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在中部小县城任正科级职务,还有进步空间吗?
原创

42岁在中部小县城任正科级职务,还有进步空间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一、这是一个炫耀式的提问

42岁的县正科级官员。踌躇满志。眺望远方。发出了“我还有上升空间吗?”这样居高临下的提问。

其实。提问者并非寻求答案。而是炫耀和宣告。开心之事。与人分享。这无可厚非。属于人之常情。

中部小县。42岁。正科级。可以说仕途通畅极了。部委办局、公检法司、乡镇街道等全部正科职位加起来。也不到200人。

假设该县总人口40万人。那正科级就是0.05%的塔尖人才了。假设该县公务员和事业编制总数为2万人。那就是百里挑一的精英人才了。

可见内心其喜洋洋者矣。绝对光宗耀祖啊!

二、关于“进步空间”的若干种情况分析

1、立足本县。步步高升。争取拿下最后两个正处职位。

别看县域小。五脏六腑齐全。机关各部门、各乡镇街道、电视台、报刊等新闻媒体一应俱全。完全是一个国家的架构。

如果立足本县发展。最高目标就是正处级。

虽说正科到正处只有两个台阶。但是在县里。处级编制太少。台阶太多。造成竞争激烈。一般晋升途径如下:

正科级→县长助理→副县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

正处级职位只有两个。更是难上加难。因为书记、县长一般由非本地官员担任。本地官员只能出任人大主任和政协主席两个正职职位。

如果你有浓郁的家乡情节。就不要升迁到外地了。本县弄个副处级就该心满意足。毕竟本地官场耕耘多年。同僚部下众多。亲朋好友受惠。此乃上上策。夫复何求?

2、不贪清闲。不恋肥缺。争取在重要职位上奋勇争先。

全县200个正科职位。有要职、有肥缺、有闲差。轻重不均。苦乐不均。

你若要忙中偷闲。就去人大办、政协办、档案局、林业局等部门任职。可以整天陶醉于书画。埋头于旧籍。寄情于山水。

你想要进步空间。就去县委办、县府办、财政局、发改委等部门任职。可以经常陪同领导视察。频频亮相电视报刊。以便混个脸熟。也可引起上级组织部门的关注。

也可以去重点强镇主政一方。容易做出成绩。引起高层领导重视。此招谓之触底反弹。曲线提拔。

重要职位往往位高权重。同时也承受压力。越有压力。越能增加才干。越能得到提拔的机会。

常见要职晋升。少见闲差提拔。同为正科级。但上升空间不一样。重要职位。就是坚固的起跳平台。平台越硬。跳的越高。

3、如果朝中有人。可以量身打造。走捷径优先提拔。

一个小县。大约200个正科、30个副处、2个正处。上升空间越来越难。

怎么办?如果上面有关系。可以走捷径。曲径提拔。

比如你是42岁。正科级干部。大学本科。农业专业。农艺师职称。那就如此操作:

争取上级给你县一个援疆、援藏或援青名额。出任对口支援县的分管农业副县长。条件是:要求42岁以下。正科级。大学本科。农业专业。农艺师职称。为你量身打造。一般情况下。这个副县长非你莫属了。

在外辛苦工作1-2年后。以副处的身份回归。晋升的空间完全打开。仕途一片光明。

4、止步科级。少有处级。这是大多数县域官员的宿命

本县官员如果一步步的晋升。顺利的话。担任副处级职务。年龄都已经接近50岁。

提问者42岁已经是正科。在县级机关属于晋升较快的。已经属于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但是。我们从每天“学习强国”的人事栏目中可以发现。42岁的官员至少都是副厅级了。50岁的都是正厅级。甚至是副省级了。

由此可见。县一级公务员在最基层工作。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实际工作经验最丰富。但是职务晋升最慢。退休之际。职业生涯大多数止步于副主任科员和主任科员。

虽然县级机关公务员们十分努力了。但是受县域的局限。大多数公务员难逃晋升之路的瓶颈。坦诚说。上升空间不大。只能安心县里工作和生活吧!

