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四川的袍哥是一群怎么样的人?
原创

民国时期四川的袍哥是一群怎么样的人?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袍哥是指清朝中后期活跃在四川一带的秘密结社。这种秘密结社又称哥老会。辛亥革命最早发源于四川。袍哥组织大多参加了反清斗争。在同盟会的联络策动下。一些著名的袍哥舵把子组织了东西南北中各路保路同志军。根据范绍增的回忆。“袍哥组织遍及城乡各个角落。到处可以打击清军。特别是袍哥兄弟伙中的农民。平时都撒在田间。从事耕种。一遇清军。即出其不意的突然袭击。漫山遍野的同清军展开战斗。声势极为惊人。”因此。后人评价说:“四川之独立。哥老与有力焉。”

四川独立后。尹昌衡对了对抗清政府。决定利用袍哥组织来支撑自己的政权。他在成都公开成立“大汉公”总公口。自任总舵把子。军政府各部也都组织公口。陆军部有“大陆公”。参谋部有“大参公”。连城内各街、各警署都打出了公口招牌。还通令各县袍哥舵把子率领兄弟伙到成都点验。在这种形势下。袍哥的人数迅速增长。袍哥组织如雨后春笋遍及各地。袍哥人数达到了数十万。

(辛亥革命中的保路同志军)

尹昌衡后来诱杀赵尔丰。成立了军政府。稳定了四川局势。革命有功的袍哥组织此时却成了不稳定因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尹昌衡宴请一批重要的舵把子。打出了“功成不受赏。长揖归田庐”的口号。收编了一部分进入军队。其余的大部则让他们自行解散。算是近代版的杯酒释兵权吧。

但没多久。康藏叛乱。尹昌衡率军西征。叛乱平定后。尹昌衡被袁世凯骗到北京软禁。那些还没来得及解散的袍哥组织从此失去了制约。有的跟地方官府勾结。走私贩毒。横行乡里。成为一方豪强。有的盘踞偏僻地区。沦为土匪。称霸一方。进入军阀割据时代后。袍哥组织也以各种方式活跃在四川。

一、沦为土匪或直接被军阀收编

袍哥队伍比一般帮会组织更加严密。既是兄弟关系。又有上下关系;既有袍哥的家法。又有军队的军法。难以拆开打散。当时四川比较大的军阀如熊克武、刘湘、杨森、潘文华、刘存厚、邓锡侯等都收编过袍哥队伍。刘湘曾在绵阳、广汉一带收编乔得寿的袍哥匪帮。编为独立旅。其他被收编的有:陈兰亭、邓国章、范绍增等等。余际唐所部四个团全部是袍哥队伍。刘文辉的二十四军。许多团长营长都是袍哥。

(傻儿司令)

二、成为军阀的保镖和负责地方治安

一些实力强大的袍哥虽然没有被军阀直接收编。却提供了一种保镖服务。刘文辉和邓锡侯下面负责保卫的人员。全部是袍哥。这些袍哥往往以副官的面目出现。暗中负责安全事宜。并不参与军事行动。除此之外。整个四川的地方治安。几乎全是被袍哥组织包揽。一些机构。从头目到成员全部是袍哥。甚至有的直接被某一个堂口垄断。比如成都警备司令部乡村情报所。主任就是袍哥组织华成社的舵把子。其成员全部是华成社袍哥。外人或其他堂口根本无法染指。

三、军阀统治社会的工具

刘文辉授意其五哥刘文彩当上了“叙荣乐”总舵把子。利用帮规和纪律。控制着10万兄弟伙。刘文彩还与各地各县的袍哥舵把子三百余人换帖。扩大影响力。刘文辉后来败给刘湘。退居西康。为了杀回成都。他指使刘文彩在西康组织袍哥。成立叙荣乐雅安总社。约请川西各地袍哥舵把子到雅安与刘文辉见面。帮助刘文辉在袍哥土匪中拉队伍。扩大势力。

四、成为军阀的打手

四川易帜后。军阀们表面上服从蒋介石。暗地里一直在抵抗。军统曾经派一个税警团进驻雅安。想监视二十四军。刘文辉不能公然拒绝。暗中指使袍哥半路拦截。最终税警团未能进入雅安。后来蒋介石也开始拉拢袍哥。让孔祥熙出钱资助大的袍哥组织。扶植他们组织“汉华公”。后来的校场口事件。就是袍哥一手操办的。

