆皇帝的次子。实则长子。因为他的哥哥夭折了。他的生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在他15岁时早逝。他的父亲又立了新的皇后——就是下这道懿旨的孝和睿皇后。她给道光生了两个嫡出的弟弟。皇三子绵恺和皇四子绵忻。别看绵忻年龄小但各方面的才能略高于旻宁。嘉庆很喜欢他。曾经有立绵忻为太子的想法。可能是嘉庆在立储的事上改变了主意。把遗诏从匾额下撤出了。

孝和睿皇后的这道懿旨并没有让自己的儿子绵忻继位。让人佩服她的无私、善良和睿智。她这样做避免了宫廷一场皇位之争。在历史上留下美谈。她的两个儿子也支持让哥哥继位。

当时的旻宁接旨时感激涕零俯伏在地。旻宁登上皇位后。不仅封她为皇太后。还一直对他的这位养母异常孝敬。对他的这两个弟弟也是照顾有加。母子关系很是亲密 。孝和睿皇后薨逝后。道光悲痛欲绝。呼天抢地。《清实录》记载。多次因悲伤过度昏厥过去。母子情深感动众人。一个月后。道光皇帝也驾崩了这和悲伤过度有很大关系。

2、乾隆对道光的赞许和肯定

道光也有自己的优势。他的爷爷乾隆很喜欢他。道光10岁时。乾隆带他打猎。他表现的很优秀。一箭就射杀一只鹿。对于一个10岁孩子来说能猎杀一头鹿。而且一箭就击中命门。那是非常了不起的。乾隆非常高兴。对道光更加喜爱。赐他黄马褂和花翎。因为乾隆很看重骑射。经常说“骑射乃满洲立国之本”。道光的表现迎合了乾隆的内心想法。另外最重要的是乾隆给出了暗示。将道光立为太子。

《清实录》和《清史稿》都有记载。在嘉庆登基的第四年(1799年)四月。嘉庆就秘密立旻宁为储君。主要原因就是乾隆对道光的肯定。

3、道光的鸟枪玩的很溜。他做了一件大事

嘉庆十八年(1813年)的一天。200名天理教徒发动暴乱。一些秘密入教的太监引导他们拿着大钢刀。鸟枪等。喊杀声震天。杀入皇宫。这一天。嘉靖皇帝正好出宫了。

这些天理教徒有的冲到隆宗门。有的冲到养心门。眼看就要冲到皇后的宫殿。有还部分天理教徒。正在从门外诸廊爬皇宫大内的高墙。他们如果突破这一障碍。紫禁城将是他们的天下。 其它皇子们惊慌失措乱成一团。有的王公大臣吓的准备逃跑。31岁的皇次子绵宁。表现的超乎寻常的冷静和勇敢。他命太监立刻取来鸟枪和腰刀。他指挥侍卫迎敌。绵宁看到养心门的墙头上有两名天理教徒正准备往下跳。千钧一发!他举起鸟枪。瞄准墙头的俩人。一枪一个。原来这两个天理教徒是头目。他俩一死。其他的人也都害怕不敢进攻了。

在绵宁的带领下暴乱很快被镇压了下去。嘉庆帝对道光的做法大加赞赏。说他是“忠孝兼备”。封他为和硕智亲王。那只鸟枪为此也得了个封号“威烈”。道光抗击天理教徒的事震惊全国。

因此在多数大臣和宗室的眼里。道光既忠又孝又是嫡长子。完全符合立储的条件。再加上那一份遗诏和懿旨。道光就顺利地登上了皇位。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06:08

    嘉庆,乾隆,道光,皇帝,亲王,皇后,皇位,儿子,懿旨,嘉庆帝

  • 曾温暖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06:08

    没想到大家都对嘉庆皇帝为何把皇位,传给了能力平庸的道光皇帝?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06:08

    嘉庆并不知道绵宁无能其实一方面这是因为皇家父子与常人不同。寻常父子可以时常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父亲自然对儿子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