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唯一一位文状元和武状元都考中的天才,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原创

历史上唯一一位文状元和武状元都考中的天才,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状元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充满荣耀的称呼。有文状元和武状元之分。两者都是万里挑一。能高中状元便可步入仕途。开启不一样的人生。

从隋朝开设科举考试。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考。在大约一千三百年的时间里。共出现了六百多位文状元(有资料说是654名);武举则是由武则天开设。在明清两朝得到兴盛。到清末废除。只出了不到两百名武状元(有资料说是185名)。两者加起来也就八百多名。

可偏偏有这样一位奇才。在科举考试高中状元后。似乎并不满足。还想再证明一下。又参加了武举。竟然又中了状元。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文武双科状元。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文武双科状元——郑冠

这位旷世奇才就是郑冠。他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参加科举考试。高中状元;五年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他参加武举又中了状元。

可这样一位举世无双的人物。却没有太多信息流传下来。关于郑冠的生卒年、字号、籍贯、生平等的记录少之又少。

郑冠进士及第步入仕途。五年后通过武举中武状元。晋升为户部郎中。后面便不知所终。像消失了一样。没有更多记载。据说他擅长书法。撰写了《济亭记》。但《济亭记》也早已失传。

这仅有的信息难以为我们展现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但从这只言片语中我们也可以窥知一二。

1.这样一位文武全才。应该是个敢于打破常规、挑战自己、不服输的人。

进士及第已经是万千读书人望尘莫及之事了。可是他并没有满足于此。还想在另一条道路上挑战一下自己、证明自己。他勇于尝试。最终如愿。

2.他应该是个勤奋的人。

从文状元到武状元用了五年时间。他这五年除了做官。并没有放松武艺方面的训练。在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武艺。最终夺魁。

中国历史上默默无闻的状元有很多。能中状元是真本事。但官做得如何以及仕途怎样都是另一回事。郑冠除了文武双科状元的美名。做官时可能无功亦无过。没有什么记载。他的更多信息都随他一起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但郑冠留下来的这一事迹已足以让人敬仰。向他学习。在生活、工作、学习上敢于打破常规、不断挑战和突破自我。从而实现对自我的超越。

其他观点:

自唐代科举制度成型以来。仅一人先后取得了文、武状元的惊人成绩。不愧是历史上第一学霸。放现在考个清华北大再考个北体跟玩儿似的。

郑冠(793?—853?)

唐朝长庆三年(823)中文科状元。828年。郑冠又中武举状元(北宋神宗前没“武状元”正式称号。这里是对武举第一名的习惯称呼)。他因此成为中国历史唯一一位文武双科状元。

  这位大神的有关记录不多。据说他长于书法。据元和九年(814年)李蟠述。裴潾正书。《济亭记》为其所篆 。

至于说是什么样的人物。虽然没有详细记载。但是也不难想象吧。个人推测如下:

1、智商高。有天赋。“1%的天赋。99%的努力。”这种扯淡的鸡汤谬论咱就不理会了。老实说。上过高中和大学的都知道。小时候努力一把还能成绩不错。真到高考要来个清华北大啥的。没个高智商是不可能成功的。本人高中时认识的学霸有勤奋和不勤奋的。但是没有不聪明的。不服的可以去几个重点高中和名牌大学打听打听就服了。

2、身姿伟岸、能吃苦、有毅力。咱先看看唐代武举考试内容:举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此外对考生外相貌亦有要求。要“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看明白没?不光力气大。还得射箭、枪术这些技、力结合的项目都得完美。这些得刮风下雨都要苦练才有成绩。光是天赋就不够了。技精于勤嘛;个头小了也不行。要高大威猛才能做将帅之才。看来皇帝也是外貌党。看不起短小精干的老铁们。在此表示抗议。

3、最后一点。很有上进心。虽然这位学霸天赋异禀。英俊潇洒。迷倒万千小妹。但是人家是很有上进心的。把精力用在了学习上。没有天天与女同学打成一片。怀揣着梦想。一心进取。才把他的天赋完美的展现出来。光荣成为了史上唯一获得文武双料冠军的男人。膜拜!!

其他观点:

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位文状元和武状元都考中的天才。不过却在历史上默默无闻。

古代的阶层近乎固化。而科举几乎是改变自身所处阶层的唯一途经。某种意义上看。科举制度跟现在的高考差不多。事实上。古代的科举考试比现在高考难多了。就拿最基本的录取率来说吧。现在达到分数线就可以上大学。只是大学的好坏有所不同。古代则不一样。正式的科举考试会分为三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乡试、会试以及殿试。

从秀才到举人录取率不到十分之一。从举人到贡士的录取率在0.5%至4%之间。从贡士到进士的录取率则更低。不到百分之一。而高中状元的难度则更大。

从隋朝到清末。科举制度在我国出现了1300多年。在如此漫长的时间中。诞生的文状元只有654人。武状元则更少。只有185人。而郑冠能各占据一席。可想而知难度有多高。那么。郑冠又是何许人也呢?

郑冠是唐朝人。

公元823年。郑冠高中文科状元;

公元828年。郑冠又中武举状元。

当时担任郑冠文科考试的考官叫王起。此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遍览群书。在当时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后来还官至宰相。

王起曾向朝廷举荐过不少名士。而这些名士都很擅长文辞。恪守公道。因而王起就受到很多人的尊敬。古代科举考试。一般由考官先行批阅。最后把状元、榜眼、探花的名单以及卷子递交给皇帝审阅。皇帝则充当一个类似复核的角色。

第一。擅长文辞。博览群书。

郑冠能考取文状元。至少文字功底方面不会很差。据一些资料记载。郑冠还很擅长书法。据说他还有一部著作。叫《济亭记》。不过可能因为战火。也可能是郑冠本人的原因。该书却没有流传下来。

第二。努力。不甘平庸。

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当时郑冠已经夺得文状元。按理说已是前途辉煌。可郑冠似乎并不满足于一个文状元。后来又夺得武举状元。可见郑冠是不甘于平庸的。

而从文状元到武状元。郑冠只用了四五年的时间。由此不难推测。郑冠应该是个很勤奋的人。

第三。恪守公道。

主要是王起举荐的名士都有这个特点。郑冠应该也不例外。

当然。这些只是一些猜测。

但不可否认的是。郑冠的经历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可惜就是这样一位文武状元。在历史上却默默无闻。不过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似乎十分常见。例如。如此多的文、武状元中。只有郭子仪、文天祥等少数状元为人所知。剩下的大多数状元都很难被人提及。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且听风雨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14:32

    状元,武状元,武举,科举,录取率,的人,考试,是个,唯一一,高中

  • 滴蜡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14:32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史上唯一一位文状元和武状元都考中的天才,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14:32

    状元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充满荣耀的称呼。有文状元和武状元之分。两者都是万里挑一。能高中状元便可步入仕途。开启不一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