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登基后,为什么要祭祀朱允文以及建文朝故去的大臣?
原创

万历登基后,为什么要祭祀朱允文以及建文朝故去的大臣?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其实万历就是乖孩子。政治明锐性比起张居正差远了。更别提他爷爷嘉靖了。不过。在给朱允炆恢复年号。给方孝孺等忠义节士们平反摘帽子。还算是功德一件。但结果可能是大家意想不到的!

万历年幼的时候。的确也非常勤奋好学!而且善于提问题。当他学习本朝历史的时候。发现了关于建文帝朱允炆的记录语焉不详。甚至有前后矛盾的地方。于是他就问张太傅。这个建文帝究竟什么情况?而张居正就一句话。”自己看书!”

这就触发了少年万历的好奇心。他因此对建文帝朱允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所以万历10岁继位的时候。就公开下诏。要求褒奖建文朝忠臣节士的忠义。为他们建造忠节祠以表纪念。

少年天子万历再成长过程中。有一万个为什么?很多事情张太傅回复得无可辩驳。但唯独此事。没有给予解惑。在万历心中埋下了种子。

所以张居正死后。大量的张居正的另外一面被政敌强行暴露给万历的时候。万历出离了愤怒!所以万历亲政之初。就开始不遗余力地清算他的张太傅。这个老骗子。欺骗了我20年。

万历13年。清算完张居正的万历。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情了。于是大规模给“建文余孽”翻案。平反。摘帽子!

但是到了万历16年。大臣王祖嫡提出要为建文帝恢复名誉。恢复年号。补录历史的是时候。此刻的万历终于明白当年张居正对此事“冷处理”的原因。于是他喊停了这个提议!

因为他终于意识到朱棣当年“靖难之役”夺嫡成功。但是造成明初历史上那段空白。以及留给后世子孙的政治合法性的包袱。

万历终于为自己当初政治上的幼稚开始买单。

因为离开了张居正以后。面对文官集团的强大。万历并没有像他爷爷嘉靖那样。牢牢控制内阁。掌握主动权。所以。光争国本事件就持续了15年。无数大臣被斥被贬被杖打。万历身心交瘁、整个帝国不得安宁。最终还是以万历失败告终。

其实。早在万历24年。万历失败就已经有预兆了。因为在这一年。万历扛了7年之久。终于同意给恢复建文年号。在不给朱允炆单独列本纪的前提下。同意重新编写国史。记录朱允炆事迹!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其他观点:

这是一种政治幼稚的表现。准确来说。万历是被群臣给坑了。万历十三年。万历皇帝开始为建文帝朱允炆平反。同时被平反的人还有方孝孺、徐辉祖等一批忠于建文帝的大臣。

表面来看。万历皇帝体现出了他的大度。大有千古明君的气魄。可仔细一看。其实这么做等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为啥?

朱棣的皇位咋来的。你万历心里没点数吗?现在给建文帝平反。是不是等于在否定朱棣皇位的合法性?作为朱棣的后世子孙。你这点都拎不清吗?

所以说23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还是太年轻。当年张居正死活不肯给建文帝翻案。万历还觉得不太理解。真正自己给他们翻了案以后。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了。

一、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不。万历另有目的。

万历小时候接受了非常人的教育。老师张居正对他别提多严格了。只要张居正在。万历都会被吓得瑟瑟发抖。时间长了以后。万历的叛逆心理就这么萌发了。

再加上万历的生母李太后。总是帮着张居正说话。而且曾经拿霍光废刘贺的故事来威胁万历。让他听张师傅的话。这可把万历给气坏了。

因此等到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以后没多久。万历的叛逆心理就彻底暴露了出来。在他的怂恿下。大家纷纷举报张居正贪污受贿的事实。结果张居正的家被抄了。一家人还被饿死了不少。

解决完张居正以后。万历皇帝忽然就有点儿空虚了。该怎么做一个好皇帝?这是摆在万历跟前的一个大问题。

志得意满的万历。觉得权力还没有完全在自己手里。他要学习自己的爷爷嘉靖皇帝。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要想掌权。就必须要搞事情。收拾张居正的家人只是小试牛刀。毕竟张居正已经去世了。这是欺负老张家没人。因此还必须要做点其他事情证明自己的权威才行。