总体来说。民国时期的袍哥是军阀统治的社会支柱。跟土匪和军阀融为一体。难分彼此。但是在组织层面保留着自身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开香堂、执行帮规仪式方面。而袍哥组织内部讲义气。共患难。使得组织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其他观点:

四川袍哥是哥老会在川滇一带的叫法。袍哥与以前的天地会同出一源。是清康熙年间郑成功创立的“反清复明”组织。郑成功死后。会众化整为零。成了了天地会。取洪字的三点又称“三合会”。对内称洪门。其分支就有哥老会、小刀会等。

清末。会众中的有识之士。取《诗经》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之意。称为袍哥。活跃于两湖、川、滇、黔等地。袍哥成员都是异性兄弟。本意是行侠仗义。但后来有的为恶一方。有的成为危害社会的封建团体。

袍哥会员一律以兄弟相称。首领被称为大哥。也可叫袍哥。明末。帮会改为横向组织。即哥弟平起平坐。“仁义结拜。生死与共”。是袍哥的誓言;“三纲、五常、五伦、八德”是袍哥克己律人的信条。大哥要以刘备为榜样。“仁义齐天左朝堂”;三爷要学恒候。“大吼三声断当阳”;讲的是“两肋插刀”的义气。守的是“扶弱济贫。尊人妻妹”的信约。

袍哥有着严密的组织体系和职责分工。袍哥原有十个首领而设十个排位。后因四、七排居心不良。所以被废。只设八排。后人冠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字。会内由舵把子严管。第一把交椅:比拟刘备。称龙头大爷、舵把子等;第二把交椅:比拟关羽。称圣贤二爷;第三把交椅:比拟张飞。称粮台三爷;第四把交椅比拟赵云。第七把交椅比拟罗成。都留空。剩余一直排到第十。

袍哥的惩罚措施有。挂黑牌、赔礼道歉及经济惩罚、矮举、传堂训诫、磕转转头、走知会、搁袍哥、放河灯、草坝场等等。

民国时期。袍哥之所以兴盛不衰。是同四川复杂的政治背景分不开的。革命党人曾利用过袍哥组织。对推翻清政府起到了一些促进作用。会中知名人士有杨沧白、向楚、熊克武等。四川大都督尹昌衡。把袍哥牌子挂到都督府大门前。后来熊克武、周俊等人都利用袍哥增强自己的实力。这样一来。袍哥便堂而皇之的得到政府的提倡和保护。袍哥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壮大起来。

袍哥毕竟是地方游民组织。在连年的战争影响下。袍哥逐渐蜕变为土匪组织。打家劫舍为祸地方。在国共内战期间。袍哥被国民党利用。充当围追堵截红军的帮凶。四川自护国战争后长期成为军阀必争之地。各军阀为了扩充实力。想方设法拉拢袍哥土匪。1923年间四川省内共23个师的兵马。其中收编的土匪高达七成的比例。四川袍哥以军阀为靠山。大肆进行非法活动。如成立的“徐荣乐”社便是。

四川袍哥武装不仅在各类内战中助纣为虐。为虎作伥。而且在平时也耀武扬威。任意欺压老百姓。频繁的内战给袍哥势力的膨胀提供了有利的政治军事条件。枪杆子是袍哥为所欲为的基本要素。1933年。原先投靠29军黄正贵师的赖合山部百余名匪徒被杨秀春旅5个连围剿。惨败后将金堂县长许达权枪杀。

四川袍哥的土匪行径逐渐为四川省当局所注意。他们在积极组织袍哥武力攻打红军的同时。曾以通告的形式企图制止袍哥对四川社会的破坏。这一纵一收。看似矛盾。但实质都是出于国民党在四川统治的需要。

1935年。四川省政府以“袍哥会党种类太多。遗毒社会”为名义。发出了查禁通令。红军过境后。四川省主席刘湘要求当局制定禁止哥老会的有效办法。同年10月。惩治哥老会的暂行条例被蒋委员长批准实施。此后。四川袍哥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其他观点:

当时的帮会组织。在全国而言。浙江一带的叫做“清帮”。湖广的叫做“洪帮”。川滇黔叫做“袍哥”。袍哥是四川地区的土话。俗名叫做“嗨皮”。一般都称之为哥老会。名称虽然各有不同。但是实质上都是一样的。

据说袍哥最初称为“洪门”。取的就是领袖朱洪武的这个洪字。以洪英为始祖。在经过了清政府残酷镇压之后。为了更好地隐蔽自己。于是取“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意思。改名为“袍哥”。

