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当前网络史学界最大的撕逼事件就是明清之争。撕了好多年。撕的满地鸡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还带来了一大群吃瓜群众。我们总说。这个世界不缺少黑暗。就缺少一双发现黑暗的眼睛。笔者很是感慨认为。抬头往上看看。晋朝才是历史上最烂的朝代。没有之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跳出来。看看晋朝是怎么差劲的。
曹魏后期。由于司马懿和曹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最后司马懿夺取了朝中大权。后来。司马懿病死。他的儿子司马师废了曹芳。立曹髦为皇帝。第二年。司马师去世。他的弟弟司马昭当政。后来在公元266年。司马炎继位。开启了晋朝的统治。
八王之乱。古代史上那段最黑暗的朝代
八王之乱是西晋时统治阶层历时16年(291年—306年)之久的内乱。这场权利角逐中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
苦难黑暗的朝代,史上八王之乱带来的破坏
八王之乱的十六年中。参战诸王多相继败亡。人民被杀害者众多。中原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的力量消耗殆尽。自汉朝以来许多游牧民族投降内附中原王朝。不少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渭二水流域。势如弧形。包围晋都洛阳。形势极不利。
最后。胡人趁虚而入。攻占中原。史称“五胡乱华”。北方的汉人变成了待宰羔羊。在当时被大肆的屠杀。甚至快到了灭种的边缘。当时五胡在北方建了16个政权。把汉人当做奴隶来对待。尤其是羯族这样的变态民族。竟然把女性当成军粮。晚上肆意欺凌。白天杀了。还把她们称为“两脚羊”。让许多的汉人被大肆屠杀。甚至出现吃人的现象,甚至快到了灭种的边缘。这也是被称为最黑暗的岁月。完全成了胡人的砧板上的鱼肉。只能任由胡人宰割。《楚乔传》里汉人被屠杀当做猎物和当时的情况差不多。
《晋书》记录永嘉丧乱。匈奴、羯等族军队所到之处。屠城掠地千里。烧杀淫掠。中原士族十不存一;《晋阳秋》残本所称的\"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杀百姓数十万。诸晋史中也有大量屠杀记录。屠杀在数个州开展。石勒公然明定胡人劫掠汉族士人免罚。胡人有所需可以任意索取一般汉人的东西;石勒其侄石虎更加残暴。使五十万人造甲。十七万人造船。死亡超过三分之二;夺汉女五万入后宫肆意变态凌杀污辱。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邺城。沿途树上挂满上吊自杀的人。城墙上挂满汉人人头。尸骨则被做成\"尸观\"。恐吓世人。
史书《晋书》记载。当时中国\"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遭到灭绝性屠杀的汉民族。出现了第一次亡种危机。《中国人口史》记载。五胡乱华前。已经经历了三国之乱的中国北方汉民族人口只有2400万。而五胡乱华后。据史书《鸣沙石室佚书》记录:\"中夏残荒\"。汉人或南逃或被屠杀。当时北方的汉人最多只剩400万。
\"凡内外六夷胡人。敢持兵仗者斩。汉人斩一胡人首级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东门\"。
此后150年里五胡十六国换流侵占中原。屠杀汉人。经济文化遭受重大打击。大量人口为避战乱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史称“衣冠南渡”。中国古代经济中心进一步迁往南方。而东晋明知北方的汉人陷入了水深火热当中却不愿意北上解救同胞。这样的惨况一直到了隋朝的杨坚出现后才结束了这个悲剧。
蔡东藩在《两晋通俗演义》总结说。晋朝这些藩王好的少。坏的多。“八王之乱”中。司马家族互相残杀。不知道忠孝为何事。追根溯源。完全是因为他们的祖宗争权夺利给他们树立了坏的榜样。子孙相沿成习。最终给五胡入侵中原。带来了机会.
一点看法,一团乱麻的晋朝历史
晋朝是中华民族史身上的一块伤疤。为什么这么说?西晋265年建立。316年灭亡。短短51年。形式上全国统一了。可是整个王朝暗流涌动。内部派系林立;尤其是司马炎去世后。“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基本摧毁西晋的根基!317年司马睿偏安一隅建立东晋。100年后在各种势力的欲望下灭亡。南北朝开始!
这段历史是中国最黑暗的时代。五胡乱华。把中国拖入了百年的动乱和恐怖之中。老百姓民不聊生。各种势力你死我活的争权夺利。建国。亡国如同过家家一样!我们不同情统治者和野心家们的悲惨结局。不可怜某些残暴分子最后被残暴屠杀。我们可怜的是人民;可以想象当时的社会状态:战争连年、无家可归、分崩离析、亲情分离、生产无序。多少人民成了那些野心家的垫脚尸骨。多少家庭因战争分崩离析。多少女人等尽了白头。没有等到自己的儿子和丈夫回家!