那个时候没什么仗要打。否则就可以学习汉武帝了。所以说在百无聊赖的情况下。万历皇帝才想到给建文帝和他的忠臣们平反这事儿。

看似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实际上这对万历来说十分重要。因为万历做了10年傀儡。被压抑的心顷刻间得到释放。是个人都要找个发泄的地方。

灭了张居正一家。没什么人反对。给建文帝平反。还是没什么人反对。万历皇帝第一次尝到了权力的滋味。

二、大臣们的小心思坏得很啊!

明朝的这帮大臣。仗着自己学问高。总是想要把皇帝玩得团团转。比如说朱厚照时期的杨廷和。总是想要掣肘皇权。朱厚照拿他没办法。结果他在嘉靖皇帝上台后栽了跟头。

隆庆皇帝时期的徐阶、高拱也是这么回事。仗着自己有学问。甚至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到了万历时期。张居正只手遮天。万历只是他手里的提线木偶罢了。

所以说即使张居正去世了。明朝这帮文臣们。还是非常想要操控皇帝。即使不能像张居正这样明着来。也可以暗地里挖几个坑。让万历一个接着一个往里面跳。

这次的事情也是一样。万历的小脑袋瓜子。不会无缘无故想到建文帝。那些文臣们坏心思就这么来了。为了彰显小皇帝的仁慈博爱。他们给万历出主意。给建文帝翻案。

万历那时候年轻啊。觉得这可真是个好主意。这届大臣全都大忠臣啊!于是笑呵呵地给建文帝翻案。还给方孝孺等人立宗祠供后人祭祀。

第一步达成了。大臣们嘿嘿一笑。继续带万历皇帝入坑。他们建议万历应该恢复建文帝的年号、名誉。乃至于建议万历把那段空白的历史给补齐了。

这下子万历傻眼了。什么情况?如果恢复了建文帝的年号和名誉。那么朱棣究竟是明朝的皇帝还是叛臣?

万历终于明白了大臣们的心思。真的是太恶毒了。这帮大臣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在他们心目中。其实朱棣就是乱臣贼子。但是没人敢说这样的话。

反正平反以后。政治地位不稳的是朱棣这一脉皇帝而已。跟他们这些学而优则仕的大臣。是完全没关系的!万历知道自己上当以后。愤怒地拒绝了大臣们的建议。

按道理来说。刚刚亲政没几年。万历正是要大干一场的好时候。可是一出道就办了两件大错事。这让万历彻底失去了自信心。

第一件事就是抄了张居正的家。张居正再霸道。那也是明朝的大功臣。也是万历皇帝的老师。这么做只会让万历留下骂名。而那些弹劾张居正的大臣们却能笑嘻嘻地表示很满意。

第二件事就是给建文帝平反。这事儿看似光明正大。但实际上却是给自己以及自己的老祖宗们挖了一个大坑。差点填不上。

这两件事做完以后。万历发现明朝的大臣。实在是太坏了。而且这帮人道貌岸然。表面上还装着是一个个大忠臣的样子。

最可怕的是。这帮大臣不怕死!你越是要杀他们。他们就越高兴。为啥?因为他们的行为是忠臣的表现。万历杀忠臣。岂不是证明万历是昏君吗?

太坏了。太坏了!差点气吐血的万历。自此失去了奋发向上的勇气。从万历十四年开始。万历开始沉湎于酒色之中。不再愿意插手朝中政务了。

总结:万历一辈子都在跟这帮大臣斗法。

学习朱元璋来硬的。倒也不是不行。只不过这么做的话。那青史上留下的将是数不清的骂名。不到最后一刻万历是不会这么干的。

万历对付群臣的办法。是学习自己的爷爷。采取冷暴力。在国本之争中。万历更喜欢郑贵妃的儿子福王朱常洵。可群臣天天上书。坚持要万历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结果到了万历十七年。他也懒得跟这帮大臣争论了。索性就不出门了。此后长达30年时间。万历皇帝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有人说因为万历有腿疾。所以才会这么干。实际上他就是被这帮大臣给气的。一开局就给自己挖了两个大坑。以后再听这帮大臣们的。那还得了?