哥老会按照性质又分为清水袍哥和浑水袍哥。

清水袍哥一般由学界、政界或者是社会贤达所掌控。成员大多数有正当的职业。没有过抢劫杀人等重大犯罪行为。经过别人的引进就可以参加;而浑水袍哥。则由团派、团阀掌握。纯粹的浑水袍哥。基本上就是土匪。过去可能反清复明。后来就打家劫舍。民国时期的浑水袍哥。招安的时候是官。反水的时候是匪。一般的袍哥对他们都是敬而远之的。

民国成立之后。四川的袍哥发展的很快。重庆袍哥的发展当然更快。此时以仁字和义字两个堂口的发展为最快。重庆的五堂袍哥。一共有三百多道公口。分散在各个街道。一般都是开设的茶馆。

【茶馆袍哥】

当时四川连年混战。军阀割据。各地的军阀纷纷在自己的防区内扩充军队。只好借助袍哥关系扩充兵力。这一时期。不少袍哥充实了川军部队。重庆袍哥码头。则对军阀部队。不管是川、滇、黔还是北洋。都采取了逢迎的态度。大挣其钱。其中以袍哥大爷唐绍武为代表。他和军阀勾结。做过不少军火生意。

袍哥招安成军。也是四川特色。袍哥军人的典型特点就是经常倒戈。反复无常。

如著名袍哥樊傻儿的原型范绍增。少年时期就曾经参加了礼字袍哥。在绿林之中拖棚子。这个人外表憨厚老实。广交朋友。在江湖中很吃得开。后来到了上海。竟还能组织“益社”。与清帮、洪门平起平坐。后来又在西南解放前起义投诚我党。得以善终。可见手段之高。

范绍增的好友陈兰亭。小时候因为读书不行加入义字袍哥。此人的手段也很高。善于结交朋友。和范绍增一样。属于招安成军的典型。他很讲江湖义气。照顾袍哥中的穷朋友。从来不吝啬。最后也起义投诚。

当时重庆因为袍哥组织大大发展。成员非常复杂。出现了一大批职业袍哥和半职业袍哥。顾名思义。职业袍哥就是专门搞袍哥活动的。半职业袍哥则是有别的职业的。而这个职业是不太见得光的。必须要靠袍哥帮衬。而普通的袍哥他的职业一般都是合法的。比如当时的职业袍哥。仁字的大爷田得胜、义字的大爷冯什竹等。就是职业光棍大爷。

【陈兰亭】

职业袍哥的职业。一是发展袍哥的组织。二是为人排忧解难。并且收取一定的报酬——有矛盾就闹大。没有矛盾就制造矛盾。尤其当矛盾双方是有钱人的时候更加如此。以求取钱财;三是包揽诉讼。钻营门路。贿赂说情等等。四是买卖烟土、吗啡等违禁品;五是开设赌场。麻将、单双、聚赌抽头等等骗人钱财。

半职业的袍哥就开旅馆。开饭店。比如上文所说的仁字大爷唐绍武。义字大爷李祝三等等。都是开饭店旅馆的。他们的背后有陈兰亭等人的支持这些饭店旅馆都是袍哥军人们的高级俱乐部。吃喝嫖赌抽。无所不为。

到了抗战初期。重庆地区袍哥、清帮、洪帮三足鼎立的态势。并且出现了妇女的袍哥公口。基本上都是仁字和义字袍哥的家属。由仁字袍哥三爷李炳云的老婆李三娘担任执事大姐。人数还挺多的。

另外军统特务他也以动员委员会的名义领导控制部分袍哥。还直接成立袍哥公口公开活动。如正诚社、警察局的三凶八恶成立的融志社等等。解放后这些人除了部分逃走去了台湾之外。其余的大多被人民政府镇压了。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重庆的礼字和义字成立了总社。总社成立之后。势力大增。党人作恶也就更多了。他们炮制了著名的“沧白堂事件”、“较场口事件”(中统特务刘野樵勾结义字总社殴打李公朴、郭沫若、马寅初等)、“夺占总工会事件”、“捣毁新华日报社事件”等等。后来刘野樵也被人民政府镇压。

四川解放之后。袍哥组织土崩瓦解。成为了历史。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28:05

    袍哥,组织,军阀,都是,把子,哥老会,土匪,职业,雅安,重庆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28:05

    没想到大家都对民国时期四川的袍哥是一群怎么样的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28:05

    袍哥是指清朝中后期活跃在四川一带的秘密结社。这种秘密结社又称哥老会。辛亥革命最早发源于四川。袍哥组织大多参加了反清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