同样。42岁的正科级官员。虽然在本县属于官场佼佼者。但是比起同年龄的那些厅级官员。不禁自惭形秽。暗自神伤。是啊。如此优秀。也难逃宿命。

从意气风发的提问。到“上升空间最多止步于处级”的回答。不禁为基层官员抱不平。在此特向上呼吁:多给优秀的基层公务员一点进步空间吧!

其他观点:

在县里。42岁的正科级领导职务有没有前途。还有没有进步空间。主要看你在哪个位子。这本身也是你个人实力和背景的体现。位子好。以后有很大概率可以更进一步。提拔副处级领导职务。一旦迈上副处台阶。走得顺以后有很大机会解决正处。再往上走提拔副厅的概率就很小了。即便如此。对于很多人而言人生堪称完满。已经算是烧高香了;而如果位子不好。最好不要奢望太多。把握好心态。一个正科级岗位在县里怎么说也是头部群体。不是谁能小瞧的。可以活的很滋润。

比如说县政府办主任、财政局长、发改局长以及几个大乡镇的书记。同样是正科级岗位。这些正科的分量明显要比其他正科岗位高出一截。能够到这个位子。背后都有一定的助力。只要干出成绩。自己不犯错误。以后几乎百分百可以提拔副处实职。比如副县长、人大政协副职。或者直接一步进常委班子。打开个人晋升的上升通道。干得好。三五年后转岗常务副县长或副书记。在五十岁左右提拔到市直部门主官。或者直接在县里任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在县级干部使用上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这些位子向来也是体制内公认出干部的摇篮。类似的岗位还有委办常务副主任、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等。

而如果是一般的岗位。比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史办主任、供销社主任、社科联主席、科协主席、残联理事长等。虽然也是正科实职。然而此实职非彼实职。想要与政府办主任这些岗位比。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了。如果不是为了过渡安排。长期在这个位子不动。说明没有大领导、重要领导赏识。以后想再进一步说实话不太现实。干到五十出头大概率会退出实职。因此。作为这些边缘部门、冷衙门的正职。最现实的目标是保住位子。能够在五十岁之前留在现岗或平级转岗。不至于过早地被“退二线”。而不是期望提拔晋升。

当然。一个正科实职怎么说在县里也是个人物。如果不能提拔晋升。在县里能够担任正科实职。不管位子好坏至少可以有几项待遇和优势:

第一。比较受尊重。在县里能走上正科实职岗位。多少有点人脉。且位子在那。大小管着一个单位。基本的政治地位在那里。没人敢随便欺负你。反过来多少都会有人有求于你。受尊重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第二。生活比较滋润。一个正科实职在县里可以说是高收入群体。工资待遇还是不错的。更何况。作为单位的主官多少有固定的政治待遇。这也是隐形福利。各种收入加起来。在小县城生活会相当惬意。

第三。资源优势明显。正科实职在县里上联县领导。下管基层干部。平行各部门主官都会有交流。强大的人脉资源可以为个人和家庭生活提供足够的保障。这也是正科级领导在县里的最大优势。

不管怎么样。作为一个正科级领导。在县区一级的地位和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不管有没有进步空间。在县里都属于混的好的一个群体。有这样的基础。只要放平心态。把工作干好。把人做好。其他的顺其自然。不要渴求太多。反而机缘会降临。

其他观点:

假如你是千里马。也要恰逢伯乐在世。

直钩钓鱼的姜太公。被吴王发现了。是缘分。是姜太公的幸运。也是吴王的幸运。然而。还有多少个"太公"。在河边垂钓了一辈子。难遇"吴王"呢?许多"太公"。都是终老一生。

因此。每个人进步的空间都存在。就看上帝是不是青睐于你。

但。要知道。上帝的眼光可高着哩……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51:17

    正科级,实职,县里,位子,空间,官员,吴王,副处,职位,岗位

  • 渭城曲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51:17

    没想到大家都对42岁在中部小县城任正科级职务,还有进步空间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2:51:17

    一、这是一个炫耀式的提问42岁的县正科级官员。踌躇满志。眺望远方。发出了“我还有上升空间吗?”这样居高临下的提问。其实