倘若从民族习性这个角度来考量。晋朝和以前的朝代有着天壤之别。终秦汉两代。华夏先民涤荡群雄、纵横寰宇。虽远必诛。异族在秦汉先民大棒加橄榄枝的整治下。不得不臣服。三国曹魏灭乌桓。蜀汉灭南蛮。孙吴平百越。而晋朝是什么样?有个专有的名词。那就是“魏晋风度”。
笔者认为所谓“魏晋风度”。字面指的是魏晋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其实。就是一群饮酒、嗑药、吹牛皮的人聚在一起开酒肉派对的鬼混行为。他们终日饮酒嗑药、放浪形骸。纨绔风气盛行。
这一阶段汉人意识形态变了。汉族士人的审美观逐渐向阴柔近似女人风向转变。男子敷粉作妇人状。说白了就是“娘炮”。因此魏晋时期。出现了大量“美男子”。潘安、卫玠、何晏、嵇康等等。汉民族老祖宗积淀下来的铁血豪气。荡然无存。
失去尚武精神。士大夫阶层精神残弱、毫无骨气。享乐与苟且盛行。整个晋朝必然走向道德沦丧的衰世。这样的辣鸡朝代。史书记它做甚?
有晋一代。神州大地。一片乌烟瘴气。司马氏建立的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无功掌权、弑君篡位、骄奢淫逸、毫无建树。第一个被外族灭国的国家。晋朝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它是我国历史上最烂的朝代。没有之一。
其他观点:
与其扯汉人怎么样。不如说普通人怎么样?
不要拿现代概念的民族去套古人。
无论哪个种族。想要统治一方。都少不得拉拢地方大族。除非他们是劫匪。而非为了打天下。无论前后赵。还是鲜卑、拓跋。无一例外都是走向所谓的汉化。这些可少不了汉人的推动。
当然异族当权。汉人地位肯定不一样。但对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区别。被汉家大族欺负。还是被胡人欺负。真没什么不同。
后赵石勒。杀的最狠的也不过是世家大族。对普通老百姓也是能拉拢就拉拢。毕竟他也得靠这些老百姓替他打仗不是。
北魏六镇起义。造反的主要人员就是老鲜卑和一些鲜卑化的汉人。这还不能说明些什么问题吗?
隋唐的五宗七姓。可不是在隋唐出现的。大家族在乱世总是能活得很好。
至于“两脚羊”。这是不分汉胡的。若真按《晋书》来看。晋人“吃”的更多。五胡除了石虎。其他人跟历代的乱世军阀没什么不同。
历史一直在发展。民族也在不断融合。最惨的只是底层百姓。
其他观点:
那段历史对于汉人来说。的确是难熬且残酷的。
西晋皇族们觊觎最高权力。导致八王之乱。随后引发了五胡乱华。
八王之乱成因及始末
晋武帝司马炎称帝之后。不忘其父、祖司马昭、司马懿等创立之功。将他们的子弟均封为王。当时不仅是封王爵。还给实权。让他们充当都督。出镇战略要地。司马炎的算盘是:以此拱卫司马氏皇权。使司马家江山永固。
但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这反而给他们争夺最高权力提供了条件。导致西晋政权崩溃的八王之乱。正是司马氏宗王之间的厮杀。
起因:
晋武帝立的太子司马衷(公元259-306年)是一个白痴。晋武帝不顾重臣的反对。拒绝传位其弟齐王司马攸。太熙元年(公元290年)四月。晋武帝死。皇太子司马衷即位。即晋惠帝。按说司马衷此时已经32岁。完全成年。但因为傻。无法执政。就由其外祖父杨骏摄政。杨骏还任用自己的弟弟杨珧。共掌朝廷大权。
八王之乱的过程:
公元291年二月。贾南风密召楚王司马玮入朝。很快诛灭了杨氏兄弟。然后让汝南王司马亮与重臣卫瓘共同辅政。宗室诸王多被召入洛阳。授以要职。贾南风与司马玮很快又有了矛盾。于是她设计除掉了司马玮。此后几年中。贾南风基本掌权。政局相对算稳定的。
公元299年十二月。贾后将非自己所生的太子司马伷废黜并囚禁起来。到第二年竟然把司马伷处死了。宗室诸王不满了。300年四月。梁王司马肜、赵王司马伦废了贾后。把贾南风党羽都除掉了。司马伦掌握朝廷大权还觉得不过瘾。就于301年正月自行称帝。尊惠帝为太上皇。
这么一来。司马伦就成了众矢之的。301年三月。齐王、成都王与河间王联合举兵讨伐司马伦。豫州刺史、兖州刺史、新野公司马歆等起兵响应。四月。联军击败了司马伦的军队。进入洛阳。拥惠帝复位。齐王司马冏总掌朝政。
公元302年三月。晋惠帝的皇太孙司马尚病死。司马冏遂立晋武帝子清河王司马遐年仅8岁的儿子司马覃为皇太子。以图长期执政。这样。其他的各位王就不干了。长沙王司马乂趁机举兵攻杀司马冏。司马乂掌握朝政。
但是。其它王又不干了。303年八月。司马颙又起来反对司马乂。双方大军在洛阳城外激战三个月。留住洛阳城内的东海王司马越趁机擒了司马乂并开城求和。最终司马乂被火烤而死。司马越被任命为尚书令。司马颖升任丞相。司马颙也官升太宰。
306年十一月。晋惠帝死。皇太弟司马炽继位。即晋怀帝。司马越总揽朝政。看似八王之乱的胜利者。然而八王之乱造成的恶果---大规模的流民起义与少数族反晋活动---也有司马越独吞。五胡乱华开始了。
五胡乱华时期的汉人有多惨?