不过正是由于这种君臣不和的局面。才使得明朝开始加速走起了下坡路。尤其在万历三大征以后。明朝气数已尽。

参考资料:《明史》

其他观点:

万历皇帝是明朝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在位时间有48年。也是明朝所有皇帝中最任性的皇帝之一。说他任性是因为他在位后期长达三十年不上朝。不理政事。

明神宗朱翊钧登基时还是一个10岁的未成年。对于很多事情都懵懂无知。而且还充满了好奇心。

有一天。他在学习本朝的历史时发现书中记载的关于建文帝朱允炆的记录非常不详细。还存在一些特别明显的前后矛盾的地方。而且他的老师张居正张太傅给他讲课时讲到此处也是语焉不详。宁可一句话带过。并没有给出多余的解释。于是聪明好学的他便向张太傅提出了他的疑问:

“建文帝的这件事究竟是怎么回事?”

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张太傅并不想做出过多的解释。只是告诉他自己去看书。这不仅没有让万历就此打住。而是加重了他的好奇心。对建文帝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从此建文帝这件事在他心中便成了一个大问号。未得到解答之前。他都会对此而耿耿于怀。有些知识在书本上是得不到的。所以在张太傅为他上课时。他再一次追问张太傅。建文帝究竟是被烧死了。还是逃亡了?

张太傅看到万历如此好奇。而且一副不得到答案就誓不罢休的样子。苦笑一声。便把秘密告诉给了万历。就是后来记录在《明神宗实录》中的关于建文帝朱允炆在明英宗年被“发现”的故事。

知道真实答案后的明神宗朱翊钧。大发感慨。对建文朝的忠臣节士方孝孺等人都产生了同情之心。所以在他登基为帝后。他便提出要祭祀朱允炆以及建文朝故去的大臣。而且还为此特意下了一道圣旨。

但是结果却让他出乎意料。他的圣旨如同一张废纸一般。因为没有人真正响应他去做这件事。而且以张居正为首的大臣们都忽视他的圣旨。当它不存在。

这让年少的万历对此疑问更加深重。而且对于张太傅的做法也完全不能理解。作为忠臣为什么不去祭祀?

明明是祖先朱棣抢了朱允炆的皇位。为什么太庙有朱棣。却没有朱允炆?

这一个个的疑问长久的存在于少年万历的心中。没有得到准确的解惑。

一直到张居正死后。张居正的许多不为人知的一面。才被他的政敌给暴露给万历。亲政后的万历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清算他的老师张太傅。

之后就把他一直想做却没有完成的事做了。那就是大规模给建文朝的大臣们翻案。平反。摘帽子!

所以。当年张太傅之所以会有如此冷淡的态度去处理。原因就在于此。你给朱允炆平反。相当于出卖祖宗。也就是出卖自我!自己得位不正!

此时的他不得不就此打住之前的提议。但是万历最终也要为自己当初政治上的单纯无知所买单。

因为在张居正死后。万历没有了张居正的辅佐。又因文官集团逐渐强大。亲政的万历并没有牢牢的控制内阁。掌握一切主动权。所以后来便发生了“争国本”这件事就持续了15年之久的大事情。还有很多大臣因此被斥责被贬官被杖打等。万历也因此被搞得身心俱疲。整个明王朝都不得安宁。最后不得不以万历失败而告终。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15:41

    万历,大臣,张居正,皇帝,太傅,建文帝,自己的,明朝,忠臣,这帮

  • 迎客心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15:41

    没想到大家都对万历登基后,为什么要祭祀朱允文以及建文朝故去的大臣?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15:41

    其实万历就是乖孩子。政治明锐性比起张居正差远了。更别提他爷爷嘉靖了。不过。在给朱允炆恢复年号。给方孝孺等忠义节士们平反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