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为何选中颙琰。首先第一点就是因为“子凭母贵”
乾隆帝的后宫规模并不逊色于康熙帝。要比其父亲雍正帝胤禛的后宫庞大很多。乾隆共有3位皇后、5位皇贵妃、5位贵妃和6位妃子。
要知道。乾隆做了六十多年皇帝。乾隆元后富察氏在乾隆十三年就死了。而继任皇后那拉氏后来又在乾隆三十年因得罪乾隆被废。只有魏佳氏。乾隆十三年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为令贵妃、乾隆三十年为皇贵妃。
第二点就是当时能够给乾隆选的儿子并不多。选颙琰也很无奈。
而这七个儿子中。永珹已经被过继继承履亲王一脉。永瑢被过继继承慎郡王允禧一脉。不再有继位可能。
永瑆与永璇举止轻浮。并不得乾隆帝宠爱。而十二皇子永基。乃是继皇后那拉氏的儿子。因那拉氏被废。永基也随之失宠。
所以这么一筛选。剩下的只有令皇贵妃魏佳氏所生的两个小儿子永琰与永璘两人。永琰永璘相差四岁。但是永琰性情恬淡沉稳。而永璘虽然深受乾隆疼爱。但是不学无术。所以无法被册立储君。
其他观点:
乾隆一生。共立了两份传位遗诏。这在清朝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乾隆是通过雍正留下的传位遗诏继位的。但是当时谁都知道。雍正的继任者非乾隆莫属。一方面是因为到了雍正晚年。在世的儿子已经不多了。除了未成年的弘曕和荒诞不羁的弘昼。只有乾隆皇帝弘历了。另一方面。乾隆皇帝也是经历了康雍两代帝王的宠爱和培养。可以说是名分很早就已经确定了。传位遗诏对于乾隆只不过是制度的传承。走走过场罢了。
乾隆继位后。继承了遗诏传位的制度和传统。希望通过传位遗诏来完成皇权的交替。但是令乾隆没有想到的是。乾隆前后订立了两份传位遗诏。而这在清朝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第一次秘密建储是在乾隆元年(1736年)。
乾隆元年七月。乾隆帝立其与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的嫡长子永琏为皇储。并将传位遗诏放置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但在乾隆三年(1738年)。永琏不幸早殇。乾隆皇帝极为伤感。赠谥号“端慧皇太子”。
第二次秘密建储是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
乾隆三十八年冬。六十三岁的弘历无法回避立太子的问题。决定将皇位传给皇十五子永琰。并秘密建储。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提前宣布传位诏书。将皇位传给永琰。也就是嘉庆皇帝的同时。自己退位做了太上皇。
本想按照“有嫡立嫡”传统。将皇位传给嫡子的乾隆皇帝。始终未能如愿。
乾隆朝有三位皇后。除了嘉庆皇帝永琰登基后。追封其生母魏佳氏为孝仪纯皇后外。自己当朝时共册立两位皇后。即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以及继皇后辉发那拉氏。
继皇后辉发那拉氏因为擅自断发的大不敬行为为乾隆所憎恨。虽然没有废黜皇后的名分。但是收缴其皇后、皇贵妃、娴贵妃、娴妃共四份册宝夹纸死后也仅仅按照贵妃礼仪下葬。而他为乾隆所生的皇十二子永璂。自始至终也没有得到乾隆的喜爱。死后才被追封了贝勒。可以说是直接被乾隆排除在了继位名单之外。
而与乾隆皇帝最为恩爱的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先后为乾隆皇帝生下了两个儿子。但是非常不幸的是。这两个儿子都是早殇。
除了乾隆三年(1738年)不幸因病死掉了嫡长子、也是皇次子永琏外。富察皇后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生下了嫡次子、也是皇七子永琮。乾隆也本欲立永琮为太子。但是仅仅一年之后的乾隆十二年(1747年)。永琮也病死了。
接连丧失幼子的富察皇后也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去世。至此。乾隆皇帝想要立嫡子为继承人的愿望彻底落空了。
乾隆选择嘉庆皇帝永琰作为自己的继任者。颇有些“矮子里面挑大个”的无奈。
乾隆皇帝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订立传位遗诏是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此时还活着的皇子只有七人。