八王之乱的大规模混战。加上严重的旱灾。老百姓无法生活。最终起义。在农民起义过程中。大量起义军被晋朝屠杀。农民起义过程中。被内迁安置的胡人也起来反抗晋朝。
五胡乱华最先起来的是匈奴人刘渊。其次就是羯族人石勒。之后还有鲜卑、羌、氐等族相继建立政权。争夺天下。形成了五胡十六国。过程中。氐族人的前秦政权一度统一了北方。但是短时间内又陷入混乱。最后。鲜卑拓跋部趁十六国时期各族衰弱之机南下。建立北魏政权。进而统一北方。
在五胡十六国的过程中。北方的汉人遭了大难。
下面举几个例子:
刘渊建立的汉:刘渊是和亲公主后代。因此自称汉室后人。用汉做国号。想要笼络汉族人心。但是。当时胡汉民族对立情况严重。刘渊的想法得不到落实。他手下的大将也不认可。依然大杀汉人。
309年四月。刘渊手下大将灭晋大将军刘景率军攻克晋朝的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东北)。接着刘景又在延津(今河南省延津县北)击败了晋将王堪。然后这位匈奴刘景下令将三万多男女投入黄河淹死。刘渊知道后。也仅仅是把刘景降职而已。
310年石勒(此时在刘渊手下)协助刘聪(刘渊之子)进攻河内。河内的晋朝守将梁巨请降。石勒不许。最终坑杀一万多名降卒。
刘聪继位后。311年夏。刘曜(刘渊侄子)率军攻破洛阳。把晋怀帝关在端门。强侮晋羊皇后。屠戮三万多公卿和百姓。这就是永嘉之乱。
325年。刘曜与石虎反目。六月。石虎坑杀刘岳士兵九千人;石虎供下并州。坑杀了士兵七千多人。
北方汉人为了生存也开始结坞自保。
面对晋朝八王和这些胡族杀来杀去。北方汉人开始结坞自保。
坞就是设防的田庄。文献上又叫堡。壁、垒、砦。或坞堡、坞壁、垒壁、堡壁等。坞堡大概源于汉初徙民实边。晁错对汉文帝说:每年派人轮流戍边。\"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千家一堡。\"高城深堑\"。设礌石。布蒺藜。且耕且守。后世的坞堡大体仿此。
西汉末。天下大乱。地主豪强的坞堡第一次在内地大量出现。此后。每逢乱世。这种自卫性的坞堡便林立于各地。
东汉末。袁绍的宾客布满汝南郡各县。\"拥兵自守\";曹操派满宠率兵\"攻下二十余壁。得户二万\";平均每堡约千户。这是当时坞堡的一般规模。
西晋末年以后。由于人口减少。坞堡的数目增多。但规模有缩小的趋势。刘曜等\"周旋梁、陈、汝颍之间。陷垒壁百余\";刘聪命将攻\"齐鲁之间郡县。垒壁降者四十余所\";石勒攻襄阳。\"陷江西垒壁三十余所\";石勒攻冀州。陷\"堡壁百余。众至十余万\";张平在山西。有\"垒壁三百余。胡晋十余万户。\"\"淝水战后。苻坚与慕容冲争关中。\"关中堡壁三千余所。。。相率结盟。遣兵粮助坚。\"这时。关中百姓都成为堡户了。
坞堡选建在有田可耕、有水可饮、有险可守之地为最理想;但尽如人意者少。所以平地起堡者也不少见。
结束语
八王之乱与五胡乱华。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最终艰难的条件导致民族矛盾尖锐。政权兴替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直到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这一历史阶段才告结束。
公元300年前后。西晋大约有3500万总人口。其中北方2450万人。到了公元370年。北方实际人口大约有1300万(以上数字根据葛剑雄的《中国人口史》、《中国人口发展史》)。70年时间里。北方人口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减少了约一半。可见五胡乱华这段时间对社会破坏程度的严重性。
当然。五胡乱华也促进了胡汉之间的民族融合。为后来的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础。
(完)
凌烟阁论史欢迎你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有不同看法也欢迎你留言交流。谢谢!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6979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司马,汉人,晋朝,胡人,之乱,西晋,中原,洛阳,公元,关中
没想到大家都对晋朝后期的黑暗史,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历史课本上都一带而过,汉人究竟如何?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当前网络史学界最大的撕逼事件就是明清之争。撕了好多年。撕的满地鸡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还带来了一大群吃瓜群众。我们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