这七人中。皇四子永珹与皇六子永瑢已经过继出去。再加上因为生母继后辉发那拉氏而被彻底排除在继位名单之外的皇十二子永璂。此时可供乾隆选择的就只有四人: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
皇八子永璇。虽然年龄稍长。但是举止轻浮。做事不得体。人缘也不太好。并不为乾隆喜欢。
皇十一子永瑆。是重文轻武。一身书生气。也不为乾隆所欣赏。
皇十七子永璘。乾隆订立传位诏书的时候年龄太小了。乾隆也不敢冒这个险。
相对而言。皇十五子永琰的缺点最少。因而乾隆也就立皇十五子永琰为太子了。
不得不说的是。除了富察皇后为乾隆所生的两个儿子永琏和永琮。乾隆皇帝最为喜欢的儿子便是大家非常熟知的五阿哥永琪了。
永琪不仅是文武双全。曾在圆明园的火灾中。背着乾隆逃出火场。乾隆三十年(1765年)。年仅24岁的永琪就被乾隆封为亲王。一时间前途无量。但是只可惜。仅仅一年之后的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永琪就因病去世了。乾隆是极为伤心与失望。永琪死后二十多年的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乾隆会见马戈尔尼时还提到了永琪。足以表现乾隆对其的喜爱和怀念。如果五阿哥永琪能够活到乾隆去世的时候。那么五阿哥则必然是乾隆继位者的首选之人。
乾隆立皇十五子永琰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永琰的生母就是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魏佳氏。是乾隆朝中期最受乾隆宠爱的妃子。也是为乾隆生育子女最多的妃子。十多年间。先后为乾隆剩下四子二女。受尽了乾隆的恩宠。并且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在没有明确下旨废黜继后辉发那拉氏的情况下。晋封魏佳氏为皇贵妃。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立下传位遗诏。决定传位给永琰。很大程度也是因为自己对于魏佳氏的喜爱。也是因为“子以母贵”而获得了乾隆的欣赏。乾隆四十年(1775年)。魏佳氏去世。为了不泄露继位人。乾隆并没有册封魏佳氏为皇后。只是上谥令懿皇贵妃。直到二十年后。嘉庆继位。才将魏佳氏册封为皇后。也就是孝仪纯皇后。
也是出于自己对于魏佳氏的宠爱与怀念。为永琰加分不少。最终。选择了十五阿哥永琰作为自己的继任者。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只是嘉庆皇帝没有能填补乾隆晚年挖下的巨坑。整个大清王朝也就此衰落了下去。
其他观点:
以1766年为分界线。看看乾隆为什么最后选择了嘉庆?
先说为什么要选择1766年。这是因为在这一年。乾隆的17个儿子全部出生完毕了。因此可以进行分析。
(1)1766年。乾隆活着的儿子只有7个。
乾隆子女很多。可是在1766年。他的最后一个儿子永璘出生的时候。已经死了10个儿子。只剩下7个儿子。他必须在这7个儿子里面选一个。
(2)排除法排掉5个。
乾隆的7个儿子里面。永珹和永瑢已经过继给皇室。所以他们不可能继位。排除掉2个。
永璇为人好酒色。身有残疾。连当时的朝鲜使团都能分析出来他绝不可能继位。排除掉1个。
永瑆为人吝啬。品性极差。多次被乾隆怒骂。无可能继位。排除掉1个。
永璂因其母辉发那拉氏皇后形废名不废。受到牵连。丧失了继位的可能性。排除掉1个。
只剩下了两个。他们都是一母所生的。即永琰和永璘。
(3)乾隆只有两个儿子可选。
乾隆晚年。能选择继位的只有永琰和永璘了。相比之下 怎么。这哥俩谁比较好呢?
从历史记载看。显然永琰胜出。才能比永璘高一些。
所以。乾隆的选择非常的清晰明了。二选一。其中一个明显优秀一些。那就选那个吧。就是后来的嘉庆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6801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乾隆,皇后,嘉庆,遗诏,儿子,乾隆皇帝,是在,雍正,的是,皇帝
没想到大家都对嫡长子全部英年早逝,乾隆为何最后立了令妃的十五阿哥做太子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为何选中颙琰。首先第一点就是因为“子凭母贵”乾隆帝的后宫规模并不逊色于康熙帝。要比其父亲雍正帝胤禛的后宫庞大很多。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